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女主的貴人(快穿) 第172節
秦仲立刻請命道:“微臣愿為陛下征戰靖王和吳王!” 俞玨滿意的扶起秦仲,笑道:“將軍有心了,只是如今還不是大動兵戈的時候。待朕決定用兵之際,絕不會忘了將軍的?!?/br> 秦仲心中就很滿意了,雖然自己效忠了新帝,可新帝也是以前主公的兒子啊,不算改投他人,而且還保住了以前主公的性命,仁至義盡,又獲得了新帝口頭許諾日后命他為將征戰靖王吳王,前程可期。 大家都非常滿意。 俞玨通過自己收服的秦易等二代勸服了莊王麾下的那些大將,這些人投靠他之后,莊王的勢力也差不多分崩離析了。 而對付靖王和吳王,俞玨早有打算,其他世界對付這種藩王的辦法早有先例,直接根據情況適用就好。 俞玨派人前去靖王封地和吳王封地宣旨封賞以示安撫,還十分大放的將之前太上皇留在京城為質子的靖王和吳王的兒子都放了回去。 同時跟著質子一起回去的,還有俞玨的推恩令。 能被靖王和吳王送到京城來當質子的兒子當然不是什么受重視的兒子,要么是不受寵的嫡次子,要么是庶子,反正就沒有一個是嫡長子繼承人。 俞玨的推恩令是推恩異姓王的所有兒子,讓世子繼承王爵和最大的一塊封地,其他嫡子和庶子也能根據身份瓜分一部分封地,得封國公或者侯伯。 一代代這么分封下去,令朝廷忌憚的靖王和吳王封地就會化作零零碎碎的諸多小勢力,只要沒有了占據龐大封地的異姓王,有再多的國公侯伯對朝廷來說也不算什么了。 這種軟刀子割rou的方式,其實聰明人都看得出來。 但問題是看得出來也得往下跳,因為靖王吳王和他們的嫡長子繼承人想反對推恩令,他們的妻妾和其他兒子們卻非常支持,有這些人支持推恩令,不停的給靖王吳王拖后腿,他們想不接受推恩令都不行。 更何況據俞玨所知,靖王妃生有兩個兒子,嫡長子為老靖王妃撫養長大,對她這個母親素來不親近,嫡次子為靖王妃自己一手撫養長大的,所以哪怕兩個嫡子都是靖王妃親生的,靖王妃也是更加偏心幼子的。 靖王妃的偏心程度已經到了一心想勸靖王廢長立幼的地步,只是靖王世子并無大錯,靖王還算理智,才沒有做出這種事情。 現在有了推恩令,為無法繼承爵位的幼子日后前程發愁的靖王妃立馬就雙手雙腳的支持,才不管自己幼子得到的封地是不是從長子要繼承的封地里瓜分的,她只想盡力為心愛的幼子謀取利益。 靖王的其他側妃夫人小妾,只要是有兒子的,也跟靖王妃一樣,一起給靖王吹枕邊風。 這枕邊風就是世界上最強的風,靖王根本抗不住,沒多久就妥協了。 靖王世子再如何不甘,在面對已經妥協的靖王,也無可奈何。 靖王看著歡欣鼓舞的妻妾和其他兒子們,心中嘆了口氣,算了算了,反正他也沒有造反的想法,只是想自保不被朝廷滅掉而已,現在新帝推行的什么推恩令是懷柔手段削弱異姓王勢力,幾代之后靖王府也對朝廷沒有威脅了。雖然不會再有如今的強盛,好歹也是和平解決了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不用擔心哪天朝廷大軍就打了過來。 靖王這邊妥協了,吳王那邊自然也抗不了多久,吳王妃倒是只生了一個嫡子,沒有什么想廢長立幼的偏心心思,堅定的和自己兒子站在一邊拒絕推恩令。但奈何吳王偏寵側妃和庶子,受寵的側妃和庶子之前一直想把吳王妃和世子拉下馬,可惜努力了這么多年都沒成功,現在有了推恩令,當然要大力支持。 