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冷女道士無情拋棄后 第11節
哪像他,意亂神迷。 唇舌糾纏,津唾交融,紀長清嘗到了一點雞舌香的滋味,五陵子弟多喜在口中含著此香清新口氣,微微辛辣的甜香中混著熟悉的男人氣味,燥烈的熱意迅速翻騰,又迅速柔和,媚狐珠慢慢安靜下來,紀長清調整著呼吸。 媚狐珠,果然是媚狐珠的緣故。須得盡快把那東西拿出來。 賀蘭渾閉著眼,因為看不見,觸覺分外敏銳,能感覺到她灼熱的呼吸迅速冷淡,下一息,紀長清推開了他。 賀蘭渾本能地伸手去抓:“別走……” 沒有抓到,她起身離開,解開了結界。 方才消失的世界重又回來,賀蘭渾睜開眼,面前是清清冷冷的紀長清,眼尾處的紅早已不見,一如往日的淡漠。 方才的一剎恍如夢寐,賀蘭渾舔了下嘴唇:“道長可真是讓人,無從捉摸啊?!?/br> 欲念來得快去得也快,紀長清轉身出門:“去菩薩寺?!?/br> “讓我猜猜看,”心臟砰砰跳著,賀蘭渾追出去,“道長平時冷冰冰的,有時又突然熱情似火,是饞我的美色,把持不???還是有什么隱疾,需要我做藥引?” 見她澄澈鳳目向他一橫,賀蘭渾便知道她是要動手,但心里像有根羽毛一直撓著勾著,癢得很,低笑著說了下去:“你放心,不管你想如何,我一定隨叫隨到,包你滿意?!?/br> 紀長清臉色一沉,見青芙追了出來:“阿師,現在就走嗎?” 她滿肚子疑惑又不敢問,滴溜溜一雙大眼睛一會兒看看紀長清,一會兒又看看賀蘭渾,紀長清轉過臉:“走?!?/br> 出宮城,過端門,賀蘭家的仆從牽著幾匹高頭大馬在天津橋頭候著,賀蘭渾挑了一匹白馬,送到紀長清面前:“道長會騎吧?路遠,走過去太耽誤時間?!?/br> 紀長清一躍而上,聽見身后鑾鈴聲清脆,賀蘭渾騎著五花馬不遠不近地跟著:“桃符的事我有沒有跟你說過?” 上元夜的情形劃過眼前,星辰失浩蕩的劍光,桃符上驟然消失的字跡,籠罩住整個東宮的濃黑鬼氣,紀長清回頭:“不曾?!?/br> “我讓人去查了,東宮的桃符一共做了一模一樣的十對,由太常寺卿親手分發,少卿親自送去的東宮,太子看過后交給了家令,除夕當天家令親手掛上去的,那東西離地一丈多高,大門前又日夜有人值守,掛上去以后不大可能有人偷換,不過,”賀蘭渾催馬上前,與她并肩,“家令張掛桃符那天,半道上遇見了張良娣,被她拿去看了半天?!?/br> 竟然是張良娣?紀長清有些意外:“你懷疑她掉包?” “是有點懷疑,所有人中唯獨她不該事先接觸桃符,有點怪,”賀蘭渾道,“我問過家令,當時桃符用錦囊裝著,宮女連著錦囊拿去給張良娣,看過后又連著錦囊還給了家令,也許就是這一送一還時動的手腳?!?/br> 桃符長六寸,寬三寸,厚度也有半寸,這么大的物件就算用錦囊盛著,動手腳也不太方便,紀長清問道:“在場的宮女呢?” “我已命人單獨關押,回頭就去審問,”賀蘭渾摸了摸下巴,“假桃符我找人看過,是用嫁接的梅桃做的,那玩意兒并不常見,順著這條線往下查,只要能找做假桃符的人,就知道是誰動的手腳了?!?/br> 紀長清知道梅桃,外形與桃木極為相似,卻沒有桃木辟邪的功效,再加上用障眼法偽造的神荼郁壘四個字,是以上元夜時,東宮等于是□□裸地暴露在黑氣之下,任由宰割—— 不,不是黑氣,那夜她看得清清楚楚,東宮上空盤旋的是鬼氣,唯獨潛藏在張惠身上的,才是這幾起案子中一再出現的黑氣。 