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人傻銀子多 第90節
書迷正在閱讀:賀蘭訣與廖敏之、在年代文里當神探、重生八零之女首富養成計劃、病美人竹馬只給我抱、離婚前,我翻車了[穿書]、嗜嬌、重回四歲我天天催mama再婚、那個替身回來了、折姝梨、八零之鄉下原配回城后
“縣君孝心可嘉,自是沒有問題的??墒俏乙呀浐涂h君說過了,我們鋪子里的物件太過尋常,實在是配不上太后娘娘的尊貴,縣君為何還要苦苦相逼呢?” 張柔嘉無話可說,心中甚是委屈。她原本并沒有什么旁的心思的,只是想讓明蓁知道,她身為張家的小姐,得宮中太后娘娘的寵愛,只需要她開口說一句話,便可以讓她的鋪子在京中揚名。 明蓁若是識趣,應該竭力與她交好,來巴結她才是。 誰知,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她的預想,如今,竟是被明蓁說的她無理取鬧,很蠢似的。 張柔嘉何曾受過這樣的委屈,當即也就不再忍了,氣得轉身便走。 “陳夫人既是不領情,那我也不多說什么了!” 張柔嘉一走,和她一同來的另幾位小姐也忙著一起出門去了。很快,鋪子里又同剛才一樣恢復了熱鬧。 蘇氏這才和周氏一起上前,猶豫了一下說道:“這位柔嘉縣君是張家長房唯一的一位小姐,張大人愛若明珠,甚是護短。那位葉家二小姐有句話說的對,怕是張家真的會為難你家夫君?!?/br> “舅母難道沒有看出來,這位縣君,今日便是沖著我來的。無論我說什么做什么,今日之事怕也不會善了!” 蘇氏皺眉也有些奇怪,“是啊,這位縣君今日甚是奇怪,按你所說,你們二人又沒有過節,她何故來此示威呀?” 明蓁笑笑并沒有回舅母的話,雖則她不喜這位張小姐,但到底是位未出閣的女子,明蓁總不好毀她的閨譽。 況且,她可以感受到張柔嘉對她的敵意和輕視,怕還是因為陳霖淮的緣故。 這反倒讓她無法生氣了,因為她知道陳霖淮對張家人深惡痛絕,根本不會想同張家人有什么牽扯。她也不會愿意讓自己夫君的名字和別的女人提在一起。 “舅母放心吧,想來經此一回,這位柔嘉縣君不會再來我的鋪子里尋煩惱了?!?/br> 明蓁對著張柔嘉絲毫不留情面,也是不想繼續被她纏上。 可惜的是,明蓁沒有料到,張柔嘉從鋪子里離開并未死心。不過是將自己關在屋子里發了一通火,便立誓一定要將明蓁比下去。 兩日后,便是張太后的六十壽辰。一時之間,舉國同慶,京中內外,到處華燈高掛,甚至城中百姓都要焚香叩首為太后賀壽。 為了慶賀此次張太后的壽辰,朝中自去年便開始準備。先是在京郊耗資數百萬兩白銀為太后修建了一座祈福所用的皇家廟宇。宮中也大肆翻新太后所居的壽安宮,所耗銀錢更是多不勝數。 到了太后壽辰正日子之時,皇上下旨,京中五品以上官員女眷都需入宮為太后賀壽。明蓁懷有身孕,宮中那一套繁瑣的賀壽禮節下來,自然是吃不消的。 陳霖淮便提前替她向宮中告罪,請了假并不需入宮。 陳霖淮身為金吾衛鎮撫,卻是閑不住的,宮中開宴,金吾衛有守護皇城之責,更是不能輕易松懈。 將明蓁一人留在家中,陳霖淮甚是不放心,明蓁只得安慰他。 “夫君放心吧,家中還有桂香和春雨等人陪我,不會有事的?!?/br> “你如今懷著身子,我在金吾衛當值還時常不在家中,真是辛苦你了!” “你怎會這般說?”明蓁并不以為意,“夫君難道還能日日守著我,寸步不離不成?” 陳霖淮想了想,“這樣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我還只是一個鄉間的小少爺,家中有些田產,衣食無憂,便不需奔波,日日守著娘子?!?/br> “撲哧……”明蓁笑出聲來,“那好,等到將來,我們便離京回臺縣繼續過那般的神仙小日子。只怕到時,夫君又會覺得無趣了?!?/br> “怎么會呢?”只要有明蓁在他的身邊,陳霖淮永遠也不會覺得無趣??