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走進會議室, 于夏禮貌點頭跟小組成員示意,隨后坐在顧暖洋旁邊。 顧暖洋傾身靠過來, 壓低聲音道:“你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上班啦?假期不是還有幾天呢么?” 于夏小聲回:“因為在家太無聊啦!還不如來臺里工作?!?/br> “就沒見過你這么愛工作的, 要是我我肯定拖到最后一天再來?!?/br> 說著,顧暖洋突然想起什么:“你的腿好了嗎?” 于夏:“好啦, 季清予已經看過了?!?/br> 聞言,顧暖洋輕輕“啊”了一聲, 隨后抬頭曖昧地笑了下, 小聲道:“我怎么忘了,你現在可是有男朋友的人了,已經輪不到我cao心了!” 于夏有些不好意思, 瞪她一眼:“說什么呢你!” 正說著, 一身職業套裝的陳麗推開門走進來:“好了, 正好人都齊了,現在開始開會?!?/br> 聞言, 于夏把顧暖洋推回自己椅子上:“快坐好,待會兒陳姐又要說你了?!?/br> “行吧?!?/br> 顧暖洋這才收回身子回到自己椅子上坐好。 陳麗:“咱們臺準備開設新欄目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現在這個新欄目臺里交給咱們組來做, 這里有幾份文件, 你們先看一下, 有什么想法可以我們一起討論?!?/br> 說著,陳麗把文件推到桌子中間。 于夏伸手拿了一份,打開仔細看了看。 新欄目的名字叫“追尋”,大概就是采訪臨江市本地各行業的業內精英,文件上有關于第一次采訪的幾個提案,碰巧于夏拿到的是最近小有名氣的科技公司,需要采訪的人正是江平野。 愣怔的功夫,其中一位叫張思瑩同事舉手道:“我覺得我們既然是一個全新欄目,那第一期節目就應該是那種重磅的,抓人眼球的,我覺得我們第一期節目,可以試著采訪華豐科技公司的江總?!?/br> 說完,趙東提出了質疑:“華豐科技近兩年發展迅速,已經可以比肩業內的龍頭老大了,而且江總本人也是深居簡出,從來不出現在大眾面前,并且眾所周知,江總從來不接受任何采訪,你怎么能保證,你一定能采訪到他本人?” 此言一出,大家紛紛點頭,畢竟華豐發展是很迅速,可是網上卻沒有關于這個江總一絲一毫的消息,就連百度百科上都沒有半張照片。 張思瑩臉上有些掛不住,她隨手把文件夾扔在桌上:“那你有什么高見說來聽聽?” 趙東把自己手上拿到的提案放在桌子上:“你剛剛說的第一期節目應該把重點放在吸引人眼球上,這點我認同,但是吸引人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了這檔欄目的主旨——” “臨江市只是個三線城市,每年都有大批有能力的年輕人流失,而愿意留在臨江,為臨江做貢獻的,才是我們最值得去采訪的?!?/br> 張思瑩看了他一眼:“華豐科技難道沒有為臨江做貢獻么?臨江現在有多少正在動工的項目,都是華豐科技投資的?!?/br> 趙東:“是,你說的沒錯,華豐科技的確有貢獻,但他的貢獻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都是假大空的,也就說并沒有讓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受益?!?/br> “但醫生就不一樣了,生命誠可貴,我覺得相比之下治病救人的醫生更值得致敬,也更值得作為欄目的第一期節目?!?/br> 聞言,張思瑩不屑地看了一眼桌上的另一個提案:“就算你說得對,那你就能保證你一定能采訪到這位季醫生?” 聽見“季醫生”三個字,于夏心臟一抖,下意識抬頭看過去,季這個姓應該不多見,該不會真這么巧吧? 張思瑩繼續道:“難道你們忘了兩年前的高架橋連環車禍案,電視臺想給這位醫生做采訪的時候,是怎么被拒絕的了?” 聞言,趙東話語一噎:“我們可以再嘗試一下?!?/br> 張思瑩還要說什么,但是被陳麗打斷:“好了,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了,這兩位哪個都是難啃的骨頭,其他人呢有沒有什么想法?” 說著,陳麗看了于夏一眼:“你覺得呢?” 于夏放下手上的文件,抿唇道:“從專業的角度,我覺得趙東說得更有道理,既然是社會欄目,就要貼近社會,貼近民眾?!?/br> 聞言,陳麗點了點頭:“行,那就這么定了,第一期的采訪嘉賓就定臨江市第一醫院的外科醫生季清予?!?/br> 陳麗一發話,張思瑩也沒再說什么:“那誰去采訪?我可不想去,上次就是我去的,我可不想再熱臉貼冷屁股了?!?/br> 聞言,大家面面相覷,畢竟兩年前被季醫生支配的恐懼還歷歷在目,誰都不愿意接這個燙手山芋。 就在陳麗考慮派誰去的時候,顧暖洋突然開口道:“陳姐,讓于夏去吧!” 聞言,于夏脊背一涼,下意識扭頭瞪了她一眼。 “于夏?” 陳麗聞言抬頭看了她一眼:“你可以嗎?” “……” 于夏:“???” 沒等于夏反應過來,顧暖洋便開口道:“陳姐你放心,夏夏肯定行的,那個季醫生是夏夏的高中同學,上次夏夏腿受傷就是這位季醫生給看的?!?/br> 一邊說著,顧暖洋一邊朝于夏眨眼睛:“老同學季醫生肯定會給面子的?!?/br> 聞言,陳麗也驚訝了一瞬:“你跟季醫生是高中同學?” “……” 于夏瞪了顧暖洋一眼,硬著頭皮點頭:“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