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想和離(雙重生) 第86節
    齊碧菡沉吟了片刻,點點頭。    大理寺卿再問:“齊小姐可知俞娘子是何時離開那個位置的?”    齊碧菡扭頭對上俞靜宜的視線, 肩膀一縮,心一橫,再次點頭。    俞靜宜今時今日才知道自己身后還有這么個人,不喜反憂, 自己是受害者, 可福菀郡主是被衛衡撞下去的, 若是齊碧菡目睹了整個過程,為福菀郡主賠命的就是衛衡。    玄陽王妃一面想知道女兒墜崖的真相, 是不是俞靜宜將她拉下去的,一面又擔心她對俞靜宜下手之事被公之于眾, 不知該不該阻止,內心糾結。    殿閣學士在朝中沒有站隊, 處處小心謹慎, 以免被人抓住把柄,齊碧菡不愿為父親招惹麻煩,才沒有道出自己看到的一幕。    但她心中有愧,暗暗盼著俞靜宜能夠脫罪, 從火燒靈堂,到證據不足結案,再到福菀郡主棺木墜地,她的心緒隨著俞家人起伏,飽受良心的譴責。    今日這樁事令她措手不及,讓人看出了端倪,想瞞也瞞不住了,主動道:“福菀郡主撥了我一下,我才往旁邊挪了一步,之后,我看到福菀郡主抓住俞娘子腰間的束帶往后拉……”    行進途中,福菀郡主主仆貼著俞靜宜主仆,不著痕跡地把她們擠到邊緣的站位。    不巧的是,齊碧菡與俞靜宜的肩頭交錯,福菀郡主猶豫再三,抬手撥開齊碧菡,齊碧菡因此才會與虞國公之女站在一起,她不明其意,但還是挽上虞國公之女的手臂作為掩飾。    “什么,原來是福菀郡主把俞娘子拉下懸崖的?”看客們議論紛紛,這個反轉太令人意外了。    人證的說辭與雙方都不同,該相信誰?    玄陽王妃尖聲駁斥:“胡說八道,若是我女兒將俞娘子拉下懸崖,那么我女兒又為何會掉下去?”    俞靜宜一顆心提到嗓子眼。    齊碧菡眼淚簌簌落下:“我不知道,郡主使了狠勁,俞娘子退到后面,我很害怕,沒有回頭?!?/br>    如果可以,她根本不想成為目擊者。    如此說來,齊碧菡沒有看到衛衡,俞靜宜暗暗松了口氣。    大理寺卿轉而問俞靜宜:“她說的可屬實?”    “她說的沒錯?!庇犰o宜繃著小臉:“我確實是被郡主拉下去的,懸崖邊緣塌陷了一小塊,她也跟著掉下去了,郡主的傷勢比我還重,我擔心王府追究才沒有說出來?!?/br>    明明是受害者,卻因為兇手身份尊貴,不敢說出口,反被冤枉,真是太可憐了。    看客們為她感到不平之余,想起棺木墜地之事,向玄陽王府一眾投去意味深長的目光,福菀郡主死有余辜,有什么可怨的。    “你撒謊,我女兒與你初次見面,無冤無仇,為何會害你?”玄陽王妃歇斯底里:“我知道了,一定你們這兩個賤人提前竄通好,倒打一耙!”    俞靜宜面無懼色,據理力爭:“如王妃所言,我與郡主初次見面,無冤無仇,我又怎么會害她,她離我那么遠,即便我是不小心掉下去的,也拉不到她!”    她容貌瑰麗,膚色白皙,眼神清明,脊背挺直,身著白底銀紋的斗篷,宛若一朵直面風雪的寒梅,純潔,傲然。    先是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后又失足墜崖,玄陽王妃難以想象自家的女兒居然這么蠢,無從辯解,她開始賣慘,邊哭邊道:“我可憐的福菀,被人害死卻沒機會為自己辯解?!?/br>    堂上的眾人已經還原了當日的情形,看客們都不是瞎子,傻子,又有人證,公道自在人心,    “福菀郡主到底為什么要對俞娘子動手?”    “如果不是俞娘子害死了福菀郡主,那福菀郡主臨終前為什么要陷害俞娘子?”