上У氖?,他此時身負血海深仇還便要連累明蓁陪他在京中經歷這些風波,想要那般清閑自在是不可能的了。 見他神色暗淡,明蓁便知他心中所想。 “夫君是不是又在想,你連累我吃苦了之類的事。若是這樣的話,我真的生氣了?!?/br> 陳霖淮微楞,隨即便笑開了。 “還是娘子最了解我,不過,經過娘子的提醒,我已經想開了??傊@輩子無論是富貴還是落魄,我都要同娘子一起的?!?/br> 陳霖淮吩咐春雨等人照顧好明蓁,將家中事務都安排妥當,這才出門去。 今日宮中開宴,進出宮門的官員女眷都要仔細查驗,不能出一點紕漏。陳霖淮安排好手下的侍衛,又帶人圍著宮墻巡視。 一輛馬車緩緩駛來,就在陳霖淮和它將要錯身而過之時,馬車的車簾突然掀開,張柔嘉從車廂內探出頭來。 “陳將軍請留步!” 陳霖淮卻看也不看她一眼,只開口厲聲呵斥車夫。 “今日宮中為太后賀壽,往來車馬過多,不可在宮墻外停留,速速離開,去東華門排隊查驗入宮?!?/br> 他的聲音冷硬,讓車夫不由一寒,忙要打馬離開。 張柔嘉急壞了,她怎么也沒料到自己會在這里會遇到陳霖淮,自然是想抓緊機會和他說上兩句,便在沖動之下叫住了他。 誰知陳霖淮根本就不理她,這讓張柔嘉大為受傷。 “陳將軍,你不記得我了嗎?那日的救命之恩,我一直記在心里的?!?/br> 聽她這么說,陳霖淮才回過頭來,只是那眼中的神情毫無任何異樣,依舊是平靜無波。 “小姐定是記錯了,我從未救過你?!?/br> 只扔下這句話,陳霖淮便繼續帶著士兵巡視去了,根本就不理會身后欲哭無淚的張柔嘉。 陳霖淮在宮中值守了一整日,直到第二日天明時分才得以返回家中。 明蓁這一夜睡得也不安穩,為了給太后賀壽,皇城中煙花爆竹齊鳴,直是比除夕之夜還要熱鬧。 京中百姓也出門來湊熱鬧,整個京城吵鬧紛繁,明蓁在家中自然能聽到動靜,怎么也無法安睡。 陳霖淮回了家,明蓁便起身同他一起用早食,順便問起太后壽辰時的狀況。 “皇上是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對太后自然是尊敬的。為了此次太后壽宴,宮中處處裝點一新,不惜耗費銀子也要討太后歡心。既是這樣,皇子大臣們自是也不敢怠慢,光是奇珍異寶都不知進獻了多少?!?/br> 明蓁嘆了口氣,“那日我爹還正說呢,今年春雨至今未曾落下,米糧怕是要絕收。如今國庫無銀子,若是遇到災荒,朝廷怕是連救災的銀子都拿不出來。就是這般,太后過個壽辰還是如此奢靡無度?!?/br> 陳霖淮跟著冷笑:“那個老妖婆哪里會管這些,她只顧自己的風光和美譽。據說今日壽宴之上,四皇子特意為她做了一首賦,通篇都是夸贊之語,聽得太后心花怒發,甚至當場便賞了四皇子?!?/br> “哦?”明蓁 聽了甚是覺得有趣。 “也不知是一首怎樣的賦,可惜我昨天未曾去宮中,竟不能聽到了?!?/br> “放心吧,我聽聞太后命人抄了不少份,要將四皇子對她的贊譽傳揚天下?!?/br> “竟還能這般?” 明蓁真的是想不到,“那此次,四皇子在太后心中的地位怕是要有變化了?!?/br> 陳霖淮搖了搖頭,“怕是也未必,四皇子身上沒有張家的血脈,張太后不會改變立場的?!?/br> 這些事,并不是他們如今能左右的。 次日,果真如同陳霖淮所說,四皇子所做的那首賦傳遍了京城。明蓁也命人抄了一份細細品讀。 果然,通篇華麗,辭藻優美,對太后這一生極盡贊譽。 明蓁還真不知四皇子居然有如此才氣,竟能做出這樣的好文章來。 誰知,很快明蓁便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第94章 張太后有意宣揚, 四皇子所做的文章很快便在京中傳頌開來。 朝中不少大臣更是人手一份,閑暇時都聚在一起品讀文中字句,對四皇子的才學贊譽有加。 姚思禮素來喜詩文, 但對這種阿諛媚上的文章并無多少好感。