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封王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神豪選擇系統、神龍婿、末世男子圖鑒收集(nph)、思欲(nph)、狠角兒(GB)、【西幻】黑暗童話(女巫X養子)、遙相會(兄妹骨科)、對你上癮(直掰彎)、年年(h,1v1)、首長的小妻子(高H)
趙桓不會吝嗇區區一兩個爵位的,只要能夠開疆拓土,別說郡王了,就算是一字并肩王,也不是不可以! 童貫的奏疏送到趙桓手上后不久,從趙桓的宮中,便有消息流傳出來,趙桓要封童貫為王,甚至連封號都已經想好了,平西郡王,只要童貫一滅了西夏,冊封的圣旨,立馬就會頒布。 消息從宮中流傳出來后,很快便傳遍了整個朝野,之后更是整個東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而后,消息很快便又被送到了西北軍中,送到了童貫手上。 童貫得到消息后,卻只是冷笑了一下,對這個消息,半點也沒信。 嗯,更準確地說,童貫是對官家,不管是之前的趙佶也好,還是現在的趙桓也罷,一點都沒有相信過。 官家金口玉言? 狗屁! 封王的旨意,只要一天沒有正式頒布,童貫就半點都不會相信! 為了一句所謂的流言蜚語,自己就在前線拼死拼活,滅了西夏,然后就等著官家下旨,封自己為王? 可能嗎? 真要等到平滅了西夏,官家一句話,便可以將‘封王’的許諾,推得干干凈凈,誰還能咬定官家是在說謊不成? 所以,在童貫看來,京城里流傳的這個封平西郡王的消息,車徹頭徹尾的,就是一個騙局,一個官家故意散布出來,想要讓自己,全心全意的為他攻下西夏的流言而已! 流言不可信! 這個道理,童貫怎么可能不明白? 不過,不相信是一回事,能否借機成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在童貫召集了幾個心腹將領,想要授意他們上書,為自己請封郡王的時候,童貫軍中,卻又迎來了從東京城里來的天使。 “……封平西郡王,統領大軍,翦滅亂黨,平定西北,勿負朕望……” 聽到天使當著軍中文武官弁念出來的圣旨內容,童貫直接就懵逼了。 怎么回事?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己不是在做夢吧? 官家,官家真的封了自己一個郡王的爵位? 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童貫才確認了這個消息是真的! 大宋剛剛繼位的天子,官家趙桓,竟然真的封了自己一個平西郡王的爵位! 平西,平西! 平定西北! 一時間,童貫竟然激動的老淚縱橫,跪倒在地,不停地磕頭謝恩。 三辭三封的戲碼,再次上演。 從西北軍中,送上來的奏疏,跟以往的戲碼一樣,童貫辭去了平西郡王的封賞。 奏疏上翻來覆去,只有“誠惶誠恐,愧不敢當”等幾個字。 總之就是童貫說自己,才疏學淺,出身卑微,難當重任,恐怕辜負了圣天子的厚望,等等等等。 同樣的,趙桓也不會,也不可能因為童貫的‘謙虛’,就收回冊封他平西郡王的旨意。 三封三辭嘛,這已經是老掉牙的戲碼了,君臣之間,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十一月中旬,趙桓的第二道冊文,便從東京城里,再次送到了西北軍長。 而這時,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誠意,童貫也已經派軍拿下了圍困了將近一個月的興慶府的南大門靜州,和東大門懷州。 靜州懷州的失守,也徹底的意味著,西夏首府興慶府,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興慶府,已經徹底的暴露在了西北宋軍的兵鋒之下。 十二月初,童貫報捷的奏疏和第二次請辭平西郡王爵位的奏疏,也一起送進了東京城里,送到了趙桓手上。 