那么濃的鬼氣,通常是冤魂或者怨靈。紀長清問道:“宮中近來,有沒有懷著怨恨而死的人?” 見他眨眨眼,嬉笑中帶著幾分悲憫:“那可就太多了,深宮大內,哪里沒有幾個冤魂?” 深宮大內,天底下最黑暗的地方,你去之后要加倍小心,下山之前,師父如是說。師父還說,為著勸諫武皇后參政一事,無數人被殺、被廢、被貶,天下看似太平,實則亂流涌動。眼前閃過武皇后突然濃密的黑發,紀長清看向賀蘭渾:“你可曾發現皇后的體態形貌有什么變化?腰肢、雙手、耳朵,乃至眉眼口鼻,都有可能?!?/br> 賀蘭渾聽懂了,眉眼彎彎,沒什么正經的笑:“道長想讓我怎么答?于公,她是皇后,于私,她是我姨母,我又不傻,這些事我可不會亂說?!?/br> 紀長清一抖韁繩,催馬離開,天津橋極是寬闊,腳下是波光粼粼的洛水,前頭是歌聲笑語的酒樓,也怪不得蓬娘要越過小半個洛陽城,遠遠趕到旌善坊燒香。 身后叮叮當當的鑾鈴響,賀蘭渾追了上來:“不過有一點,就算她想要人的性命,天底下也多的是心甘情愿送上的人,不至于走什么歪門邪道?!?/br> 紀長清微蹙娥眉。頭發一事毫無疑問是邪術,但邪術要想發揮最大功效,需要犧牲者心甘情愿奉獻,以武皇后的身份地位,找個心甘情愿為她奉獻的并不難,況且她親自驗過,武皇后身上并沒有異常。 過橋上路,又走一會兒韁繩忽地被賀蘭渾勒住,紀長清抬眼一望,前面一座紅墻碧瓦的寺院,門前有士兵把守,又有兩個差役押著個豐盈妖嬈的女子,老遠就向賀蘭渾嬌笑:“郎君可算來了,奴等了好久!” “她就是阿蘇兒,”賀蘭渾翻身下馬,“走吧,咱們好好套套她的話?!?/br> 阿蘇兒并不需要套話,一提起蓬娘,她便滔滔不絕地說了下去: “蓬娘想嫁誰?誰知道呢,不過我懷疑是童郎君,我見過好幾次他倆躲在樹后頭說話?!?/br> “蓬娘原先還好,這一兩年假正經得很,每回來客人都推三阻四不肯陪,現成的錢放在眼前都不掙,也不知道什么毛???” “萊娘也不是個好東西,天天跟蓬娘好得什么似的,結果蓬娘剛死,我就瞧見她拉著童郎君的手哭呢!” “童郎君跟阿母的關系嗎?反正家里是阿母說了算,童郎君好幾次想做主關掉舞坊,阿母根本不搭茬,他也只好干瞪眼?!?/br> “蓬娘平時拜哪個菩薩?我也說不好,她每回都是一個人來,從不讓人跟著,不過我有回偷摸跟在后頭,看見她往山洞里去了,喏,就是那個洞!” 紀長清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后院水池邊一脈假山,又開著幾個山洞,最大的洞里香煙繚繞,供著一面銹跡斑斑的銅鏡。 鏡子?紀長清心中一動。 第16章 主持僧匆匆趕來,指著那面鏡子解釋道:“建廟時從池子里挖出來的,看著沒用就扔了,誰知接下來幾個月廟里都不太平,夜夜水池子里都有鬼哭,到底又請回來香火供奉著,從此才安生了?!?/br> 又是,香火供奉。紀長清想起張慧佛堂中藏在佛陀背后承受香火的焦木,正要進洞查看,賀蘭渾湊過來,在她耳邊低聲說道:“這廟從前是吳王的宅子,吳王壞事后才改成了菩薩寺?!?/br> 紀長清向邊上一閃,避開他拂上臉頰的呼吸:“吳王是誰?” 