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男/女主的貴人(快穿) 第160節
后來李尚書的愛妾病逝了,她臨終前說自己是被人害死的,李尚書便深信不疑,去調查嫡妻殘害愛妾的證據,最終結果是他并沒有查到分毫嫡妻害死他愛妾的證據, 但他只憑猜測就認定了是嫡妻所為, 他單方面給她定了罪,直接將自己的妻子囚禁起來,絲毫不顧昔日的夫妻情分, 連妻子生病都不請醫問藥, 活生生磋磨死了自己的妻子。 他沒有兒子, 只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是嫡女,素來不受他喜歡, 在嫡妻害死愛妾之后他更是遷怒到嫡女身上, 將嫡女視之為無物。小女兒是愛妾生的庶女, 他卻在愛妾死后把庶女養在身邊親自照顧撫養, 無比寵愛, 遠遠凌駕于嫡女之上。 女主李清嘉就是那個不受重視的嫡女, 她一開始還會與庶妹爭寵, 后來發現自己父親就是一個偏心眼偏到天邊去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她,她也就死了那條在父親那里與meimei爭寵的心了,只想著早日長大出嫁遠離李家。 但沒想到一次意外令李清嘉得知了自己親生母親的死因,李清嘉徹底恨上了李尚書,決心要讓李尚書付出代價。她第一個針對的就是之前總是算計她欺辱她的庶妹李明珠,因為她知道李明珠是李尚書的心頭rou,李明珠不好了,李尚書就會感同身受的痛苦難受。 在這個父為子綱的古代,李清嘉身為女兒,對上自己親生父親,無論占不占理,她都是天然弱勢的一方,所以她需要一個可以為她撐腰的外援靠山。 這個外援靠山就是女主的貴人——莊王和長公主的獨子謝俞玨。 很多時候李清嘉的宅斗技能在李家是發揮不出來的,因為無論是李明珠陷害她被她揭穿,還是她陷害李明珠沒人抓得到證據,最終得咎的只有她一人,極度偏心的李尚書根本不在乎真相如何,他只在乎自己的掌上明珠有沒有吃虧受傷,只要李明珠吃虧了,他就罰李清嘉。就想當初他的愛妾死了, 只有謝俞玨這個貴人以更加尊貴的身份為李清嘉出頭,爭取一個公平公正調查真相的機會,李尚書才會不得不查清真相,懲罰罪魁禍首。就算如此,李尚書還是想方設法的偏心疼愛的庶女。 最后李清嘉查到了李尚書就因為愛妾臨終前一句挑撥離間的話語,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故意磋磨死她生母的真相,因為女告父要受刑,她就通過謝俞玨的手揭穿了此事。 謝俞玨此時心中已經愛上了身世處境可憐卻又堅韌不拔的李清嘉了,愿意為她蹚渾水,幫她參了一本李尚書,捅穿李尚書殺妻的真相。 在鐵一般的證據之下,李尚書只能認罪。李尚書倒臺之后,李清嘉和李明珠作為李尚書的女兒,下場也不太好。只是不同于有謝俞玨護著的李清嘉,李明珠沒有人護著,以前又仗著李尚書的寵愛囂張跋扈,落井下石者眾多,都不需要李清嘉出手報復,她就死于非命了。 謝俞玨心慕李清嘉,想娶李清嘉為妻,但無論是莊王還是長公主都不同意自己兒子娶一個孤女,還是罪臣之后。 謝俞玨最大的倚仗便是自己的身份,而他的身份來源于莊王和長公主,也就是說莊王和長公主才是他真正的倚仗,他根本反抗不了他們。 