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的捕快生涯 第146節
秦禛微微一笑,“當然有關系。在我看來,大慶律法至少應該分成兩個體系。一個是民法,適用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共同性問題;一個是刑法,適用于人身傷害、財產損害等犯罪?!?/br> “民法專門處理百姓糾紛,財產的、婚姻的、經濟的……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規矩多如牛毛的各行各業。制定律法必須遵從大家共同遵循的規則,一處想不到,就會讓壞人鉆空子,只有大家群策群力,才不會貽笑大方?!?/br> “這就是集議制存在的意義,有那些飽學之士在,刑部就可以輕松不少,朝廷又何樂而不為呢?” 建寧帝連連點頭,目光精準地鎖定了刑部尚書,“李大人,你有何話說?” 李尚書吶吶:“皇上,臣只是覺得勞民傷財,并無他意?!?/br> 建寧帝道:“銀錢的事,有朕!” 李尚書立刻彎了腰,像個大蝦米,“皇上恕罪,是老臣僭越了?!?/br> 建寧帝懶得理他,再問其他人。 秦禛講的是硬道理,見識和觀點都在這些古人之上,他們消化還來不及,哪里還顧得上意見呢。 建寧帝又問秦禛,“你還有話說嗎?” 秦禛道:“還有農業部。農業部并非只管生產,還要根據往年的生產水平、各地區的差異制定產糧目標;幫助農民選種,推廣優秀的種子、優秀的魚苗、羊崽兒、豬崽兒等,調整養殖構成;劃分各個養殖區域;收集農牧業經驗,再傳授下去,等等等等?!?/br> “敢問諸位工業部的大人們,你們做到了哪些?” 一個面色微黑的侍郎大人開了口,“這些差事向來都是縣令、知府、巡撫做的,且一向做得很好,朝廷再設農業部,的確是勞民傷財?!?/br> 秦禛反問,“所以,作為國計民生的重中之重,朝廷就要任地方上各行其是、野蠻生長唄?” “你……”侍郎大人無言以對,只好對建寧帝說道,“皇上,工部對農業并非不管,只是人手不夠?!?/br> 建寧帝頷首,“確實人手不夠,所以朕單建一個部,以補充人手,你退下吧?!?/br> “呵!”怡王輕笑一聲,“本王倒是好奇,為何諸位大人不清楚的事,一個小小的筆帖式卻可以說得明明白白?!?/br> 他這一句看似在質疑秦禛,但實際上是在質疑建寧帝——他懷疑秦禛是后者事先安排的人。 秦禛道:“下官在軍機章京上行走,書寫過相關旨意,知道得多,思考的自然也比諸位大人們多些。畢竟,下官心無旁騖?!?/br> 這個心無旁騖,聽起來像在說她辦事認真專注,其實不是。 老陰陽人們都懂——秦禛這是在諷刺他們,諷刺他們之所以反對,不過是因為新政動了他們的利益罷了。 “好個牙尖嘴利的小人?!扁跖?,“你以為你是諸葛亮不成?” “不敢?!鼻囟G打了一躬,“下官實話實說,不敢與王爺和諸位大人頂嘴。但無論如何,堵不如疏,廣開言路總好過管中規豹,皇上英明!” 她奉承建寧帝一句,又把皇帝限制皇權一事從側面做了注解。 景緗之忽然把話接了過去,“王叔,青蓮會到處作亂,煽風點火,北遼搖旗吶喊,我大慶再不收攏民心,民間就要大亂了?!?/br> “我知道某些人在想什么,但侄兒要告訴王叔,民間一亂,倭寇和北遼就會同時下手,屆時西齊也會參與進來瓜分戰果,大慶從此再無太平,無論是誰!” 他最后一句說得殺氣凜凜,清越的聲音如同淬了寒冰。 每個人都打了個寒顫。 能站在這里的沒有傻子,他們知道景緗之這番話絕非虛言。 怡王冷哼一聲,目光在秦禛臉上一掃,到底退了回去。 怡王退了,其他人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分權是小事,丟官才是大問題。 一干官員偃旗息鼓,結束了這一場論戰。 建寧帝對幾個新部門的職能重新做了闡述,并宣布四部正式成立,他將在未央宮接見四個部門的主要官員。 大朝會結束后,程良舒找到秦禛,和其他軍機大臣一起去了未央宮。 路上,不少軍機大臣偷偷窺視秦禛,但沒一個人敢上前招呼一句。 雖然大家都在軍機處,但未必都互相認識。 就像秦禛,她可能是建寧帝私人秘書,不參與軍機處議事。 私人秘書嘛,大臣們沒見過當然很正常。 程良舒怕露出破綻,一直不敢說話,只在快要進殿時囑咐了一句,“估計有人會看你的毛筆字?!?/br> 秦禛點點頭。 她說她給皇上謄寫旨意,那就肯定會寫一筆好字,如果有人好奇,試探就在所難免。 不過,程良舒的擔心是多余的。 建寧帝害怕秦禛露餡,很快就打發了她。 