賀蘭渾有些意外,當年那事,也算是血洗了小半個朝堂,她竟全不知道嗎?揮手命眾人退下,彎腰往山洞里去:“咱們先看看鏡子?!?/br> 紀長清跟著進來,山洞低矮逼仄,透著一股子潮氣,鏡子靠墻放著,銹得太厲害了,全然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賀蘭渾很快湊過來,低著身子:“吳王是陛下的三哥?!?/br> 紀長清冷冷閃開:“離我遠點?!?/br> “道長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可不是那種登徒浪子?!辟R蘭渾笑,“我之所以湊得近,是因為接下來我要跟你說的都是不能提的宮闈舊事,咱們得小點聲悄悄說,要不然被人聽見的話,麻煩得很?!?/br> 他又湊上來一些,嘴唇幾乎擦著她的耳朵:“吳王是圣人的三哥,十六年前以謀逆罪絞死,家中男丁處死,女眷流放嶺南,此事牽連很廣,據說抄家之日,這水池子里到處都漂著死尸……” 賀蘭渾突然停住,咦了一聲,紀長清抬眉:“怎么?” “我突然想起來,蓬娘、萊娘兩個也是十六年前買進凌波宅的,”他又湊近一點,帶著點得意,眼睛亮閃閃的,“你說這中間會不會有什么關聯?” 隔得很近,紀長清能感覺到他源源不斷散發出來的體溫,在陰冷的山洞里,熱騰騰得像個火爐子,紀長清轉過臉:“那就從十六年前查?!?/br> “真巧,咱倆又想到一塊去了,”賀蘭渾笑吟吟的,“道長真是我的福星,自打道長來了,我查案簡直如有神助,再給我來個十樁八樁案子,我也一口氣給破嘍!” 紀長清側著臉,依舊能感覺到他拂在耳邊的呼吸,帶著雞舌香淡淡的辛香氣:“不過道長,這件事我悄悄去查,你就別插手了?!?/br> “為什么?” “因為這些年總有人說吳王是冤枉的,請求為吳王平反,皇后并不愛聽這個說法,”賀蘭渾聲音壓得很低,“還因為,如今的太子妃徐知微嫡親的姑姑是當年的吳王妃,出事以后自盡了?!?/br> 紀長清并不很能明白這些曲折幽微的利害關系,抬眼看他,他便又俯低了點,呼吸夾在聲音里,輕輕送進她耳中:“徐家手握兵權,跟吳王又有瓜葛,所以太子妃并不是皇后中意的人選,皇后內定的原本是張良娣,太子卻在選妃之時,將玉如意交給了太子妃?!?/br> 選妃是以武皇后的名義,將待選的女子召進宮中賞花,李瀛選中哪個,便將手中的玉如意交給哪個,武皇后事先告訴李瀛選張惠,哪知到最后,李瀛卻違背她的意愿,將玉如意交給了徐知微。 都是舉足輕重的貴女,又是當著許多人的面,此事也只得如此定下來,徐知微成了太子妃,張惠只做了一個良娣。 “為著這事,兩宮前兩年頗有點齟齬,皇后隨后就把太子妃的哥哥徐景升調出京城,去蜀州做了刺史,不過太子妃性情溫順,徐家做事也謹慎得很,所以兩宮很快又和睦起來?!?/br> 只是這種和睦,是表象還是真實?賀蘭渾看著紀長清,平常人聽見這種宮闈秘事難免要好奇,可她臉上依舊是毫無喜慍的淡漠,就好像世間的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毫不相干的。 那么他呢,三年前那一夜呢?對她來說,是不是也不值一提? 