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福菀郡主到底有沒有說過那句話?”    “如果福菀郡主沒說過,就是玄陽王一家子都在說謊?!?/br>    “一定是有人說謊,到底是活人還是死人?”    “……”    大理寺卿詢問玄陽王一家:“你們可還有別的證據?”    本就是捏造的,他們哪有證據。    大理寺卿當即作出判決,俞靜宜無罪釋放。    如果福菀郡主還活著,這會兒也要背負一個殺人未遂的罪名,可她死了。    眾人向玄陽王一家投去探究的視線,若是他們做了偽證,也該獲罪,若是福菀郡主臨終前還想著害人,那就是罪大惡極,死有余辜。    玄陽王妃說的沒錯,福菀郡主太可憐了,她死了,沒辦法為自己辯解,玄陽王一家離場,這個鍋只能由死人來背。    礙于他們的身份,大理寺卿也不敢攔下審上一審。    “爹,對不起?!饼R碧菡淚眼婆娑地看向下朝后匆匆趕來觀堂的殿閣大學士,她這么做許是會為自家樹敵。    殿閣大學士慈愛地看著女兒:“你做的很好?!?/br>    今日這一出,很明顯是圣上有心保俞家人,沒有違背他的立場。    且女兒說的是實情,即便事后殷親王一系不滿,自己也有話說。    “爹,娘,大哥,衛衡?!庇犰o宜喜極而泣,奔向觀堂的一家人。    差一點,差一點她就要為想要害死自己的人陪葬,死不瞑目。    眾人看到這一幕,想到自己居然為了一個心腸歹毒之人對付這么一個無辜的小娘子,皆感到十分慚愧。    俞家何德何能,能在兩座王府合力之下全身而退?    臨近大門,玄銘回身遙望俞家一家,雙眼倏然睜大。    玄衡?    不,玄衡已經死了。    記憶里,玄衡面容冷峻,身著玄衣,一身肅殺之氣,如同索命的閻羅,俞娘子的夫婿卻是一身淺藍色金絲輕袍,眉眼溫潤,和普通的商戶沒有分別,且倘若真的是他,既然有心隱藏,又怎么會公然露面。    只是相似吧?    玄銘收回視線,跨出門檻。    衛衡不好一而再再而三以生疹子作為借口,蒙頭遮臉,而事關小妻子的性命,他不能不在場,此外,他認真想過,總不能一輩子藏頭縮尾。    人有相似,只要他小心一點就不會暴露。    ……    馬車上,玄陽王質問玄陽王妃:“福菀到底為什么會對俞家女動手?”    在他眼中,自家女兒雖然刁蠻任性,也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不該作出殺人奪命這種可怕的事。    玄陽王妃眸光閃了閃,道:“你知道的,福菀本就不愿嫁給俞華霖,為了王爺能夠拿到兵權不得已才會接受,若是嫁過去能當家作主也就罷了,聽聞還有個招婿的小姑子,一直耿耿于懷,跟我念叨了幾次,我也沒想到她會對俞家女動手……”    選俞華霖當女婿這件事是玄陽王妃提出來的,得到了玄陽王的首肯。    想到女兒的初衷是為了自己,玄陽王心頭一軟,旋即又問:“那你當初為何要對我說俞家女不愿女兒嫁過去,才會對女兒下手?”    不然也不會捏造女兒的遺言鬧到朝堂上,又利用女兒的遺體逼迫俞家人妥協,他做這一切的前提是女兒確實是被害死的。    “我……我也只是猜測?!毙柾蹂凵窕艁y:“在別莊的時候,俞夫人本已應允了這門親事,俞娘子擔心女兒嫁過去要看女兒臉色行事,極力反對,俞夫人沒有聽取她的想法?!?/br>    玄陽王無能,貪戀權勢,但到底是玄家人,他想要的不過是穩坐王位,手握兵權,榮耀加身,退一步講,有一個有能耐的老子和一個有能耐的兒子,就算維持現狀日子也很滋潤,因而,她從未將娘家人的野心透露給他。    