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冰 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談婚論嫁[ABO]、民調局異聞錄之最終篇章、紅捕快被撩日常、一吻成諾[娛樂圈](GL)、爛梗駙馬(GL)、[神話同人]始祖是只小可愛
好在到了最后關頭徐將軍的右副褚元還是及時趕到了,以維護城內治安的名義掩護李銳和秀知一路躲到了將軍官邸, 這才總算不至于釀成新的慘禍。 “你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白清嘉大發雷霆,當晚一見李銳和秀知進門便壓不住火氣了。 “出了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知道來找我們?就憑自己在外面跑,萬一被人抓住殺了該怎么辦!” 她是氣極了也擔憂極了、說話時連氣息都亂了套,逼得她丈夫不得不默默攬住她的肩膀哄慰,連說了兩遍“先別生氣”。 李銳和秀知連著經歷了兩日逃亡,如今真是形容狼狽,前者忍不住點了一根煙死命地抽,后者則一直在低聲抽泣,場面著實壓抑極了。 “何必再拖累你們……” 李銳疲憊一笑,一張臉幾乎全隱沒在煙霧之后,混沌的樣子總會讓白清嘉想起自己英年早逝的二哥。 “徐將軍的處境也很為難……不是么?” ——可不是? 趙開成死了,生前一直與北伐軍作對,而在外人看來徐冰硯便是與他一黨,盡管在南方軍開到上海時他也為平息戰事做出了很大貢獻,可說到底卻算不得南方軍政府的心腹,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上海注定要換人坐鎮,而他這位曾為守護一方土地殫精竭慮的巡閱使將軍也注定要成為舊時代的犧牲品,他又能怎么保他和秀知?一旦伸手說不定還會遭人詬病、立刻便被拉下馬了。 白清嘉也不是看不懂時事、對自己丈夫的處境更是一清二楚,此刻看著躲藏在自己家里形容狼狽的朋友們,心中的悲涼與壓抑已經多得快要溢出來了,像是提前看到了某種愴然的結局。 “準備一下,明天我送你們出城?!?/br> 一片靜默中還是只有徐冰硯開了口,這男人永遠沉默寡言,可是許下的承諾卻從不會落空——他永遠有讓人放下心來的本事,盡管所有人都知道他肩上山一樣的重負已經快要把他壓垮了。 “不行,我們不能把你扯進來,”李銳的眉頭也皺緊了,此刻他沒有平素在編輯部時的隨和滑稽,眼底只有沉沉的正色,“稍后我們便出去聯絡我們的組織,問題總會有辦法解決,用不著……” “出城之后你打算到哪里去?”徐冰硯卻徑直打斷了這番逞強的話,或許因為情勢危急,他也難免又展現出了一個掌權者果斷強勢的一面,“西北?東北?或者武漢?” 李銳不答話了,或許因為他也不知道答案——情勢的惡化實在太過突然,他甚至來不及厘清自己的思路;徐冰硯也明白的,此時只默默嘆了一口氣。 “那就姑且聽我的安排吧,”他的語氣十分嚴肅,“明天出城之后我會派人先送你們到西北去,過一段時間再作打算?!?/br> 頓一頓,又意義頗深地補充:“倘若你有其他朋友,也可一并帶上?!?/br> 這話…… 莫不是要救所有被困在城中的……? 這當然是好極了,畢竟如今北伐軍連中原都尚未整個拿下,遙遠的西北自然更是鞭長莫及,他們去那里暫且避避風頭也算穩妥——可…… “……你就不怕引火燒身?” 李銳眉頭緊鎖地盯著徐冰硯問。 “萬一他們知道你跟我們有牽連,那你……” 擔憂的話的尚未說完,官邸大門外便忽而傳來一陣令人驚懼的敲門聲,滿屋子人的心都提了起來,褚元第一個去外面探了動靜,回來的時候面色凝重,說:“是他們的人?!?