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怪文里當縣令的日子 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懸溺、我的牌位成了古玩大佬的掌心寶、奧特曼之從三千萬年前開始、惡果(黑化雙子騎士h)、沉淵(骨科)、三奚、嬌生慣養(兄妹,出軌)、白狐妖傳、時畫時安(古言1v1H)、【NP】《公主羅裙裝不下》
官府的人趕來這個小木樓時,看到的是一排睡得正香的小兒,而趙老三口中的烏大早已經不見人影。 就連他養的那些通人性的動物也都不見了蹤跡。 這事一度成了瓊寧府城的熱談。 當然,那段時間孩童也被拘得厲害。 …… 宋延年替這些不幸的孩子堪輿了一個風水陰宅,將他們葬在了風白山的最高處。 他燃了三柱清香,煙霧后他的面容有些看不清。 “我替你們安了個家,從此山水為伴,青山為靠,面朝綠水,愿下一世無病無災福祿壽全,父母親友深情長久伴……” 安葬好那些命苦的孩童,宋延年牽著那頭丑驢去尋鳳娘。 他還是在那片河堤的綠柳下看到鳳娘的。 鳳娘已經不瘋了,她穿著洗得發白卻十分干凈的衣服,凌亂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偶爾風吹亂了她鬢前的幾絲碎發,整個人平和又溫柔。 她正拿摟著一條黃色的大狗,前面扔著一個威風凜凜的小牛風箏,顯然她們剛剛玩過了一陣子的風箏。 春風中,她低頭親了親大狗兒的頭頂,輕聲道。 “小鳳,娘和你再放一會兒風箏好不好?!?/br> 大狗也不說話,只是依戀的依著鳳娘瘦削的身子。 宋延年看了好一會兒,這才牽著毛驢走到鳳娘身后,他開口喚到。 “鳳娘?!?/br> 鳳娘回過頭,她有些迷惑的看了宋延年,顯然這個少年并不是她認識的人。 “你是?” 宋延年輕聲笑道,“王記水煎包?!?/br> 迷蒙的記憶好似被一雙輕柔的手撥開,鳳娘驚喜的看著宋延年,慢慢的積蓄了淚水。 原來,這也是庇護過她的人。 宋延年將那老驢的韁繩放到鳳娘的手中。 鳳娘詫異:“這是?” 宋延年笑著道,“我聽李家食記的小哥說了,你以前最會做豆腐,做出來的豆腐又嫩又香,流浪不是長久之計,你和小鳳總要有生計,就讓這老驢為你推磨吧?!?/br> 老驢眼里簌簌的掉著淚水。 鳳娘有些遲疑。 宋延年拿鞭子用力的甩了它一記。 “有的人不想做人,就想做畜生,咱們得成全他,不是嗎?” 他將采生折割的事告訴了鳳娘,并且阻止了鳳娘想要用韁繩勒死毛驢的想法。 “死了就萬事空了,讓他清醒又長長久久的過一下這種生活,他才知道自己到底造了什么孽?!?/br> “刀只有落在自己身上,他才知道什么是痛,什么是悔?!?/br> 毛驢簌簌的掉著眼淚,老眼里滿是祈求。 宋延年:“你就放心吧,我會讓你活很久很久?!彼懒撕?,陰間還有債要算。 他挪開視線,隨即看向小鳳。 “她這是?” 鳳娘眼里涌出淚水,“神聽到了我的哀求和哭泣,祂讓小鳳還能再陪我好幾年?!?/br> 直到小鳳自己想走的那一天。 宋延年看了一會兒笑道,“那很好,小鳳也想陪著你?!?/br> 遠處鳳白山樹枝搖搖擺擺,風帶來簌簌的聲音…… 瓊寧府史記記載了一個奇女子鳳娘,她在瘋癲后突然轉好,靠著磨豆腐發家,慢慢的做成了州府中的大商人。 她一生仁慈,身邊常伴一條大狗,唯一讓人詬病的是,她對一條老驢萬分冷酷。 少吃少喝不說,動作稍慢就是鞭子伺候,一天到晚的干著推磨的活…… 每個聽到故事的人都會對老驢心生同情,但神奇的是,一旦見過老驢,各個又心生厭煩。 一百姓厭惡道:“鳳娘太仁慈了,我只會多抽它幾鞭子?!?/br> 這事一度成了瓊寧的怪談。 第72章 圓樓鎮,青石路旁的趙家。 趙氏用布巾將小兒背在背上,她一邊從鐵鍋里舀出一勺熱水,一邊顛了顛背上的小兒。 她家男人趙興中正在飯桌上飛快的扒著飯。 