第六十章 餞行小袁
單身漢的東西很簡單,冬子很快就收拾好了。他把衣服放進洗衣機,發現邊上還有一個烘干機,他可沒用過這個玩意,還是在小袁的幫助下,才知道它的用法。 自己買的衣架,幾乎沒用,因為衣柜里,原來走了那個員工留下了一些。 “其實你掛在外面曬這種辦法,沒什么用。這是廣東,潮濕得很,如果沒有風吹,還真不好曬干。不如這烘干機,來得快?!?/br> 小袁一解釋,冬子就理解他剛看見宿舍時的疑惑了,為什么宿舍的陽臺,很少看見有人掛衣服的。因為有烘干機的存在。以前冬子聽說,歐洲人不在外曬衣服,現在明白了。 冬子看到廚房,有一種下意識的沖動,想買菜做飯。因為現在再到單位食堂去吃,比較麻煩。他問小袁:“要不,我們自己做菜吃吧?” 小袁玩笑到:“你還真把這當家了?那麻煩?走,我們出去吃。關鍵下午的任務要完成,明天我就要回家了,中午我們在外面吃?!?/br> 下午到駕校報名,是事先說好了的。在冬子的要求下,中午他們只在外面一個茶餐廳單位點了兩菜一湯,算是以吃飯為主。 就是這簡單的茶餐廳,路過別人的餐桌,冬子就對廣東的飲食習慣與風格,有一些感覺了。光從顏色上看,廣東飲食的顏色就比較豐富。有暖色調的冷色調的,還有最普遍的茶色的湯。 在冬子的印象中,父親作為資深廚師,所做的菜,也是講究色香味俱全的。比如清蒸武昌魚是白色為基調的,加一點蔥花,有就綠色了,再加一點姜片,就有黃色了。邊上再襯一些紅辣椒絲,就有紅色了。整個菜品端上來,就有視角上的刺激感。 但對于一個以豬rou為菜的民族來說,醬色,或者說黃與紫的混合色,才是主流。比如紅燒rou、膀、豆瓣鯽魚、魚香rou絲。只要涉及到豬rou,都以醬色為主要基礎。 但在廣東,食品是以茶色為基礎的,淡黃色,如同桌上的菊花茶。廣東人的飲品也非常多,但這種菊花茶,透明的玻璃壺下,還用一個蠟燭燈溫著,倒是很有地方特點。這與香港傳過來的風氣,有點關系吧。 他們只點了兩菜一湯,只圖吃飽。但這種以食材本身的味道為特點的食品,還是讓冬子覺得有些新鮮。 下午報名,學費大概有四千元錢,并不是很貴,但是,練習的時間不多,一般晚上七點到九點,如果學得差不多了,師父就安排你參加考試。駕校距離宿舍并不遠,如果坐公交,只需要二十分鐘就到了。 小袁與冬子在駕校辦完事后,就開始準備回家要帶的東西了。冬子陪他逛商場,當看到小袁給父母挑衣服時那一種幸福感時,冬子心情有點失落。他覺得,有父母的人,是真幸福了。畢竟,當自己混得不好時,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在等著自己,父母的愛從來不因為兒子的好壞而增減。如果自己混得成功,讓父母分享自己的幸福,讓父母為自己的成就而驕傲,那是多么大的喜悅啊。 如果沒有最愛的人來分享成功,成功又有什么意義呢? 冬子偶然也會跳過爹爹家家或者燕子的畫面,但很快就會被小袁那快樂的聲音所打斷:“冬哥,你覺得這個帽子好看不?我爸戴上他,在村里轉轉,到處給人炫耀,這是我兒子從廣東買來的,我都想得出來,他那得瑟勁?!?/br> “冬哥,這圍巾顏色好吧?你幫我挑一下,不同色系的,你是這方面的大師,幫我挑一挑。我媽肯定要多有幾條,她拿來給我那些姨啊、姑啊送,她就有面子了?!?/br> 這種強烈的刺激與對比,讓冬子只有羨慕的份。 冬子仔細地給小袁挑那圍巾,挑了五種顏色的,同一個品牌。冬子給小袁介紹:“這個可以叫做明黃,是過去皇帝用的顏色;這個可以叫做翠綠,有點像翠鳥羽毛的顏色,中國古代的點翠工藝很出名的,包括景泰藍,也模仿這種顏色?!?/br> 冬子一邊介紹,一邊給小袁提建議,哪種屬于暖色調哪種屬于冷色調,哪種過渡色的風格是什么。小袁笑到:“冬哥,你這也太專業了,我媽一個農民,肯定給她解釋不清楚?!?/br> “要不然,我取個外號,你跟阿姨解釋就明白了。比如那個明黃,你叫它亮金,那個翠色,你叫它翠鳥,不就行了?” 小袁認真記了,還自作主張地,給另外的幾個顏色,取了綽號。當圍巾選得差不多了,他突然停頓下來,低聲自言自語。冬子覺得好奇怪,那種微笑中有種得意與沉思的自我狀態,小袁像是在說夢話。 “你在說什么?