/br> 他們…… 白清嘉心頭一跳,不知何故忽而想起了多年前在租界里護著二哥和他身后那群革命黨躲避軍警搜捕的舊事,那個夜晚也和此刻這個一樣黑一樣深,只是門外站的卻不再是絕不會傷害她的他了。 她的手已無意識地攥緊、險些就要崩了她的指甲,他卻輕輕牽住了她的手,深邃的眼睛仍舊像初見時那樣沉靜無波,轉過頭又讓李銳和秀知到樓上去避一避,繼而方才對褚元說—— “請他們進來吧?!?/br> 而讓白清嘉沒有想到的是,此刻門外那位帶著無數軍警里三層外三層把這座官邸團團包圍的人竟也是她的舊相識,盡管對方已經脫去了一身清雋儒雅的長衫、改穿了肅穆板正的中山裝,眼中的神采也由過去的溫吞隨和變得冷清刻板,可他的確就是她過去認識的程故秋程先生,半點錯都不會有。 “程先生……” 她真是難以置信,看著對方帶著人走進客廳時神思還有些恍惚,對方就鎮定得多,興許是因為早就準備好要在今夜重遇故人,尚可對她禮貌地點頭。 “清嘉?!?/br> 頓一頓,又轉而看向坐在她身邊的徐冰硯:“徐將軍?!?/br> 這荒誕的一幕著實令人瞠目,連一貫冷臉的褚元都禁不住要深深地皺眉,顯然不曾料到當初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如今會在南方軍政府中掌權,甚至還反客為主帶兵圍了一個將軍的官邸。 唯獨徐冰硯神情不變,同樣向對方禮貌致意,并說:“請坐?!?/br> 程故秋也沒推辭,只是始終回避著坐在自己對面的女人震驚又帶著探究的目光。 “我們接到線報,說將軍府上藏匿了叛黨,”他的聲音繃得很平,儼然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還請將軍配合我們搜查?!?/br> 叛黨? 天曉得當先背叛革命的是哪一方,也虧得他們有臉說出這樣的話,而更讓白清嘉心寒的卻是程故秋——他知不知道此刻躲藏在她家中的就是他的老同學李銳呢?倘若不知道,那他的“線報”恐怕便不太妥貼;倘若知道,那他…… 指甲深深地刺進掌心,此刻的白清嘉已感覺不到什么疼痛,她筆直地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老朋友,聲音比他更自然地說:“搜查?怎么竟會有這樣的事?許多年不見了,還以為你是來找我敘舊的?!?/br> 她演戲的本事真是比以前高明多了,遙想當初跟徐雋旋那個二世祖退婚時她還演得全不像個樣子,如今就流暢逼真得多,仿佛心情還有幾分愉快、當真是在同老朋友寒暄。 程故秋的脊背依稀有些僵硬,嘴上也不接話、大概也是因為不曉得該說什么。 “這些年你過得好么?”她則進一步追著問,語氣中已沾上了些許敵意和譏誚,“應當很好吧?南方果然給了先生很大的機遇,如今都這樣威風了?!?/br> 他抿了抿嘴,眼神回避的意味更重,可這回卻不能繼續不接話,于是在短暫的沉默后便又抬起了頭,回答:“今日我有公務在身,恐怕不能與二位敘舊,不如改日我們另約時間小聚,今日還是正事要緊?!?/br> 說完,像是生怕白清嘉再開口,索性徑直看著徐冰硯說:“還請將軍行個方便?!?/br> 方便? 如此氣勢洶洶地不與人方便,他人又怎么能報之以方便呢? “請其他人先出去吧,”徐冰硯淡淡地開了口,語氣十分平和,但氣勢卻極懾人,“先生也應當有話要單獨與我講吧?!?/br> 程故秋瞇了瞇眼,眼中一閃而過一絲微妙,斟酌片刻后方抬手對身后的軍警們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離開;為首的那位軍官似乎有些不放心,還試圖勸:“程先生,這……” “無妨,出去吧,”程故秋同樣聲息平穩,“徐將軍本就是軍部出身,早便視你們若無物?!?