他品階低, 在宮宴時位置靠后,那日在宮中也不過是模糊聽了幾句。 如今聽得同僚議論, 才將文章細看了一番。這一看,姚思禮便在其間看出了幾分熟悉感來。 姚思禮心中甚是沉重, 一連兩日面色都不好。周氏見了,還以為是戶部事務多讓他憂心,直到明蓁和陳霖淮來家中時,姚思禮才又說起此事。 “四皇子在太后壽宴上獻上的那篇詞賦應是有人代筆……” 這也不算稀奇,每個皇子身邊都有自己的一班幕僚, 平日里幫著出謀劃策、潤色文章, 應是常事。 只是父親突然提起, 明蓁便知這里面許有其他緣故。 果真明蓁就見父親神情甚是失望。 “我讀了那篇詞賦,句中遣詞用句甚是熟悉, 若是沒猜錯的話,應是玉堂所做?!?/br> 孟玉堂的才學, 姚思禮一直甚是欣賞。雖然對他的一些所作所為有些不滿, 但姚思禮還是希望他潛心讀書, 不辜負這么些年的所學。 姚思禮心性高潔, 身上有著讀書人的傲骨, 素來看不慣那些阿諛奉承之事,即便是當年初入翰林院時都不屑用文章為權貴吹捧粉飾, 如今見孟玉堂竟做出這樣的文章來, 不免覺得痛心。 明蓁也有些意外, 孟玉堂才學出眾,心氣一直很高。想起去年,孟玉堂還曾因為鄉試被更換考卷而憤憤不平,如今竟主動為了四皇子代筆。 姚思禮嘆了口氣 ,“罷了,當初玉堂答應徐家來國子監讀書,我便應想到早晚會有這一日的,” 姚思禮以往是將孟玉堂當做自家的子侄,才用心教導他,對他寄予厚望。但權勢迷人眼,如今孟玉堂攀附四皇子,怕是于讀書上早就失了本心。 雖然心中失望,但姚思禮也知道人各有志,孟玉堂既是選擇了這條路,旁人也無法干涉。 只是此事讓姚思禮更加憂心,如今朝中派系復雜,暗潮涌動,張氏一黨以及不少自詡清流之士都一心只為了儲位之事,無人關心民間疾苦。 “去年冬日至今,北方一直無雨,田里干旱,只怕今年糧食要絕產。京郊等地因著搶水已經引發了幾起械斗,百姓多有傷亡,可是徐大人以及張首輔等人不想著怎樣引水救災,反而一再上書請皇上先立儲,實在是荒唐?!?/br> 如今朝中因著立儲之事,爭議頗大,就連太后壽辰那日也提起此事,但被皇上搪塞了過去。 朝中之事,明蓁這些日子也聽說了不少,對于立儲之事也頗為疑惑。 “朝中許多事,據說皇上都頗尊重太后的意見,為何立儲之事,皇上卻并不按照太后的心思辦?” 姚思禮在朝為官多年,雖受過jian臣排擠,但心中還是忠君的。他自然而然地先體諒皇上的不易。 “圣上是至孝之人,所以諸事都會與張太后商議。但立儲之事關系到天下臣民,皇上還是圣明的,不會愿意看到張氏一黨一手遮天?!?/br> 任誰都知道張太后的心思肯定是想立張貴妃所出的六皇子為太子,但這樣一來,張家的勢力更無人能抵擋了。 陳霖淮卻對皇上沒有尊崇,他冷笑道:“我看未必,當今怕是唯恐立六皇子為太子后,太后又要垂簾聽政了?!?/br> “霖淮慎言!”姚思禮眉頭輕蹙,對他擔憂不已。 “你如今在金吾衛當差,時常便會面圣,有時也需要和宮中之人打交道,若是一朝不慎,怕是會引來禍端?!?/br> 陳霖淮自然是明白這些的,“岳父教導的是,我定會小心的?!?/br> 周氏見姚思禮這般嚴肅,不免有些惱他:“霖淮也只是在家中和我們念叨幾句又有什么關系,難不成你這個岳父還會出去亂說不成?再說了,皇上若真的是圣明,這朝中便沒有那么多貪官污吏了,你也不用整日為了戶部的虧空發愁?!?/br> 姚思禮被周氏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只得低聲討饒。 “夫人……” 明蓁和陳霖淮相視一笑,都忙低頭裝作不知。 明蓁明白母親之所以這么說,也是心疼父親。自從回京之后,父親在戶部雖只是個小小的主事,但因為戶部做事的人少,各部處處都來討要銀子,父親便一心撲在公事上,這些日子甚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