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漂亮親媽 第91節
書迷正在閱讀:九十年代家屬院、校園沙雕實錄[重生]、合歡宗女修在修羅場茍命、夫君他人傻銀子多、賀蘭訣與廖敏之、在年代文里當神探、重生八零之女首富養成計劃、病美人竹馬只給我抱、離婚前,我翻車了[穿書]、嗜嬌
而且宿舍里,不把考試當回事的人,還不止宋琦一個。 白婷不知道這學期咋回事,開頭那股學習勁兒就堅持了半學期,后邊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考試成績不太理想的原因,圖書館去得少了,每天不知道忙啥,反正在宿舍很難看到人。 兩人大概率都沒把華清的這次期末考太當回事,所以等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宋琦不出意外,名列前茅的成績沒有了,白婷則直接掛了一科高等數學,來年還得重修。 宿舍其他人倒是跟著劉美云一塊兒卷,這次考得都不錯,甚至還有一兩個,這次也有機會爭取院系獎學金的名額。 蘇青禾申請的助學補助也通過了,年后開學,一個月能比別人多八塊的生活補助費,這對她來說無疑是最高興地一件事。 而劉美云毫無意外,專業課成績又是門門第一,坐實了華清第一女學神的寶座。 陸老爺子自從知道孫媳婦兒學習這么厲害以后,每天見著老伙伴就夸,笑得那叫一個合不攏嘴喲。 劉美云這邊專心搞學習,那邊姚順六卻已經第二次南下去羊城,揣著將近五千塊的現鈔去拿第二批貨源了。 不過這次沒有上次那么好運氣,能一條五塊一次性拿上四百條,這一次市場上出手這種喇叭的人明顯比上回多了起來,而且姚順六也聽劉美云提過,滬市那邊這種褲子在大街上已經差不多能經??匆娏?,就這兩天,跟他一塊兒來市場上找喇叭褲的人,大部分還都說著熟悉的滬市鄉音。 “大哥,我都看你轉幾回了,七塊一條給你啦,現在這種褲子很有市場的,我這已經是最便宜的啦!” 老板用一口夾帶著羊城特色口音的普通話,跟姚順六喊價。 姚順六轉了半天,這褲子跟他上回拿的那種料子差不多,卻一下漲了兩塊,拿回去再賣12元一條,雖然也是暴利,但跟第一次的利潤差比,難免有點落差。 所以姚順六是口水說干,把人耳朵都磨出繭子了,才把價格壓到6元錢一條,一次性拿貨700多條。 然而姚順六不知道的是,這第二批喇叭褲,劉美云根本沒打算再以12塊的價格往外銷售。 他們賣第一批喇叭褲的時候,市場接受度還不是很高,借著蹭電影熱度和送明星相片,才給市場開了條口子,然而這個口子一旦打開,市場需求就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 期初姚順六還不理解,劉美云為什么等他把第二批帶回京城的時候,只說讓他壓著,沒有第一時間往外賣。 等過了年開春,大街上穿喇叭褲的人突然多起來,裁縫鋪做喇叭褲的訂單也源源不斷,有的甚至要要排隊等很久。 劉美云這時候才讓姚順六開始銷售第二批喇叭褲,直接一條定價15元。 姚順六小心臟撲通撲通的,覺得這劉美云真的神了,把市場摸那么清楚。 他每天帶幾十條喇叭褲出去,根本不用發愁銷量的問題,甚至還好幾個人跟他壓低價,一次性都直接拿上好幾十上百條。 就算再壓,也低不過第一批12塊的價格。 最先開始買的那批人,甚至慶幸自己12塊一條買的,還送海報相片,簡直占大便宜了。 而后面想要買的,覺得能買著就不錯了,裁縫鋪自己做,要排隊不說,還要自己扯布,一共算下來也沒便宜多少,而且沒有從攤販手里買的好看。 要問為什么過個年,喇叭褲的需求突然就增大了。 自然是因為過年家家戶戶天南海北總有走親訪友、通書信電話的人,別的不說,就從京城和滬市這兩個地方,回家過年的大學生就不少。 這群人帶回家的,不僅是這一年的學習成果,還有大城市悄然流行起來的“喇叭褲”。 以至于過個年,那些沒見過喇叭褲長啥樣的人,都開始把能擁有一條喇叭褲,而當做新年愿望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市場需求的口子被拉開,可是那些嗅到商機的人,又不像劉美云他們動作這么快,等別人還在去羊城甚至滬市找這種喇叭褲的時候,姚順六他們手里的貨都出掉差不多有一半了。 