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書迷正在閱讀:窗外梨花舊時雪、穿回古代后我靠臺球名震四方、灼灼、傻奴、怎么那么甜、日拋男友、誘她降落、不乖、末世女神之路、男主成了我夫郎[女尊]
邢輝“啊”了一聲,說:“什么樣的死者?木乃伊嗎?或者是冰庫里凍了一個世紀的死者?” 吳舟笑罵道:“你丫科教頻道看多了?” “不不不。我很認真的?!敝宦犘陷x真的蠻正經的說:“如果不是,那可真是不得了了?!?/br> “怎么說?” 這是茜草科一種叫巴蓬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暖潮濕的地方,例如我國的云南廣西等地,當地人稱它的種子為巴蓬豆。 但嚴格來說這家伙并不是一顆豆子,因為巴蓬并不是豆科植物。 巴蓬在春末會開出三瓣的小白花,花朵會簇在荷包一樣的苞片內,花期僅有4天左右,花朵凋謝后會長出高粱大小的果實,果實經過2個月的生長,最終會變成花生大小的紅色漿果,果皮較薄,巴蓬便包裹在果皮內。巴蓬豆的表皮又韌又堅硬,有點類似與臘梅種子的種皮質感。 然而大部分巴蓬是黃褐色的,圓形。 至于古裙女胃中的巴蓬一頭微尖,顏色為深褐色,并有不規則的斑點,這些改變的始作俑者是一種叫寄蛉的昆蟲。 寄蛉是一種很特別的小飛蟲,它在巴蓬的花剛剛凋謝時,便用那像針管一樣的產卵器將卵注入巴蓬果的體內。因為那時的巴蓬豆尚未成熟,種皮很薄,寄蛉的產卵器輕而易舉的就刺破了種皮,蟲卵便順利的在巴蓬豆體內安家落戶。一個月后蟲卵順利孵化,那時的巴蓬豆是半成熟狀態,寄蛉的幼蟲便迅速掏空巴蓬豆,在尚且柔軟種皮的保護下完成化蛹,此時寄蛉已經成長的很大,將巴蓬豆撐的變了形,所以后期的巴蓬豆從外觀來看會有一頭微尖。種皮的顏色變深正是因為巴蓬豆在成長到一半時“壞死”掉了,那些不規則的斑點是寄蛉幼蟲啃食巴蓬豆內部時會不小心啃掉一點種皮,因此造成了顏色的深淺不一。 “嗯……”吳舟抓抓頭發:“所以,所以重點是什么?” 邢輝那邊“咕?!币宦?,喝了口水潤了下嗓子:“別急,我沒說完呢。重點不是巴蓬豆,而是寄蛉——它在1927年已經被正式確認滅絕了?!?/br> 吳舟愣住了,半天回不過神,腦中各種念頭來回穿梭,一時處理不來這個信息。 “所以我問你這個巴蓬豆在哪里發現的,如果是真的,那可能是超大的發現哎!”邢輝有些興奮的說。 “你等等!”吳舟打斷他:“你是說這種蟲子一百年前滅絕了?哪哪都沒有的那種滅絕嗎?” “對?!毙陷x那邊傳來翻紙張的聲音:“這是有非常非常明確的記載的?!?/br> 吳舟百思不得其解,這滅絕的東西為什么會出現在死者的胃中?就算是之前把巴蓬豆當傳家寶一代一代的保存到現在,誰會把這玩意兒煮成粥吃掉? 邢輝以為吳舟在質疑他的專業性,于是耐心的給吳舟講解。原來,被寄蛉幼蟲寄生的巴蓬豆并沒有徹底的死掉,正如前面所比喻的,是“壞死”,只是局部的細胞死亡,因此盡管巴蓬豆顏色產生了變化,它其實還在緩慢的生長著,到了成熟的時候,巴蓬豆的種皮依舊會變成堅韌的蠟質外殼。 第 24 章 那么問題來了,弱小的寄蛉在羽化時是如何沖破這堅硬的外殼呢? 自然界是神秘又奇妙的,巴蓬豆壞死的種皮悄悄發生了變化,它變得比正常的巴蓬豆種皮更易吸水,吸足水分后會變得柔軟,寄蛉的成蟲便可沖破種皮,展翅飛翔。 寄蛉的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在幼蟲時期隱藏在巴蓬豆中,不僅可以抵御天敵,又有足夠的食物。缺點就是沖破種皮相當于又經歷一次羽化,而并不是所有的寄蛉都可以羽化成功。 于是在上億年的時間里,寄蛉和巴蓬共同生活,共同進化……直到兩三百年前,這種平衡被一種奇怪的力量打破。 巴蓬其實是一種花量很大的植物,盛花期可以密密麻麻的開一樹,然而現在的巴蓬卻只能勉強湊夠兩枝兒的花量?;繙p少的時間恰好與工業革命的時間相吻合,此時二氧化碳的排放較之前有了明顯的增加,雨水的PH值因此降低。盡管只是一個微小的變化,巴蓬卻開始“水土不服”,開花開的異常艱難。當然有專家做過相關研究,認為雨水PH的變化只是原因之一,但巴蓬花量的減少的確與人類工業活動的增加有明顯的關聯性,所以推測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的增高也是另一個主要的原因。 盡管花朵減少了,但是對巴蓬本身的生長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結的巴蓬豆勉強還夠繁殖。但是這對寄蛉卻是一場災難。 環境的變化太過于突然,沒有給寄蛉足夠的時間去慢慢進化,它們刻在基因里的烙印告訴它們只能在巴蓬豆里產卵,但巴蓬豆卻不夠用了……除此之外,微酸的雨水非但不會將種皮軟化,反而會加速種皮的硬化,因此即便寄蛉的卵順利產在巴蓬豆內,卻有多半憋死在種皮內無法出來。 這簡直是蝴蝶效應的最佳案例,環境一個微小的改變便引出一連串的反應,最終導致一個物種消失在了進化的長河里。 吳舟久久無法回過神,沒想到高中畢業這么多年了又上了一堂生動的生物課。 “所以,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如果我們把死者胃中的這個巴蓬豆剖開,可能會發現里面有個蟲蛹?”吳舟十分嫌棄的說:“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