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三就是文人的學識了,世人總覺得若想做印坊,有能工巧匠就行,其實則不然。 許多刊工的功夫都在手上,只知道刻,卻不曉得內容,所以市面上流通的書,許多有錯字、別字,影響閱讀。 這樣的書流在市面上,豈不是誤人子弟?這就需要辨別刊印的書中內容了。 簡到稚子的書,如《三字經》、《百家姓》,繁到《史記》、《傳燈錄》,還有些醫術典籍等。 印坊的刊印書籍內容之廣,絕非識字會寫就行的,需得涉獵許多書,懂得許多學識,才能在校對時,查找出其中的錯處來,以免釀成大錯。 晏宣禮晏三叔在官家還是潁王未封太子時,曾是潁王的老師,他的女兒,學識怎會差。只是宋朝沒有女子進士科,不然這晏亭柔必會春榜登科。 晏亭柔曉得「寫字提筆需安心靜氣」這話,爹爹定在講學時說過無數次了,嘴上談來終是淺。 于是就提筆將「繼學齋」三字寫了兩遍。那桿紫毫毛筆在她手腕上婉若游龍,提筆便生頓挫。 兩組字,一組龍飛鳳舞的草書,一組方正齊整的宋體,她舉著那張紙,“你們能看出那個是靜心寫的,那個是隨意寫的么?” 學生紛紛答,宋體字是靜心之下所寫。 “所以啊……”晏亭柔舉著那一沓學生臨摹的字帖,“可否好好靜下心來寫呢?這樣橫不平豎不直,七扭八歪的字,再厲害的刊工師傅,也刻不出來???這不是難為人家?” 學生笑做一片。 晏亭柔也不客氣,好字都是練出來的,她的字也是一日一日寫出來的。 下學時,她在之前大晏先生留的堂下臨摹字帖的課業基礎上,又加了三倍。 因書院同與東京汴梁的官府作息保持一致,每月上、中、下旬都有一日休沐,巧明日便是月中的一日休息,她希望學生可以好生練習。 榮寶齋里的布簾子撩起來就沒放下,用銅鉤子栓在門旁,因貴人說臨川遠比東京汴梁暖和的多,開窗還有杏花香。章云就著人將窗戶也打開來,南北通風,果然堂中杏花香撲鼻。 已有仆人上了一十二樣茶點心,章云接過丫鬟手中的汝窯天青蓮花壺,親自斟茶,又端起天青色茶盞下的高腳茶盤,將茶遞到貴人手中。 兩廂聊了沒多久,已有人過來傳話,說晏亭柔那邊下了學堂了。 章云估計這幫學生今日惹得小晏先生不快了,竟然提前下了學,想來作業會多許多。不過他倒開心,可早些回家去。 門口丫鬟喚了句:“小姐?!?/br> 晏亭柔「嗯」了一聲,左腳才邁入門檻,便見榮寶齋的主坐上那個坐著筆直端正的人,嚇了一跳! 怎么是他!好在那人正被繪聲繪色吹牛的章云吸引,未曾看她。晏亭柔果斷收回左腳,掉頭就走。 她心上的驚訝還沒緩去,就聽章云大聲喊道:“小晏先生來了!小姐里面請??!” 晏亭柔停了腳步,喘了口氣,心嘆自己就不該好心幫章云。只得轉身進了屋。 那貴人見晏亭柔進來,嘴角微微一笑,“小柔,好久不見?!?/br> 作者有話要說: 【1】「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出自王勃《滕王閣序》。 【2】宋朝印刷的整齊字體,在那時應該叫「匠體字」,或「印刷體」,我們后人稱之為「宋體字」。為了便于閱讀,本文都叫「宋體字」。 雖然本文屬于冷題材,且一點也不套路,但是我是真想寫一部雕版印刷術的小說,要將這門絕藝和小說融合在一起,看著小甜文,順便把這個雕版印書行業、宋代的時節、宋人的生活都感受到。 感謝大家追文。 第3章 蝶戀花·隔水高樓 晏亭柔抬頭望著那監丞,拱了一揖,道:“拜見小王爺?!?/br> 小王爺一臉笑意的看著她,輕點額頭,甚是溫潤有禮。 章云一愣,這兩人居然認識!他木訥訥看著晏亭柔,不是說國子監來的監丞官人么,“王,王爺?” 晏亭柔心如鼓擂,面上端的大家閨秀的冷靜,坐在椅子上,拿過茶盞看了一眼,沖著仆人說了句,“茶涼了,換茶?!?/br> 轉頭又提醒章云,“院監不是有事?” 章云見坡下驢,忙拱手道:“小王爺,章某家中有事,先告退了?!?/br> 晏亭柔眼中一絲慌亂,這等尷尬場景,她是不想章云離去的。 可想到嫂夫人即將臨盆生子,這等大事,萬不能耽誤。她起身跟了出去,“哦,那個,有事情我交代你一下?!?/br> 兩人在榮寶齋門外,才卸下人前的客氣模樣,章云嚇的不清,“小姐,這是王爺?監丞不過是個從八品,這若是王爺,那我豈不是怠慢了?” “他是懷王殿下的長子,人稱小王爺,喚作趙拾雨……”晏亭柔擺手,“無礙,他不是端宗室架子的人?!?/br> 解釋完才納悶,自己說這作甚,又說:“你回家見到嫂嫂,讓她莫要著急,慢慢來。還有……你……你安頓好家里事情,得找人替換我,我,我不想陪這小王爺……” “你們不是舊相識?” “不是……是……是舊相識。我,我有別的事情?!?/br> 章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這等大人物,他定是伺候不好的,還是小姐擔著比較好。 畢竟小姐從小是從東京長大的,各方面見識廣些,且他們是舊時,不會出錯。眼下他只想腳底抹油,溜走了事。忙假意硬撐,“嗯。嗯。我先去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