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神醫吃瓜日常 第145節
萬一哪天敵方飄了,做出什么挑戰底線的事情,白川等人就會陷入到真正危險的境地。 如果白川出了事,那她這個小家就完蛋了。 蔣蕓決定等忙完手里的事情,就去東?;刈呱弦惶?,該同任昌明談一談了,問問東?;剡@幾年都在干什么?為什么搞出一艘八千噸的大船之后,就沒見再搞第二艘了? 這種大船就算不能說是越多越好,得考慮維修與保養成本,那也起碼給搞個十幾二十艘吧,不然沒有安全感??! 在蔣蕓看來,等四代核.動.力技術的航.母搞出來后,起碼得按照每個省份的名字造一艘航.母,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安全感。 東?;匾詾榘恋哪前饲嵉拇蟠?,只是驅.逐.艦,只能做真正航.母的帶刀侍衛。 一艘講究點牌面的航.母,不得配備三個帶刀侍衛? 不得安排兩艘導.彈巡.洋.艦作為開路侍衛? 不得安排一到兩艘護.衛.艦作為貼身侍衛? 不得安排三艘補.給.艦作為貼身管家侍衛? 不得安排幾個隱藏在海面以下的核.潛.艇作為暗衛? 這樣想想,任重而道遠啊,需要干的事情還有很多。 蔣蕓決定抽時間得去給老任同志吹吹風,渲染一下壓力去,得讓老任同志也動起來,多發揮發揮余熱,不能讓老同志在功勞簿上躺平啊,得給老同志傳播一下焦慮去。 也就是蔣蕓同任昌明混得太熟了,十年的交情在那里擺著,比真金白銀還要真的忘年交,一般人哪有蔣蕓這么肥的膽子? —————————— 孟有為要跟隨鐘司令一起前往奉天組建空飛院并擔任副校長的正式文件是年末下來的,這算是高升了,將來等鐘司令退休之后,多半是要頂鐘司令的班。 孟有為走上了一條與蔣蕓類似的路線——桃李滿天下。 孟嫂子在141基地里住了十好幾年,走的時候相當不舍,她最舍不得的還是蔣蕓,一想到往后過年就再也嘗不到蔣蕓的手藝了,她就無比的心塞。 蔣蕓不知道孟嫂子是舍不得她的手藝,還在那兒真情實感地安慰,“嫂子,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你好好帶娃,華東和華南都是好孩子,你好好培養?!?/br> 孟嫂子滿腹惆悵地說,“小蔣,你說奉天那邊的冬天是不是特別難熬?我們今年臘月里就得到奉天去,聽說那邊特別冷,一年里有大半年都是冬天,雪能下到齊腰深,去了怕是能凍死我?!?/br> 蔣蕓安慰道:“放心吧,凍不死的,那邊有暖氣還有火炕,暖和得很。就是出門冷點,但裹好大棉襖,能冷到哪里去?那邊的人,祖祖輩輩,世世代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要我說,南方的冬天可比北方難受多了,這邊太潮了,濕冷嚴重,還不如那邊的干冷,屋子里面就是暖烘烘的?!?/br> “你與其擔心凍死,不如擔心一下會不會長出凍瘡來,那個又疼又癢,還可能會流膿?!?/br> 孟嫂子一噎,腦補了一下全身長了凍瘡之后流膿的畫面,被嚇出了一身雞皮疙瘩,“有你這么安慰人的嗎?” “客觀事實嘛!” 孟嫂子原先還想找蔣蕓學幾招做飯的手藝,可是這會兒想想全身都被凍得流膿的場面,她就失去了學廚藝的念頭。 滿腦子都是全身流膿的畫面,做出再好的吃得來也吃不下。 作者有話說: 祝愿節后我們的生活都能回到正軌叭~晚安! 第187章 初心 《百姓日報》說蔣蕓是新時代女性杰出代表的那會兒,就有很多人預測到蔣蕓會是來年的三八紅旗手了。 等到八三年的二月,上面果然給蔣蕓打來了電話,希望蔣蕓去首都領一下這個獎。 蔣蕓原本是打算拒絕的,渠州軍.