而劉美云年后開學,當然是更緊張得投入到學習中了。 她想在明年80年提前從華清大學畢業,光是嘴上說說可不行,她得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前用三年時間修完四年的學分。 不僅如此,她還得寫幾篇經濟學方面的論文爭取發表到專業的學術報刊,這樣跟學校申請提前畢業,才能有優勢。畢竟這時候,大部分心里都沒有提前畢業這個概念,自己沒有兩把刷子,學校怎么可能讓你提前畢業。 也就在這一年,國外某交響樂團首次訪華,劉美云有幸作為大學生代表接待團,和京城各高校挑選出來的大學生,一起站在機場迎接,并且作為輔助翻譯,在旁觀摩學習。 當然,這個機會也是她從上千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得來的。 1000人,最后只留下5個名額,從英語讀寫、到口語、再到外國文化交流,劉美云幾乎都是碾壓競爭對手的存在,一路擠進千分之五的入選名單,最后帶著華清的?;?,一臉驕傲的站在接待團里,華清校長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他們華清是理工科學校,報名的1000名學生里,京外、京大、京師范就占了半壁江山,校長本來都不抱啥希望,哪能想到,劉美云不光經濟學得好,外語也這么強悍,才學不到兩年時間,就能如此突出,真給他們華清長臉! 然而讓校長更沒有想到的是,劉美云那頭還在京體給他們華清長臉,他在經濟部的老朋友,就激動的找來辦公室,往他桌上丟了最新一期的經濟學專業書刊。 “老曾,你們學校有個叫劉美云的同學,快,把她給我找來,我要見一下?!?/br> 曾校長還一臉懵:“她不在,你找她干啥?” “她不在?去哪兒了?”男人著急。 曾校長就把劉美云在首體代表華清參加交響樂團接待的事,驕傲的給老朋友一說。 看吧,咱們華清可不光理科生優秀,這英語也很厲害嘛! 曾校長的朋友也愣住了,他沒想到這位同學不僅經濟學得好,其他方面也這么強。 “你找劉美云啥事???”曾校長才有空去翻桌上的經濟???。 曾校長朋友等不及,直接翻到中間那一頁開始,激動的說:“劉美云同學的這篇經濟學文章,寫得太好了,你看就這篇,《經濟與未來》?!?/br> 曾校長眼皮狂跳,他手里這本經濟學術???,要沒有一點真才實學,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被刊登上的。 擦了擦眼鏡,曾校長認真看了一遍,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老朋友就等不及又指著后邊道:“還有后面這兩篇,她一共發表了三篇,都很優秀,但我最喜歡第一篇!老曾,你們學校真的培養了個人才啊,這位同學看問題的眼光很獨特,而且宏觀,文筆也風趣,引經據典的例子用得也很生動,讓經濟學沒那么枯燥了,而且人人都還看得懂!” 曾校長這一刻才明白,老朋友為什么這么激動了! 能在這種學術??习l表專業文章,而且還是一次性三篇,換了他也激動??! “這個劉美云同學啥時候畢業,把她分配到我們單位來吧,我們國家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曾校長朋友這一趟過來,也不單單只是來夸劉美云的,他是來找曾校長要人的! 像劉美云這么優秀的人才,本身又是學的經濟專業,來他們單位工作是再適合不過。 “她還有兩年才畢業呢?!?/br> 曾校長一盆冷水,潑老朋友頭上。 “……” 劉美云結束交響樂團訪華接待的光榮任務,重新投入到緊張學業中的時候,校長又把劉美云叫到辦公室,一通鼓勵表揚,當然老朋友來學校專門挖人的事他沒說。 說出來怕劉美云飄了。 可曾校長哪曉得,劉美云壓根就沒想過畢業等分配那事兒。 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好好表現積累成績,爭取提前畢業,專心干她的個體戶咧! 而姚順六那邊,也不用劉美云cao心。 跑了幾趟羊城后,他現在別說已經清楚去哪里能拿到低價質量又好的貨,甚至還能學一兩句羊城話! 劉美云就偶爾過去看看賬本,除了喇叭褲,她又讓姚順六拿了□□鏡、和的確良襯衫,一套搭配下來,夏天走在京城的公園大街上,形成一道道別具特色的風景線。 