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林悠然不由濕了眼眶。 這是第一次,她對南山村有了真正的歸屬感。 縱使有一些不好的人,不好的事,但大多數人還是淳樸而赤誠的,大多數事還是令人欣喜感動的。 “怎的哭了?” 趙惟謹從銀杏林出來,就看到了小娘子淚眼汪汪的可憐模樣。 “莫不是嫌他們搬得太慢?”他清冷的眸子瞧著林悠然,不像關心,倒像發現了什么好玩的事,順手逗一逗似的。 “郡公說笑了?!绷钟迫徽UQ?,逼退眼底的濕意。 這模樣看在趙惟謹眼中就像故作堅強。他清了清嗓子,說:“即使是個愛哭鬼,我也不會嫌棄你?!?/br> 林悠然:“……” 自己是瞎了嗎,才會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把他歸為“冰山系”? 第13章 謝禮 林悠然被趙惟謹氣走了。 趙惟謹目送她回到豆腐坊,繼而吹響竹哨。片刻后,數名兵士聞聲而來。 趙惟謹指了指溪邊搬運磚瓦的村民,淡聲道:“去幫忙?!?/br> 兵士們直到扛起瓦片還一臉懵,郡公不是晨起還說天大地大修橋最大,哪怕地龍翻身都不能耽擱嗎?轉眼的功夫,頭等大事就變成了……搬瓦片? 趙惟謹挑眉,早些搬完,省得那個心軟的小丫頭再哭。 豆腐坊。 “轟隆”一聲,鋪著茅草的舊屋頂被掀翻,眾人紛紛上前,廢墟很快被清理干凈,緊接著大梁運過來,眾人齊心協力,肩扛,麻繩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三根大梁成功架到屋頂。 族中長輩面朝東方,揚聲說著吉祥話—— “柱頂乾坤家業盛,梁擔日月福源長?!?/br> “福隨賓客紛紛至,春伴朝陽款款來?!?/br> “上梁大吉嘍!”【注】 爆竹噼里啪啦燃起來,眾人臉上一片喜氣。 白胖的水餃出鍋,林悠然手腳麻利地調制酸湯。 蝦皮、香醋是靈魂,蔥花、香菜做點綴,微微一點細鹽用熱湯沖開,盛到大陶碗里,再點上兩滴香油就齊活了! 婦人們圍在灶前,一碗接一碗地往外遞。幫工們接到手里,也不講究,三五個人湊在一起,往暖陽底下一蹲,呼嚕呼嚕地吃了起來。 餃子皮薄餡大,湯汁透亮酸爽,熱熱一碗吃下去,渾身的疲乏頓時無影無蹤。 大伙一邊吃一邊夸林悠然好手藝。 “這餃子實在!” “活了半輩子,還是第一次吃到這么有滋味的餃子?!?/br> “湯都得給它喝干!” 突然,外面傳來一陣喧囂。 林四郎一陣風似的跑進來,亮著嗓門嚷嚷道:“大jiejie,外面來了好多軍爺,挎刀披甲,威武極了!” 林悠然心頭一跳,第一反應是不好,自家在這時節修屋子,可別是犯了什么忌諱! 她連忙放下手頭的活計迎出去,打眼一瞅,就見十幾個高壯的兵士和村民們走在一起,抬瓦片,扛木料,有說有笑。 林悠然這才知道,人家是過來幫忙的!她自然感激不盡,連忙下了一鍋餃子請他們吃。 依著軍紀,兵士們是決計不肯吃的,然而那只裝著胖嘟嘟、熱騰騰水餃的碗就像長了小鉤子,勾得他們眼睛都挪不開。 一個年少的新兵實在沒忍住,小心翼翼嘗了一個,然后所有人都留下來,情不自禁地吃了個肚兒圓。 吃完又有些忐忑,幾個大頭兵一路繃緊皮rou到趙惟謹跟前復命,做好了“軍法處置”的準備。 沒想到,趙惟謹異常寬容地表示:“既然貪嘴吃了人家的水餃,就罰你們去幫人家蓋房子,蓋不完不許回來?!?/br> 幾人瞬間興高采烈,還能再蹭一頓晚飯! 于是,兵士們又一窩蜂回了豆腐坊,幫著和泥漿、架椽子、鋪瓦片。 有了他們幫忙,原定最快也要三天才能鋪好的新屋頂短短一天就搞定了。 按理說,正事做完村民們就該走了,剩下的打掃屋子、丟棄雜物之類的瑣碎活計交給主家自己慢慢收拾就好。 今日卻不同,林悠然餃子做得實惠,屋頂修得快,反倒讓大伙心里過意不去,于是搶著幫忙把院中的雜物丟出去,屋里屋外打掃干凈,家具重新搬回屋內,一切都收拾妥當了才陸陸續續離開。 臨近黃昏,熱鬧了一天的豆腐坊終于安靜下來。 林悠然站在院中,抬頭望著嶄新的屋頂,心中滿是成就感。 許氏濕了眼眶:“懷上二丫那年你阿爹就跟我說,等他打仗回來就蓋三間青瓦房,讓咱們娘仨住……你阿爹沒做到的,吖吖做到了?!?/br> 林悠然拍拍她的肩,安慰道:“阿娘莫要太過傷感,阿爹在上面看著咱們呢!” “是,你阿爹瞧見咱們過得好,也能放心了?!痹S氏擦掉眼淚,“走,咱們進屋瞅瞅?!?/br> 母女三人不約而同地跺了跺腳,拍打干凈鞋上的灰塵,頗有儀式感地推開房門。 剎那間,仿佛眼前一亮。 明明只是修了屋頂,卻像換了套新房般,屋子亮堂了,空間變大了,心情也跟著舒暢起來。 林二丫歡喜地撲到炕上,舍不得出去了。 只是,剛鋪好的屋頂不能住人,須得曬上幾日,將椽子和膠泥中的水汽蒸干,瓦片徹底穩當了才好。 兵士們水餃沒白吃,大方地借出一頂軍帳,還細心地幫她們在院子里支好。帳內空間很大,附帶行軍用的草席棉墊,足夠容得下十幾個人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