吳王也一樣沒扛得住愛妃和愛子的勸說懇求。 靖王和吳王的威脅,就被俞玨這么兵不血刃的解決掉了。 就算這個時候靖王和吳王想對朝廷動兵,俞玨也渾然不懼,因為那些推恩令的鐵桿支持者就是他最好的內應,有這么多內應在身邊的靖王和吳王如何能贏? 還在靖王封地當質子的謝晨聽聞自己那個嫡長兄居然登基為帝了,整個人都驚呆了,連忙去找鄭先生求助:“鄭先生,我該怎么辦?據說父王都被他關了起來,謝輝已經死了,我是不是要隱姓埋名?” 謝晨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他不知該怎么辦,只是聽說莊王被關押,謝輝已經死了,嫡長兄登基為帝了,謝晨就以為是自己這個嫡長兄害死了謝輝又關押了莊王,自己成功造反登基了。 有這么一個狠人兄長,謝晨就很怕哪天自己被刺客刺殺了。 鄭先生知道的消息可比謝晨要詳細多了,雖然他遠在靖王封地,但從情報里也把京城的情況分析得差不多了。 他心中也十分震驚,他本以為俞玨只是發現了謝晨和謝輝的存在,打算提前布局將兩人踢出局,但萬萬沒想到俞玨直接把莊王都給干翻了,自己造反當皇帝了。 雖然不知道自己這個學生是怎么辦到的,但也不妨礙鄭先生對俞玨生出驚嘆震撼的情緒。 看著惶惶不安的謝晨,鄭先生笑了笑,說道:“二公子安心待在靖地便是,只要不去京城,大公子就不會對你如何的?!被蛟S俞玨都未必想得起來謝晨這么一個人物。 因為謝晨對俞玨毫無威脅,莊王現在都沒有在公眾面前承認謝晨和謝輝的存在,就連謝家族譜上都沒有記載這兩個名字,也就是說,只要莊王一死,或者是莊王始終不承認,謝晨根本連自稱莊王之子的機會都沒有。 就算莊王公然將謝晨認了回去,又能如何呢?他難道還有資格與俞玨搶皇位不成? 要知道俞玨的皇位是從自己舅舅手里繼承過來的,除非謝晨也是長公主之子,有一個皇帝舅舅,有繼承資格,否則就連莊王都當不上皇帝,他一個莊王私生子憑什么覬覦皇位? 謝晨根本沒資格同俞玨競爭,也就毫無威脅了,他現在擔驚受怕的,純屬自己嚇唬自己。 鄭先生還是很善良的沒有把實話說出來,免得打擊了謝晨的自信心。 但沒想到謝晨自己倒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道:“也是哦,只要我不去京城,大哥他已經是皇帝了,哪里還記得我這么一號小人物呢?!?/br> 謝晨不僅沒有自己入不了俞玨的眼的沮喪和不安,反而高興極了,巴不得自己這個狼滅嫡長兄把自己拋之腦后才好呢。 鄭先生看著謝晨這副慶幸的模樣,心中生出感慨,真是跟大公子差太遠了。 在跟謝晨一起來到靖王封地的這幾年里,鄭先生也是有教導過謝晨的,他與謝晨雖然沒有師生之名,但卻有師生之實。 有了謝晨做對比之后,鄭先生才更加認識到俞玨的天資聰穎究竟出眾到什么地步。無論是天賦學識還是心性,俞玨都甩了謝晨不知多遠。 鄭先生也就從來沒有考慮過支持謝晨這個二公子與俞玨相爭。 看著安于現狀的謝晨,鄭先生思考起了自己要不要回京城的問題。 自己的學生如今當了皇帝,他回京城后混個帝師的位置總該沒問題吧? 鄭先生對出人頭地有著非比尋常的渴望,他渴望著恢復原本的身份和姓名立于世間,然后讓曾經逐他出族的家族求著他回去。 鄭先生的動作還是很快的,在下定了決心之后,他就與謝晨告別了。 