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西北局勢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神豪選擇系統、神龍婿、末世男子圖鑒收集(nph)、思欲(nph)、狠角兒(GB)、【西幻】黑暗童話(女巫X養子)、遙相會(兄妹骨科)、對你上癮(直掰彎)、年年(h,1v1)、首長的小妻子(高H)
從這些天收到的來自于東京的關于女真使者方面的情報來看,女真人,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應該是朝堂上的某一些人,心里的確還抱著跟女真人結盟,夾擊遼國,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幻想。 復燕云十六州者王! 這個太祖太宗留下來的遺愿,雖然無從考究,起居注中也基本上沒有找到跟這個‘遺愿’有關的記載,甚至可以說,這個所謂的‘遺愿’,根本就不存在! 但這并不會因此而就影響某些人對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幻想,對王爵的幻想。 即便根本就不存在這個所謂的遺愿或者遺訓,但只要天下所有的人都相信這個遺愿或者遺訓是真的,是真正存在的。 一旦真的有人完成了這個偉大的壯舉,收復了燕云十六州,到那時,哪怕大宋的皇帝,能夠證明這個遺愿或者遺訓根本就不存在,恐怕不封一個王爵出去,也根本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正因為如此,現在恐怕大宋的太祖太宗皇帝,死而復生,親自出面辟謠,恐怕都根本不會有人肯相信呢! 在這種情況下,朝堂中樞,特別是那些有可能領兵出征的樞院將帥,不暗地里攛掇著,收復燕云十六州才怪了呢! 即便是遠在西北,正在攻打西夏黨項羌的童貫,暗地里,恐怕都還做著,統領大軍,收復燕云十六州的美夢呢! 從西北送來的情報顯示,這些天,童貫可是在突然間,加大了對西夏黨項羌的攻勢,戰斗激烈的程度,遠超過了之前大半年的攻勢。 甚至在行軍的過程中,速度都比以前快了一倍,還不止! 之前的大半年時間,西北五路伐夏的大軍,行軍速度一直都不是很快,幾乎可以說是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一步一步的推進著,占據一地,便穩固一地。 這樣的進攻策略,速度雖然很慢,戰斗的烈度也不高,而且耗費的時間很長,消耗的軍資糧餉也特別特別的多。 但這樣的推進策略,卻也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勝是小勝,敗卻也是小敗。 積小勝可以為大勝,而小小的挫敗,卻幾乎不可能對五路大軍伐夏的步伐,產生任何的阻礙! 不久前,西夏黨項羌的一支潑喜軍,還利用瀚海沙漠,對從鄜延路出發的一支大軍的后勤補給線,進行了一場偷襲,打掉了一個后勤輜重隊,搶到了數以千石的糧草。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失敗,也根本沒有對鄜延路的大軍,產生多大的威脅,大軍也僅僅只是耽擱了兩天的行軍時間,比原定計劃,落后了不到六十里,僅此而已。 僅僅用了三四天的時間,這個進度,也就追了回來。 而之后,運輸后勤補給物資的民伕中,便增加了四個指揮的駐泊禁軍的防護。 四個指揮的禁軍,雖然不多,缺額甚至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但總數也在一千三四百人左右,加上負責押運糧草的民伕,總人數甚至超過了三千人! 三千人的大部隊,運送數千石糧草,黨項羌人的小股隊伍,又哪還敢再來偷襲? 至于集結上千名,甚至是數千名的大部隊,那就更不可能了! 這樣大規模的部隊,在瀚海沙漠中行動,那無疑是找死! 而且,這么大規模的部隊,想要隱藏蹤跡,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大軍后方,截斷宋軍糧草,前線將帥還一無所知,那這個將帥,也真的可以買塊豆腐,直接撞死算了! 