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書迷正在閱讀:柔軟的殼、余生,依然很愛你、百歲,35歲長命百歲、我師父網戀對象是他白月光、一表三萬里、仙塵遺事、穿成白月光她前妻(GL)、[綜]全世界變小記錄、[全職高手同人]山有木兮、不好好捉鬼就要嫁豪門
☆、第四十章 意中人 其實早有端倪,向來韜光養晦的他,竟然會為了蕭凝裳,主動去碰北戎的霉頭,哪次相見,凝裳她不是精心裝扮,笑意盈盈,那若臨花照水的盈盈拂禮,總是惹他側目,當時只是她沒心沒肺沒眼力見。 他向來是煩她纏著他的,凝裳知琴棋,懂書畫,不僅一手好女工,但那栩栩如生的妙筆丹青,她已是自愧不如,而他含章殿中的詩書工本,哪一本蕭凝裳她都看過,都能陪他娓娓道來。 哪次想見想邀,凝裳她不在他身側,三人同行,珍饈茶點,執筆書信…… 如此細想來的點點滴滴,謝宵的格外留心妥帖,唯恐疏漏,蕭凝裳的盈盈一笑,嬌羞萬千,最后那封送到她手里,連提筆小字都能落錯,她如何能誆騙自己,那是送信小廝的疏漏。 阿嫵阿汝,如此相似,不過一字之差,他那句“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狈置髡乔橐饫`綣,難分難舍的愛侶,總不能是寫給她的。 他是故意送這封信來,是故意譏諷她貪慕權榮,水性楊花,還是別有深意,另做他用,她已病得起不來床,無力深究。 大渝自詡□□上國,男子無不以三妻四妾為榮,自述鐘情如太子,敢為蕭凝裳忤逆皇后,但他東宮那些鶯鶯燕燕,還是時常嘗新鮮。 這些為君尊位的體面,陛下儲君如此,更何況尋常世族權貴,像父王這樣獨守母妃一人,后院清靜的寥寥無幾,更何況父王在未娶妻之前,房里也有一二侍妾伺候。 成碧總以為她與他,同旁人定然不同,但如今看來他謝夙興也不過凡俗爾。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夏日午后,暑熱難當,哪怕獻賢殿內放了冰塊,但總覺得大汗淋漓,在玉溪山時,她會帶她貼身伺候的知雪折竹,到山后的冷泉沐浴嬉戲,林蔭如蓋,曲水流觴,好不快活。 在宮內種種規矩拘著,抬頭便是這四四方方的天,還有蛙鳴聒噪人心,酷暑煎熬,知雪折竹伺候更加殷勤得當,因為成碧身如冷玉,溫涼潤骨,靠近她是仿若清風拂面,宜人涼爽。 不多時,知雪自殿外問詢:“仙人,西南艷秾圣女請見?!?/br> 成碧吩咐折竹將那盆杜鵑枯枝挪了下去,整了下衣冠妥帖,并無不妥,才讓知雪把西南圣女請進來,她與艷秾并無交情,思慮定她體內纏郎蠱有關聯。 含章殿里“關”了她數日,謝宵終于舍得放她回了獻賢殿,折竹是侍弄花草的好手, 而窗邊她自宮外帶來的那株杜鵑,早已枯黃了葉子無力回天。 她御下極嚴,承自昭訓皇后恩威并施,剛柔并濟,見折竹惴惴不安,她出言寬慰道:“這宸宮更深露重,本就不是嬌養人的寶地……” 成碧手中的那枚赤金嵌翡翠滴珠護甲,是謝宵著阮顯親自送來的珠翠,她拿護甲勾起盆中那濕潤的泥土滿是血腥味,她黛眉未蹙,滿臉嫌惡。 與之送來的還有許多錦衣華服,中以正紅色居多,亦有她常穿的天水碧、柳葉青等色,珠粉、胭脂、眉黛已是上品,看來宮內這些女官司制,已全然將她當成了寵妃。 這些華服再繁麗,也比不過大婚嫁衣之盛。 她及笄那年姨母送來的鳳冠霞帔,是七十二位繡娘耗費整整一年的心血,上面金線繡成的九鳳羽毛若金,熠熠生輝,更綴了八十一顆鮫珠,顆顆明亮碩大,姨母更是賞了她封后時所戴的金釵為她添妝。 但偏偏事與愿違…… 后族長孫氏,最盛時一門五侯,姻親遍京都,門生掌朝堂,世族歷經百年,由盛轉衰,延至平帝這朝再興,長孫氏嫡長女嫁與當今陛下謝崇為后,嫡幼女嫁與西南成王為妻,可謂權傾一時,無出其右。 平帝謝崇早年間也是意氣風發,名聲赫赫,與昭訓皇后長孫宣柔也是天作之合,但謝崇剛愎多疑,為人柔懦,又湛于酒色,帝后大婚初也有過如膠似漆,相敬如賓之時,但情濃意寡,君恩流水,兩人品性相左,難溶于水,很快便成了一雙怨偶,相看兩生厭。 姨母崩世前,曾緊握著她的手苦苦念著一個男子的名字,她喚他“桓珩”…… 成碧就算是再孤陋寡聞,也聽過隆盛二年“崇慶四君子”的盛名,而桓珩正是當時四君子之首,姿容絕世,文采斐然,同她父王并稱“文武雙璧”,隆盛二年被謝崇欽點為探花,他本為魁首,但因考卷末尾落筆之時,不小心滴落一滴豆大的墨痕,故又了“墨點探花”的美譽。 成碧千算萬算都不曾算到,姨母入宮前竟與這位“墨點探花”有一段情,更在大婚之前就珠胎暗結…… 這便是后來蕭凝裳獻給謝宵的絕密,也是謝宵發動儲華之變奪位的最大籌碼。 先帝謝崇一生后妃無數,縱歡漁色,卻不料自己最器重最寄予厚望的嫡長子,竟然是他此生之辱,而那個冷宮出身最卑賤,自己最看不起的兒子,竟是他最后唯一的指望。 其中內幕成碧并不全然知曉,只知那年寒冬奇冷,姨母的身體每況愈下,而謝崇正沉浸在剛剛進宮的那批明媚鮮妍花一樣的采女中,未央殿的門他十數年不曾踏入了。 原本只待太子大婚,儲君監國一切順理成章,但是自冬至夜后,謝崇便免了太子請安,三日后更是褫奪太子璽綬,又調禁軍幽閉東宮,宸宮不明所以之下就變了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