一碗糙米下肚,趙興中終于緩過了肚中的那股饑餓勁兒,他打了個長長的嗝兒,道一聲舒服,閑聊似的問起了自家婆娘。 “隔壁的好婆怎么回事,我從回來開始就聽到她在那兒哭,沒完沒了的……” “她家死人了?” 話雖難聽,但是實在。 趙氏停了手中的活,她回頭撇撇嘴道。 “沒有死人,不過我覺得吧,她家攤上的這事和死人了差不多?!?/br> 都是破家。 她有些幸災樂禍的道,“她啊,四個兒子都要被官府捉走了?!?/br> 好婆往日里憑著生了四個兒子橫行鄰里,作為鄰居又差了一個輩分的她,雖然娘家也是圓樓鎮趙家人,但明里暗里還是在好婆手上吃了幾次暗虧。 趙興中詫異:“阿大他們怎么了?” 趙氏將碗洗的砰砰響,“呸,別叫得這么親近,不知情的還以為咱們和他們是一樣的人?!?/br> “好婆這幾個兒子,簡直給咱們圓樓鎮丟大臉了?!?/br> 趙氏啐了一口,“這些喪天良的東西,我說他們家前些日子怎么發財了,敢情都是骯臟錢啊?!?/br> 趙興中無奈,“快說快說,他們到底干啥了!” 賣啥關子喲! “還有,我再和你說一次哈,你別一生氣就把碗弄得砰砰響,當家的我在外頭討幾個銅板不容易?!?/br> 趙氏:“行啦行啦,賺點錢就啰嗦?!彼炖锎舐曕爨?,手中的動作卻真的放輕了。 “你才回來所以不清楚,好婆家里的事,咱們圓樓鎮里都傳遍了?!?/br> “昨兒瓊寧府城里來了好幾個衙役,說是要來搜捕趙大他們,你知道他們在府城里做了啥事嗎?” 趙興中:“還能干嘛,翻高兒唄,鎮里早有人說過了?!?/br>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趙大兄弟幾個干的行當,圓樓鎮里大家伙兒也多有耳聞。 只不過下九流的偷兒也是有道義的,他們不會偷自己同鎮的鄉親,并且闖出名聲的偷兒還會震懾道上的同行,護住自己故鄉這方水土。 也因為這,圓樓鎮的人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趙興中:“我上次聽誰說過來著,趙大趙二愛跑燈花,專門挑著黃昏昏暗時分,眾人不備的時候動手?!?/br> “趙三趙四入行沒幾年,他們多是活動在天光未亮,那時大家伙兒睡得正憨,這樣難度也低一些?!?/br> 說到這里,趙興中也覺得有兩分好笑,樂樂呵呵的和自家婆娘說道。 “名兒還挺文雅的,叫什么踏早青?!?/br> 趙氏:…… 呸!小偷小摸的還講究上了。 趙氏:“不是,這次他們不偷東西了,改為偷拐別人家的小孩,我聽那衙役說了,足足十一個孩子?!?/br> “除了沒怎么動手的趙三,趙大、趙二和趙四估計要流放,知府大人氣的厲害,京里來了個大官,一直要抓知府大人的小辮子,這事兒撞刀口上了。 “就是趙三,也要脫一層皮了?!?/br> “昨天衙役一來,好婆當場就暈過去了,醒來后就一直哭到現在?!?/br> 趙興中驚了,良久他才找回自己的語言。 “趙大他們放肆了,這樣斷子絕孫的活也敢碰?” 趙氏:“就是,賺再多都沒用,官府在他家抄出了許多銀子,衙役可不管這些銀子是怎么來的,他們通通當做是偷拐孩童的臟銀?!?/br> “現在,好婆家里是人財兩空了?!?/br> 說到這,趙氏自己也愣住了,她陡然想起月前那小書生說過啥明水暗水的。 她喃喃道:“金山過過眼,銀山經手散,對上了對上了……” 趙興中抬眼看了下突然愣住的婆娘,“媳婦?” 趙氏一臉興奮,“當家的,我和你說啊,我上個月遇到高人了……” 接著她就像是倒豆子一樣,噼里啪啦的將月余前的事情說了一遍。 最后總結道。 “該!讓那好婆不做人,上梁不正下梁歪,老話說得有理!。 趙興中:“……“碰巧的吧,哪有這么神神叨叨的事?!?/br> 趙氏卻是深信不疑,她越想越覺得那書生氣度不凡,見自家當家不以為意的模樣,頓時不爽的推攘了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