忽見她抬眼:“為什么不讓我插手?” “樁樁件件都犯著皇后的忌諱,”賀蘭渾笑了下,“我皮糙rou厚的,就算惹皇后不高興也能混過去,犯不著讓你趟這趟渾水?!?/br> “不必,”紀長清抽身離開,拿起銅鏡,“我自會查?!?/br> 沉甸甸一面鏡子,正面布滿深綠的銅銹,看不出有多少年頭,背面高低不平,應該是鐫刻的花紋,鏡身上有淡淡的檀香氣,大約是日日接受香火供奉,沾染上去的。 先前說死去的八個女子之間并沒有關聯,其實并不盡然,身為年輕女子,她們閨房中多半都應該有鏡子,至少在蓬娘的遺物中,她就見過一面金銀平脫的靶鏡。 也許,這就是其中的關聯。 賀蘭渾很快發現她若有所思的神情:“怎么了?” “鏡子,”紀長清慢慢撫過鏡子背后的花紋,“死的那些女子,是不是都有鏡子?” 賀蘭渾神色一凜:“有!” 他飛快地回憶著:“蓬娘有一面金銀平脫的靶鏡,黨氏女有一面鎏金菱花鏡,劉侍郎之女有一面揚州產的江心鏡……” 款式都不相同。紀長清沉吟著,這樣的話,似乎又有點牽強。 賀蘭渾跟她想得差不多:“要是款式一樣的話,肯定有問題,但現在又不一樣,所以先前我沒往這上頭想,畢竟這些簪環首飾,鏡子梳子之類的都太常見,誰家都能找出來幾個?!?/br> “先收著吧,”他伸手拿過鏡子,“回頭我找人洗干凈了,說不定能找到什么線索?!?/br> 出得山洞時,主持僧一臉緊張:“郎中是要拿走鏡子嗎?就怕接下來寺里又要不安生?!?/br> “我給你出個主意,”賀蘭渾咧嘴一笑,“你求求紀觀主,只要她肯出手,怕什么妖魔鬼怪?” “這,”主持僧猶豫著,“這里到底是佛門……” 所以不能讓道士做法?賀蘭渾笑笑地看向紀長清:“道長你說呢?” 見她抬眼望著水池,抬起了手。 灰衣的袖子迎風一展,化成一張巨大幕布,罩住數丈寬的水面,嗚!無數鬼影從冰下鉆出,呵!夢魘般的低笑聲一閃即逝,呀!鬼影尖叫著化為灰燼,紀長清一躍而起正要追上,突然聽見賀蘭渾的叫聲:“道長!” 紀長清看過去,見他手托銅鏡,斑斑銅銹都已不見,鏡面如一泓秋水,映照出兩張面孔,他和她。 第17章 賀蘭渾在桃花中,懷中擁著紀長清。 她黑發披散鳳目微闔,雪白肌膚上泛著淡淡的緋紅色,人也似桃花。 賀蘭渾看見頭頂上一輪圓月,嗅到山中青草的氣息和桃花的清香,他在驪山上,他在三年前,那個讓他永遠無法忘懷的春夜。 律動,搖擺,掌控,與被掌控。賀蘭渾似是泡在溫熱的水中,懶洋洋的不太想動,又像是燒在熊熊烈火中,血液沸騰著,滿心里憋著一股狠勁兒,便是眼下就死,也要再戰一波。 喘息中他叫著她:“道長,長清……” 雙唇抵住,津唾交融,四肢如同藤蔓,糾纏著緊抱著,不舍得留下一絲縫隙。她在上面,現在是他,她似是不滿意,忽地把他推倒,他便躺在地上,任由她縱橫馳騁。 青草倒伏了一地,汁液擠出來沾在背上,她涼滑的長發落在他胸膛上,背心處忽地一涼。 彼時,他并不知道她是道士,更不知道她的名字。 疑竇頓生,賀蘭渾猛地睜開眼睛,見她伏低了,泛紅的肌膚托出起伏的山巒,忽地向他一笑。 賀蘭渾一把推開她。 幻象驟然消失,賀蘭渾抬眼,看見低矮的山洞,冰面不曾化開的水池,和眼前冷冷清清的紀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