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薛婆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兩只腳一路飛也似的跑回去,跟二丫提議,再尋個丫鬟給對方,不愁對方不應左右娶媳婦不過是要個女人罷了,是姓羅姓李有什么打緊。 二丫同意了,反正她也不想跟一個小學生談婚后戀愛,更別提為了一個小學年紀的文盲或者一個可以當自己叔叔的酸丁和一群小學女生搞什么宅斗。她又加了一個條件,說那女孩至少得滿十五歲,年紀越大越好(羅二丫可不想當強jian幼女罪的幫兇) 薛婆子滿臉堆笑地應了。 過了兩日,薛婆子找了二丫,說是已經找到人家,四十里外錢家村的,答應媳婦可以不落夫家,就是那家人放話說,要二十畝嫁妝田,一副嫁妝。 二丫皺眉道,這事不難,只是要定了,不得反覆,否則小梅姐也不答應的,另外,那個女兒找的怎樣了? 薛婆子說,已經有人了。 二丫便問是哪里的。 那薛婆子笑道,不是別人,就是老身的親侄孫女兒。 二丫一聽,嘴張了半天都合不上。 等緩過神來,再加細問,原來這薛婆子的娘家侄子前些日子死了,留下一個寡婦,一個女兒,一個兒子才交三歲。這寡婦家沒有男人主事、又沒有親叔伯依靠,便被村里欺負,不兩年一點田產房屋都賣盡了,窮到無法,只剩下一個女兒眼看成人,又備不起嫁妝耽誤了,只得苦苦托了薛婆子尋找人家。 薛婆子想娘家就剩下這家人了,要是尋個普通人家一夫一妻的,沒陪嫁人家不肯,要是尋個富家做小又怕大婆欺壓,可巧正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這個狐仙姑娘不落夫家,手頭又有錢,雖是做小,其實便是兩頭大,大婆又等于不會生養,以后家私怕不都是這女兒的!于是前面一番說話,都是為了他這個侄孫女。 看到二丫一副狐疑,薛婆子忙說了這個侄孫女如何老實可憐,不是那等狐媚說了才覺不對,趕緊給自己兩個嘴巴。 二丫哼了一聲說便是狐媚我也不怕,教薛婆子把女兒領來看了,果然是窮人家女兒,身子骨還強健,已經一十六歲了,于是定了十二兩銀子的身價,薛婆子中人錢一兩,當下兌了一十三兩足紋,拿筆刷刷寫了一張白契,那女兒連母弟、薛婆子都按了指印, 二丫收起身契便開了箱柜,拿了一匹翠綠緞子,一匹素白絹兒,給她做衣服鞋面,叫她大喜的時候穿,又拿出幾樣簪環并絞絲銀鐲子,都是托人省城里買的,甚是精巧,那女兒原本害怕,看到這些東西一樣樣拿出來不禁呆了,薛婆子趕緊推她又給二丫磕了四個頭謝了,二丫又拿出一張五畝地的地契,說以后你母家兩人吃用都在我身上,等你這個兄弟長起,若是爭氣我便供他讀書,若是不長進我便與他娶一房媳婦成立家事,那家人聽了都喜歡得不得,再三謝了。 當下便把這女兒改名叫做小三,留在了二丫身邊。 改名之事沒人覺得不妥,既然大婆行二,這丫頭自然不能越了過去,薛婆子還主張改名叫小四。 二丫心想這是我一點惡趣,你們哪里曉得。 又過了一月,便是佳期,錢家使了一頂花轎來抬了,二丫穿了大紅吉服,登了花轎,給meimei也留了二十畝地做陪嫁田,羅李氏看了花轎抬走了女兒,雖然前頭巴不得女兒嫁人,現在女兒真嫁了,又想起許多好處,又想到以后等閑不得見了,回房拿袖子蒙了臉,嗚嗚大哭。羅柱子也嘆息了兩三回,只得勸解說,總比大丫頭強,正經地嫁了人去了,又陪嫁許多東西,又陪嫁一個丫鬟,雖然狐大仙說以后等閑不得再見了,料想婆家就是看在錢的份上,也不會虧待了女兒的。 話雖然如此說,但是陪伴在身邊許多年的女兒一朝出門,以后又不得再見,一時間也甚是凄涼。 花轎抬到錢家,果然與預先談妥的一般,只請了左右鄰舍并幾個至親,說是狐大仙吩咐如此,薛婆子給眾人看了嫁妝并地契,然后小轎子里請出小三,眾村人看一身綾羅綢緞、珠翠打扮,覺得仙女兒一般,又看了八箱嶄新的嫁妝,二十畝地契,只有艷羨的份兒。小三便抱了二丫的神主,和錢大郎拜了堂。 二丫在大紅喜服里頭穿了早就備好的男裝,半路上薛婆子招待轎夫杠夫們到家喝茶,二丫乘機脫出轎子,現在裝作娘家人送了親,看了小三代表自己結了婚,完結了自己對羅家、對這個身體原來主人的義務。 然后她借口有事,拉了薛婆子出來,把那五畝地契給了薛婆子,另外拿了兩個一錢二分的金戒指做謝,便算了結了這檔子事。 她走到村口,早有雇下的長行牲口等著了。 她翻身上馬,一鞭抽下,揚長而去。 正是: 彩鳳飛天,蛟龍入水,從此天地任逍遙。 第二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 羅二丫既然男裝了出門,便把丫字隱藏了,自稱羅二,一路往省城去,路上也沒人看出什么破綻,只是住客店的時候,雖然要了個單間,那鄉下伙計進進出出,房里許多不便,當晚只得和衣睡覺。 到了省城,羅二問了人,先找到經濟,一兩銀子一月,預付了兩個月的房錢,連經濟并對方管家,一共包了三兩銀子,就租了一個小房兒,又拿了五錢銀子,雇了鄰居一個老頭子替他打掃,與他看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