不過,也正像劉美云說的那樣,喇叭褲在京城穿的人越來越多,入這行的人也越來越多。 好些待業在家沒有工作的回城青年,趁這機會,也跟姚順六一樣,南下羊城,或者直接去滬市拿貨,再回京城銷售。 劉美云翻著賬本上的銷售統計,看見有一欄,直接13塊一次性出了200條。 “現在好多找我訂貨的,而且一開口還要的不少?!?/br> 姚順六現在都開始頭疼,每次拿回來的貨,不到幾天就沒了,而找他預定的人卻還不少,他都快逐漸從零售轉成批發了,雖然單條少賺幾塊,但是資金流回流快啊,而且節省人力和時間,他多跑一趟羊城,賺回來的錢就比自己零售還要多了。 就是他只有一個人,運輸也是個麻煩,每次跟火車都得打點關系,太多也不行。 “對了”姚順六突然想起來,跟劉美云說道:“一次買300條這個,是個女的,我賣完怕有問題,還偷偷跟了段時間,發現她是你們學校的,而且她還在賣頭繩,就這種的,一毛錢一個,還在你們學校附近租了間院子放貨,這不會對你有什么影響吧?” 姚順六主要是擔心這個。 華清大學的同窗,也在做個體戶? 劉美云倒是挺好奇。 這時候很少有像她這樣,在大學念著書,還不安分出來賺錢的吧,大部分都是在家待業的人才肯出來干這個。 不得不說,這位同學,很有錢途。 劉美云:“對了,姚大哥,這幾個月你辛苦下多跑兩趟羊城,等明年年初我想開一間服裝店?!?/br> 姚順六驚了,“開店?” “對,服裝店。就在二環內,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你有空的話,幫忙打聽一下那附近有沒有合適的鋪面?!?/br> “能行嗎?”姚順六有點不敢相信。 他們這賣喇叭褲還不到一年,劉美云就要自己開店,雖然京城這一年開始,街上也冒出不少私人做生意的鋪子,可大部分都是賣些早餐、或者理發店、補鞋和修自行車的,私人的裁縫鋪子他見過,可是服裝店目前還真沒出現過。 “肯定能行,你只管多準備點資金?!?/br> 劉美云語氣篤定。 現在都79年夏天了,要沒記錯的話,等十月份最早的一份個體戶經營執照也就出來了,到時她也提前去申請一個,等執照下來,趕在80年初寒假結束的時候服裝店開業,時間剛剛好。 當然,姚順六現在還不能未卜先知,也不知道有營業執照這回事。 但是看劉美云又是那副自信的模樣,他也不再問什么,反正每一次,聽劉美云的話就對了。 “那開店,也要不了那么多錢吧?”姚順六疑惑。 他現在手頭,去掉給自己的那份分成,單屬于劉美云能動用的那點資金就有2萬多將近3萬了。 誰能想到,劉美云從當初的2000塊,這才短短一年時間,就翻了十倍不止。 聽劉美云的語氣,三萬塊開一個服裝店都還不夠? 劉美云:“我打算自己買鋪面,不租?!?/br> 買雖然比租投資大,但是省事兒,沒那么多麻煩,這兩年正是個體戶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租房開店,即便是提前簽了合同,后邊保不齊人房東看你這鋪子進錢太快眼紅,不是三天兩頭坐地起價的漲租金,就是給你找麻煩讓你自己搬走。 劉美云想一勞永逸避開這些麻煩,就只能自己買鋪子。 這時候買京城二環內的一個鋪面,她怎么也要準備個幾萬塊吧?而且要是遇到合適的,她還想買稍微大一點,省得以后為鋪面不夠寬而頭疼。 劉美云是走一步看三步,把開店以后經常經常會發生的一些問題盡量都給規避了。 當然,這也要現在房價便宜才行,要是等再過個二十年,就算麻煩一堆,該租你也還是得租。 從姚順六那里交代完事情離開,劉美云就坐車回到部隊大院。 家里大寶他們幾個,現在新朋友越來越多,也不像以前那樣,眼巴巴等著劉美云周末回家了,他們現在是,一放假就找不見人影。 不是和同學出去滑旱冰,就是約著去看小人書,還有去體育館游泳的,攔也攔不住,管也管不著。 劉美云一回家,看見大寶他們幾個又不在,只老爺子坐在客廳,帶著老花鏡,在雕小玩意兒。 “爺爺,怎么家里就你一個人,吳媽和大寶他們呢?”劉美云走過去,給老爺子倒了杯熱茶。 “跟吳媽去市場那邊買菜了”老爺子回道。 至于順帶會買點什么回來,老爺子就沒當著孫媳婦兒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