搞得像念經似的?” “我在背一首詩,是海子寫的,其中有幾句話,太有感觸了?!?/br> 冬子當然沒讀過海子的詩,但小袁這種狀態讓冬子新鮮,他沒見過一個人可以自我陶醉到這個地步,他想了解。 “你說說,是哪幾句?” “給每一座山每一條河,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從明天起,給每一位親人寫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br> 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這正是他想做卻永遠無法做到的事情啊。他眼前這哥們,要用自己的勞動成果用自己的熱情,讓親人感受到自己的幸福,這種幸福就加倍了。 在回去的路上,小袁給冬子說了說學駕照的事,關于科目一,其實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軟件,就有大量練習題做。光讀那個教材,沒多少效果。以他的經驗來看,只需要三天練習,就可以參加考試了。 冬子提出,在路上買點菜,把廚房搞起來。小袁笑到:“你不怕麻煩嗎?” “生活嘛,反正晚上又沒事。放心,廚房的事我來,算我請客好吧?你安心收拾你的行李?!?/br> 他們到菜場買了些菜,還帶了一箱啤酒。這個宿舍有冰箱,所以冬子就多買了些。兩人把下午所買的東西扛上樓后,冬子就在廚房忙活起來。 冬子只買了他熟悉的菜,淡水魚,瘦rou,他做一個紅燒魚,炒一個青椒rou絲,鹵順風,炸河蝦,然后燒一個西紅柿蛋湯。大約到晚上六點鐘時,就開飯了。 其實,小袁收拾行李的時間并不長,一個大拉桿箱,往里面一放就可以了。把自己的衣服放到洗衣機洗好,就完事。廚房那種忙碌與熱氣,讓小袁有一種錯覺,好像回到了家里。自從小袁讀大學離家以來,就從來沒有做過飯。除了假期回老家,他已經好久沒有感受過廚房的味道了。 那鍋碗瓢盆的交響,油鍋滋拉的聲音,砧板與菜刀的碰撞,菜香味、油煙味,甚至小袁都能夠敏感地聞到水的味道、火的味道,這一切太親切了。 他更入迷的是,看到冬子那專注而忙碌的形象,在廚房,他就像一個王者,做事有條不紊,順序科學精當,一種自信與投入感,油然而升。 有人說專注于工作的男人最美,這其實不分性別的。專注于某件事的任何人,都有一種神圣的美感。冬子早就拒絕了小袁的幫忙,而小袁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喝著茶,看著廚房玻璃門后的冬子,覺得那是一幅最生動的畫面。 煙火氣!小袁腦袋里冒出這個詞。對,就是這個詞,讓小袁感動。他在單位喝咖啡,他在學校學形而上,他在工作中講條款,他在食堂吃沙拉,這些都沒有煙火氣,都沒有童年時期任何的連續性。他被所謂的現代企業現代生活隔離得太久了,而養育自己長大的過去所包圍的煙火氣,已經消失很久了。 自己回老家,不就是要找這種煙火氣嗎? 看著冬子忙碌的身影,小袁這個政法大學畢業生,又進入到自己喜歡的思維模式了,他在作形而上的思考。就像那個著名的黑人球星,把足球已經帶到對方的空門邊,沒有射門,因為此時,智慧的慣性,讓他思考人生。 農村出來的他,有一段辛酸的奮斗史,他前段時間最有感觸的一句話是:“我努力二十幾年的目標,就是有資格與你一起平等地喝咖啡?!?/br> 在這個大時代,他是幸運的,社會有個高考制度,幾乎是一條人生階層轉換的大路,他得以從底層出發,今天可以摸到中層的尾巴了。如果沒有嚴格的高考篩選機制,他的努力肯定沒有這么好的效果。 至今,他比他父母親戚,比他所有的長輩,都過得好。他吃著長輩們從來沒有見過的西方美食,他穿著少年時期都沒聽過的品牌,他用著最新的智能手機,他掙一個月的錢,甚至抵得上父親一年的種田收入。他的人生曲線是往上走的,雖然他與彭總比較起來,自己還差得很遠,但比較自己的起點,他的生活,就像是在正確的上升路上飛奔。 但是,這種享受所謂現代生活的方式,并不能夠讓他踏實。他昨天晚上,就沒睡著覺。從離家以來,每次假期回家之前的一個晚上,他都無法睡著,太興奮。 