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缺失的部分應該還是挺重要的。 陳教練擔憂她的精神狀態,里教練也說原主這一個賽季的精神狀態不太好,這些在原主的日記中都沒有體現出來。 原主寫了這么多年日記,為什么最后這大半年不寫了?是發生了什么嗎? 僅從日記最后的幾頁看,當時原主在國家隊感到很苦悶。 雖然身為國家隊的隊長,但是原主既不想負擔額外的隊長責任,下面的小隊員也不服她,形成了惡性循環。 實事求是地評價,吳妤認為原主的性格確實不適合當team leader,她更適合當團隊里的先鋒官,沖鋒在前的那個,而不是凝聚人心的那個。 看看她這大師姐當得就知道了,師弟妹看見她就遠遠退散。 第二天凌晨,吳妤四點就起床了。 她沒有叫小克,畢竟這么早喊別人起床不人道。她自己收拾了一下,帶上毛巾和小水壺就出發了。 時間還早太陽沒上山,連防曬都不用抹。 順著導航找到了學校的后山,她沿著山體步行了五分鐘左右,找到了水泥鋪就的上山路。 原地稍稍做了兩組熱身,吳妤跑上了山道。 晚夏的凌晨四點,啟明星高懸天際,晨曦尚未降臨,但東方天空的暮色已經轉淺。 吳妤按著先前查詢過的長跑的注意事項,配合呼吸的節奏和落步的速度,有條不紊地推進著距離。 她事先了解過這段山路,跑到上面那個觀景臺就是三公里了。 首次晨跑她不打算一下子上量,到了三公里先歇歇好了。 她跑的時候,棉花糖就嗚嗚呀呀地跟著她,急不可耐,像是怕她累著想邀請她上去躺一躺。 她干脆讓棉花糖變回帕子系在手腕上,免得她忍不住和棉花糖說話,被旁人看到還以為她自言自語。 她就這么在靜謐的山道上跑了二十來分鐘,雖然體力條有點見底,但告訴自己要堅持,觀景臺應該就在不遠方了。 這在此時,忽然有輛自行車從后面過來,暮色中打了鈴鐺。 吳妤靠邊,想著大概是晨練的學生,給人家讓個道。誰知那自行車在路過她時卻停了下來,車上穿黑紅T恤挺著啤酒肚的中年男子扭頭看她,看得吳妤腳步都放慢了。 不會又是遇到什么熟人的吧…… 果然,自行車上的中年男子不確定地問:“吳雨嗎?” 吳妤沒有說話,只是微微一笑,以不變應萬變。 她能怎么辦,這本小說又沒給每個出場人物都配照片。 中年男子也沒有糾結她的反應,驚奇地問:“你怎么在這里?” 這個問題吳妤可以回答:“我在這里特訓?!?/br> 中年男子點點頭:“哦,特訓好,你那個商業俱樂部,太多人用一個場子了……” 說完,他像詞窮了似的,陷入了冷場。 吳妤微笑:“您去忙吧,我跑得也差不多了,到前面觀景臺就停了?!?/br> 中年男子像被解救了似的,連連點頭,并且告訴了吳妤一個關鍵信息:“思瑩就在前面的觀景臺呢!她腳跑出泡了,這不,我去給她買ok繃。一會兒你上來??!” 這樣打著招呼,才騎車走了,留下吳妤風中凌亂。 思瑩……喬思瑩? 她昨晚才看了原主在國家隊時期的日記,這怎么讀到曹cao曹cao就到了。 這位喬思瑩是馮蓮和羅晴時期的人物,以前的女單二號。 在席與馮蓮、羅晴爭鋒的那一年,喬思瑩飽受傷病困擾在賽場上沒有任何建樹,誰知馮蓮退了,羅晴消失了后,反而是她留了下來,如今已經超過了23歲,是國家隊的扛鼎隊長。 沒錯,原主被國家隊退貨后就是喬思瑩接任了隊長,雖然她當時的成績還不如沉湖中的原主,但在資歷和得人心方面都比原主強很多…… 吳妤想,那就去會會吧。 誰知最后這不到一公里的路竟然跑得非常艱難。 平地跑三公里原本沒什么,奈何這是上山路,吳妤不停地調整呼吸,才忍住了停下來席地而坐的沖動。 終于,在拐過又一個彎后,觀景臺出現了。 那美妙的平臺此刻被黎明的曦光染出了一圈光暈,看在吳妤眼中猶如蓬萊仙閣。 她深吸一口氣,加大馬力跑了過去。 果然,觀景臺上有個妹子,正在等她,沖她揮手。 吳妤快步走了過去。 喬思瑩穿著國家隊的長袖外套,手也縮在袖子管里。身量不高,頭頂只到吳妤的鼻尖。她梳著一對麻花辮,光看臉還像個初中生,即使天光不明,還是能看到顴骨上的一些小雀斑。 因為原主日記中鮮少評價別人,所以她也不清楚喬思瑩和原主關系如何,只能現場揣摩了。 到了近前,發現氣氛有點尷尬。 喬思瑩低下頭,晃著袖子:“莫教練先往上走了,說不打擾我們說話?!?/br> 莫教練……原來剛才那位是書里國家隊的體能教練啊。 看,國家隊有專職的體能教練,她只有里某人的遠距離任務下達,這真是比不得。 原主那么好的訓練資源竟然不珍惜,被搞到退貨是怎么想的。 吳妤拉著喬思瑩來到了觀景臺邊,望著山腳下的大學校園:“你怎么在這里晨練呢?” 喬思瑩有些不好意思:“我經常跑的那個山今天有自行車比賽,所以換個地方?!?/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