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書迷正在閱讀:保命從閉嘴開始[穿書]、和死對頭穿書了、穿成女配后,時太太只想搞錢、催債之路、穿成作精女主的炮灰meimei、戰龍歸來、女配決定撕書了、傅太太請把握好尺度、原來我是極品對照組、無雙皇子,開局被奪至尊骨
二是不要泄露圣恩令內容。三來,注意言語之間,不要煽動民眾聚/集鬧/事。 尤其是,各家大娘子小娘子,絕不能像上次沖/擊開封府一樣,跑去門下省哄/鬧。切記,切記?!?/br> 恒娘心下惕然,嚴肅地點頭答應。 阿蒙見她應承下來,知她必定會小心,略微輕松,笑問:“這是針對女嬰錢米所條款。女學這邊,你打算有什么作為?” 恒娘也松了口氣,在那張蟹體字上指指點點,“女學之事,我打算在周婆言上設置話題,讓大家都來討論討論,女子該不該入學?又該如何入學?” 看著阿蒙,抿嘴笑道:“朝廷不是廣開言路嗎?這也是集思廣益,大家一起來想辦法?!?/br> 阿蒙想了想,凝眉道:“恒娘,你剛才也說了,大娘們似乎對朝政之事不怎么感興趣。我擔心,你這個話題,只怕不能引起廣泛的興趣。畢竟,學習一道,并非人人視為樂途?!?/br> 她說得委婉,恒娘卻明白她的言下之意。 男子讀書,可以考進士,做大官,這是人人眼熱的前途??墒桥訉W這個來,有什么用? 貧民女子,自古以來沒什么識字機會。這些大娘們,她們的母親,她們的母親的母親,都不曾識字,就這樣懵懵懂懂活過來。 她們能有多少意愿讓女兒去學習?便如翠姐兒、蘭姐兒這樣,同樣的年齡,去幫人做工,可以賺錢補貼家用。 若是學男子耗在學堂里,豈不是生生多一張不事生產、只知吃放的口子? 恒娘想了良久,臉上慢慢浮現笑容:“我有辦法了?!?/br> 第70章 共襄盛舉 麥秸巷中。 當初恒娘租下的半爿門面已經擴大成一整間。破布簾子也換成兩板齊齊整整的對開木門, 門口掛著一幅光澤可鑒的楠木門匾,上書秀逸不羈五個大字:“周婆言報社”,落款蒙頂客。 正是阿蒙所贈。 匾額亮堂, 字體鎏金, 看著很有氣派。就是匾額周身纏著厚實鐵鏈,別致得緊,有趣得緊。過往之人,都忍不住要駐足觀賞一番。 當初海月送來之時, 恒娘十分高興,即刻親身上陣,挽起袖子,搭了梯/子, 噔噔噔爬上去,與老宣一左一右, 親手掛好。 正搖頭晃腦地欣賞著, 就見老宣感嘆:“這楠木不便宜呀, 嗅其味,扣其聲, 似是香楠木。恒娘, 你這副匾額,抵十年房租?!?/br> 恒娘差點從梯/子上栽下去。 此后日夜懸心,深怕被識貨的賊偷了去。雖然阿蒙聽了笑得眼淚都出來, 連連安慰她不用擔心, 被偷了她再送一塊就是。 恒娘到底安不下心來, 隔日請了鐵匠, 狠狠地拉了幾根鐵鏈子層層裹住,又在下方打進去幾根拇指粗的鐵釘, 牢牢固定在墻壁上。 確保賊人除非把整面墻壁扛走,否則絕無得手可能,才總算心中安定,晚上能睡個安穩覺了。 后世之人對這匾額頗感興趣,乃至于有了許多省部級課題,專為研究其來歷深意。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一半學者致力于考究這「蒙頂客」的來歷。其人不見于史,不知是什么身份,神秘撲朔。 更有八卦者,言之鑿鑿地宣稱,蒙頂客乃是急公好義的男子俠客,與女子解放者薛恒娘乃是一對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侶。 兩人雖然情比金堅,奈何受困于禮教壓迫,只能相忘于江湖。 以此為主題,各大平臺制作了許多纏綿悱惻、催人淚下的影視作品。 另一半學者則從器物入手,探究這鐵鏈與鐵釘的意象。 最后得出公認的結論:此二者,都是象征封建特權對女子的重重壓迫,三顆巨釘,暗示君權、父權、夫權三座大山。重重鐵鏈,暗示無所不在,壓得人夠不過氣來的禮教規矩。 不得不說,雖然這結論與事實相去甚遠,卻又似乎很有道理,比恒娘只是怕賊人惦記的初衷有道理多了。 恒娘今日來得正好,宣永勝正與三娘、九妹一起,圍著一張四方杉木桌子,吃午飯呢。桌上有一大碗臊子面,也有一盤炊餅,一大碗白菜湯。 見她來,九妹放下筷子,一抹嘴,哧溜轉身,去一邊的柜子里,摸出一套碗筷,跑回來替恒娘擺上,親親熱熱叫:“恒娘jiejie,快來吃飯?!?/br> 三娘摸摸她頭,柔聲夸她:“九妹懂禮,真是好孩子?!?/br> 九妹笑得眼睛瞇起,腦袋還特地在三娘手心里蹭一蹭,這才心滿意足,低下頭扒面。 恒娘本是一團高興,在九妹對面坐下,抬眼看到這一幕,想起蘭姐兒,鼻子驀然一酸,差點落下淚來。 連忙低下頭去,摸了個炊餅慢慢啃著。 宣永勝也啃著炊餅,問她:“今日怎么這會兒過來?” 這段時間,翠姐兒病著,恒娘白日忙著收洗衣服的事,連阿蒙那里的學習都暫時停了。 麥秸巷這邊,更是要到傍晚才能來打一頭,也就是檢查檢查,看有無紕漏。 好在宣永勝是老手,三娘又是細致的人,兩人搭檔,倒還沒出過什么亂子。 恒娘收拾好心情,開口說道:“我打算在《周婆言》上,做一個重金征答的活動?!?/br> 宣永勝和三娘都停了筷子,一臉懵懂地聽她細說:“題目就叫做,女子入學之利弊及具體辦法研究?!?/br> 正抱著碗,稀里呼嚕喝著面湯的九妹耳朵一動,放下碗,眼睛里放出光彩:“恒娘jiejie,你是說女子也可以上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