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離開的青川,一把就抹干凈臉上的水珠,樂呵呵的說道,“小敏,咱以后不用回去了,有事會有人找我們的?!?/br> 離開了張家,魏紅敏一反剛才的委屈樣,也樂呵了起來,“好。川哥,咱回家,我好好的給你做一頓好吃的?!?/br> 兩個孩子厭厭的,沒啥精神,但在回去的路上,爸爸給他們買了好吃的以后,兩個孩子的精神很快就恢復了過來。 回去的一路上不知道灑下多少兩個孩子銀鈴般的笑聲。 去烤鴨店還買了一支烤鴨,回到家里時間還早,青川拿起釣竿要出門釣魚,京海(市內的湖)那片,釣魚的人多。 家里的院子不算很多,以前就是個小跨院,沒有倒座房,三間正房,東西各三間廂房,他去年買下來以后,請好的匠人重新翻新過。在正房的兩側加蓋了廁所與廚房,可是可以沖水的廁所,連接了管道的。不用一家人去公廁排隊。 院子里靠著院門的那一側的邊上,開辟了菜園,自家人吃的蔬菜,都可以自供自助。 院門敞開,青川家的小院,迎來了不少的放學回家的孩子。一些孩子一回來,就直奔青川家的院子。進院門還很有禮貌的喊,“魏姨好?!?/br> 全是隔壁大院的五六個孩子,全是八歲以下的孩子。 魏紅敏笑瞇瞇的回答,“誒,你們玩。等下你們張叔叔回來,給你們一家一小碗魚rou?!?/br> 聽到魚rou,一個個的哈喇子都快滴落,樂的幾個孩子使勁的點頭,“謝謝魏姨?!?/br> 兩個小的,曉磊,曉萱立即融入了幾個哥哥jiejie中,玩鬧起來,院子里還有滑滑梯,有蹺蹺板,一群孩子玩的不亦樂乎,還有蹦蹦床。 孩子們玩鬧著,外面進來一位老太太,站在院子里一掃,看見了幾個孩子,心里有數了,又轉身出去回到隔壁的大院里。進門就對著一群老太太老爺子手指指指隔壁的小跨院說道,“隔壁呢,川子出去釣魚了,今晚孩子們都有魚rou吃?!?/br> 幾位老爺子老太太知道孩子們在隔壁,心里就放心多了。 自從隔壁的跨院換了主人,大院子里的幾個八歲以下的孩子,全有了口福,一個個的,每個月都能多吃幾次魚rou,豬rou,還有鹵菜,都是隔壁跨院送的。 隔壁跨院的小兩口子,人不錯,待人大方,誠懇,還有重要的就是勤快又能吃的起苦,這點老輩人都喜歡,是個好品質。 大院的一位老爺子聽到青川去釣魚了,趕緊招呼其余的人,“老哥幾個,咱們也去釣魚,有小張在那釣魚,我們也能跟著喝口湯?!?/br> 老爺子一吆喝,其余的老爺子瞬間動了起來,都轉身回屋拿釣具。一窩蜂似的朝京海那片趕去,過去以后很快就找到了青川,一群老爺子自覺的左右分散,坐在青川的倆邊。一個個的也很自覺的放好板凳,放好水桶,拿著自制釣竿,來到青川的身邊,在他的腳邊的缸子里,用夾子夾出來一條條蚯蚓勾在魚鉤上。 都知道,張青川的蚯蚓就是勾魚的利器,一勾一個準。 老爺子們靜悄悄的上魚餌,靜悄悄的離開,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開始釣魚。 沒一會兒,就見到幾位老爺子相繼的釣上來了魚,一個個的老臉上笑開了花。有了收獲,今兒家里晚上能吃頓葷腥。 一排五人,都有收,坐在最中間的青川釣了二十多條,邊上準時來守候的還有一家飯館的老爺子,是幫兒子守候的,在這邊買魚,都是野生的,還有這邊的釣魚的小張,每次釣起來的魚多又大。 不遠處走來幾位老爺子,蹲在幾人身后觀看,幾人還交頭接耳的議論,“沒瞧著與我們有什么不同???” 一位頭發已經花白的老爺子也不明白,“對啊,沒啥貓膩,怎么就一條接一條?不科學???” 另外一位戴眼鏡的老爺子,從鼻孔哼唧一聲,然后說道,“釣個魚,與科學沾的上幾個邊???別動不動不科學的,這世上不科學的事情多了去了?!?/br> 這是老對頭在抬杠。 戴眼鏡的老爺子蹲在青川的身后,瞧見青川都需要站起身來拉魚竿,老爺子跟著站起來,“年輕人,底下是大家伙???” 早就注意到這群在遠處釣魚的老爺子,他們從青川來以后,就沒有見他們釣到一條魚?,F在跑來這邊取經驗,蹲了許久也不怕腿麻。 “應該是個大家伙?!睅兹硕坚烎~竿都是自制的,可不是后世的那種賣的釣魚竿,無法手動的搖起來釣魚線。只能靠自己拉。 青川用力的慢慢的拉,動作看似慢,其實很快,一會兒就拉了上來,下面的魚也拉出了水面,一群人興奮的大喊,“嚯,好大一條魚?!?/br> 一條足足有一米多長的大魚,很大很大的。如果不是釣魚竿與釣魚線不錯,都拉不起來。都有可能拉斷釣魚竿與線。 一群人圍著,嘰嘰喳喳的嚷嚷,吸引過來國營酒樓飯店的人要買這條魚,最后高價賣了出去。掙了不少。 這樣的大魚,價格肯定不是普通魚都市價,比這要高一些。 在吃晚飯前,青川才回去,收拾好自己帶回去的魚。今晚,大院與張家跨院,魚rou香味飄的周圍全是差不多的香味。 只是,在另外一條胡同中的張家硝煙彌漫,一連很多天,都是如此。家里的氣氛冷到冰點,張父張母一連幾個月都沒有說話。一直到下半年才說話??墒欠蚱薷星橐呀浀讲荒茉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