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書迷正在閱讀:【西幻】擺爛算了(nph)、仙藏、骨rou寵(骨科np)、《成佛》鏡中妖·篇【和尚文】、逢春 (1v1)、穿成三個大佬的惡毒嬸娘、重生七零致富養娃攻略、[洪荒]滿船清夢壓星河、【女尊1v2】玲瓏骰子雙紅豆、紅綻雨肥天gl(古百人獸)
周奚作別兩位夫人,上樓。走到一半,齊琪電話來了,“回房間了嗎?” “正在爬樓梯?!?/br> 齊琪:“領導們都休息了?” 周奚嗯一聲,聽見那頭長吁一口氣,“哎,寧延中午可把趙局得罪了?!?/br> 雖然已遠離一樓,但周奚仍是刻意避開了點出人名,“別人氣量沒這么小?!?/br> “不見得,你沒見趙局走的時候臉色多難看?” 周奚腦中浮出趙局夫婦離開的情形,一個面色陰沉,一個滿含羞窘,確實談不上好看。 “你說寧延今天什么狀況?”齊琪不解,“就算喬柏多嘴,他完全可以隨便找個借口敷衍過去,干嘛要當著這么多人說那些話?” 周奚摸出房卡進屋,聽見她自言自語地說,“我理解他想拒絕,但什么理由不好,非要強調自己有喜歡的人?!?/br> 周奚走到床邊的長椅坐下,目光透過雕花窗欞看著外面湛藍的天空。的確,他明明有很多種可以婉拒的理由,但他偏偏選了最直接、卻也是最傷領導面子的方式。 “他平時也不這樣啊?!饼R琪嘀咕。 周奚抿了下唇。寧延這人不像喬柏那般八面玲瓏,但素來溫潤有禮,是另一種形式的會做人。 “今天哪根筋不對?”齊琪忽然嘿嘿一笑,“對了,你注意沒,他剛才說的是有喜歡的人?!?/br> 正在想事兒的周奚一時沒轉過彎,“有問題?” “是人,不是女人?!饼R琪笑得很鬼。 周奚恍然,記憶瞬間被拉到她回國的第三天,也是她第一次見到寧延的情景。 那是在一場商務晚宴上,從青州專程趕到北城,陪她參加晚宴順便認人的齊琪指著不遠處和人聊天的男人,“那就是KR的創始合伙人寧延,我男神?!?/br> 雖然剛回國接手鴻升,但周奚早就對同行,尤其頭部機構的基本情況做過充足功課,自然是識得這位業內赫赫有名的點金財神。不過,寧延本人比資料上的照片顯得更年輕、更儒雅、也更帥氣。 周奚端著酒杯,隔著一段距離,一瞬不瞬的端詳他。許是感應到她的目光,和人說著話的寧延突然側過身,循著她的視線望過來,目光如劈開人海的一束探照光。 四目相撞,悠揚的音樂仿佛被拉得慢且長。 被逮到窺覷的周奚卻未表現出絲毫慌張,眼神依舊坦然平靜,漂亮的眸子又黑有亮,臉上噙著笑,與他遙遙相望。 兩人對望了十幾秒,寧延輕輕地彎了下唇,隔空朝她點了點下巴。 周奚淺淺一笑,算是回應。 恰在此時,齊琪湊到她耳邊說,“是不是很帥?可惜是彎的,喜歡男人?!?/br> 周奚掌握的資料里自然包括業界對他性取向的緋聞,包括且不限于他與內地某當紅小生的桃色新聞。她在國外多年,客戶和同事中不乏同-志,她向來覺著這是個人選擇,沒有什么好非議的。因此,對寧延的取向既不驚詫,也不覺得有什么好惋惜的。 只是,很久以后—— 酒店大幅落地窗前,屋內沒有開燈,只有窗外照進的街燈和霓虹。 周奚跨坐在寧延身上,手指順著那性-感的喉結慢慢往下游,在他鎖骨凹陷的位置慢條斯理地畫著圈,“都說你喜歡男人?!?/br> 他背靠沙發,襯衫松松垮垮的疊在腰上,微仰頭凝著她,兩彎好看的笑眸在鏡片后閃閃熠熠,“被你掰直了?!?/br> 掰直了?周奚眼前浮現某人的……她輕咳一聲,趕走腦中亂入的廢料,聽見齊琪還在繪聲繪色地復述那篇廣為流傳的,關于寧延性取向的八卦文。 嗡,手機輕輕震了下,有微信進來。 她把電話拿到眼前,點開信息—— Y:【可以來露臺嗎?】 第13章 (全新) 午后陽光正好。 周奚三言兩語結束了和齊琪的通話后,推開通往露臺的門。身子剛探出門外,視線一偏,就瞧見站在露臺上,手捧兩杯咖啡的的寧延。 他已脫下外套,只著早上米色的羊絨衫,陽光灑在上面,柔軟的絨毛清晰可見,讓他整個人看起來都暖融融的。 周奚緩步過去,接過他遞來的咖啡,“叫我出來喝咖啡?” 寧延笑指著露臺上的休閑椅,“坐下曬會兒太陽?!?/br> “你沒聽說女人怕曬?”話雖如此,周奚卻腳一勾,將椅子拉到橫欄旁,坐下去。 寧延依樣勾過椅子,兩人各據左右,隔著一個矮矮的橫欄,毗鄰而坐。 他抿了一口咖啡,先開話題,“你想創新模式?” “這算創新?”周奚反問。 “在國內算?!?/br> 一問一答,聽著沒頭沒腦,卻是嚴絲合縫。 周奚輕哼一聲,“理所應該的事被當成創新,真是諷刺?!?/br> 如她在茶室回答領導時所言,資管業務模式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資金 資產。簡言之就是找到資金,再投資到項目里,一旦項目增值,那么就能獲利。 這原本應是常規,但為了規避我國的強監管政策,部分國內金融同行另辟蹊徑,創造出“資金 通道 資產”的畸形模式,讓錢并不直接投入到項目中,而是通過一層又一層的通道,轉手5-6個機構后才能落到項目,而這中間這些通道被業內稱為“黑箱”。 顧名思義,黑箱之內伸手不見五指,投資者的錢一旦進入黑箱,就很難看見其流過的軌跡。而令人唏噓的是,目前國內60%以上的投資機構和從業者都在這個暗黑的箱子里工作,他們不去思考如何找資金、如何去挖掘優質的項目和提升抗風險能力,而是絞盡腦汁研究怎樣移花接木,怎樣用黑布遮住那次危害產品,讓其不用見光,進而規避掉各類監管,再巧妙地包裝成熱銷產品,卷空老百姓的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