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防女真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神豪選擇系統、神龍婿、末世男子圖鑒收集(nph)、思欲(nph)、狠角兒(GB)、【西幻】黑暗童話(女巫X養子)、遙相會(兄妹骨科)、對你上癮(直掰彎)、年年(h,1v1)、首長的小妻子(高H)
海河榷市,趙桓直接用不設防的借口,搪塞了契丹皇子耶律習泥烈派來的契丹使者,而灤州那邊的邊界線上的軍寨,卻根本沒法用這種不設防的借口來搪塞了。 不過,趙桓卻直接對契丹使者說,灤州那邊的軍寨,防備的不是大遼,而是女真蠻子! 女真蠻子現在的主要兵力,基本上都在東京道內,在平定了東京道內的高永昌之后,女真蠻子已經基本上占據了整個東京道和中京道。 之所以現在女真蠻子沒有繼續向遼國的南京道或者上京道進軍,主要還是因為女真蠻子的兵力有些不足,占據了整個中京道后,女真蠻子的兵線拉得太長,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現在,女真蠻子正在東京道和中京道內休整,補充兵力,并鞏固已經攻占的地盤。 等到女真蠻子休整完畢,兵力也補充得差不多了,在整個東京道和中京道的統治也已經穩固之后,下一步,女真蠻子恐怕便又要對契丹人發動猛烈的攻勢了! 而下一步,女真蠻子會向東進攻南京道呢,還是向北,先攻占上京道,誰也說不準! 南京道的營州、平州,甚至包括灤州,都已經出現過女真蠻子的哨騎了,同樣的,在上京道的泰州、徽州、顯州等地,也發現過女真蠻子的哨騎。 很顯然,女真蠻子是將這些地方,都當成了下一步的進攻對象的,至于下一步,女真蠻子到底是先攻南京道,還是上京道,恐怕現在,女真蠻子的都勃極烈阿骨打,也還沒最終決定好那! 然而,不管女真蠻子是先攻南京道,還是上京道,毗鄰中京道的幾個軍州,都已經從腹地,便成了‘邊城’,成為了女真蠻子下一步的進攻目標。 因此,契丹國主耶律延禧,已經將從南京道撤下來的將近十萬兵馬,加強到了上京道和南京道與中京道毗鄰的這幾個從腹地變成邊城的軍州中。 而遼國上京道的東南邊,南京道的東邊,都是遼國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遼國兩百萬戶數,一千多萬人丁,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五京道中。 而這百分之九十的戶數丁口之中,又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集中在渤海灣區之中,也就是東京道的西南邊,上京道的東南邊和南京道的東邊,以及整個中京道! 如今,東京道和中京道已經被女真蠻子占了去,遼國最繁華最富庶的地方,就有三分之一,已經落入了女真蠻子之手。 剩下的三分之二,也已經處在了女真蠻子的兵鋒之下,可以說,遼國能不能打的贏女真蠻子,會不會亡國,很大的程度上,就看遼國能不能守得住上京東南角和中京道了! 而上京東南角和整個中京道,軍州城池,可謂是星羅棋布,遍地都是,基本上不超過兩百里,就會有一座縣城或者頭下軍州,甚至是中等上等的州府城池! 南京道道的平州營州,還有已經租借給大宋的灤州,以及上京道的泰州、顯州等地,都是這個區域內比較大,比較堅固的城池。 然而,在女真蠻子崛起之前,或者更準確地說,在兩三年前,這些州府,還都屬于遼國的腹地,南邊的宋軍,攻不進來,西邊的黨項羌人,那更是得依仗著契丹人的撐腰,才能夠茍延殘喘下去! 至于東邊,女真人一直都在,只不過更多的時候,他們被稱為女直人,只是大遼統治之下,一個打起仗來,比較拼命的部族而已! 嗯,雖然女直人打起仗來比較拼命,悍不畏死,但人丁卻一直不是很旺盛,滿打滿算的也就幾千人而已! 這點人,在疆域萬里,人丁千萬的大遼帝國面前,跟一只螞蟻,也沒有多大的區別,根本不可能對契丹人造成任何的威脅! 至于東南角的高句麗,嗯,那不過是個撮爾小國,人口不過百萬,而且國內還到處都是山巒,連塊稍微平整點的土地都沒有,大遼就更是看不上眼了! 而且,高句麗也根本不可能對大遼產生任何的威脅!即便北上,最先遇上的,也只會是女直人的部族軍! 而以女直人打起仗來那悍不畏死的盡頭,高句麗即便來上幾萬甚至是十幾萬人,恐怕也根本不是女直人的對手! 大遼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因而,中京道、上京道這些地方,在遼國看來,那就是帝國的腹地,沒有誰能夠威脅的到這些地方! 只可惜,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契丹人的美好的愿望,也永遠趕不上形勢的變化。 短短的兩年多的時間,曾經在契丹人眼中,不過是只小螞蟻的女直人,卻如同開了掛一樣,迅速地強大了起來,現在更是占據了整個東京道以及中京道! 而原本的遼國腹地,永遠都不可能遭受到戰爭威脅的南京道和上京道的東南角,卻一下子從腹地變成了邊城,隨時都有可能遭受到女真蠻子的入侵! 承平日久的腹地,兵備空虛,訓練松懈,戒備不嚴等等,這些大宋腹地會出現的狀況,在遼國的腹地之中,同樣也出現了! 不管是平州、營州也好,還是徽州、泰州也罷,遼國的守備,都是極其空虛的,甚至于一些大的州城里,都只駐扎了兩三千鄉兵,連日常的訓練都沒辦法保證,就更別說保持戰斗力了! 其實灤州也一樣,大宋接手灤州的時候,灤州的守備同樣也是十分的松懈和空虛,三縣之地,駐軍甚至連三千人都沒有! 而且在趙桓派了三百宋軍前往灤州,接收灤州之后,灤州三縣的守備遼軍,竟然在長官的帶領之下,直接就逃之夭夭了! 當然,從灤州逃走的守備遼軍,最終還是用‘奉命撤離’的借口,逃脫了上官的追責,并且全都就近安排駐防到了平州。 而從南京道宋遼邊境撤離的那十萬遼軍,同樣也被分散安排駐扎到了營州、泰州等地! 嗯,大遼皇帝陛下還是很公平的,十萬遼軍,被很公平地分散到了南京道和上京道東南角與中京道毗鄰的十個軍州之中,每個州都分到了一萬人! 只是,當趙桓在政和六年年底,在海河榷市里最先完工的宋國署長官署里面,聽到借著與契丹人做生意的機會,深入到了契丹國內的蘇氏商號的‘伙計’,送回來的這個消息時,趙桓卻忍不住想要罵人! 見過蠢的,還沒見過遼國國主耶律延禧這樣蠢的! 好不容易從宋遼邊境抽調出來了十萬遼軍吧,不集中起來使用,反而還要分散出去,一個地方放一點。 這,這是怕女真蠻子胃口太小,不能一口吃下去,會撐著女真蠻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