醫大學剛剛開學,各種事情都很忙,她哪有時間去首都領獎?她差一點就問首都婦女聯合會的人,能不能找個人替她代領了。 關鍵時刻,教育部打來了電話,說是組織上正在考慮給蔣蕓調崗的事情,打算安排蔣蕓往上升一升了。 渠州軍.醫大學是很不錯,但是花國國內還是有很多學校要比渠州軍.醫大學好的,尤其是在比拼歷史底蘊的時候,渠州軍.醫大學在這方面根本沒有優勢。 事關自己的調令,蔣蕓就算再不愿意為了拿獎而跑一趟首都,也得單獨去一趟了。 拿獎只是順帶著的事情,關鍵還是去教育部打探一下情況,看看組織打算給她調去哪里。 要她說,渠州軍.醫大學剛剛立起來,在國內算是小有名氣,但是同水木大學、同京城大學這種知名學府相比,還是差了很多的,她不太想調任離開。 她要是調去了別的地方,兩個娃兒是留在渠州跟著白川,還是跟她一起走,把白川留在141基地? 白川已經升任了,成為了141基地的二把手,明眼人都知道,褚老是把白川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的,怎么可能讓白川也跟著調走? 難道夫妻倆注定得分居? 三月上旬,蔣蕓到了教育部,實事求是地把自己的面對的問題同教育部的領導說了,那領導也沒勉強蔣蕓,只是同蔣蕓說了一些打算。 “蔣校長,渠州軍.醫大學是很不錯,但是你還有上升的空間。我們原本的打算,是想讓你到重慶去,重大的底蘊很是深厚,你去那邊做五年校長,就能直接調入首都來了,水木大學或者是京城大學,去哪兒都能隨便你挑?!?/br> “可接下來這五年,你要是還在渠州軍.醫大學的話,或許你得做出一點厲害的成績來。我不是說渠州軍.醫大學現在做的不夠好,只是想要讓你跳到國內最高學府的跳板上,你還得再努努力?!?/br> “你愛人也快過了最佳飛行年齡了,有空飛院在,他并不是非得待在141基地不行。你們不妨考慮考慮,稍稍運作運作,也調到首都來。國防部那邊,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在141基地做到司令之后調到首都的人,就算職位可能會比在141基地時要低一些,可實際上拿在手里的權柄卻是增長了不少,誰敢輕視一下?” 蔣蕓同教育部的這位領導道了謝,在首都留了兩天,等拿到三八紅旗手的獎項之后,麻利地返回了渠州。 教育部領導的意思很明顯,還有五年的緩沖時間,五年后肯定是要她動一動位置的,而且是答應給她升一升。 人這一輩子,上升的機會不多,要是沒抓住或者是沒抓緊,必然是后悔一輩子的事兒。 蔣蕓也打算動上一動了。 渠州雖然很不錯,可到底說只是地方,有能力進入中央層面的話,還是要往中央層面擠一擠的。 自己這一輩兒有機會往里面擠,下一輩兒可就不一定有這個本事了。 教育部領導同她說的那些關于白川的事情,蔣蕓并沒有告訴白川,她打首都回來之后,立馬就著急渠州軍.醫大學的所有教職人員,連著開了三天的大會,將各種任務具體到實際的指標,層層安排了下去。 前面的這幾年,渠州軍.醫大學在國際上發表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可多數都是丹尼爾博士等人發表的,本土人才多數都是專注于教學,哪怕有研究成果,也沒怎么寫文章,沒去國際上闖學術聲譽。 教育部領導都說渠州軍.醫大學的平臺還是低了點,不太利于她跳往國內學府的最高層,蔣蕓很快就拿準了主意——她把渠州軍.醫大學提升一個層次,那不就不會影響她往上爬一爬了? 怎么提升渠州軍.醫大學的層次?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與專業能力,培養不出優良水平學生的大學,就算底蘊再深厚,那也只會是二流學校。 