趙桓接到奏疏后,拖了將近二十天,在靖康元年正月的時候,才將第三次封童貫為平西郡王的冊文,連同給西北官兵的年節賞賜,一并派人送到了西北軍中。 靖康,是趙桓登基后,定下的年號。 看到禮部送上來的這個年號的時候,趙桓心里其實還是有些膈應的。 畢竟,‘靖康恥’這三個字,在另外那個時空中的歷史上,實在是有些太‘如雷貫耳’了,基本上,只要有點歷史知識,讀過初中的,都知道這三個字。 以靖康為年號,趙桓還是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的。 不過,靖康兩個字,其實寓意還是好的。 之所以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成為后世的皇帝,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兩個字,也僅僅只是因為靖康之變的緣故而已! 而趙桓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時空的歷史,已經跟另外那個時空的歷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另外那個時空中,徽宗趙佶,是跟趙桓一起被俘虜北上,最后死在遼東的! 而這個時空中呢,徽宗趙佶,卻憋憋屈屈的,死在了玉蓮邪教教徒的暗殺之下。 ‘二帝北狩’,已經徹底的沒了一個,剩下的趙桓,他也已經打定了主意了。 如果真的再次出現女真韃子兵臨城下,就算是死,趙桓也絕對不會做女真韃子的俘虜的! 北狩之事,趙桓是絕對不肯干的! 而且,以趙桓手上現在掌握的那些武裝力量來看,女真韃子想要兵臨東京城下,恐怕也是沒有那個可能呢! 經過登基后這兩三個月的整編,現在東京城里的八十萬禁軍,已經差不多整編完成了。 至少,在名義上,已經完成了整編,成為了一支新軍。 這也得益于之前趙桓留在東京城里的那些‘種子’,那些在翊衛軍中訓練后,被‘淘汰’掉,遣返回了原單位的那些翊衛軍的種子! 而且,也正是在這些‘種子’的影響下,趙桓才能輕而易舉,兵不血刃的拿下東京城,就連侍衛親軍司的侍衛親軍,都臨陣倒戈,把篡位的趙楷綁了,送到了趙桓面前。 可以說,趙桓能夠輕而易舉的拿回東京城,并且坐上大宋官家的寶座,這些當初留下的‘種子’,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這個說法,雖然是政治經濟層面的,但用在東京城里那八十萬禁軍身上,卻也一點都沒有錯! 八十萬禁軍是名義上的,整編過后統計出來的實際兵力,其實只有三十五萬多點。 而這三十五萬多駐京禁軍,基本上三五百人,便是一個指揮。 指揮使,可以說是最基層的軍官了,但同時,指揮使卻又是直接能夠接觸軍士,和指揮軍士的第一人! 指揮使之上的其他那些軍官,要指揮和調動禁軍,都得有兵部樞密院的公文才行,可以說都不是直接能夠指揮和調動軍隊的,中間至少都隔了一層。 而指揮使,卻剛好是隔著的這一層! 可以說,指揮使,才是真正能夠不通過樞密院和兵部,就直接指揮和調動軍隊的最實際的指揮官! 能動用和指揮的人,雖然少! 可一旦這些指揮使,有了一個共同的主人,或者說共同的行為目標后,集中起來,能夠爆發出來的能量,卻絕對是其他人難以想象的! 當初趙桓留在京中的那些種子,這幾年,在趙桓留在京中的密諜組織的幫助下,和鈔能力的推動下,幾乎無一例外的,全都成為了駐京禁軍中的指揮使一級的軍官。 甚至于不僅僅是那些故意留在禁軍中的種子,就連當初趙桓留在小營山訓練基地里的翊衛軍,基本上都被安排進了禁軍,擔任了指揮使一級的軍官。 如此一來,趙桓也就相當于控制住了駐京的這三十幾萬禁軍。 再加之上,這些指揮使進入禁軍系統后,通過當初趙桓傳授的新兵訓練的各種課程安排和考核要求,對禁軍加以改造和訓練。 這樣一來,趙桓接手了駐京禁軍后,對駐京禁軍的改編,自然也就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