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邀請的代價 第3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怪物女王的網戀對象是魔尊、取了暴君心頭血后、真千金靠寫靈異文暴富、沒送你花、光斑、遺情(古代1v1h)、翡色沉沉(輕松甜向NP)、養虎為患(1v1)、裙下亂臣(強取豪奪h)、渣妃難孕(古言1v1)
“薇尼,我希望你能明白,在生活中,你無需獨立,但是我希望在思想上,你能做你個人?!?/br> 李幼榮當時拿到劇本的時候,就被貝里的這句臺詞感動了。 他真的擁有很多男人沒有的特質,特別是那個時代。 作為薇尼的第一任丈夫,包容寬厚的貝里無疑是最適合他的。他不僅僅給了這個女人全部的愛,最重要的是還教她如何建立自己的人格。 這也是薇尼至死都放不下他的原因。 如果薇尼第一次遇到的,是像他第二任丈夫那樣的混蛋,那么可能她連三十歲都活不到。 沒有了解過,你根本不知道那個時代對女性到底有多么苛刻。 言歸正傳,仔細品著每一個鏡頭的李幼榮就覺得現在正在上演的這一幕艾娃沒有處理好——劇情里,一戰爆發,貝里被征上戰場。分別時,薇尼對他表現出來的不舍及其他情感,居然和前年與貝里在劍橋分別時一模一樣。 誰都知道,送老公去讀書和送老公去上戰場,這明顯不一樣???而且這段期間薇尼已經在貝里的指導下變得更加自立自信,她甚至能管理好城堡里的仆人,可是你現在還這么脆弱巴巴的…… 更加有些崩壞的是,當懷孕的薇尼收到貝里戰亡的訃告,艾娃表演那場哭戲—— 太外放了。 怎么講?其實李幼榮根據自己的經驗,把演技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他剛接觸表演,拍攝《草食動物的愛情》時的演法:劇本上寫角色哭,他就哭;劇本上寫角色笑,他就笑。 第二個階段,是他在學過看過之后的演法:比如《國旗》,他就真的是在這部戲里才開始運用到眼神戲。 當然,從一開始他每個角色都認真揣摩過,可這不代表了揣摩了,你就能熟練的把那些情緒表演出來,這絕對需要自身長時間的積累。 而這就是第三個階段:將自身的情緒帶入角色本身。 這些東西是他在排練《茶館》時,從那些舞臺劇老師里學到的——當然,舞臺劇大開大放,用不到這么細膩的表演,但是電影呢? 你在生活中的每一處,都值得用心積累。 就拿最近的《第一次》來比較,李幼榮有一天是回過神了的:瑪麗在生活中開導莉莉的樣子,和她在戲里開導詹姆斯是差不多的,她非常聰明且靈活的,把這種新鮮的情感套用了。這就導致那一幕,李幼榮時候在監視器里看回放的時候,顯得特別真。 這跟所謂的體驗派有些相似,但追隨根源,又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派別。 這種演法似乎……更安全? 怎么說,李幼榮還真的想約個時間,好好的跟瑪麗請教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其實他現在就有些覺得,他前面和艾瑪相處時的戲,有一些沒拍好。 為什么會這樣?當然是因為他以前沒有談過戀愛。 他沒有談過戀愛,所以才不知道原來對著真正喜歡的人,是會害羞成那樣的。 當然,這里的心情肯定也要跟角色性格匹配,不過再怎么變,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找到最關鍵的點,那些各種衍生變化,還不是任你實施嗎? 反正李幼榮就覺得,要是換做現在的他來演貝里這個角色,他絕對能比之前演的好。 而第四個階段,就是那些大影帝具備的,脫胎換骨演什么像什么的境界了。 老實說,這里李幼榮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因為他還沒有碰到門檻。 他就覺得,現在艾娃的表演,太片面化了。 他甚至產生了一種:【你這樣的業務能力也有膽量去爭戛納】的可笑感。 ? 第271章 崩壞坍塌,自我重建 女主角,當然要撐得住戲,才配做女主角。 當然,不是說艾娃演得不好,她只是演的不夠好,或者說是對人物的分析不夠透徹,從而導致薇尼這個角色的人設全面坍塌。 薇尼前期和后期的性格差別是很大的——這也正是艾娃會選這個本子沖獎的原因??;旧?,嫁給三個丈夫時,薇尼完全是不同的性格: 嫁給初戀貝里,薇尼就是個天真的小姑娘。 嫁給第二任家暴男,因為貝里的改變和為母則強的信念感,薇尼有種自我奉獻的冷硬。 嫁給第三任真愛,薇尼因為年近三十,已經慢慢被歲月打磨的溫和,就像一個真正的英國伯爵夫人。 這個本子真的挺好,可問題的關鍵在于,艾娃承受不住。 她演不出來。 就拿她徹底垮掉的,在收到貝里死訊時的這場哭戲來說:薇尼這個時候的性格還是溫婉的,她的前期情感也是細膩的,可在這里當她深愛的丈夫死了,艾娃卻用尖叫和痛哭流涕來表達人物情緒,根本沒有一點別的情緒用來過渡,這就顯得很突兀。 可能粉絲會說,你看她哭得氣都喘不上來了,這不就是演技炸裂嗎? 當然不是這樣! 情感的鋪墊呢?轉變呢?以及到后期的升華呢?你什么都沒有,就這樣哭,看著真的容易讓觀眾出戲。 