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這可是皇帝的早點呀,一定比她當社畜時吃的好很多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電視劇里那樣,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 走進膳廳,楚清萱驚呆了! 長達九米的餐桌上,空空蕩蕩,只放了三樣食物,一碗粥,一盤包子,一份清炒蔬菜。正好夠她吃個飽,還一點也不浪費。 這合理嗎?一國之君就吃這些? 玉樹看出了楚清萱的震驚,給她布菜的時候十分心疼,“陛下,您先委屈一陣,等這個月過了,太后心疼您,日子就好了?!?/br> “這是怎么回事?” 玉樹語帶埋怨,將早膳變更的事情一一道來。 昨日攝政王臨時抽看了左藏庫的賬本,發現皇帝登基以后膳房的支出十分龐大,專門去尚食局走了一圈,看到昏君過于鋪張浪費,每頓餐食就是分給宮人后還有大半要倒掉,十分震怒,二話不說直接削減皇帝的伙食,嚴令膳房每餐只準上三道菜,還下了命令,原主要是敢浪費一點糧食,直接餓上三天。 原主是皇帝,但是在宮里的話語權遠遠比不上攝政王,因此,楚清萱的早膳才會這么簡單樸實。 震驚了!攝政王這個書中大反派,竟然這么節儉?還知道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倒是讓她有點刮目相看??! 楚清萱也不生氣,在古代糧食也是很珍貴的,現在的早膳,種類少了點,但是味道不錯,她以前上班一頓就一個菜,現在的生活水準也是提升了。 用完早膳,芝蘭獻上一份菜單。 楚清萱翻開,菜單寫得花里胡哨,她看到一個“東籬采菊”,猜測應該是什么菊花茶或者菊花糕的東西,反正和菊花有關,還有一個叫“嬌鶯戲蝶”,她記得上學的時候有首古詩,里面就有一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些菜名,似乎都是從古詩里摘錄出來的,猜也猜不出來是什么菜啊。 楚清萱合上菜單,“重新做一份菜單,朕要看一眼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的那種菜單?!?/br> 芝蘭面露為難,“陛下,這份菜單是太后娘娘昨日親自擬的,她說您不背完聞太師布置的《詩選集》,就不給您換菜單?!?/br> 楚清萱:……怎么吃點東西也這么復雜? --- 吃完早膳,楚清萱沒有什么事情做,干脆去勤政殿看看。 勤政殿是皇帝的書房,自原主登基以后已經荒廢三年,不過,宮女太監還是正常打掃,殿中干凈又整潔。 雖然太后還沒有放棄自己的孩子,想要督促原主學習,但是原主并沒有學習的心,只喜歡和宮廷教坊的樂師舞姬廝混在一起,什么《詩選集》都被丟到爪哇國去了。 楚清萱走到書架前,翻了翻這本《詩選集》,摘選的詩詞都是種花家人耳熟能詳的,她以前上學還背過,不過長時間不接觸大部分都很模糊了。 果然是中文寫的小說,設定的細節讓人覺得親切。 楚清萱翻閱著《詩選集》,翻到一張紙條,上面是抄錄的詩句,出自唐代鮑溶的《將歸舊山留別孟郊》。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蠶桑能幾許,衣服常著新。一飯吐尺絲,誰見此殷勤?!?/br> 原主從小被逼著女扮男裝,對太后頗有怨言,但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渴望過母愛的。太后現在還不忘督促原主的功課,可見她對原主也十分在意,只是太后當貴妃的時候和宮妃斗,當太后的時候和大臣斗,行事作風雷厲風行,強硬久了又怎么柔軟得下來。 一個渴望卻不說,一個在意也不說,一不小心就錯過了。 可惜,太后專門擬的那份菜單永遠送不到原主的手里了。太后永遠不會知道,昨夜宮廷教坊的樂師舞姬們新編了一支歌舞,原主興致頗高與他們同飲同寢,鬧到酣處醉死過去,自此香消玉殞。 楚清萱將紙條重新塞進《詩選集》,反正現在沒事干,就上上課背背古詩,盡快把菜單變正常吧。 楚清萱招來勤政殿值守的小太監,“聞太師在何處?朕今日要上課?!?/br> --- 聞太師剛下朝,正要出宮門,被太監及時攔住,他聽到荒廢學業良久的皇帝要學習,高興得胡子都要飛起來,立馬坐上轎子,往勤政殿趕。 等待聞太師來的過程中,楚清萱回憶了一下原主記憶里的聞太師。 聞太師是一個非常和善耐心的老人家,并不因為原主有個昏君的名頭就怠慢她,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只是原主已經荒廢學業多年,撿起來十分困難吃力,她在學習上很是自卑,久而久之,連聞太師都不愿意見了。 原主小的時候還算聰慧,但是她比大多數皇子瘦弱,被人欺負過幾次,心里越發自卑自怯。馨貴妃發現后,狠狠教訓了那幾個皇子的生母,那些皇子便開始冷落排擠原主。 原主和馨貴妃的強勢不同,她更多地繼承了先帝的懦弱,遇到打擊只會忍受躲避,久而久之,無心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惡性循環之后干脆放棄自我。 聞太師很快來了,和記憶里一樣溫和,楚清萱有興趣和動力,上起課來十分配合,聞太師有了反饋,課程講得更加生動有趣。 楚清萱離開中小學多年,很多古詩詞的記憶都模糊了,聞太師一點也不嫌棄她的基礎差,說是上課,更像是詩詞鑒賞會,引經據典,楚清萱都聽入迷了,上完課還有點意猶未盡,直接定了明天的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