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他的聲音帶著難以自抑的顫,珠花的金簪扎進手心,血跡滴落在烏磚地面上都沒有注意到。 趙景恪叫來翠微軒上上下下所有人,包括與盛聽月約好的幾位夫人在內,對所有人嚴加審訊,結果卻是無一人看到盛聽月去了何處。 昭鏡司的人將翠微軒團團包圍,繼續查探蛛絲馬跡。 趙景恪則親自率領另一撥人,在城中展開天羅地網式的搜尋追捕。只要盛聽月還在城中,絕對能被他的人找到。 可他不眠不休地搜至半夜,卻一無所獲。 趙景恪起初猜測是仇家尋仇,派人去打探于渾和盛秀竹的去向。 打探后卻得知,他們二人早已離開京城,不可能悄無聲息地將盛聽月擄走。 趙景恪派人隱晦地去問過盛府,盛聽月并未回府。 她在京城所有朋友也派人去找過,沒有一個人見過她。 城門早已嚴加盤查,夾帶一個人出城簡直難如登天。 可即便如此,還是沒有找到她的下落。 盛聽月就像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沒留下一絲蹤跡。 趙景恪身影蕭索,落了滿身的孤寂,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 若歹人是沖著他來的,現在應該有威脅的消息遞到才對。那么只剩下一種可能,那人是沖著盛聽月去的。 趙景恪盡自己所能,努力去想盛聽月還會與何人有聯系。 就在此時,他忽然想起,盛聽月有個極為寶貝的錦盒,不讓任何人碰。 事起危急,他也顧不得許多,當下便匆匆去了后院,闖進盛聽月的寢間,在梳妝臺的抽屜里找到了那個錦盒。 趙景恪這時才發現,自己手里還攥著那支染血的珠花。 他將東西放下,胡亂在衣袖上擦了擦手心的血跡,然后便打開了錦盒。 趙景恪猜到錦盒里裝的,定然是盛聽月不想被外人知道的秘密。 可他完全沒想到,盒子里裝的東西,會與他有關。 趙景恪一眼便認出,那枚簡陋的竹簪是他曾經佩戴的,因為盛聽月被這簪子扎到,差點從他身上摔下去,這只簪子就被他摘下扔了,怎么會在她這里? 錦盒里還有一張疊起來的宣紙,看上去有些年頭,宣紙都纖薄了許多。 趙景恪隱約猜到什么,心快速跳了跳,升起幾分緊張。 他顫抖著手將宣紙拿在手里,徐徐展開。 畫上是容貌姣麗若蓮燦的少女,穿一襲錦繡羅裙,明艷大方,率性活潑。 是趙景恪在很多個夜里,想緊擁入懷卻又不敢觸碰的人。 那時候他暗中加入了昭鏡司,辦的都是陰私見不得光的事,怕連累到盛聽月,所以才向她辭別。 臨別前,盛聽月讓他畫一幅他的畫像,最后趙景恪畫的卻是她。 他恥于告訴她自己的身份,也擔心她手里有男子畫像會有損名聲,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回憶起當時的分別,趙景恪用力攥著這張畫紙,胸臆間無數情緒翻滾,眼眶漸漸泛起紅。 他從沒想過,盛聽月這些年還會記得他。 他以為,他只是她閑暇時用來逗趣解悶的玩物,根本不值得被她記在心里。再加上有些事羞于啟齒,所以才不敢跟她相認,而是選擇了以完全陌生的身份,披上她喜歡的溫潤公子的外衣,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本性,一點點靠近她。 怪不得那日月兒會那樣生氣。 原來這些年,不只有他對那段時光念念不忘。 他不該瞞她的,不管當初的他有多么不堪,他都該跟她坦誠相待。 趙景恪望著畫紙上明媚的人兒,無意識地低喃出聲:“月兒……” 若是他能勇敢一些,早日將這一切都告訴她,他們也許就不會錯過這兩年。 他早該鼓起勇氣往前邁出那一步的。 可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趕緊找回月兒。 趙景恪按捺下滿腔復雜思緒,將竹簪和畫紙都仔細收了起來。 之后,他快步走出府門,翻身上馬,率人星夜出了京城。 第38章 夜里,符越忻一行人沒來得及趕到下一個城池,便只能露宿野外。 盛聽月關上馬車門,從里面閂上,獨自在車廂里睡了一夜。 雖說不必吹風受寒,但到底是比不上家里鋪了軟褥的架子床柔軟,盛聽月這一夜睡得并不算好。 第二日清晨,符越忻派人送來了朝食,是馕餅裹著燉得軟爛的熝rou。 盛聽月從未吃過這么粗陋的飯食,嘗了一口就不想吃了。 符越忻站在馬車外面,扒著軒窗跟她說話,“jiejie,你想吃什么?到下一個城池我讓人去給你買?!?/br> 盛聽月冷著臉拉上了車簾,不想跟他說話。 符越忻還沒說什么,他的下屬看不過眼,陰陽怪氣地說了句:“還不是我們西域的公主呢,就這么能擺架子?!?/br> 盛聽月本就心情不好,聽了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符越忻這個三王子是怎么當的?怎么連自己的屬下都看不好? 若是在趙府有人敢這么跟她說話,早被趙景恪干凈利落地處置了,絕不會再有機會跑到她面前礙眼。 因著昨夜沒睡好,今日起來也沒有精致的飯菜用,盛聽月對符越忻的印象直接降到了最低點。 若不是他多事,她哪需要受這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