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共享和交流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神豪選擇系統、神龍婿、末世男子圖鑒收集(nph)、思欲(nph)、狠角兒(GB)、【西幻】黑暗童話(女巫X養子)、遙相會(兄妹骨科)、對你上癮(直掰彎)、年年(h,1v1)、首長的小妻子(高H)
青銅火炮,鐵器作坊也造,不過每個月的產能卻只有四門,到現在,定型生產出來的也不過才六門青銅火炮而已。 不過,火炮雖然只有六門,但炮彈卻已經儲備了兩百發,每個月的產量,基本上能夠維持在一百四十發左右。 而現在生產出來的這六門火炮,包括武器作坊生產的第二代火繩槍,現在都裝備部署在海河榷場的官署周圍,或者配發給了翊衛軍的軍卒使用。 而配發給翊衛軍使用的火繩槍,為了保密,對外宣傳的時候,一律都被稱之為“燒火棍”,也只有在裝上刺刀進行訓練的時候,才會被稱之為“矛”。 雖然裝上刺刀的火繩槍,跟‘矛’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無論是從外形上,還是長短上來看,都跟‘矛’沾不上邊,但太子殿下硬要將它稱之為矛,其他人又能如何呢?還不是只有順著太子殿下的意思,將之稱之為“矛”了。 只不過,外人不知道,已經參加過幾次實彈射擊訓練的翊衛軍老兵,卻是很清楚,這種新武器,不管是“燒火棍”也好,還是“矛”也罷,可都是能夠在百步之內,擊穿三層板甲的恐怖存在! 而且,在裝上細小的鐵砂粒后,射程雖然達不到百步以上,威力也沒法再擊穿三層板甲,但是在五十步內,一槍打出去,卻足以將一頭牛,都打成篩子! 無論是從射程和威力上來看,這‘燒火棍’,可都比弓箭和手弩,厲害得多了,只不過裝填火藥彈丸的時候,會比較麻煩一點。 每次發射之后,還得對槍管進行清潔,去除掉殘留的火藥藥渣、灰燼,然后才能進行第二次的裝填和發射。 這就比較麻煩了,到現在,整個翊衛軍中,最熟練的翊衛軍,從裝填火藥彈丸,到擊發,再到清潔槍膛,重新裝填火藥彈丸,進行第二次擊發,最快都要三十個呼吸。 一般的,甚至需要四五十個呼吸,才能夠完成一次完整的裝填、擊發、清潔、再裝填的全過程。 從時間上來說,的確是比弓箭手要慢的多,弓箭手從張弓射箭,到再次張弓,再次射箭,甚至要不了十個呼吸的時間,而且命中率也并不差! 而且翊衛軍的代理指揮張清,本身就是個神射手,百步穿楊那都不再話下,對于太子殿下,為何要費盡心思的訓練什么火槍兵,張清還真有些不了解。 趙桓也沒有跟張清解釋的太多,只是讓張清服從命令聽指揮,抓好火槍手的訓練就行,至于其他的,趙桓一句話也沒有解釋。 反正,等以后這些火槍兵上了一次戰場后,張清自然也就明白了,現在解釋那么干什么?再多的解釋,也比不上一次真正的戰斗! 九月下旬的時候,在海河榷場官署中的趙桓,接到了一封從灤州造船廠發回來的密信。 密信中只說了一件事,那就是造船廠建造的第一批船只,一艘八百料,三條五百料以及四條一百料的船只,已經建造完成,隨時都可以下水了。 接到密信后,趙桓想了想,畢竟這是灤州造船廠建造的第一批船只,也可以說是自己參與設計的第一批船只,建設完工下水,還是很有代表意義的! 嗯,這樣重要的場合,自己怎么能缺席呢! 因而,接到密信后,趙桓很快便派人給灤州造船廠送了一封回信,他要親自參加第一批船只的下水儀式。 同時,趙桓還給灤州兵馬副鈐轄劉錡,寫了一封密信,派人快馬加鞭,送去灤州,交給了劉錡。 密信的內容也只有一個,就是讓劉錡,帶著灤州采石場里的鐵匠,趕往造船廠,研究將青銅炮裝在八百料,甚至是五百料或者一百料的船只上的可行性! 如果可以的話,盡快拿出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并且在年底之前,至少完成一條船只的改裝! 海河榷場這邊,有專門的鐵器作坊,從事生產和制造火槍火炮,在灤州那邊的采石場里,同樣也有這么一個鐵器作坊。 年前,趙桓視察灤州的時候,就帶了一批鐵匠,專門押運著兩門實驗用的青銅火炮北上,抵達了采石場,并且在除夕夜的時候,在采石場后面的棲鳳山上,親自進行了試射。 實驗結果,趙桓還是挺滿意的! 之后,那些鐵匠就留在了采石場,并且用采石場作為掩護,繼續進行火槍火炮的研究和生產。 而劉錡麾下的一支由兩百名翊衛軍老兵組成的秘密實驗隊伍,則專門駐扎在棲鳳山上,對鐵器作坊生產制造的火槍火炮,進行實驗。 在進行實驗的時候,這支翊衛軍還記錄下了最詳細的實驗數據,每個月定時送到海河榷場,交給趙桓。 而趙桓又會將這些實驗數據,跟海河榷場這邊的鐵器作坊和張清代理指揮的翊衛軍,記錄下來的實驗數據,進行對比和共享。 同樣的,海河榷場這邊得到的實驗數據,包括第二代的火繩槍的圖紙樣式等等,也都跟采石場那邊的鐵器作坊,進行了共享。 可以說,兩邊的鐵器作坊,都在這種對比和共享之中,在暗地里較著勁,不斷地在摸索和深挖制造工藝和流程,改進生產技術,同時也在摸索和總結更好更快的使用火槍火炮的方式和方法,等等。 有比較才有進步嘛! 對于兩個鐵器作坊之間的這種比試,趙桓還是很樂意看到的。 不過,灤州那邊的鐵器作坊,背靠著采石場,采石場后又剛好有一座棲鳳山,可以讓翊衛軍進行火炮的實際cao作訓練。 而海河榷場這邊的翊衛軍,就沒有那么好的條件了,到現在,海河榷場這邊的翊衛軍,也只進行過火槍射擊方面的實彈打靶訓練,還沒有真正的開過炮呢! 鐵器作坊里正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火槍火炮,火炮的產量雖然不高,但每個月也能穩定的生產四門,兩個半月下來,就能有十門火炮。 最先生產的那六門火炮,甚至已經部署在了官署四周,可以對官署形成交叉的火力掩護了。 不過,到目前為止,海河榷場這邊,還沒有建立一支專門的炮兵隊伍,進行過實cao訓練呢! 理論上的學習倒是有,青銅火炮也摸過了,甚至還模擬了一整套的火炮的發射流程,但就是還沒有真正開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