二是提高渠州軍.醫大學在國內的聲望,保質保量地完成從三部委申請下來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并及時地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可以指導醫護人員治病救人的方案指南,或者是將研究成果轉化成能治病救人的良藥,這才能在國內把渠州軍.醫大學的口碑拔高。 第三則是提高渠州軍.醫大學在國際上的威望。想做到這一點,有且只有一個辦法,在某些研究領域做到全球頂尖,領跑全球,闖入那些為全球高等學校排名的機構的眼中,并拿到一個十分不錯的名次,不敢奢求同哈佛、斯坦福、牛津、劍橋那樣,躋身于國際頂尖高校序列,起碼得是亞洲地區的醫藥學頂尖學府,在國內更是不能比其它開設醫藥學專業的高校差,最好是要在國際排名上壓過國內那些頂尖學府。 第一點,蔣蕓一直都在緊抓學風和學生素質培養,看看那些從渠州軍.醫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步入工作崗位之后,哪家用人單位不是夸的?就算有些學生的性格不好,不太會來事,那也會得到一個基礎能力過硬的評價。 至于第二點,蔣蕓心里也有了決斷,得做好研究成果的轉化工作,不管是丹尼爾博士等研究出出來的精萃藥物成分,還是其它教授、副教授們研究出來的中成藥,都是時候進入成果轉化階段了。 蔣蕓去驕陽實業集團找了一趟高勝,同高勝商量了驕陽制藥公司的建設事宜。 高勝原先做事的時候還有些束手束腳地放不開,這幾年蔣蕓當了太多次的甩手掌柜,很多事情都是高勝一人扛起來的,他做事的效率……那叫一個雷厲風行,蔣蕓頭一天才同他商量了驕陽制藥公司的建設事宜,他第二天就去找了浙南建設與蘇江建設,由著這倆隸屬于國.家管轄的國企巨無霸來爭奪驕陽制藥公司的建設名額。 高勝本人則是跑去購買各種制藥生產設備去了。 原空軍日化廠建立的初衷,實際上就是做藥膏的,只是這藥膏拿來做護膚品的效果很不錯,而且也算是物美價廉,所以就頂上了‘日化’的帽子。 如今十年過去,蔣蕓總算是打算把走歪的路給掰回去了。 除去白川原先的那幾位室友外,估計不會有人知道,一開始做白梅霜的初衷,是給空軍飛行員治療紫外線皮炎以及面部色沉斑塊的。 驕陽制藥廠的成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蔣蕓找回了初心。 丹尼爾等人研究出來的藥物有效成分萃取的技術相當得多,很多技術都是經過蔣蕓檢驗的,蔣蕓也很認可那些技術,這會兒自然就能拿來用了。 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們總結出來的普適性高的方子,全都可以拿來做成中成藥。只要與病人的病情對癥,開幾包讓病人拿回去喝,可比拎一包藥材讓病人回去熬藥方便多了。 醫學系的老教授們最先拿出來的一張藥方叫‘利濕飲’,專門針對浙南省、閩南省這種潮濕多雨的地帶里,老百姓體內容易‘積濕’的問題研制的,在中醫理論中,濕邪可以說是萬病之源,孟嫂子當年的肺部結節,就屬于是濕邪的一種。 醫學系的老教授們敲定‘利濕飲’的配方之后,拿去給蔣蕓看過,他們都知道蔣蕓是給最頂層的那些領導們看病的高手,沒人因為蔣蕓年輕就小看蔣蕓的醫術。 蔣蕓在渠州市內隨機找了數百人,給做了快捷的體檢掃描,幾乎人人體內都有濕邪的存在,醫療模塊也給出了對癥的治療方案。 