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裴今走后,他口吐鮮血,從此一病不起,沒多久便涼透了,臨死前還要被反復拉去上課和寫思想檢討。 - “成功了!我們成功提取青霉素了!” 李春時大夫激動出聲,兩位太醫喜極而泣。 承光化工方面暫時沒有太大的發展,想要進入工業時代是一個很長的進程,需要的時代、環境和社會因素缺一不可。 “承光器械院”已經做出直播過的蒸汽機和衍生的一系列器械,但有天界扶持的朝廷都不敢貿然開啟工業革命,只能暗中推動。 以現在的科技材料水平,化工方面的產量還很難達成。 但這并不阻礙他們為之興奮,從0到1比從1到100都要艱難。 只要能救回一條人命,他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們注定和天界的記載一起,青史留名。 - 光幕的存在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主要課程,分門別類。 農田上方的教導種植,商業區的教導算賬,就像天界的大學一樣,每個人按照地圖指示的區域,可以去其他地方學習他感興趣的知識。 小孩們有專門的幼教啟蒙,不用學費,家里人都愿意讓孩子們多學多看,就算當不了官,將來也能做個賬房進工坊。 每天還有《新聞播送》,不用出遠門,就可知道天下事。 對此承光迎來了文化大爆炸,并將持續很長時間。 林友之經過一系列直播課程的自學,成功通過考核加入“承光器械院”,這位跨越千年向往科學的人才終于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過了幾年,李杏娘拿出自己經營分成的巨大財富,跟柳思綺崔吟心戚大妞等人組建婦女基金會,正式進入承光政治舞臺。 又過了幾年,趙小小等最初被裴今救下的一批孩子跟其他孩子一起長大。 從小接受教育的他們能接受更大程度的改革,這個世界又是一番天翻地覆的改變。 最大的改變就是,數艘大船臨海而立。 他們的工業產品,有買家了。 - 承光。 這束光會一直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