那么,為什么如此興奮呢? 他回顧了自己在破舊村小讀書的情景,當時作業本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參考書也是買的別人留下來的舊書。他不會忘記,讀中學時,因為要節約,找高年級的同學要舊的復習資料,那腆著臉的討好的樣子。 他不能忘記,剛入大學時,看到城里同學們新奇的用品,自己雖然在高中是班上公認最聰明的人,在城里,卻像一個傻子一樣,對任何流行的東西一竅不通。甚至,城里同學談論的話題,他都沒辦法插進去嘴。他只好沉默,只好把自己的業余時間,安排到圖書館。因為他沒錢逛街,也沒錢談戀愛。他加入某些社團,但看到別的同學,要么從小學過鋼琴或者美術,要么從小上過舞蹈或者體育特長班,而自己只能自卑到在一邊當看客。 當年在高中時,他也喜歡打乒乓球,因為那是最廉價最方便的運動了。但直到到大學,他才知道,哪怕是一個拍子,他都沒見過。同宿舍的同學,買的拍子,是木拍子,還要專門買什么正膠、反膠、生膠、長膠之類的,粘上去。莫說這種幾百上千元的拍子他買不起,就是聽說都沒聽說過。 打球時,別人什么橫拍什么弧圈什么下旋上旋,他根本接不上板。以前在中學打球,完全是憑感覺,只要反應速度快就行。但與別的受過幾天專業指導的同學比,他完全是個菜鳥。所謂大臂、小臂與手腕的關系,所謂步伐移動與近臺遠臺之類的名詞,小袁從來沒有見識過。 “降維打擊”,小袁看過一本科幻小說,很清楚這個詞的意義。自己因為出身與教育生活背景,早就輸在綜合素質上了。但是,人參與社會競爭,在這個高度分工細化的工業社會里,最主要的是你的長處。所謂一招鮮吃遍天,行走江湖,得有一件趁手的武器。 對于自己唯一的長處,小袁的定位是很清晰的,就是學習能力。他所在的中學不是一個好的中學,老師的水平也不高。但因為自己的努力與刻苦,終于與這些綜合素質高的同學們走入一樣的課堂,這就證明了自己的長處更長。 他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之中,他拿了該拿的獎學金。因為家庭貧困,他放棄了保研資格。因為,他不想當一個所謂的法律專家,他知道自己一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他準備自己先進入中層,能夠進入階層的進一步躍升,起碼得走好第一步,讓自己的孩子,今后不會被人降維打擊。 他先考了律師資格證,然后進入這家公司,終于爭得一個喝咖啡的機會了。這只是他的第一步,第二步,他要向彭總學習,解決賬務自由的問題。 也許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機會主義者,甚至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一個學習法律的優秀學生,為什么不在理論或者實踐的框架內,有更高的目標呢? 其實,別人哪里知道,對于一個貧困農村出來的孩子,能夠天天喝咖啡,是一個多么偉大的夢想啊。 這個夢想,自己在二十幾歲就實現了,這是多么大的成功!十幾塊錢一杯的咖啡,一天喝上兩三杯,就相當于自己在中學時,一個月的零花錢,就相當于父親在農村打散酒喝一個月的錢,這是多么厲害的飛躍啊。 但是,這種生活,卻讓小袁不踏實起來。心虛,是他喝咖啡時的心理狀態。為什么呢?因為與過去的自己變化太大了,那些曾經養育著自已的泥土與莊稼,那些曾經給自己安定的食物與房舍,都不存在了。 對,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是偉人說的。但人生線性發展的曲線,如果被打斷,哪怕這是個上升的打斷,你都會心虛的。你找不回原來讓你安定的東西,而新的生活,也無法讓你心安理得,你就會心虛。 每年的假期,就是最好的救贖,當他回到故鄉,見到老屋,只需要看見那炊煙,就知道,讓自己安心的東西撲面而來,自己就踏實了。 他看見冬哥在廚房制造的煙火氣,突然有一陣感動。