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興許在他正式入主東宮后,興許在皇帝駕崩后,興許在他登基成為這皇宮里唯一尊者的時候,便是他清算的時機。 復雜的理由賢妃已無力去解釋,她只撐著最后一口氣,再次要求李桓:“答應母妃……” 賢妃決絕,李桓稍思忖一下,發現等母妃走后這皇宮乃至這京城里確實再沒什么是他留戀的了。于是終于點頭答應。 賢妃唇角攜著一絲笑意,閉目長辭。 因是罪妃,宣孝帝無意大肆張羅她的身后事,早便命人備了一口上好的金絲楠木棺,連夜將她送回了姜家發送。 李桓在空蕩蕩的承嫻宮里坐了一夜,第二日天剛亮,趕著早朝之前去求見了父皇。 他出來時,正逢上朝的大臣們往太極殿去,烏泱泱的人群中,他看到了李玄愆。 李玄愆已然得知了昨夜賢妃走的消息,縱是覺得這個結果不壞,到底還是出于兄長之誼上前寬慰了李桓一二。 李桓謝過,然后平靜的告知他:“四哥,今早我已向父皇請命,自愿前往奇水郡了?!彼π?,“奇水郡不是還缺一位接任的郡守么?!?/br> 李玄愆眉頭微皺,李桓的這一步實屬出乎他的預料。堂堂一位皇子,就算離開京城也應去自己的封地,李桓卻選擇去一個邊關小城做郡守? 他正欲開口勸,卻被李桓搶先拿話堵了:“四哥不必勸,我意已定。我這條命先是父皇給的,這回又是四哥給的,余生能為你們守國門,我之幸也!” 見他決絕,李玄愆淡然一笑,“好好保重?!?/br> 李桓也滿心釋然,一臉風清云淡,好似一切不愉快的都已離他遠去。 只是當他與李玄愆錯肩而過時,恰巧看到遠處一輛馬車往宮外的方向慢行,晨風卷動車簾,露出一張光艷無匹的容顏。 ? 第91章 大婚(完結篇)[V] 李桓臉上的笑意突然就僵住,足下也自覺停頓,而后便又多道了一句:“好好待她,不要讓她受委屈,不然即便遠在天涯,也會有人回來帶她走?!?/br> 李玄愆暗暗攥緊雙拳,幾個字從牙縫里擠了出來:“死心吧,不會有這種機會?!?/br> 這個答案,于李桓而言,他自己亦分不清是好是壞。不過有一點,倒是令他頗覺得安慰。 一個是奇水郡主,一個是奇水郡守,縱是余生不再相見,她也將終身享著他治下的食邑,倒也算是羈絆至死了。 遠處的兩個男人為自己暗暗相爭,溫梓童并不知,她只管打著哈欠歪靠在軟枕上小憩。說來也是怪了,她睡過一輩子的皇宮,如今再睡竟覺陌生,怎么也睡不踏實,于是只得在回家的路上補個眠。 出宮的一路馬車行得四平八穩,出宮后卻猛然停了下來,溫梓童打了個突,忙問:“發生何事?” “回溫姑娘,是有個人跪在宮門外,剛剛險些撞了她?!?/br> 溫梓童撩簾一看,果然一年輕女子跪在地上,她看那人的同時,那人也抬起臉來看她。 “連今瑤?” 往日連今瑤何等倨傲,可如今家逢大難,那些不合時宜的傲氣早就隨著父兄被押入大牢而殆盡了。 這些日子她四處求情無門,想著唯一能幫她的只有六皇子李桓,是以昨日得知李桓回了宮,便跪在宮門外找機會求見,然而從昨夜到今早,不論赴宴的還是上朝的,所有人都躲著她,沒有一個人肯為她捎句話進去。 如今溫梓童送上門來了,她也不挑,連忙爬起來抓住車窗求助:“溫姑娘,我知道我以前不好,冒犯過您多次,求您大人有大量幫幫我!” 連家得到應得的下場,溫梓童也并不是落井下石的人,可是她也絕無可能拋棄原則去幫人,于是問她:“你該不是想讓我為你父兄通敵的事求情吧?” 連今瑤慌忙搖頭,她還是拎得清的:“不是不是,我只求您幫我給六殿下帶句話,告訴他我一直在這里等他,求他來見我一面?!?/br> 這倒不是什么大事,溫梓童痛快答應下來,然后讓馬夫返回,找了個小宮女幫忙往六殿下的宮里帶句話。 誰知這個小宮女記性不好,轉頭就忘了剛剛準太子妃交待的原話,只依稀記得那句“宮門外等著六皇子”,于是便將這話帶去了六殿下處。 宮人來稟時,李桓聽聞是溫梓童要見他,心下猛地一驚,說不清是喜悅還是懼怕。但他很快便去了。 然而宮門外沒有溫梓童,只有跪在那里搖搖欲墜的連今瑤。 他走到她身邊,“是你要見我?” 連今瑤哭著點頭,她真是太不爭氣了,見到他之前她有一肚子話要和他說,可如今人來了,她卻只會流淚。 緩了半晌,她才終于說出重點:“殿下,求您念在你我往昔情份上,救救我的父兄!我不求他們官復原職,只求他們能活命……” 李桓長嘆一聲,“你可知他們所犯之罪,原應誅三族的?” 她自是知道的。 見她沒臉說,李桓接著道:“如今圣上寬仁,既未波及連家女眷,也未累及三族,你該知足謝恩了?!?/br> 連今瑤明白,論道理她是不占理的,可眼下她自然不是為了講道理而來,她是來講情面的。于是仰起一張梨花帶雨的臉,帶著絲嗔怨:“殿下當真不念及我對殿下的一片癡心?” “癡心……”李桓笑著將手負至身后,“稍候我便要啟程前往邊關,從此駐守在奇水郡,你可愿隨我一同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