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夏星淵并不能完全聽懂,但知道很高級就是了。 其實比起席叢柔,他更想拍的是大師姐的節目。如果用這樣硬科技的設備去拍大師姐的3A,那事后回放一定爽出天際了。若擴散出去,很可能成為新版的3A教材,無數男單女單都照著練。 “愛情是一只不羈的鳥兒,任誰都無法馴服。如果它選擇拒絕,那么我們對它的召喚都是白費?!?/br> 隨著短節目歌聲響起,立方體盒子前部的玻璃半球也隨之轉動,緊緊將焦點對準遠在冰場內滑行的小人。 席叢柔的第一個3A,落冰,穩。 現場猛地炸起了幾聲喝彩,漢語和英語都有:“好!”“太棒了!”“加油——” 叫聲之歇斯里地,在稀稀拉拉的掌聲中分外突兀,引得同看臺的觀眾紛紛伸長脖子去看是哪里的“聲源”。 掌聲稀稀拉拉不是觀眾們對席叢柔不敬,實在是她的3A過于穩當,看著既無難度也無風險性,擦著地面就過去了。 普通觀眾不解其意,入門級冰迷也不容易從rou眼分辨這是個2A還是3A。 不過對于席粉來說,這種3A就是最完美的3A了。 為什么要跳得高?為什么要跳得遠?為什么要死摳進入的角度? 小分表上給符號了嗎?既然沒有,那這就是最棒的跳法,經濟適用。至于那些為了面子活受罪的,你高、你遠、你跳得“好看”,然后你原地爆炸了。 他們不滿于普通觀眾對這一跳的冷淡,所以格外地要給冰場上的偶像支持。 當然,普通觀眾并不是故意冷淡,只是非狂熱的技術黨數據流,對每個跳躍的質量不會細究,單純地從rou眼感觀出發。 若這個跳躍使人感覺壯觀,驚嘆,那自然反應大些,若這個跳躍看上去只是普通的一跳,那自然反應小點。 但大多數普通觀眾還是很欣賞席叢柔的,畢竟運動場上,成績說話。質疑滑聯和裁判權威畢竟是小眾人士會干的事,大部分出于欣賞花滑之美的觀眾,對于席叢柔可以穩定輸出優雅、唯美風的節目還是雙手點贊的。 既然3A沒有問題,之后的3Lz自然也是穩當落冰。到了她標志性的蟹步起身接仰燕滑行,觀眾們終于大力地鼓起掌來。 此時不鼓掌更待何時?每個選手的招牌性動作都是獲得最大回應的時候! 進入后半,3F3T,像是繞著屋檐飛的燕子,一個俯沖平穩地降落到了地上。 接著便是一套熱情不足優雅有余的快節奏步法,用刃清晰,可圈可點,就是冰面覆蓋率稍微小了點。 饒是沈璔這樣完全不懂行的,都覺得她怎么總在中間靠右這塊滑來滑去,還不如之前出場的幾名選手。 但可能是為了破解沈璔的疑問,最后的旋轉席叢柔飛身掠過半場,到了另半邊完成! 她也了,現場掌聲熱烈。 許多觀眾一邊拍手一邊交頭接耳,討論的都是同一個話題:又要破紀錄了嗎? 如果一場比賽連破兩次紀錄,那可就爽了。 不過,在更具專業眼光的資深冰迷們看來,席冠軍的這套節目和她過去兩場上了3A的節目相比區別不大。 甚至可以說一模一樣。 席叢柔的優勢,或者說劣勢,就在于流水線地生產自己的節目,產品標準化做得很好,質量穩定,但也缺少驚喜??此谋荣?,永遠不會像開盲盒。 松懈了ENDING POSE后,席叢柔非常滿意,用力地攥緊了拳頭并點了一下頭。 隨后她叉腰原地滑了兩圈,這才抬起手來,在玩偶雨中與觀眾們致意。 這下,屏幕內外的席粉瞬間激動了! 要知道,席寶是不常捏拳頭了,但凡她滑完捏拳頭,都是對自己非常滿意的表現,提前等于宣告要破紀錄了! 吳妤在后臺也看到了這一幕。 本場比賽,席叢柔破不破紀錄她不是很在意,因為按照小說所寫,這場原主崩得和啥似的,而席叢柔本來就是要破紀錄的,以87.71破了她自己先前的85.24。 這也是吳妤在自己出分后沒怎么激動的原因。 她雖然超常發揮了,但按照小說原本的走向,她的86.33,還是沒有超過席叢柔的89.71。 所以不出意外,那會是一個“短命”的歷史最高分。 但在看到席叢柔滑完一握拳時吳妤笑了。 這個握拳,天知地知,席叢柔知,她也知。 《冰上精靈》里寫了,這是席叢柔發明的PUA觀眾、冰迷甚至裁判的方法。 她用一種類似馴獸的邏輯,在連續多年的時間里,逐步給所有人灌輸一個觀念。如果那套比賽她滑完握拳了,那套節目的精彩程度一定是絕佳的! 席叢柔的養母曾教導她:追求勝利不能一味地莽,一味地拼所謂的硬實力,而應該合理地運用技巧,用一些障眼法,用一些隱形的“營銷”。 吳妤問里教練:“她會比我高么?” 里教練看向她:“你說呢?” 吳妤撇嘴搖了搖頭,這可真不好說。 論節目的完成度,席叢柔是沒法和她比的,但若論故事主線的牢固程度,那她所有進行的努力,搞不好都是螳臂當車。 誰知道呢? 眼看席叢柔拾起了一只蝴蝶抱枕,這也是她的粉絲很愛扔給她的,帶去了等分區。 她在等分區仔細地整理了自己的裙子、袖口和領口,端莊得體地與鏡頭打招呼,露出和她的節目一樣標準化的穩定微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