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人傻銀子多 第94節
書迷正在閱讀:賀蘭訣與廖敏之、在年代文里當神探、重生八零之女首富養成計劃、病美人竹馬只給我抱、離婚前,我翻車了[穿書]、嗜嬌、重回四歲我天天催mama再婚、那個替身回來了、折姝梨、八零之鄉下原配回城后
長寧公主細細打量了明蓁一眼,半晌才道:“以后會有機會的……” 從公主府離開的時候,明蓁心中已經確定,長寧公主怕是已經猜到了陳霖淮的身份。興許是念著當年與婆母的情分,沒有說破。 既是如此,明蓁也便沒有太多的擔憂了。 第98章 張德賢那里很快便將陳霖淮的事情查了個清楚, 陳霖淮的戶貼上毫無疑點。 七歲那年因為水災與父親從江南流落到臺縣。故土被洪水淹沒,家中親屬皆已罹難,他七歲之前的事情已經無跡可查。 聽了手下人的匯報, 張德賢更是堅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 據說當年盛家的那場大火, 盛夫人是死在眾人面前的,盛家的那個孩子被人救走, 雖說后來錦衣衛追捕的時候,那孩子中箭落了水, 但是卻沒有見到尸骨。 若是活下來,順著運河南下流落到臺縣也完全有可能。 他雖因傷在家養病,身上的官職卻還在,可那陳霖淮面對他時,絲毫不顧及這些, 甚至語出不敬, 眼中也含著幾分敵意, 這明顯不合情理。 還有景王,他的生母出自盛家, 因著盛子元之事和皇上生了嫌隙。自從就藩之后他很少回京,和朝中官員更是很少來往, 怎么會輕易來管閑事替一名微不足道的武官出頭。 想到這些, 張德賢便去宮中求見了張皇后, 此事絕對不能就這么善罷甘休。 張皇后甚是震驚, “怎么可能?錦衣衛當初來報, 那孩子中了箭,落水的地方湖水深不見底, 絕無生還的可能?!?/br> 當初派出去追捕的錦衣衛都是太后最信賴之人, 絕對不敢欺瞞。 “皇后娘娘, 事事沒有絕對,若是那孩子被人救下了呢?畢竟誰也沒有見到他的尸首不是?” 張皇后也謹慎起來,若是武狀元真的是盛家人,那他如今處心積慮到京城來就是來尋仇的。 張皇后心中一驚:“皇上那里肯定不會聽我的,此事還是要先稟告給太后。陳霖淮若真是盛家人,絕對不能留了,也只有太后能說動皇上?!?/br> 姐弟二人商議過后,也不再耽擱,一起去了太后的壽安宮。 張太后所住的宮殿是去年才重新的翻修的,站在宮門口就見嶄新的琉璃瓦泛著耀眼的光芒,張德賢忍不住瞇起了眼睛。 殿內傳出一陣陣笑聲,壽安宮的總管太監李公公躬身行禮。 “見過皇后娘娘、張大人,奴才這就進去稟告太后娘娘?!?/br> 張德賢往大殿內看了一眼,問道:“可是六皇子在太后宮中?” “正是,貴妃一早就帶著六皇子來給太后請安了,張大人、皇后娘娘請稍候?!?/br> 張皇后的面上浮現出一絲冷笑:“慣會在太后滿前討巧賣乖……” “大姐……” 張德賢低聲道:“您才是皇后娘娘,是六皇子的母后?!?/br> “我可不稀罕……” 見皇后還是在賭氣,張德賢有些無奈。六皇子身上怎么說也有張家的血脈,若是皇后娘娘自小養在身邊也未必不與她親近。 只可惜當年他竟看走了眼,沒料到一向老實怯懦的庶妹在入宮之后像變了個人一般。等到生下六皇子之后更是不將他和大姐放在眼里,甚至求了太后和皇上恩準親自撫養六皇子意圖架空皇后。 家中庶弟也是一樣的猖狂,這兩年愈發得到父親的信任,將許多事務交給他處置。