謝俞玨想盡辦法,甚至想讓皇帝直接賜婚,以皇帝對異姓王的忌憚,他應該會很樂意謝俞玨娶一個才貌雙全但家世不好的貴女,李清嘉家世中落,就是很合適的人選。 只可惜謝俞玨的百般籌謀,都抵不過李清嘉的一句:“我很感激你,但我只拿你當兄長看待,并無男女之情?!?/br> 謝俞玨舍不得勉強她,只能默默的退回到守護她的兄長的位置上,當一個深情男配。 李清嘉最后嫁給了安國公世子,也就是男主沈初。 沈初的處境跟李清嘉昔日處境有些相似,一樣都是母親早逝又攤上了一個偏心眼的親爹,不過沈初比李清嘉稍微好點兒的是,沈初的父親安國公不是從一開始就偏心的,是后來娶了繼室,生了新的兒子,才在繼室日復一日的枕頭風之下,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 在安國公再娶之前,對沈初這個兒子還是非常器重喜愛的,早早就請立他為世子。 可是當安國公再娶之后,有了更加心愛的小兒子,偏偏小兒子被他和繼妻寵得文不成武不就的,將來若是自己去世后,安國公府由長子繼承,幼子就只能分一點家產出去當個富家翁了,他怎么舍得疼愛的幼子以后過苦日子呢?于是安國公就在繼妻的鼓動下起了廢世子改立幼子的心。 安國公的繼妻是想除掉沈初這個原配嫡長子,讓自己兒子繼承安國公府。而安國公就是單純的偏心了,覺得長子文武雙全,就算沒有爵位繼承,將來也可以混出一片天地來,幼子則不同了,只能靠爵位護身,所以他不僅想讓幼子繼承爵位,還希望長子給幼子保駕護航,讓安國公府日后繼續輝煌,不會敗落。 可以說安國公是想得真的挺美的,正因為他這種想法,導致他無底線偏心幼子的同時又會對長子示好。這樣才讓沈初在安國公府的日子稍微好過一點。 只是當安國公都想廢他的世子之位的時候,沈初的日子稍微好過一點,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世子之位的廢立不是安國公可一言而決的事情,必須上報給朝廷,世子人選必須身份品性全都過關才行,他想廢長立幼,也得看看朝廷同不同意,祖宗家法同不同意。 所以安國公想廢黜長子的世子之位,除了讓長子名聲有暇不得繼承爵位這個方法之外,就只有讓長子主動自己放棄世子之位了。安國公還指望著以后長子出仕為官,與幼子守望相助,繼續維持安國公府的輝煌呢,怎么舍得毀掉長子的名聲,讓他日后無緣官場呢?于是安國公就想盡辦法為難長子,讓他自己主動提出讓位給弟弟。 李清嘉嫁給沈初的時候,面對的就是沈初如此的困難處境。 她一進門,就面對繼婆婆的刁難和下馬威,好在她也不是什么好拿捏的軟包子,就算沒有娘家,可有男主沈初這個丈夫的無條件信任,還有莊王與長公主之子謝俞玨的撐腰,沈初的繼母也只不敢明面上給她難堪,只能暗地里陪她玩宅斗。 論宅斗手段,李清嘉在李家跟有李尚書偏心的李明珠斗智斗勇,根本不懼沈初的繼母。安國公再偏心繼妻和幼子,也不得不維持一個明面上的公平。 當李清嘉揭穿沈初繼母真面目,后來又查出沈初繼母給安國公生的幼子血脈存疑,這些事情都捅到了安國公的面前,安國公這才勃然大怒,不再繼續偏心他們母子了。 李清嘉斗倒了繼婆婆之后,安國公因為查出幼子不是自己親生兒子,怒而中風,不得不退位休養,將爵位和沈家都傳給沈初,這個時候李清嘉才和沈初過上了安心日子。 俞玨看著那大篇幅的描寫女主李清嘉在深宅大院里與人斗來斗去的宅斗劇情,真是看得腦瓜子都疼了。 