謝晨還十分不舍,他雖然智商不算多高,但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在靖王封地上能混得不錯,全靠鄭先生出謀劃策的教他。 這些年來他也養成了聽鄭先生的話準沒錯的思維習慣。 “鄭先生,您走了,我可怎么辦呀?”謝晨眼巴巴的瞅著鄭先生。 鄭先生絲毫不心軟的道:“二公子,老夫已經助你娶了靖地貴女,只要你不亂來,守著夫人好好過日子,別想著納妾喝花酒,在靖地是生活無憂的?!边@話意思就是勸謝晨老老實實的吃軟飯,別軟飯硬吃惹怒了岳家,把白富美老婆哄好了就沒事。 謝晨點頭如搗蒜,想懇請鄭先生留下來,但對上鄭先生那雙威嚴的眸子,謝晨的這點勇氣就消散了。 鄭先生又與靖王請辭,這幾年鄭先生也沒藏住自己的本事,被靖王發覺了,對他多有重視和拉攏,只是他一直拒絕,安分守己的守著謝晨。 靖王看在他的面子上對謝晨也多有優待,所以這次他要走,也得跟靖王道別。 靖王既然已經決定接受推恩令跟朝廷和解,當然也沒法阻攔鄭先生回京城奔前程。 于是鄭先生終于踏上了回歸京城的道路。 俞玨收到了鄭先生回京的消息后,派出自己的親信前去迎接,接到人之后就把鄭先生入皇宮里來。 風塵仆仆趕來京城的鄭先生得到了俞玨的如此禮遇,心里也輕松了不少。 俞玨其實早就調查過鄭先生的身份來歷,莊王以前一直以‘鄭先生’這個稱呼來指代鄭先生,不僅僅是尊重的意思,也是因為鄭先生沒有名字。 他是一個被家族除族的人。 鄭先生二三十歲的時候,去入京趕考,將妻子兒女留在老家拜托自己的兄長和嫂子多照顧一下。 結果他入京趕考第一次沒考上,落榜了,因路途遙遠,又有朋友相邀,他就決定留在京城苦讀三年,再考一次會試,一定要高中進士風光回鄉。 結果還沒到三年,就收到家信,他的一雙兒女都被山上下來的惡狼叼走了,他的妻子接受不了這個噩耗就上吊自盡了。 忽然間家破人亡的鄭先生悲痛欲絕的回鄉了,也顧不上參加科舉了。 鄭先生回家之后只看見了自己妻子的墳墓和兒女的衣冠冢。 不愿意接受現實的鄭先生很是渾渾噩噩了一段時間,然后意外發現了不對勁,家中藏著的錢財竟然也不翼而飛了。 鄭先生又挖出妻兒的棺木,發現妻子根本不是上吊自盡,而是被人侮辱之后勒死的。他對自己兒女被惡狼叼走的說法也心存疑慮了,哪怕告訴他這個消息的是自己嫡親的兄長,他也不信任了。 鄭先生暗地里調查真相,最后查出來的真相讓他痛心不已,原來竟是自己兄長在醉酒后起了色心侮辱了他的妻子,又怕事情敗露就把妻子勒死了,偽裝成了自殺。他嫂子又同謀兄長把他的一雙兒女悄悄賣掉了,謊稱是被惡狼叼走,他妻子接受不了噩耗上吊自盡了。 家族里不是沒有起疑的人,但鄭先生過了會試時期還遲遲不歸,就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 族里漠視,兄長嫂子惡毒,生生害死他的妻子,賣掉他的兒女。 鄭先生去找族長主持公道,族長卻早就收了他兄長的賄賂,表面上敷衍他,暗地里給他兄長通風報信,銷毀證據。 最后他弟告兄嫂,又被反咬一口,不僅落得自己身上功名被剝奪,還被逐出了家族,成了一個無名無姓之人。 從那之后有些天真和書生意氣的鄭先生就開始努力學習各種謀算,想要換其他方式出人頭地,然后回去‘報答’自己的家族。 至于兄嫂?早就被他親自手刃了,否則他也不至于丟掉功名,被逐出家族了。