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她飛奔過去,抱住了貧貧道人的脖子,高聲喊了一句:“師父!” 貧貧道人一身蒼藍色道袍,看起來六十多歲,花白的胡子,目光炯爍,看見晏亭柔上去就拍了一下她肩膀,“嘖嘖!為師教你的功夫全都拉下了吧!一看就是沒練的!” 他見了晏亭柔身后的趙拾雨,臉色沉了下來,“這小子是誰?” “見過前輩,在下趙拾雨!” 晏亭柔笑著介紹:“趙拾雨??!師父不記得了?小時候應該見過的!” “哦!那我記得了!從前你師兄百里了峻總說阿拾阿拾的。不是成日同他爬樹掏鳥窩的那個小子么!” 貧貧道人嘴里同趙拾雨幼時一起調皮的百里了峻,是晏亭柔的師兄,亦是趙拾雨的摯友。 “正是在下。我此行代替國子監祭酒,來白鹿洞書院考察一番。剛好在洪州遇到小柔和三叔,就同小柔同來了。那阿拾也同小柔一樣,喚道人一句師父吧?!?/br> 貧貧道人沒吱聲,從頭到腳打量了趙拾雨一番,他見這小子長的不錯,恐是同徒兒小柔有些貓膩,需細細觀察。就轉頭問晏亭柔:“你爹爹呢,不是也在洪州?怎么沒來?” “他說歲數大了,累,要休息幾日。不過托我給你帶了信,還拿了不少禮物呢!就是堵你挑理的嘴!” “哈哈哈,這就對了!我這次來這,就是等你的!”貧貧道人牽著晏亭柔的手,拉她坐在院中竹椅上,“我同你說,孫世忠的孫子孫嘉木,今年一十九歲,生的極好,又是讀書世家,我來此處是給你們做媒的!” 趙拾雨不禁挑眉,望著晏亭柔,眉毛在打趣,眼神又有些委屈。 晏亭柔忙岔開話題:“師父,這,這你就不用cao心了!你先看看我爹爹給你寫的信?!?/br> 貧貧道人一邊展開信,一邊搖著一把蒲扇。還讀出了些許來,晏亭柔聽著覺得師父很是故意,可拿他老人家實在是沒有法子。 貧貧道人嘴里念叨著晏宣禮信上的內容:“上次道人所說孫氏嘉木者,不必思量,亦不必提及。進來予小柔說親著眾矣?!?/br> “師父,師父,別讀了?!彼叩牟恢摱愕侥睦锶?。 “我貧貧道人的徒弟,定是許多人都瞧上了。那個高家不行,趁早讓他們死了心?!?/br> 他縷縷胡須,笑了笑,沖著趙拾雨說道:“你小子不是要去白鹿洞書院?還愣在這里干嘛?” “哦,晚輩這就去?!壁w拾雨拱手拜別,又饒有趣味的看著晏亭柔笑了一下。 晏亭柔左右看看,恐怕他這笑被別人瞧了去,偷偷也沖著他笑了一下。 待趙拾雨走遠,貧貧道人咂咂嘴,煽著蒲扇,無奈的說:“小柔的心思,都寫在臉上了。還什么孫家、高家的。哎,女大不中留!” “師父亂講!” 作者有話要說: 【1】公使庫:北宋、南宋間許多書籍都有「XX公使庫刊本」。此處有延展。 裝訂:這個詞應該是后代的,宋朝叫做「書籍制度」。但制度這個詞在現代的語境容易歧義,此處用裝訂。 【2】國子監印《荀子》的出處:《四部叢刊》“國子監準熙寧元年九月八日……奉旨校訂《荀子》、《揚子》……送國子監開板……” 【3】故事出自《景德傳燈錄》十二卷,本文把「祖師西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兩個小故事合在一處了,感興趣的可以搜來看看。 【4】盜版書:有史料記載,北宋年間是保護版權的,「盜版」、「版權」之「版」都出自「雕版印刷」的「版」。 【5】白鹿洞書院:宋朝的頂級學府,輝煌一時無兩,感興趣的可以搜一下。 ?百里了峻:“了”讀音liǎo。百里,復姓。 ?本文是個古言甜文,因非架空,是查了一些史料的,可作者學識有限,不盡之處,如有紕漏,還請指點。 第34章 臨江仙·玉釵 白鹿洞書院的方院監很是熱情,趙拾雨一連幾日都被他圍繞著,沒一日得閑的時候。 不是被方院監帶著去堂上聽課,就去書坊翻書,還帶他體驗書生的房舍。 每日日出而始,直到了天黑也不放人去,夜里還要同他淺嘗幾杯廬山之中,山泉水釀的酒,嘗過書院里伙房師傅做的宵夜,才能結束一整日的陪伴。 這樣的盛情,趙拾雨實在是不好推辭,只好一直起早貪黑,行尸走rou似的應付著。他覺得自己忙了許久,好似好幾日都沒見過晏亭柔了。 兩人不過是前后院住著,隔著一道墻罷了,只因書院和孫宅門開的方向不一樣,有如天塹將兩人分開。 過了小滿,馬上就要端午節的時候,方院監總算將書院中事無巨細同趙拾雨聊了個遍。 最終,書院里的先生每日吃幾杯茶,每月俸銀多少,他都可以倒背如流。 這日方院監帶著趙拾雨到了后山,“小王爺不知,我們這后山相傳是神山一座?!?/br> “哦,愿聞其詳?!壁w拾雨應和著,百無聊賴看著山間云卷云舒。 方院監說的煞有其事:“此地有白鶴,每年九月,秋水共長天一色時,就來此山中休憩,待到入春又飛走。年年如此,這谷便叫仙鶴谷。 相傳有仙人在此處撫琴,仙鶴聞聲而舞,因此后來的人們就在此處建了這個舞鶴亭,這石桌之上,常年就放置一張古琴,由人入山,在此品高山流水。小王爺可要一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