說白了還是李清嘉不夠強大,只能跟人暗地里宅斗,真要足夠強大,還斗什么,一句話就能決定別人的命運。 例如現在的俞玨,他可以選擇站出去幫李清嘉說話,徹查真相,也可以選擇默不作聲的等長公主來處置。 不過以俞玨對長公主的性子了解,她是不管誰對誰錯,敢影響到她舉辦的賞花宴,那就是各打五十大板,誰也別想好過。 李清嘉和李明珠都得受罰,其中真相沒有查明,李明珠還會被當成無辜受害者被人同情,長公主還會被人暗地里指責太無情冷酷了,李清嘉也得背負著陷害庶妹的壞名聲。 俞玨想了想,他還是走了出去,看著圍在湖邊鬧哄哄的一群人,皺眉問道:“發生了什么事?” 眾人見俞玨來了,紛紛行禮道:“拜見小王爺?!?/br> “小王爺,有人落水,據說是被人推下水的,推她的人正是她的嫡姐?!?/br> 李清嘉身材瘦弱,但她卻挺直了脊背站在湖邊,在眾人有色的目光下依舊不卑不亢的對俞玨解釋道:“小王爺,臣女是絕不敢在長公主的賞花宴上行差踏錯的,更不會傻到在與舍妹獨處時推她落水,還請小王爺明鑒?!?/br> 俞玨看了她一眼,李清嘉能成為女主,自然是有一副如清水出芙蓉的好相貌,而她身旁那位落水后身上頭發上都在滴水,只是外面披了一件披風暖身的少女,應該就是故意落水陷害李清嘉的李明珠了。 李明珠在原劇情中就是一個前期的討厭惡毒女配,因為嫉妒李清嘉的嫡女身份,處處針對陷害她,想要壞了李清嘉的名聲,自己取而代之。不過她為人又蠢又毒,全靠有李尚書撐腰才能跟李清嘉斗得旗鼓相當,否則幾個回合就被李清嘉ko了。 好在現在已經漸漸入夏了,天氣漸暖,否則李明珠一身濕衣裳也不去換,就披一件披風站在這里吹著冷風看李清嘉的好戲,肯定會忍不住噴嚏連連的。 俞玨冷冷的說道:“查!” 跟在他身后的莊王府的人立刻前去調查情況,先是調查湖邊的痕跡,再去調查是否有目擊證人,拿下李清嘉和李明珠身邊的丫鬟下人開始審問。 莊王府的這些人都是長公主從皇宮里帶出來的人,一個個心眼子多的跟篩子一樣,什么樣的算計沒見識過,跟后宮娘娘們爭寵宮斗手段相比,李清嘉和李明珠這點小打小鬧實在不算什么。 很快真相就從李清嘉身邊一個小丫鬟口中挖了出來,她是有看見李清嘉隔得遠遠的與李明珠說話,結果李明珠就自己跳進水里了,然后賊喊捉賊的冤枉是李清嘉推的自己。 小丫鬟看見也不敢吱聲,是因為她知道,若是她出面指證了李明珠,李尚書肯定不會放過她全家的。只是在莊王府的這些人的手段下,她的嘴巴再硬也給撬開了。 俞玨也沒有在得知真相后不管這個小丫鬟了,跟她保證道:“以后你們全家就是我莊王府的下人了?!彼麜扇巳ド袝阉业馁u身契都買過來,保證她全家的生命安全。 這個小丫鬟得知這個消息,頓時松了口氣,指證李明珠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任何的后顧之憂了。 李明珠也是個蠢的,被指證之后就嚇得臉色變了,面露驚慌,哪怕不怎么相信小丫鬟的話的人在看見她這副做賊心虛的模樣,也基本可以確定,真的是李明珠自己跳下水陷害李清嘉的了。 俞玨有些不悅的道:“好了,既然事情真相已經查出來了,想必自作自受的李二小姐也不需要別人給你一個交代了。接下來你們李家自己的內務,我們這些外人也不好多說什么,此事就此了解,繼續宴會。若是掃了母親的興致,你們都知道后果的?!?/br> 眾人聽俞玨提起長公主,頓時臉色都變了變,哪里還敢繼續待在這里看熱鬧,連忙各自散去,免得得罪了性情冷漠跋扈的長公主。 