畢竟他還是一個舉人,家族可舍不得逐出一個舉人。 俞玨在查清楚鄭先生的身份之后,就很樂意用鄭先生。 第168章 我是宅斗文女主的貴人[16] 俞玨對鄭先生還是非常欣賞的。 鄭先生的妻子遇害、兒女被賣, 以弟告兄嫂想求個公道,卻遇到族長被賄賂銷毀證據,自己狀告失敗, 還被反咬一口, 若是有舉人功名在身,只怕還無法全身而退。 鄭先生報仇速度也非???,回家后就給自己親手手刃了兄嫂, 雖然后來從他兄嫂的遺物中找到了賣掉他兒女的證據,他報仇算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但還是被剝奪了功名判了流放。 族長對鄭先生手刃兄嫂的行為又驚又怒, 害怕鄭先生也一個沖動之下送他去和其兄嫂作伴,便以族中不可出殺兄殺嫂罪人的理由將鄭先生給除名了。 從那以后, 鄭先生就拋棄了自己原先的名字,只留一個姓氏, 流放刑期結束后, 鄭先生就想辦法換個科舉之外的方式出人頭地。 因為他想尋找回自己被賣到外地的兒女, 沒有權勢是很難做到的,只是一個人想出人頭地何其艱難, 天下懷才不遇之人又何其多。 鄭先生在朝廷這邊屢次碰壁, 不得不選擇異姓王麾下勢力。因為只有異姓王才會不那么在乎自己手底下的人才是不是科舉出身, 也因為科舉出身的人才不一定愿意投入異姓王的麾下謀求富貴。 鄭先生一路混到了莊王身邊, 漸漸成為莊王倚重的心腹。這么多年來, 鄭先生的性格也被磨礪改變了許多,遠遠不是曾經那個憑著一腔孤勇和仇恨就手刃仇敵的年輕氣盛的他了, 換作如今的他, 他有很多種辦法報復仇人還撇清自己的嫌疑。 俞玨知道該怎么讓一個人歸心, 所以在鄭先生回到京城之后,他就送了鄭先生一份大禮。 “鄭先生,在下是奉陛下之命來接您的?!鼻匾讕е说仍诖a頭,看見鄭先生后就立馬上前作揖。 鄭先生認得秦易,之前秦易和朋友把謝晨謝輝打了一頓,還是他去拜訪秦仲告訴他這件事以及謝晨謝輝的身份。 鄭先生笑道:“秦公子來迎接老夫,真是讓老夫受寵若驚啊?!?/br> 秦易連稱不敢當,然后請鄭先生上他早已準備好的馬車。 秦易把鄭先生帶到了一座占地面積不小的府邸前,上書“鄭府”兩個大字。 “先生,您的府邸到了?!?/br> 鄭先生驚訝的下了馬車,站在鄭府大門口心里有一瞬間的茫然,他在京城也有一座當年莊王送給他的三進宅子,但那座宅子可遠遠無法與眼前這一座相提并論。 秦易站在鄭先生身邊介紹道:“這座宅邸原本是工部尚書的家,只是這位李尚書站錯了隊,又對陛下心懷怨懟,私底下拉幫結黨,貪污受賄,已經被陛下抄家流放了。這座查抄的宅邸又被陛下命人翻修一遍,賜予先生當府邸?!?/br> 鄭先生還在打量著自己這陌生的家門時,大門忽然被打開了,他家的門房探出頭來,看見他時眼睛一亮,連忙大開府門前來迎接他:“老爺,您回來啦!” 鄭先生上前朝府內走去,一邊打量著府內的風景,一邊問道:“老李啊,你們都提前搬過來了?” 門房老李笑呵呵的道:“老爺,陛下都派人把您那邊房子的東西搬過來了,咱們當然也跟著搬過來了?!?/br> 鄭先生身邊伺候的人不多,也就是一個看門的門房老李,和一個做飯的廚子打掃衛生的婆子以及伺候他的書童。 他當初離開京城去靖王封地時,只帶走了書童,其他人都留在了莊王送給他的京城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