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但是后來,何怡嵐被引開,最終被綁架的人成了她。 但事實上,當時綁架犯真正想要綁架的對象其實是何怡嵐。 而為什么要綁架何怡嵐,就要從何氏集團的掌權人,何怡嵐的父親何承澤說起。 駱穗歲捏著手中的資料,上車后又開始仔細翻看了起來。 在那個「房地產進入大盤時代」的年代,一夜之間,地王紛紛出臺,樓王相繼誕生,大鱷頻頻出世。 何怡嵐的父親何承澤也趕上了這趟快軌列車,不過五年,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家財萬貫。 但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 不論何承澤賺得有多少,在A市這樣講究家族底蘊的豪門貴胄眼里,不過就是一個土老帽,暴發戶。 即便是再有錢,也終究是擠不進那最頂層的上流社會。 就是這樣被頂級圈子排斥的一個人,卻在房地產項目上做的越來越大,隱隱有種想以一人之力撼動社會格局的勢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所謂的富豪們怎么可能放任他再繼續發展下去。 做生意最講究的是什么,自然是人脈。 這人脈說的可不是簡單的人際關系,人緣,而是看不見的利益鏈,把A市的豪門,政治官員都連接起來的一條利益鏈。 何承澤不懂,也不屑懂,他只顧埋頭做生意,絲毫沒有注意到一張大網正悄悄向他靠近。 第137章 何氏集團 做房地產開發最怕的是什么。 除了政府政策,市場排斥,價格泡沫破裂之外,無非就是最怕銀行還貸逾期失信。 貸款開發是幾乎所有中小房地產開發商生存的給養,資金鏈也可以說是開發商的生命鏈,一旦斷裂便是性命不保。 在各方勢力的聯合下壓迫下,即使貸給何氏集團的利潤再可觀,銀行也不得不撤了給何承澤的所有貸款,并且要求何承澤在最短的期限內歸還所有借款。 這時候,對于何氏集團來說,以降價促銷緩解資金壓力,是他走出這困境中唯一的辦法。 然而一環扣一環。 眼看所有房子都要低價拋售出去了,A市的房地產監管部門突擊檢查,在建筑的質量,安全方面都查出了嚴重的不合格。 一夜之間,消費者紛紛要求退錢,并且索要賠償。 何承澤到處找銀行借錢,但是沒有一家銀行愿意貸款給他。 何承澤無奈,只能準備將手里最有開發潛力的萬星的一片地,低價拋售了出去。 然而,即便這塊地的潛力有多大,卻沒有任何一家開發商敢去接手。 眼見何氏集團面臨破產,在何承澤崩潰之際,全國房地產龍頭企業時氏集團站了出來,毫無阻礙的接手了這片地。 何承澤一面感激時氏集團在關鍵時刻給予他幫助,一面又在心中不禁懷疑,這一切會不會都是時氏集團在背地里搞的鬼。 畢竟,他做的也是房地產開發,雖然遠遠不及時氏集團,但若真的發展起來,誰都保不準會不會成為他最大的威脅。 雖然在時氏集團的幫助下,何氏集團暫時沒有宣布破產,但這樣的情況并沒有挺住多久。 因為監管部門處處與他作對,大批消費者站出來抵制,甚至時氏集團收購的萬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這次,何承澤手里沒了底牌,徹底孤立無援。 在即將破產之際,他不知在哪里道聽途說,稱這一切就是時氏集團在背后主使的。 于是,何承澤在絕望之下,花了大價錢雇了業余殺手,綁架了時季楠的兒子時敘白,想要逼迫他,給自己一條生路。 然而萬萬沒想到,這幫唯利是圖的殺手,見他即將破產,窮困潦倒,怕付不起尾款,干脆燒了他的房子,又想綁架他的女兒,以此作為威脅。 但是陰差陽錯,被綁架不是何怡嵐,而是駱穗歲。 結局就是,何承澤頂不住壓力,投河自殺,而何承澤的老婆也隨他自縊而亡。 做生意不簡單,在帝都A市做生意更是困難重重。 駱穗歲將文件合起,閉上眼睛,腦海中不斷閃現出當年的那片火海,那guntang的溫度至今還記憶猶新。 更不要說作為當事人的何怡嵐了。 這件事對幼年何怡嵐的沖擊有多大,駱穗歲不敢想象。 甚至導致她產生了嚴重的精神分裂和精神錯亂,以至于覺得當年被綁架的就是她。 她忽然明白了何怡嵐為何會這樣痛恨時敘白,在上輩子,為何會嫁給他之后,不惜一切也要殺了他。 只是,這整件事情真的時季楠做的嗎? 駱穗歲不禁搖搖頭。 首先,她嫁進時家這么久,多少能看得出,時家的圈子其實說大不大。 若說大,全國乃至全世界,大部分的人都是知道時氏集團,小部分的人不甚了解也多多少少都聽說過。 若說小,時敘白的好朋友其實只有兩人。 千俞和徐知凡。 其他不過就是生意上的伙伴,或是點頭之交。 她看得出來,時敘白和時季楠一樣,他不屑于混圈子,不屑于和人稱兄道弟。 這一點其實和當時的何承澤是相似的。 唯一的不同點在于,時家底蘊深厚,他不混圈子是因為他有底氣,即便如此也沒人敢與他作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