等長公主收到消息的時候,事情已經被俞玨處理完了。 長公主饒有興致的聽完了下人稟報的關于俞玨處理此事的過程,笑了起來:“看來本宮這兒子已經長大了,真是繼承了本宮的聰明才智,不像他父親那樣愚鈍?!鄙磉叺南氯藳]一個敢應聲的,畢竟這話涉及到了莊王,長公主隨便說不怕,他們可不敢招惹兇神惡煞的莊王。 長公主因為俞玨處理事情得當心情不錯,也就拿李清嘉和李明珠這事兒當做兒子練手素材了,根本沒放在心上,也就沒有處罰二人。 李清嘉和李明珠得以繼續參加賞花宴,直到宴會結束才乘坐馬車回李府。 兩人乘坐的并不是一輛馬車,而是兩輛從外觀看起來有點年頭的舊馬車。 只是李清嘉坐的那輛舊馬車就是表里如一的陳舊,不僅外觀陳舊,就連里面的東西也都很舊,似乎用了很多年了。但李明珠那輛舊馬車就不同了,外表看著舊,里面卻另有乾坤,處處精心設計過了,很多東西都是嶄新的,都是李尚書吩咐人給她弄好的,就是怕她坐馬車顛簸不舒服。 這番慈父之心真是令人心中感到不平。 很多外人在得知了李尚書對待兩個女兒的區別之后,都替李清嘉感到憤懣不平,但李清嘉本人自己卻是已經習慣了。 因為從李明珠出生開始,李尚書就毫不掩飾自己對李明珠的偏心,她長大一點懂事之后,就一直生活在李尚書赤.裸.裸的偏心之中,她早就已經在小時候失望憤懣過了,現在她已經可以放平心態面對偏心的父親了。 李清嘉坐在馬車里想著這次回去大概又要不得安寧了。 事實上也正如她所料的那樣,李清嘉和李明珠回到家中后,李尚書得知兩人去參加長公主賞花宴,結果李明珠沒腦子的在賞花宴上陷害李清嘉,還被俞玨派人給查了出來。 李尚書頓時勃然大怒的給了李清嘉一個巴掌:“你出去怎么不知道護著明珠?明珠說你推了她,你認下來不就好了?做什么要小王爺替你查清真相,現在影響到明珠的名聲了,你滿意了?” 滿意,當然非常滿意。李清嘉心中滿意極了。 她沉默不語的頂著臉上的巴掌印站在那里,默默的聽著李尚書的怒斥,李尚書越是因為李明珠自作自受名聲受損而難過,李清嘉心里就越是痛快。 憑什么她被李明珠陷害壞了名聲就不能為自己洗刷清白?憑什么她被李明珠陷害出門在外還要護著李明珠?憑什么她要為了保全李明珠的名聲而犧牲自己的名聲? 李清嘉知道李尚書這個父親偏心到極端的地步,心里對他也沒有什么過多的期待,但依舊會生出不滿,生出怨懟。 李尚書冷著臉罰道:“今天你不許吃飯,給我在書房門口跪兩個時辰!” 李清嘉也沒有懇求李尚書不要罰她,更沒有訴說自己的冤屈和委屈。因為她知道李尚書不會在意這個的,她的死活他都不在意,他只在意她有沒有讓他的掌上明珠受委屈,若是她讓李明珠受委屈了,不管誰對誰錯,他都會懲罰她讓李明珠高興。 在李尚書看來,李明珠想欺負李清嘉,李清嘉就該乖乖的挨欺負,不能反抗,讓李明珠高興才是她應該做的。在這個李府,她名義上是主子是小姐,可在李尚書和李明珠的心中,她連李明珠身邊的丫鬟都不如。 李清嘉沉默著去跪在書房門口,李府知道真相的人有的同情李清嘉這個可憐的大小姐,但更多的是不把李清嘉放在眼里的下人。這些下人最擅長跟紅頂白,捧高踩低了,只是李尚書雖然在偏心李明珠這件事上糊涂,但在對李清嘉和下人產生沖突的事情上卻一點也不糊涂,自己的親生女兒和下人之間誰重要,他還是分得清的。 所以李清嘉在李府這才能有一點身為小姐的尊嚴,不至于連下人都騎到她頭上來。 