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新帝半夜回到寢宮,捶著龍床,哭罵了半日。 當然,他半個字也不敢罵邵遠山。 邵遠山有很多手下,這些手下還有刀子。 很鋒利的刀子。 而且,邵遠山曾經說過,做尚書的人,不止他姓劉的一個,也就是說,如果他表現得讓邵遠山有任何不滿 楚京城破那日,他就已經不是大臣,而是一個已經亡了國的亡國奴了。 他已經失去了和邵遠山談條件的權利了。 沒有國家的人,是沒有賣國的資格的。 既然他連賣國的資格都沒有了,怎么還敢對邵遠山表示不滿呢? 所以他大罵那些女子。 這些女人,怎么這么不知道廉恥呢! 怎么不肯替他守節呢! 哭完后,他咬牙切齒地準備修史修書,要從史書到演義戲曲,統統要咒罵不守節不知廉恥的女人們,正是她們,危害了大楚的江山社稷,把好好的江山,糟蹋成了這副德行! 都是因為這些女人不肯守節的緣故! 以后一定要加強對女人們的守節教育! 他雖然打不過東麗,但是欺負女人還是在行的,就像那些管不住男人的正室,欺負小妾丫鬟那么在行。 第一百二十四章 舉秀才不知書 得知楚京無血開城的消息,陶立雪一點兒也不驚訝。 雖然之前她對軍事那就是完全的門外漢,比羅爾雅還白的白白如果說羅爾雅只認得航母,那陶立雪就是連航母是啥樣都不知道而且不能理解讓一個古代女人理解航母是怎樣一回事確實困難。 但是這些日子耳濡目染,她已經對大楚的帝國精英、國家棟梁都是些什么貨色,心里有底了。 比如,上次她問撫寧公主,皇帝、大臣怎么能同意把她們送到東麗兵營的時候,公主回答,大臣都說昭君出塞的屈辱,自古有之,戲文小曲上都唱的,漢元帝都曉得游牧人的yin威不能抵擋,要以國家社稷為重,不能舍不得幾個女子 陶立雪大訝道,難道大臣們沒看過漢書么? 在羅爾雅當監生前住在赤湖的那幾年,她曾經和陶立雪一起教導林小荷《史記》與《漢書》。 在陶立雪準備給林小荷讀烈女故事被她阻止后。 那《史記》還有謗書的嫌疑,《漢書》可是官修正史,被烈女故事稱贊的班昭也曾經參與編寫的,想必沒啥問題。 所以陶立雪一來為了給林小荷講課,二來也為了打發漫長無聊的時光,把《漢書》看了不少篇章。 漢書上,可是明明白白地寫了,兩單于為獲取漢朝的支持,爭相送兒子到漢朝,呼韓邪更是親自到長安朝拜稱臣,漢朝將另一單于雖遠必誅后,將**良家子而不是一直以來用于和親的宗室女賜予呼韓邪為閼氏。 哪里來的迫于匈奴yin威??! 也無怪她疑惑,各種戲文小曲上,那農耕民族種田人,都是一副小白兔模樣,那游牧民族,總是照例的窮兇極惡,任誰看熟了這些,都想不到小白兔能給一個窮兇極惡配個丫鬟當正室 在他們不了解另外一個窮兇極惡的腦袋正掛在小白兔家當裝飾的時候。 怎么能了解到呢? 戲文上都是那樣的啊,正史那么枯燥的東西當然沒有漢元帝和王昭君深深相愛迫于匈奴yin威分手來得那么狗血好看還能當典故教訓皇帝??! 但是一般人也就罷了,大臣們不可能沒看過??! 哦,就是他們看過了,漢元帝被迫獻出王昭君,和被視為懦弱無能的漢元帝時代曾經誅殺過一個單于,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長安恐嚇蠻夷,哪個用來做例子能說服皇帝安分守己,乖乖地獻出子女玉帛呢?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就像司馬光作為資治通鑒的編寫人,肯定讀過蒙恬衛青北驅匈奴的歷史,也知道李靖等人如何大破突厥,但這不妨礙他上書說游牧民族騎射為業,不是整天種田的農耕民族可以抵擋的,只要一打,農耕必敗無疑! 誰叫他的政敵王安石搞的新政要練兵對敵呢? 那農耕的本國就一定打不過游牧的敵國。 甭管歷史上是咋樣的。 甭管原版歷史是怎樣的,反正話語權在這些大臣手里,他們有很多為他們效勞的筆桿子,連太陽都可以寫成方的,連虜賊都可以寫成仁慈的,連羅爾雅都可以寫成危害社稷的 雖然羅爾雅就是現在造反也趕不上危害社稷了。 因為社稷已經沒了。 當然,這怪天時(該死的災害天氣)怪地利(大楚的土地就是養不出馬)怪祖宗(祖宗沒留下好遺產)怪女人(女人要是守節規矩的話)就是不怪他們自己。 天時地利人和祖宗都有錯,只有他們沒錯。 第一百二十五章 節與義 新帝就是這樣想的,他已經下令,要編寫刻印新的烈女故事集,像丈夫拋家后妻子賣笑奉養公婆,家道豐足后丈夫歸家妻子自縊這種故事都不夠節烈標準,夠標準的必須是那種寧愿自己被盛到碗里去也不能讓手叫別的男人摸一下的烈女。 不得不說新標準太嚴格了,嚴格到即使大楚國的精英們短時間內絞盡腦汁都湊不夠一本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