就在這時,馬車停下來,車夫道:“王爺,王妃,到了?!?/br>    僅憑一個猜測就捏造女兒的遺言,至今沒有將她安葬,眼下,還要讓她背負污名,女兒的怨氣豈不是又要加深?    王妃身后是殷親王府,玄陽王憋著一肚子埋怨的話道:“盡快將女兒下葬吧?!?/br>    說完,他右手抓著左手腕上的佛珠,壯著膽子走下車。    玄陽王妃心里止不住的恐慌,事情被揭穿了,接下來該怎么辦?    許久,她匆匆走下馬車,直奔玄銘的院子去看庶孫。    庶孫是玄武軍未來的統帥,只要有他在,自己就不會成為娘家的棄子。    ……    誰能想到,玄戰繼生下一個犬子之后,又有了一個惡毒的孫女。    百姓們表達方式很直接,有錯就要補償。    當日下午,將軍府的大門接連被敲響,門房開門查看,不見有人,只看到一籃籃的鮮雞蛋,果蔬,活雞,活鴨,活鵝,羊腿,另外還有一頭宰好的大肥豬。    百姓們只是受到蒙蔽,出發點是為了回報玄戰祖孫,玄戰祖孫同樣是俞家人心目中敬仰的大英雄,若玄家當真遭難,俞家也不會袖手旁觀。    基于這兩點,俞靜宜照單全收,接受了他們的歉意。    守在店里的張時,羅開先后傳回消息,很多人涌到店門口嚷嚷著要買酒。    俞靜宜的回應是,明日就開張吧。    喬家賠償的三十萬兩銀子被她盡數送回云州應對寒災,手頭沒剩下多少銀子了。    郭方蕊道:“陸嵩幫了這么大的忙,把他請來家里吃頓飯,我親自下廚,謝謝人家?!?/br>    陸嵩很喜歡她的手藝。    俞靜宜點頭:“嗯?!?/br>    衛衡咬牙,這次算他輸了。    第107章 .  御藥房         翌日早朝,鎮北侯……    翌日早朝, 鎮北侯一系當起了看客,秦太師一臉激憤地斥責福菀郡主的惡毒之舉有損皇家的顏面,令玄戰蒙羞, 諫言將福菀郡主貶為庶人,不能按照郡主的規制下葬。    死后多是追封,死后追責百無一例, 可福菀郡主臨死之前還要害人,明元帝當即應允。    殷親王將嘉蘭郡主數落一通,對她教女無方深感失望,請求明元帝削去她的郡主的封號。    玄陽王府強逼俞靜宜這個苦主為福菀郡主守靈, 理應受罰,明元帝大手一揮,應了。    玄陽王有意避開風頭,今日告假, 妻女皆受到處罰, 一家之主自然躲不過。    他只有一個王位, 還是虛銜,只能罰奉, 玄陽王府家底厚,不疼不癢, 大司馬諫言,讓他將功補過, 將他任命為欽差, 巡視各州。    對旁的官員來說,這是個好差事,抓一個貪官就能立功,遇到投緣的提拔一下, 將來就是自己的助力,再不濟,全當是游山玩水,地方官一定會熱情招待。    但玄陽王是王爺,養尊處優,舟車勞頓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眼下馬上要入冬了,路途中不可避免地受凍,即是將功補過,有功不賞,有過罪加一等,而底層的官員對他的助力微乎其微。    這是個恰到好處的處罰方式,若是做的好,還能為玄陽王府挽回些許顏面,明元帝予以采納。    計劃順利,俞華霖暗暗挑唇,以現有的證據,足以確定殷親王府有反意,近來在探查參與此事的官員,爭取一網打盡。    謀反是抄家滅族的大罪,不能讓玄陽王府受到牽連,此舉真正的目的是將玄陽王調離京城。    隨后,明元帝拋出一個消息:“東鉞派出長公主來訪,意在為玄大將軍遇害作出解釋?!彼聪蛴崛A霖:“此事交由俞將軍來負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