李清嘉在書房門口罰跪的時候,李尚書去哄受了罪又生悶氣的李明珠:“明珠啊,你今天行事有些魯莽了,你不喜歡李清嘉,你直接把她推下水,也好過你自己跳下水去陷害她呀??纯茨阕约菏茏锪瞬皇??” 李明珠一個大大的噴嚏打了出來,李尚書立馬就慌了:“大夫呢?快去請大夫來看看小姐?!?/br> 其實大夫早就被請來給李明珠診過脈了,現在李尚書一慌,下人也不敢怠慢,連忙又把大夫給拉了過來。 李尚書焦急的對大夫道:“快看看我女兒怎么了,她剛剛打了一個噴嚏?!?/br> 給李明珠診脈結果啥毛病也沒診出來的大夫:“……”你是不是在逗老朽?打個噴嚏而已用得著慌得好像女兒命不久矣了一樣嗎? 大夫老老實實的說道:“沒什么問題,小姐只是略受了寒,喝完姜湯發發汗就好了,是藥三分毒,最好能不喝藥就不要喝藥?!?/br> 得了大夫的準話,李尚書才松了口氣,派人送走大夫,自己親自哄著李明珠喝姜湯。 李明珠不喜歡喝藥,但也不喜歡喝姜湯,被李尚書寵壞了她恃寵而驕,根本不看李尚書手里端著的湯碗。 李尚書語氣溫柔的跟哄幾歲小孩子一樣的哄她:“明珠乖啊,喝了姜湯才不會生病,不生病就不會喝藥了。爹知道你不高興,爹已經罰了李清嘉給你出氣了?!?/br> 李明珠這才紆尊降貴的搭理他了:“罰她什么了?” 李尚書淡淡的道:“罰她在書房門口跪兩個時辰?!?/br> 李明珠從來沒跪過那么久,根本理解不了跪兩個時辰意味著什么,以前李清嘉沒少被罰跪兩個時辰,她習以為常的認為這是日常小懲罰,還不太滿意:“光是罰跪可不夠?!?/br> 李尚書順著她的話問道:“那你還想怎么罰她?” 李明珠想起莊王府的那個人工湖里冰冷的湖水,和自己現在要喝的可怕姜湯滋味兒,惡從心來的道:“我要她也跳水里去泡一泡,然后喝上十碗姜湯?!?/br> 李尚書毫不猶豫的就道:“你把姜湯喝了,爹就答應你?!?/br> 這個時候李明珠就不討價還價了,捏著鼻子一口氣把姜湯喝完了。 李尚書看著空碗高興的笑了起來,然后果然下令了:“把李清嘉扔池塘里去清醒清醒!” 第154章 我是宅斗文女主的貴人[02] 俞玨剛剛在長公主的賞花宴上幫女主李清嘉解了圍, 他本以為會感覺到自己氣運減少,會被女主的氣運吞噬一部分,卻沒想到他的氣運并沒有什么變化。 他又派人去打聽女主李清嘉的情況, 卻得知李清嘉不小心落入家中的池塘里,感染了風寒,正在養病。 俞玨心中生疑, 李明珠剛剛落水, 緊接著就是李清嘉也落水了。這難免會讓人心生懷疑,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什么關聯?俞玨回想起原劇情中,李尚書對兩個女兒之間那堪稱云泥之別的偏心。 偏心的父母,俞玨從來見的都不少,為了一個孩子, 甚至害死另一個孩子的父母也是有的。所以李尚書的偏心, 在他看來算是司空見慣了。 俞玨派人去深入調查,李尚書將李府打造的跟鐵桶一般,俞玨手里也沒有多少得用的人手。所以他費盡心思, 查了很久, 才查出李清嘉感染風寒的原因——是被李尚書下令扔入池塘里泡了小半個時辰, 才病倒了。 俞玨是萬萬沒想到的, 李尚書竟然能為了李明珠做到這個地步,明明不是李清嘉的錯。他都能夠為了李明珠這么磋磨李清嘉, 好像李清嘉不是他的女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