大宋五路伐夏,采取的是步步為營的策略,西夏黨項羌的抵抗策略,卻也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以空間換時間,打算利用時間和空間,將大宋的五路大軍拖疲拖垮! 但靠著西夏黨項羌人的力量,想要抵擋住大宋五路大軍的圍攻,基本上是沒那個可能的。 西夏雖然號稱西北大國,甚至自認為是整個天下除了大宋、大遼之外,天下第三號的大帝國! 但實際上呢,西夏全國,也不過才幾百萬丁口,能夠拿得動弓箭,上得了戰場的成丁,恐怕連三四十萬都沒有! 真正有戰斗力的潑喜軍、步跋子、鐵鷂子,以及各個部族軍,加在一起,頂天了,也不過十萬出頭! 十萬人有,二十萬卻是肯定沒有的! 這么點軍隊,對于大宋來說,還真是連塞牙縫都不夠! 大宋禁軍,不說整個天下了,就僅僅只是西軍,專門應對西北黨項羌人的西軍,現在的總兵力,就已經超過了四十萬! 五路伐夏的大軍,不算后勤民伕,總兵力都接近三十萬了! 任何一路大軍,都足可以在西夏集結全國的軍力,全力圍攻之下,堅守數日,甚至是十天半個月,或者更久的時間! 而有這些時間,其他四路大軍,完全可以從容救援,對西夏大軍,實施反包圍了! 漢軍善守,即便是在平原地帶,只要讓漢軍結成了方陣,哪怕在全部騎兵,甚至在人數上都遠超過己方的情況下,漢軍也能夠在敵軍的攻擊下,堅持很長的一段時間! 不管是遼國契丹人也好,還是西夏黨項人也罷,在面對漢軍結成防御陣型的情況下,都有些狗咬刺猬,無處下口的感覺! 若是有軍寨有城池作為依托和屏障,漢軍,或者更加準確地說,是宋軍,完全可以堅持更久的時間,即便是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一座孤城,都還能夠堅守再堅守! 張巡在守睢陽的時候,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可是連城里的老鼠、麻雀,都捕殺殆盡,拿來吃了的,甚至連他自己的小妾,都…… 張巡的例子,雖然有些極端,但卻也說明了一點,就是漢軍真的下定必死的決心,去守城,去防守的時候,敵人想要輕松的達到自己的目的,就絕對不會那么容易! 也正因為如此,宋軍五路大軍伐夏,西夏黨項羌人,也并沒有真正敢集中全國的兵力,傾國出動,去攻擊宋軍的某一路,甚至連跟宋軍正面交鋒,都幾乎沒有! 戰爭爆發以來,西夏黨項羌人,幾乎一直都是以步步為營的策略,堅壁清野,企圖用時間和空間,拖垮宋軍。 同時,西夏黨項羌人,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契丹遼國,請求遼國出兵助戰。 西夏黨項羌人,之所以能夠在大宋和西夏之間,左右搖擺,左右逢源,策略之一就是,同時向兩國稱臣,同時承認兩國是自己的宗主國。 宋國大軍來攻,西夏黨項羌人抵擋不住了,便會向遼國求援,請求遼國爸爸出兵助戰。 等宋軍在遼國爸爸強大的軍事壓力的威脅下,退卻之后,西夏黨項羌人,又會向大宋爸爸俯首稱臣,從而從大宋那邊獲得好處和賞賜,通過榷場貿易等,獲得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正是靠著這種左右搖擺,左右逢源的策略,西夏黨項羌人,才能夠在遼宋兩國的夾縫之間,求得生存和發展。 三角形,永遠都是最穩定的結構! 同樣的,三邊關系,也是最穩定的多邊關系之一! 歷史上的三國鼎立,對峙期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直到三邊勢力的其中一邊,垮臺之后,在其上重生成長起來的新勢力,取而代之,并且徹底打破了這種三邊勢力的均衡之后,才徹底的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魏蜀吳,魏國先滅,晉國借魏國之殼而誕生、成長,并且最終滅掉蜀國。 滅蜀之后,僅剩的一個吳國,也就獨木難支,最終也只有敗亡一途了! 歷史上的三國鼎立時期是如此,現在的宋遼西夏,三國勢力,同樣也是如此! 就連后來取代遼國,在遼國的領域疆土上成長并發展起來的大金國,也同樣如此! 而且,從這一點上來看,西夏其實比遼國,比北宋的國祚,都要長一些,直到后來,大金亡于蒙古之手后,西夏才也跟著亡于蒙古之手! 而那時,大宋,早已經從北宋,變成了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