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謝尋沉默了一瞬,才示意她將匕首放在衣襟,交代她道:“我觀你常用左手,如此取用卻有些不方便,介時你提前將匕首取出,掩于袖口便是。不過我看劉肅恐怕早有準備,多半是不會有什么危險?!?/br> 江停云深以為然。三人不再交談,各自靠著馬車休息起來。 待到江停云再醒來時,迷迷糊糊只感到四周安靜,唯余隊伍行進的馬蹄聲。她接過醉冬遞來的熱茶啜了幾口,才覺得身體慢慢蘇醒過來。 “什么時辰了?”她問醉冬。 醉冬掏出懷表來看了看,回道:“小姐,子正了?!?/br> 這種山雨欲來的緊繃感讓她有些不適,不由得抱怨道:“劉肅為何不選擇今晚養精蓄銳,非要連夜趕過去打架,倒便宜了他的敵人以逸待勞?!薄]目養神的謝尋睜開雙眼,一雙眼睛亮得驚人,笑著道:“月黑風高才好渾水摸魚,我看連夜就甚好?!?/br> 江停云沒想到謝尋這么好戰,一時無言以對,偏過頭掀開簾子往外看,只見外面黑漆漆的,整個隊伍連個火把也沒點,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看清楚前路的。 她努力瞇著眼看了半天,才覺得前方似乎影影綽綽出現了山的輪廓,便趕忙叫謝尋看。謝尋從另一邊掀起簾子看了看,平靜地放下來道:“還早,大概再有一個時辰?!?/br> 江停云算了算,那就是大概兩三點的時候,就會和伏兵短兵相接了。 她再無睡意,索性拿出謝尋給她尋來的《楚史》讀了起來。 北歧皇帝即位后忙著打仗,還沒來得及修史,關于江停云她爹這個亡國之君的歷史尚無人寫就,她只能從前幾任皇帝的軌跡來推測大楚滅亡的原因。 跟許多封建王朝的命運一樣,大楚末年土地兼并嚴重,財富卻并沒有向中央朝廷集中,逢著連年天災的時候朝廷便無力賑濟,百姓活不下去,便要揭竿而起。 大楚的君主已經意識到大廈將傾,也采取了改革措施試圖力挽狂瀾,卻觸及了世家利益。失去了世家和農民支持的大楚腹背受敵,最終是來自中原的世家劉氏乘上了農民起義的東風,奪取了最終的勝利。 江停云嘆了口氣,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每個皇帝都希望自己江山永固,許下的愿望卻都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隨之一同破碎的,還有千百萬條性命。 …… 她的感慨沒來得及持續多長時間,便看見謝尋悄然坐直了身子。江停云心中一緊,輕手輕腳地放下書,帶著醉冬坐到謝尋身旁。 謝尋看了她一眼,輕聲道:“快到峪口了?!?/br> 江停云欲言又止,猶豫了半晌,還是問道:“我一直有一個問題,若是有人在山上向下射箭、拋石,幾輪下來,劉肅的騎兵能活下來幾個?” 謝尋回道:“騎兵速度快,今天的情況,對方必不可能安排太多人,就算一字排開,覆蓋的路程也不會有多長,一口氣沖過去便是了?!?/br> “騎兵快,馬車卻不快啊,到時候我們怎么辦?”江停云有些擔憂。 謝尋點點頭:“是啊,只能祈禱到時候劉肅不會扔下我們不管?!?/br> 江停云頓時無語。謝尋起身把兩邊的窗戶都關好,才笑著說道:“放心,這馬車四壁都夾了鋼板,除非他們動用攻城弩,否則輕易射不穿?!?/br> 江停云這才放了心。這將是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冷兵器時代的戰斗,不是前世電視上那些模糊化處理的藝術畫面可以比擬。刀劍無眼,她區區□□凡胎在這樣的場景下毫無自保之力。 越是緊要關頭,越要保持冷靜。她深深吸了一口氣,摸了摸貼在胸口的匕首,垂下眼靜靜地等待著。 大約丑正時分,隊伍終于來到了峪口。這一場雙方都有預料的突遇果然毫不意外地發生了。 山谷兩側的山頂忽然亮起火把,箭矢如雨點般向山谷落下,重力帶來的勢能讓其威力更甚。劉肅的騎兵隊伍早有準備,即刻變陣,外圍豎起盾牌,箭矢叮叮當當擊打其上,被盡數擋下。 江停云此時正與醉冬坐在馬車中間的地上。拉行李的車早已在十里外停下,劉肅果然沒有分兵來顧她的馬車。 馬車的速度本就趕不上騎兵,為了不與隊伍分散落單,趕車的侍衛正傾盡全力驅使車駕,馬車搖晃得厲害,又有密集的箭矢落在馬車外壁。為了避免被摔至地上受傷,謝尋干脆讓江停云和醉冬都坐到地上去。 外面有殺喊聲響起。騎兵一旦起速,沖殺起來便銳不可當,為了避免他們一鼓作氣沖出峽谷,山頂上的人勢必要想辦法阻止劉肅。他們從山上騎馬沖下,帶起極高的速度,一沖入劉肅的隊伍,便將他的陣型沖散了。 兩方人馬廝殺在了一起,馬車也慢了下來。江停云聽著外面的聲響,只覺得心驚膽戰。劉肅帶著她門三個,機動性太差,對方一旦形成合圍之勢,他們就只能束手就擒。 逐漸有人向馬車靠近,劉肅的部分侍衛見狀,立刻撥轉馬頭趕來,與之纏斗在一處。 局面漸成膠著之勢,這卻對劉肅有利。他既預料到有人埋伏,定然有援兵等候,若是能拖到援兵趕來,便能成功突圍。 恰在此時,山頂傳來隆隆巨響,有侍衛抬眼望去,霎時駭得肝膽欲裂。一塊足有十丈寬的巨石,正裹挾著巨大的聲勢向山谷中滾來。 江停云也聽到了巨響,卻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正在她茫然無措的時候,卻見謝尋俯下身來,把她和醉冬攬在了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