蔣蕓依照這數百人的治療方案,求出了一個‘通解方’,再與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們研究出來的‘利濕飲’做對比,適當地修改了‘利濕飲’中的幾味藥材,‘利濕飲’的藥效當即就拔高了許多。 醫學系那些老教授對蔣蕓在用藥方面的‘靈氣’也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他們開藥方的時候,腦子里基本上都會有一張‘參考方’,這個‘參考方’要么來自于自己之前琢磨出來的經驗,要么來自于古代名家的醫案,在‘參考方’的基礎上,依照病人體內的實際情況,對方劑中用到的藥材做增補與調整,進而得到了一張成型的藥方。 而蔣蕓用藥,實在是太過天馬行空了,很多藥材都是另辟蹊徑的用法,處處都是出其不意,卻又總能處處給人以驚喜。 ‘利濕飲’的藥方拍板確定下來之后,交由丹尼爾等人改良出配套的藥品制備工藝,移交給驕陽制藥廠,驕陽制藥廠的第一種成品藥便算是有了。 藥學系的老教授們一看醫學系的那些‘老骨頭’都做出成果來了,不服輸的勁兒一下子就上頭了,他們夜以繼日地搞研究,拿出了一張名叫‘虎梅湯’的方劑來,是改善人上呼吸道問題的方劑。 當藥學系的老教授們再拿著方劑來找蔣蕓時,為了不厚此薄彼,蔣蕓只能再去茫茫人海中尋找上呼吸道有病的人,像是研究‘利濕飲’一樣搞出‘通解方’來。 丹尼爾博士等哈佛名校畢業生怎會甘心落于人后?他們反手就把自己前幾年研究出來的一種發酵藥物的配方移交到了驕陽制藥廠,這種發酵藥物對于肝臟的保養特別有好處,對于患有肝損傷、肝病、肝炎等的患者有奇效。 作者有話說: 快完結了,預估就是五一假期里面的事兒,會有番外,但不會很多。 第188章 試驗 大概是賬戶上的錢太多了,對于蔣蕓來說,賬戶上的錢就像是一串數字,已經快要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她不缺錢,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渠州軍.醫大學的教職工以及學生,自然不會摳門。 渠州軍.醫大學的教職工的工資是走的中央財政資金,蔣蕓不能直接給教職工們漲工資,她就設立了一系列的獎勵制度,變著花樣地給教職工們送福利。 不僅過年過節都有各式各樣的禮物,生病看病也是完全給報銷的,因為渠州軍.醫大學有一個集體的醫療保障賬戶,不僅給教職工報銷看病的錢,教職工的直系親屬生病也給報銷。 當然,這個‘直系親屬’是有界限的,比如教職工的父母、配偶、兒女,至于配偶的父母看病給不給報銷,渠州軍.醫大學還沒那么有錢,除非教職工的配偶本身也在渠州軍.醫大學內有正經工作。 除此之外,蔣蕓還在渠州軍.醫大學內設置了相當可觀的教學績效獎勵與科研績效獎勵,只要認認真真教書,勤勤懇懇搞研究,絕對能拿到豐厚的績效獎勵,而且比中央財政資金發放的工資還要高上許多。 如果科研成果在驕陽實業集團還完成了轉化,還會有一筆不菲地分紅。 正是因為蔣蕓給的太多了,渠州軍.醫大學才會持續地從全國各地網羅人才。 丹尼爾博士等人來渠州軍.醫大學之后,一開始沒有辦理下來中央財政資金的工資賬戶,他們的工資全都是走的蔣蕓的私賬,后來蔣蕓硬是從教育部給丹尼爾等人爭取到了合理合法的教職身份。 要說中央財政資金給開出的那點工資,同丹尼爾博士等人在哈佛的收入所得,是根本不能比的。 可好在花國的物價也低,蔣蕓還會想方設法地給教職工們發放福利,足以保證所有的教職工都過上優渥的生活,這才使得丹尼爾博士等人愿意留下。 不過最打動丹尼爾博士等人的,并不是蔣蕓給開出的那些福利與津貼,而是長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