這里艾娃的表演,真的讓人有一些不舒服。 李幼榮甚至覺得,可能是導演內瑟爾的問題——當然,拍攝這一幕時,他已經不在劇組里了,也不知道在這段發生了什么。又或許可能,艾娃有鋪墊或者醞釀,只是剪輯剪掉了? 他寧愿相信是這樣! 其實童星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把角色情緒完全概念化的毛病,尤其是當業務繁忙和收人吹捧過多的時候更加容易養成。艾娃就有一點這樣,或許她已經意識到,正在努力改,可是效果微乎其微。 如果只到這里還好,可是后來在演繹薇尼處理貝里的后事和生孩子這一段里,艾娃又完全用了一副怨婦臉。 她渾身都散發著【我剛死了丈夫,我好可憐】的氣息。 然而不該是這樣的。 如果薇尼沒有自己的人格,她可能在失去貝里之后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切,可是她已經蛻變了啊。她在這個時候應該是堅強的,有韌性的,因為她肚子里還有一個孩子,她馬上就要做mama了。 只有這樣的薇尼,在孩子出生后,為了維護孩子和貝里的家產通下決心決定再婚,才說得通啊。 沒理解好人物,艾娃不合時宜的“怨婦”處理法讓這一段再次垮掉。 真的,李幼榮曾經對這部片子懷抱過奢望的,可是現在,他明白過來了—— 好萊塢里照樣有演技不行的電影咖。 或許說,是艾娃太年輕了,她沒有結過婚,根本不知道丈夫和孩子對一個妻子和母親的意義。 你可是想去爭金棕櫚獎的“影后預備役”,你清醒一點??! 聽著在薇尼和第二任丈夫吵架時現場媒體露出的笑聲,李幼榮郁悶了。 經過國內各種爆炸信息的洗禮,他已經預料到這一次會發生什么了。 《美國佳麗》,爛片預定。 全體劇組群嘲預定。 這簡直,太完美了。 等影片放完,燈光亮起,主創起身時,李幼榮看到了飾演薇尼第三任丈夫,也是戲份最多的男主角科文臉上來不及收起的苦笑。 他拍了拍導演內瑟爾的肩膀,話憋了半天才說出口:“我們真的不應該著急的?!?/br> 內瑟爾估計也是第一次看到成片,有些一言難盡:“我,我剪的版本根本就不是這樣!那些該死的發行……” 說起發行,這回caa可算是賠大了。 尤其是制片,在上臺致謝時,全程黑著臉。 從現在開始,他們將花費更多來公關,好讓影響更低。 可是就算你塞更多錢,也有不配合的影評人啊。 還沒到第二天呢,凌晨網上就有了關于《美國佳麗》的惡評: “一部超合格的粉絲電影!” “導演內瑟爾用他一貫以來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副20世紀初的絕美畫卷!” “恭喜市場再度迎來一部除了畫面能看其他全部不行的神劇?!?/br> “怎樣看待《美國佳麗》?我很慶幸它盯住的是戛納而不是奧斯卡頒獎季,不然它可能連柯達劇院的門都進不去的?!?/br> “一流的服裝布景,二流的劇本,三流的演員?!?/br> 一些學院派的老爺子們甚至親自站出來,把男主角科文噴了個狗血淋頭: “要是想演電視劇,直接去演,何必上一個不倫不類的電影壞名聲?” “科文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不說演技,這個選片的眼光就跟被狗屎糊了一樣?!?/br> 李幼榮當然也沒落得好: “我收回希望能在奧斯卡提名單上見到你的話!” 觀看過試映的觀眾說法更直接: “艾娃不僅好看到我,也丑到我了?!?/br> “她的演技是一直這樣嗎?我怎么感覺比她小時候差了好多,連少女時期的那一部《尋愛》都比不上?!?/br> “她就不能演那種情緒要求高的前段!我覺得她的演技甚至連演她哥哥的那個龍套都比不上?!?/br> “當初《美國佳麗》立項時為什么要請艾娃來演?電視劇里的那幾個女主都演得比她要好?!?/br> “一流的男主,二流的劇本,三流的女主演員!這部戲最開始定的就是女主角,要說可惜,三個男演員才可惜?!?/br> “可憐的科文,他已經連撲三部了,再加上這部《美國佳麗》,我估計他都要跌落a-list?!?/br> “《美國佳麗》撲為什么要怪科文?科文他只是因為名氣大,所以才是男主好嗎?而且他又沒有演得很糟糕?!?/br> “反正最糟糕的是艾娃。我是真的對艾娃有些失望,尤其是收到貝里戰亡時的那場哭戲,我在電影院里都比她哭得有層次?!?/br> “貝里那么好的男人,居然死得那么早。我其實覺得和第一任的感情線演的很不錯,就很甜啊?!?/br> “這部戲爛成這樣,導演也有責任。不過內瑟爾本來就是以畫面見長的導演,呵呵,我建議以后再請他拍戲,多給劇組配一個能看到演員演技的副導演?!?/br> “a-list科文都沒能把艾娃扶起來?” “搞笑,艾娃自己不爭氣,關科文什么事?” “迪倫也很可憐啊,他去年才拿金熊,來好萊塢第一年上的第一部 電影就因為女主撲了?!?/br> “我受夠你們了,不要什么都往艾娃身上甩好嗎?劇爛也不是她一個人造成的,導演不是也有錯嗎?其他三個男演員個個都是影帝說得那么厲害,不也沒把艾娃帶起來嗎?我還覺得她演技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