這樣下去的話,無論是宮中還是家族中,他與大姐都將要無立足之地了。 李公公很快便從大殿里走了出來,“皇后娘娘、張大人,請!” 張皇后和張德賢進到大殿內,就見太后正將六皇子攬在身邊,底下伺候的宮女嬤嬤忙著將各式點心果子喂到他的口中。 一旁的張貴妃掩嘴輕笑:“太后娘娘,六皇子最愛吃的的便是您宮中的點心,即便是御膳房送了一樣的點心過來,他也嚷著祖母宮中的更好吃……” “臣見過太后娘娘!” 張德賢的聲音讓張貴妃的笑聲戛然而止,她緩緩回頭看向大殿門口,有些不情愿地起身站了起來。 “是jiejie和大哥來了呀!” 張太后的眉頭輕蹙,對眼前幾個侄子侄女都有些不滿。 “德賢來了,你身子不好,有事往宮中送個信就是,還是要多休養?!?/br> “謝太后體恤,臣今日進宮是有要緊的事要向您稟告?!?/br> “哦?”張太后放開懷里的六皇子,坐正了身子?!笆鞘裁匆o的事?” 張德賢掃了張貴妃一眼,卻閉口不言了。 張貴妃震怒,面上也沒了笑意:“怎么?大哥,你要說的話我竟是不能聽嗎?” “貴妃娘娘,此事牽連朝中大臣,你還是帶六皇子回宮去吧……” “你……” 張貴妃想要發火,又生生忍住,轉而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看向太后:“太后……” 張太后那里卻是不為所動:“貴妃,你帶著六皇子先回宮去吧!” 張太后發話了,張貴妃雖是心有不甘卻不敢再多言,她只好帶著六皇子告退離開了。 將身邊無關的人都打發出去,張太后這才又開口問道:“德賢,有何事現在可以說了吧?” “回太后……” 張德賢將陳霖淮的事一五一十說了一遍,“臣懷疑,他便是盛家那個孩子?!?/br> 聽聞此事,張太后的神色也越發陰沉起來。 當年盛子元在朝野民間的聲望都很高,甚至已經蓋過了張家?;噬显趹饒霰环?,為了給張德賢脫罪保住張家的榮華富貴,也是為了提前除去盛家這個隱患,張太后下令將一切罪責都推到盛家,甚至連盛子元的獨子也不準備放過。 誰知竟是斬草未除根,多年以后,他又重新入朝為官了。 “你可曾查清了?確定沒有弄錯?” “姑母,那陳霖淮身手了得,如今深得皇上寵信,又和景王交好。即便他不是盛家之人,日后也必成大患?!?/br> 張太后沉思了片刻,開口道:“這事哀家知道了,會和皇上說的?!?/br> 有太后出面,張德賢便放下一半心來,這些年對于太后的旨意,皇上鮮有違抗。此次定要將陳淮霖那小子置于死地。 又問過一些關于張家之事,張太后這才揮手讓張皇后和張德賢姐弟二人離開。 在殿中沉思了片刻,張太后吩咐李公公將皇上請到她的宮中一起用午膳。 今日張德賢入宮之事,隆成帝早就已經得了消息.聽到太后請他過去,便知道肯定是有事要與他商議,只是皇上沒有料到,太后所說的竟是陳霖淮之事。 “此事母后是聽何人所說,純粹是無稽之談。那陳霖淮是朕欽點的武狀元,他的身世呂濟良查的清清楚楚,他本是江南人氏,和京城無半分干系,更不可能是盛家人?!?/br> “皇上,”張太后神色凝重,“金吾衛負責守護皇城,責任重大。這些年,金吾衛的守將多是京中官員子侄或宗室子弟,就是因為這些人身家清白,便于掌控。如今你非要開武舉,選出的三甲進士也多是來自民間,這些人若是有了異心,便是一大隱患?!?/br> “母后此言,朕并不贊同?!?/br> 隆成帝眉頭輕蹙,甚是不滿。 “母后也說金吾衛守將多是權貴子弟,您可知這些人多是一些紈绔子弟,大都只會些花拳繡腿,卻又懶散成性不思進取,在軍中也只是混日子。前些日子誠王余孽潛進皇城之事,母后還不夠警惕嗎?若是有朝一日遇到危險,皇城靠他們怎能守得???” 皇上說的都是實情,張太后無言以對,可她還是不放心盛家之人。 “即便是這樣,那武狀元身世可疑也不能重用?;噬夏阆胂?,若他真是盛家人,留在身邊你能安心嗎?” “母后是聽德賢所說才認定武狀元可疑的吧,此事另有緣故,想必母后并不清楚?!?/br> 皇上將那日宮門前之事說了出來,“德賢一直怪罪武狀元招惹柔嘉,可是據朕所知,武狀元早已娶妻,且他的妻子身懷有孕,夫妻二人感情甚篤,對柔嘉更是一直不假言辭。宮門的守衛也曾報知朕,柔嘉三番五次去東華門外打聽武狀元,武狀元都是避而不見的?!?/br> 張太后還真不知張柔嘉之事,皇上的意思很明顯,只差明說是張德賢挾私報復了。 這讓張太后的心中很是惱怒,只得選個折中的法子。 “皇上既是不信,哀家也就不再多言了。但為了皇上的安危還是謹慎一些好,就算不懲治那武狀元,也要將他調到別處去為好?!?/br> 誰知,即便是如此,皇上也不愿意。 “母后不必說了,武狀元是朕欽定的,朕在朝中當著大臣的面下旨要重用他,此刻怎可無故將他調離?!?/br> 皇上不顧太后的意思,堅持重用陳霖淮。張德賢聽到消息,甚是震驚。 他不禁開始擔心,皇上此舉到底是何用意。 “大姐,你說皇上至今不曾立儲,是不是對三皇子……” “不可能!” 張皇后面色陰沉,“當年惠妃臨死都不愿意見皇上,皇上對她們母子早就心灰意冷,所以這些年才不讓沐景川回京,又怎會將皇位傳給他?!?/br> 事到如今,張皇后不得不著急了。 “德賢,如今到了你決斷之時了,不可再猶豫了。那你也看到了,太后喜愛六皇子,父親對他也甚是支持。若是立他為太子,我這個皇后將來怕是有名無實了?!?/br> 張德賢想到庶妹的態度,面上也是一沉。 “還有家中事務也是如此,若是讓庶房的兄妹二人得了勢,哥哥可曾想過你和柔嘉的將來?” 張德賢只有一女,最是疼愛與她,肯定要為女兒的將來謀劃。 “將六皇子抱到你身邊養,至于二妹那里想法子讓她消失便是……” “不行……”張皇后還是極力反對,“六皇子也有些記事了,我若是將他親娘處死,將來他知曉了,也定會記恨張家。還是將希望放在柔嘉身上最是穩妥……” 張德賢沉默不語,他知道女兒不喜歡四皇子,況且皇上也不允許張家再出一個皇后,早就給四皇子指了婚事,所以此事他一直不曾考慮。 可是如今的形勢,除了擁立四皇子,讓女兒和他結親,已經別無他法了。 第99章 轉眼已至清明時節, 京中還是一滴雨都未曾落下,田間土地多已干涸,百姓心焦不已。 朝堂之上, 大臣們也吵翻了天。不少大臣還是堅信久旱無雨乃是上天降下警示, 為著以固國本,應早立太子。 這一次, 隆成帝的態度和從前有了變化,并沒有直接否決, 反倒先開口詢問眾臣的意見。 “眾位愛卿所言有些道理,朕如今有三子,眾位愛卿以為應立誰為太子?” 此言一出,殿中的大臣便都愣住了,他們一時摸不準皇上的心思來。 三位皇子確實都有資格被立為太子, 可是皇上早年便讓景王就藩, 這些年來從不提及, 許多朝臣便以為皇上已經厭棄了他,如今皇上竟然親自開口將景王也視作太子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