這個失去父母與故鄉的人,居然可以自己一個人營造出一種家的感覺,一種安全感,一種熱鬧而喜悅的生活方式,是這一個多么了不起的男人啊。 他是不是在廚房,想起了自己曾經的親情呢?他是不是在食物中,找到了自己的少年時代呢?估計有吧,因為此時的冬哥是專注的,專注的人,就平靜。所有的平靜,都沒有痛苦。沒有痛苦的生活,就是幸福。 小袁記得在武漢唱歌的那個晚上,冬哥憂郁的氣質讓他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他是不屬于歌廳的,因為他歡樂不起來。最好的美女也不能讓他激動,最好的音響,也不能讓他歌唱。他當時的拘謹與正經,甚至讓小袁覺得自慚形穢。但是,小袁自己,是完全可以狂歡的,調情是消費的一部分,及時行樂可以放松身心。而當晚,冬哥從來沒有放松過。 一個被生活與情感繃緊的年輕人,是被重壓過的。他孤獨的身影里,曾經裝載過多少痛苦,小袁沒有經歷,但可以想象。而此時,廚房的冬子,卻展現出平靜與幸福的樣子,這里面,有多少秘密?有多么強大的內心呢? “吃飯了,袁哥”冬子一聲,把形而上的小袁拉回到生活的具象之中,他趕快拖桌子,進屋端菜盛飯。 這一桌子熱氣騰騰的飯菜,讓小袁有些感動,因為他提前預習了回家的感覺?;丶揖褪沁@樣,只要全家人坐在熱飯熱菜面前,心就溫暖了。 他只嘗了一口,就驚奇了。這個冬哥炒的菜,味道不輸酒店。雖然只是一些平常的家常菜,但是卻清新純樸,讓人精神一振。 “手藝不好,調料不齊,你湊合著吃吧?!倍又t虛,但小袁卻贊嘆到:“好久沒吃到這么好吃的東西了。飯店你知道吧?都是大油重鹽,況且味精也多,好看不好吃,哪有你炒的這些,真好!” 對你最好的東西,你是無法找到充足的詞匯來形容它的。小袁的口才是專業的,畢竟法學院的高材生。但是,此時,他也只能說聲:“真好”,手卻沒有停,不停地夾菜。 有人說,對廚師最好的贊嘆,就是把他的菜吃光。這一點,小袁沒有辜負冬子的期望,這些菜的一大半,都是他干掉的。 吃完飯后,小袁主動要求洗碗。但冬子拒絕了:“今天晚上,算我請客好不好?你請了我,我回請,讓我搞個完整的。你休息好,明天要回老家,吃mama做的飯了?!?/br> 冬子說到這里,明顯哽咽了一下,他迅速轉身,把盤子端到廚房,掩飾了自己的情緒。 小袁覺得,自己要做些什么,才對得起冬子這頓晚餐。他拿出了一自己沒有拆封的一包茶葉,送給了冬子?!皶缘媚銗酆炔?,這是福建產的鐵觀音,也是當地同學送我的,估計還行,你沒事,自己泡著喝吧?!?/br> 冬子堅決不收:“你帶回去,給你父母喝吧,我年輕人,不需要這個?!?/br> “我父母,喝當地的老茶,就是給他們這好茶,他們也喝不出來,上一回我帶回去一包龍井,他們也沒喝出好來的?!?/br> 是的,鑒別能力如同美食品嘗,是需要訓練的。有人說,一個四川人,就是天生的廚師。不是因為他學過做菜,而是因為他從小從美食的吃中,已經能夠分辨出細膩的味道區別來,能夠分辨出調料的特點與制作的方式來。見識多了,手藝就長了。 冬子接受了小袁的好意。小袁吃飽了后,回到房間,發現了一件事。 “冬哥,這段時間,這電腦我不玩了,你拿過去玩吧?”小袁把他房間的筆記本電腦抱了出來。 “不,我這段時間,白天上班,晚上學駕駛,回來后,估計看會手機就要睡覺了,沒時間玩。以后有時間了,我自己要買電腦的?!?/br> 兩人扯了一會,各自洗澡睡覺。 第二天早晨,冬子想送小袁到車站。小袁拒絕了:“這里你又不熟悉,送我干什么?你第一天上班,遲到不好吧?更何況,我一個箱子,一拉就走,不要你送。我十點鐘的火車,現在還早,我開車把你送到單位吧?” “不用,我搭公交,畢竟今后要習慣這種方式?!?/br> 冬子來到宿舍外的公交站,當公交快要到時,他發現身邊許多同公司的員工,身上都帶著工作牌子,而自己卻沒戴。 他馬上往回跑,結果來到宿舍門口時,發現小袁也向他跑來,手里舉著工作牌。 “千萬別忘了,吃早餐要它,工作到辦公室也要它,很重要?!?/br> 冬子接過工作牌,一邊向公交站跑,一邊向身后的小袁揮手告別,沒有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