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老公是星際政府發的、斷袖兄弟是女郎、如果我還你一個青春、醒來后我變成了破廟門前的石獅子、寒總,夫人這次真死了、天命毒妃、天價寵婚凌少別太壞、黑屋求生:每天簽到一份神級大禮包、戰龍豪婿、撩欲花娘(1V1古言H)
李薔薇這次也高調了一回,她和芊芊的十二個丫鬟全都帶上了,一年一次元宵節,她也想讓丫頭們出去熱鬧熱鬧,平時不能隨便出門,怕是憋壞了。李思義帶上了李慶,三個兒子帶上了墨初、墨云和墨寶,都是半大小子。 一家人正準備出門時,趙小蓮母女帶著如意如煙過來了,要和李思義一家結伴去看燈。 李薔薇沒想到趙小蓮母女會跟著,前段時間鬧得不愉快,李薔薇也不管她們了,她安排了門子,趙小蓮母女可以隨時出府,不用管她們。她們母女好像也安分了些,每日派丫鬟取了飯菜去東跨院,平時也很少出來。 “一起去吧!”看相公為難,李薔薇便主動開了口,大過節的,她也不想鬧得太僵。 這趙小蓮看個燈會,可謂是盛裝出席,石榴紅的素面杭綢小襖,墨綠色的百褶段裙,是眼下最時興的款式,料子也是上好的綢緞。 趙小蓮梳了個未婚女子梳的垂鬟分髾髻,用兩支碧玉簪子挽住,經過一兩個月的調養,每日燕窩阿膠的滋補著,她的氣色比剛來時好了很多,加上化著精致的妝容,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尚書府離夫子廟步行要走上半個時辰,李思義怕李薔薇懷著身孕受不了,安排了轎子,李薔薇堅持步行,這么熱鬧的燈會,坐在轎子里還有什么意思,李思義拗不過她,又看她精神不錯,加上她有孕已經三個多月,胎像穩定,也就由著她了。 都說應天熱鬧,從正月初八開始點燈,到正月十七亥時才落燈。尤其十五到十七這三天,是最熱鬧的時候,白天舞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到了晚上,大街上張燈結彩,各種花燈讓人目不暇接,秦淮河畔更是流光溢彩、珠玉生輝。 一路上,李薔薇和孩子們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幾個孩子你追我趕,笑聲不斷,李薔薇安排了墨初三個人緊跟著耀宗兄弟三個,又叮囑司琴司畫寸步不離的跟著芊芊,燈會上人多,難免有不懷好意的人。 元宵節,在古代被稱為是情人節,從十五到十七,連續三天的燈會,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古時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不少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心上人,因此元宵節也造就了無數良緣美眷。 不時的遇到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年輕姑娘結伴而行,也有獨自帶著丫鬟的小姐,她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怎能錯過一年唯一的一次尋覓佳偶的機會,言行自然比往日大膽了不少。 有年輕姑娘的地方,自然會吸引年輕的小哥,他們或羞澀相望,或眉目傳情,有中意的男女,便會留下定情信物。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崩钏N薇有感而發,便隨口背了歐陽修的這首詩。 “你想見誰?”李思義幽幽的說道,竟有股酸酸的味道。 “我的好相公,我能見誰?我是為這些青年男女感慨罷了,今日一見鐘情,希望他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李薔薇嗔了相公一眼,他居然能聯想到她想見誰。 “娘,你看那個燈!”芊芊指著一個彌勒佛的花燈,開心極了。 只見那個超大的彌勒佛花燈,正懸掛于一個兩層樓上的屋檐上,肥胖的大肚子,眉眼笑瞇瞇的,像極了一個大肚彌勒佛,引來行人的一陣駐足觀望。 李薔薇一行人引來了很多人的注目,有不少男子都往他們這邊看,他們一家子男的俊,女的美,到哪兒都能吸引人的注意。 尤其是趙小蓮的一雙半纏足的小腳,蓮步輕移,婀娜多姿,加上她一副弱柳扶風的姿態,更是引得很多成年男子爭相圍觀。 丁氏見狀,有意無意的瞥了瞥李薔薇的一雙天足,臉上的得意絲毫也不掩飾,還是她有眼光,在女兒年幼時給女兒纏了足,別的不說,這雙小腳就是資本。 李薔薇毫不介意丁氏的眼光,她對自己的天足很滿意,現在,朝中官員的小姐們爭相纏足,她嗤之以鼻,她不但不讓芊芊纏足,還勸付氏不讓胡鈺胡寧纏足。 她雖然已經二十五六歲,可是她的臉小而精致,加上肌膚欺霜賽雪,她看起來也就二十出頭,何況她身子一直纖細,雖然有了三個多月的身孕,卻未顯懷。 她今晚穿了一件牙白色素面妝花小襖,寶藍色的段裙,整個人清雅的如出水芙蓉般。她梳的是低髻,只用了兩根玉簪挽住,露出光潔飽滿的額頭,唇不點自紅,不施粉黛照樣花容月貌。 男子們皆是掃了一眼趙小蓮后,便紛紛將目光移到了李薔薇的身上,眼睛里透著欣賞。李思義看的火起,這些人不知廉恥嗎,竟盯著別人的娘子看。 “放煙火了!”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幾聲沉悶的聲音過后,只見不遠處,一顆顆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幾聲脆響,夜空便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紅的、藍的、綠的、黃的,幾種顏色混在一起,五顏六色,分外美麗。 放煙火的地方,來自秦淮河的方向,還有不到一刻鐘的距離,人們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過去,紛紛往秦淮河的方向走。 “人太多了,咱們還是別去了!”李薔薇對相公和兒子說道,看煙火離得近了效果不見得好。 “娘,我想看,咱們去看好不好?”芊芊懇求娘,那雙眼睛就像小鹿一樣,讓李薔薇不忍心拒絕,女兒平日在家很少出去,又不能上學,在家憋悶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