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書迷正在閱讀:柔軟的殼、余生,依然很愛你、百歲,35歲長命百歲、我師父網戀對象是他白月光、一表三萬里、仙塵遺事、穿成白月光她前妻(GL)、[綜]全世界變小記錄、[全職高手同人]山有木兮、不好好捉鬼就要嫁豪門
謝宵昔年美譽“天外謫仙人”,最是君子如玉端方知禮,不料私底下卻最為卑鄙,他借她手清除朋黨,整頓超綱,卻偏偏害她惹了一身“禍國殃民”的惡名聲~ 她尚未去含章殿找他算賬,他卻不顧君威,做梁上君子上了癮,夜半三更翻來她這獻賢殿里偷香竊玉,最是可惡。 知雪折竹二婢倒是習以為常,景帝登位前曾立西北不世之功,武學之上亦是無出其右,她們二人這三腳貓的功夫自是抵擋不住,更何況此刻殿內那燥人動靜,她們早已司空見慣。 負責司寢的紫儀殿掌事總管杜魏小酌一杯,連連感慨:“獻賢殿里的那位仙人,可真是位有能耐的貴人,如此下去我可就要賦閑養老嘍~” 謝宵后宮雖比不上先帝鶯鶯燕燕,卻也是盡態極妍,爭奇斗艷,本來陛下就非重色之人,能上龍床的寥寥無幾,除了數年前的那位昭儀娘娘,連貴妃都比不上獻賢殿的這位圣寵不衰。 成碧本就嫌謝宵在床笫之上惱人,不死也要脫身皮,更何況他身子看起來單薄,但最是道貌岸然,常常一時興起,徹夜不衰。 ☆、第四十二章 夙興哥哥 雖然五感盡失,但成碧總覺腰酸背痛,那日她腰都快折斷了,離了他這幾日她尚未緩過勁來,他卻食髓知味,將她思緒全部打亂,實在是煩人。 成碧推搡著他,自然不能讓他輕而易舉的得償所愿,“陛下,距離月圓之夜尚有幾日呢……”她有心提醒著他兩人朝夕之約。 她的抗拒,一咬唇一回眸,反而更像是欲拒還迎,請君入甕了。 謝宵卻捏著她小巧的下頜,“那只是仙人的‘君子之約’,朕從未點頭應允~” “君無戲言,陛下豈能言而無信?”她抓著披帛不肯松手。 “數日不見,你倒是狠得下心腸!”他言之鑿鑿,似在抱怨她的薄情寡性,偏偏他是將她放在心尖上的。 借著燭光,成碧看謝宵的臉色已比前日好了很多,見他面容俊朗,姿態閑適,一身白金色的薄衫長身玉立,若松柏映雪,清寒挺拔。 他將手上的白玉扳指取下,置于小幾上,又見她難得一身淡粉色襦裙,眉眼含春,身姿窈窕,明明闔宮里都是這樣的打扮,獨獨惹他情難自制。 “日日思君不見君……”他呢喃道,卻沒有給予她任何反抗的機會。 謝宵的唇仿佛帶著魔力,從被他捏出紅印的下頜開始,溫柔卻又略顯焦躁之意,他的目光哪還是什么讀圣賢書的端方君子。 比之初時,不知溫膩輕松了多少。 下一刻,她藏在袖中鋒利的匕首,就貼上了他的脖頸,但卻臂力虛浮,鋒刃出鞘時控制不住,劃開了細小的口子,血緩緩流了出來。 他這次身邊并未帶任何暗衛,甚至只要她稍稍一用力,就可以取他性命。 謝宵嘴角一抹淺笑,若宣紙上暈開的春水梨花,頸上利刃全然未視作威脅,卻覺閨中情趣,他輕輕將匕首推離分毫,笑道:“最毒婦人心,卿卿傷朕可會心疼?” 她剛剛滿是媚色的眼眸中,此時卻清冷一片:“敢問陛下,剛才又是將貧道當成元夙皇后?” 他奪了她手里的匕首,丟出三尺之外,人卻纏她愈緊,嗓音越發喑?。骸扒淝溆趾伪匾c朕打啞謎呢?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那些人,那些無論是有心,或是無意附議成家謀逆的朝臣武將,被他賜死車裂的言官,是最后一批…… 自他登位伊始,他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明面上是鐵血手腕,整肅朝綱,但卻都是在為她報仇。 但謝宵卻忘了,明明他才是始作俑者,亡羊補牢,又替誰賺盡清名,自然不言而喻 。 原來他都知道,自她進宮他便一直知道她的身份,成碧整個人瞬間被抽空了力氣,若非撐著小幾一下子便癱軟在地,她失魂落魄的往后退了幾步,嗤笑一聲:“那我的陛下,陪我這跳梁小丑演了數月的折子戲,您可還快活?” 她的語氣異曲同工,剛剛他還在問她“是否歡愉”,兩個人心懷鬼胎,卻還虛情假意溫存纏綿,豈非是天底下最大的諷刺? 他朝她伸出手,仿佛當年兩情繾綣時的溫柔誘哄:“阿嫵過來,來夙興哥哥這里~” 夙興是她為他取的字,卻成了她的夢魘與魔咒,她往后倒退幾步,眼神驚恐:“你別過來,你不能過來……” 殿外的知雪折竹還以為發生了什么意外,想都不想就直接往里闖,卻被暗處飛擲來的白玉扳指和他的一聲呵斥“退下”,給生生擋在了門外,畢竟殿內那是大渝天子,誰人奈何不得,她們只能一人守在殿外,一人去急尋天一法師。 這一幕似曾相識,他初初將她鎖在未央殿的時候,這是千般細語百般的安撫,但她還是哭到聲嘶力竭,喉嚨沙啞,再也說不出話。 他禁錮她雙手都青的發紫了,但還是用盡所有力氣,“阿嫵,朕原先不想這么早挑明,但朕再也無法忍受與你離別之苦,朕不信鬼神不信天,但你回來了……” 他終于有機會傾盡相思之苦,但她嘴唇發紫,整個人顫抖的幾乎無法自控:“我成家一百二十六口亡魂,地下永不瞑目,夜夜追魂索命,我又如何能安?” 誰料情緒起伏太過,竟生生激起她體內的“纏郎蠱”。 “對不起,對不起……”向來冷心冷情的天子聲聲懇求,句句殷切,似乎只要她肯留下,什么男兒膝下,重若黃金,什么江山兮美,星漢燦爛,全都不值一提,付之一炬,他之性命他之河山都在在所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