為保密起見,秦禛在景緗之的安排下,接連換乘三輛馬車才趕回順天府。 此時天光大亮,她恰好趕上點卯的最后一刻。 一切都很完美。 到了辦公室,周智等人已經到了,正在分吃大趙買的烤地瓜。 地瓜經過一個冬天的糖化,格外香甜。 大趙指著秦禛座位前的地瓜,“小貓,那是給你留的,快點吃,還熱著呢?!?/br> 房慈給她倒了熱水,“這玩意兒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噎人,喝點水?!?/br> “早上起晚了,沒吃也沒喝,你們簡直是雪中送炭?!鼻囟G在座位上坐下,拿起地瓜一掰,露出兩段紅瓤,笑道,“太好了,早就想吃這一口。為感謝大趙的地瓜和房慈的水,今天的午飯我請了?!?/br> 周智笑道:“那好啊,我和老梁借光?!?/br> 秦禛道:“歡迎借光?!?/br> 吃完地瓜喝完水,一干人趕往城南案發地。 案發地在安康街興福胡同,與之前經營暗娼買賣的花枝胡同有一定距離。 死者叫胡寶山,家在胡同第五家,是座一進小院。 秦禛等人抵達時,死者的妻子胡王氏和她的小兒女都在家。 胡王氏長得很美,杏眼櫻唇桃心臉,盡管孩子都有兩個了卻依舊是未成年的容顏。 她把秦禛等人請入正堂,小心翼翼地問道:“官爺此來……是為了奴家夫君的死嗎?” 周智道:“正是,想重新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娘子不妨再介紹一遍?!?/br> 胡王氏的眼里流露出一種懼怕的情緒,她緊緊地捏著帕子,“唉呀,雖然他是奴家夫君,但只要一想起來奴家就怕得不行?!?/br> 周智起了身,抱歉地說道:“娘子辛苦了?!?/br> 胡王氏嘆息一聲,“不辛苦,命苦罷了,諸位跟奴家來吧?!?/br> 胡寶山是去年年初出的事,因為兩口子打了架,胡王氏在初二那天獨自帶兒女回南城外的娘家,他一個人在家。 胡王氏當天下午返回。 她回家時大門緊閉,招呼許久沒人應門,就讓鄰居家的小哥拿梯子跳進院里,從里面把門開了。 正房門開著,胡王氏送走小哥,帶一雙兒女進入上房。 她先找一圈人,沒找到胡寶山,便把一雙兒女哄睡了,又去外面找一圈,還是不見人。 她以為胡寶山在賭氣,自己回公婆家了,便不再找他,做飯,帶孩子,一忙就是一晚上。 第二天是初三,她婆婆來了,說讓他們一家回家吃飯,并問胡寶山去哪了。 胡王氏這才覺得不好,到處找人,最后在東廂房找到了尸首。 胡寶山被吊死在床架子上,脖頸上的索溝顯示,他是先被勒死,后被吊死,確定是謀殺。 然而,當時東廂房的窗戶和門都從內部鎖的嚴實,找不到任何兇手從外進入的痕跡。 當時的捕快雖判定是他殺,卻找不到任何線索。 案子就這樣耽擱了下來,一直到秦禛等人接手。 第123章 胡家 秦禛聽胡王氏講述時,把門栓檢查了一番。 門栓上有凌亂的刀刻痕跡,這是當時強行開門弄的,除了能證明卷宗記載正確,已經沒有任何研究價值。 她之所以察看,只是為了驗證一下前面捕快的工作是否可信。 胡家廂房中間開門,原本中堂左邊是臥室,右邊做庫房,胡寶山橫死之后,胡王氏把兩個房間的功能調換了。 客房變成了庫房。 床沒有了,原來的位置上堆滿了舊家具、舊物品,足足占了一半空間。 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但并不干凈,這里到處都是浮土,幾個人踩了一圈,青磚地上留下無數腳印。 秦禛走到東墻邊上仔細看了看,墻皮發黃,沒有重新粉刷的痕跡。 再踩一踩地面,沒有空聲,不像有地道的樣子——但她也知道,做這樣的假設意義不大,除非兇手就是胡王氏,但胡王氏有足夠多的證人,能證明胡寶山死亡時她還在娘家。 南邊的房間現在是廚房,灶臺和墻體比較新,打掃得也頗為干凈。 三個房間的窗欞都是舊的,同樣沒有被人為破壞的痕跡。 現場什么都看不出來,一干人又隨著胡王氏回了上房。 胡王氏的一雙兒女從屋子里跑了出來。 小兒子三歲,大女兒五歲,都是漂亮乖巧的模樣。 胡王氏請五人在堂屋落座,抱歉地說道:“家里請不起下人,招呼不周?!?/br> “胡娘子客氣了?!鼻囟G緩和了臉部表情,問道,“胡娘子,你娘家在哪里?” 胡王氏道:“娘家在棋盤鎮,從南門出去往西南走,大約半個時辰就到?!?/br> 周智也開了口,“這個距離不算近,你是怎么嫁到城里來的呢?” 胡王氏道:“亡夫家里賣雜貨,我們鎮上有他家的鋪子,他經常去?!?/br> 秦禛明白了,這是一樁見色起意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