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死后男主他瘋了、穿成反派世子爺的親meimei、超凡大衛、八零搖錢樹崽崽、我靠白蓮人設攻略病嬌男配[穿書]、逃離人渣的方法[快穿]、黑蓮花他總用美色攻略我[女尊]、良緣喜嫁、那個混蛋很迷人、長生荼蘼
晚上,方纖星照舊在告訴謝跖情況之前,先逼著他說了一些討好討喜的話,謝跖現在的話術、表情包都比以前豐富了很多。 體驗感也好了很多。 但今天謝跖的回復卻有點遲緩。 跟他說,她的計劃書已經遞了上去,內部消息同意了,只是不同意就這么草率決定與澄星合作,而是想把計劃書主題公示,公開競標。 同意公開競標也算成功了大半,畢竟跟其他臨時卷進來的人比起來,方纖星占的優勢不可謂不大。再加上,為了未來夫郎,方纖星也會讓自己百分百競標成功的。 謝跖反應過來,慌張地“啊”了一聲。 事快成了,他卻要被外派出去了?謝跖心里有些煩躁。 方纖星換了換坐姿,發了語音過來:“怎么沒反應?我可是費了好大力氣才做到這一步的,你的誠意呢? 方纖星的聲音清冽里揉著幾分笑意,聽在耳朵里像是被風拂過,癢癢的,尾音還故意勾著繞著,成心擾亂別人。 謝跖聽完就把她發來的語音記錄刪了。 她總是使壞心思戲弄他,謝跖防著她防得緊。 作者有話說: 現代女尊是不是有些冷啊~我瑟瑟發抖~一定不是我寫得有問題,握拳。 第11章 謝跖想了想,還是把出差的事,跟方纖星說了。 聽謝跖說他要去給一個故事背景是元舜朝的劇組做專家顧問,方纖星覺得好耳熟,一問果然是《元舜女帝》那部劇。 世界可真是小。 她是這部電視劇的投資商之一,她meimei在劇里扮演女二,劇組雖然在離市區較遠的霓格影視城,但也算半個自家地盤了。 這頭,政府競標一系列流程,快不起來。 分界海那邊的水下考古隊員需要培訓一段時間,也快不起來。 所以,她支持謝跖先去劇組輕松一下。 因為宋籠沙還在離家出走中,不想暴露和家里人的關系,所以方纖星避過宋籠沙,只說這部劇有她投資,到了那兒,要是有人欺負他就聯系她。 謝跖聽方纖星分析了之后,心情好轉了很多,起身,一邊整理行李,一邊跟方纖星繼續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方纖星開始吐槽那部電視劇了。 問他,元舜女帝和溫茹到底有沒有一腿,語氣有點八卦。 想到方纖星端著一貫正經的外貌,側耳過來想聽八卦的樣子,謝跖勾唇笑了一下,等意識過來,趕緊唇角扯平,聳了聳鼻子。 “都是些野史胡說,元舜女帝是宓代后宮人數最多的帝王,三宮六院就是從她開始的,她后來命人在溫茹棺墓上刻的那句卿去無聲,山海傾頹只是表達難過而已?!?/br> “古時候交通不便,分離之后能活著再見非常難,所以古人把友情看得很重,元舜女帝和溫茹應該是君臣之下的友情?!?/br> “蔚代就曾有一位皇女曾給自己的幕僚寫過近千字的墓志銘,用詞極盡纏綿悱惻,但從現有的史料和文物考證,她們很清白?!?/br> 方纖星看他正經地發了那么一長段過來,臉上浮上笑意:“那弋陽王君呢?還有元舜女帝的顧君后?都沒關系嗎?” 謝跖沒想到方纖星知道的還挺多,認真地回答她:“弋陽王君的死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密,史書只說,元舜女帝中年受巫醫蠱惑,任由巫醫滲透到遍布大宓的保育院里下毒手,害了數百萬人命?!?/br> “弋陽王君不忍百姓受難,在宮中縱火自焚,血染宮墻,這才喚醒了元舜女帝。女帝后悔不已,將禍亂的巫醫盡數抓到煒京城中伏法,燒毀巫醫邪書三萬多冊?!?/br> 說完,謝跖長嘆了一聲:“一時間,原本遍布大宓的保育院十不存一,男人生育求醫艱難,難產而死的人不計其數?!?/br> “要不是有溫茹失蹤前為元舜朝積累的財富做基礎,各地官長、士紳、巾幗聲援,宓代恐怕就要在元舜朝終結了?!?/br> “但刨去巫醫之禍里的過錯,元舜女帝仍然算得上千古一帝。禍亂后生靈涂炭,她竟然只用七年時間就恢復了,后來還多次組織專人在大宓以及大宓以外的國家搜集散軼的醫書,巫醫分離,修撰了當時最大體例的醫庫全書,惠澤所有百姓,宓代人口因此達到了巫醫之禍前的三倍還多,生生扭轉了危機,讓宓代此后極盛了四百年?!?/br> “至于顧君后,他只是一個君后,僅此而已。他出身不好,罪臣之子,基本仰仗元舜女帝的寵愛過日子,放縱元舜女帝擴建后宮,擴出了三宮六院,后來的繼任女帝也不是他親生的?!?/br> 方纖星意外地眨了眨眼:“那你為什么不崇拜元舜女帝,反而對溫茹那么關注?總不能是因為元舜女帝很渣,溫茹卻是個專一的吧?!?/br> 謝跖也說不清楚,學這段歷史的時候,書上只有短短一段話,但他就是看著溫茹兩個字不挪眼。 那時溫茹還沒有畫像傳世,野史里說她長得極好,為她編排了許多艷史,說她出門一趟,馬車上就會插滿了過路男子拋來的鮮花,很長一段時間,她甚至要去找好友借馬車,才能出行。 但謝跖卻覺得,野史十有八九是夸大了,古代鮮花并不用來示愛,向溫茹投擲鮮花的只怕是感激溫茹施惠于民的普通百姓。 謝跖半天沒回答,方纖星垂著眼,暗自撇了撇嘴。不用猜,謝跖肯定又去想那個溫茹了,說不定還會把溫茹的畫像重新翻出來,看著看著,把她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