/br> 這話真通透,說得那個小軍官也有些尷尬,思來想去終于還是退下了;徐冰硯沒說話,只給褚元遞了個眼神,褚右副做事更麻利,敬禮之后便同樣帶著自己的直屬退出了房間。 “時間寶貴,我便不耗時鋪陳了,”一片僵持中程故秋先開了口,他直視著徐冰硯的眼睛,像是與他分庭抗禮,“總司令有句話讓我帶給將軍,并讓我今天就帶回您的答復?!?/br> 徐冰硯挑了挑眉,淡淡道:“請講?!?/br> “如今北伐大業將成,全國必將一統,此后諸事大有可為,”程故秋身上的文人氣不知何時已漸漸褪去了,此刻的他是一位官員,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官員,“司令感激徐將軍在此次北伐中的配合和貢獻,未來也依舊會需要將軍的助力……” “……等全國的戰事都結束了,將軍可愿意到南京去么?” 第181章 衰微 徑情直遂。 寄此良途。 這話說得十分委婉幽深, 要仔細聽才能察覺其中的門道——上面那位可不是要請他去南京游樂閑談,而是要他將五色旗徹底拋下、轉而對著青天白日宣誓效忠。 ……效忠? 他從來不是三心二意的人,只要認定了就能干干凈凈剖出自己一顆心、不撞破南墻便絕不會改弦易張;可如今他已無法再相信任何主義, 反復的失敗耗盡了他尋找出口的力氣, 此刻的他不過是個瞎了眼的人、只憑著一副茍延殘喘的軀殼在這荒蕪的永夜中摸索前行。 ——信都不信又如何能宣誓效忠?何況他根本不認同他們的做法, 起碼不支持這次所謂的“清黨”——如今國家百般凋敝, 革命北伐正是最需要萬眾一心的時候,可孫先生一去世頂上的人便撕毀了合作協議, 這樣的政黨就真的值得效忠么? “請代我謝過總司令,”他微微垂下了眼睛,漆黑的夜色全都淬在他眼底,“北方形勢尚且未定, 去南京的事不妨往后再議吧?!?/br> 這是推托的話,官場上的人怎么會聽不明白?程故秋的神情變得更漠然了,仿佛已經看透了他的心。 “徐將軍, ”他的語氣變得特別嚴肅, “這是黨國給你的機會……希望你能好好珍惜?!?/br> “珍惜”? 這便是威脅了吧——倘若不對青天白日宣誓效忠,那么所謂的黨國便不會再對他留有余地, 他會被當成舊勢力的余孽掃清殆盡, 只剩一副枯骨用以警示他人。 他沉默不語,看上去并不容易回心轉意,程故秋的氣息因此也變得有些沉了,像是不能理解他因何不肯答應;過一會兒又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坐在他身邊的白清嘉, 她依然那么美麗,即便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他只看了那么一眼,像是打算了結一場舊日的夙愿,可實際上它并沒能了結, 甚至還在暗地里愈演愈烈——這導致他生出了一瞬的沖動,分明是書生的意氣又在偷偷作祟,只見他忽而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看樣子是打算離開了。 “那么就請將軍仔細斟酌吧,”他這樣做著結語,“司令不是太有耐性的人、而且一貫好疑,這一點望你謹記?!?/br> 說完又若有若無地往官邸二樓的方向看了一眼,許是早就曉得他的老同學正躲在那里,他本要抓人回去復命,不料最后卻還是被故人重逢的感慨撩撥得失了分寸,倒是狠不下心去做那個叛眾離親的劊子手了。 “我能幫的忙有限,最多只能擔待到明日,”他的眼瞼微微垂下,聲音也低下去了,筆挺的中山裝說實話沒那么適合他,壓住了他身上原本的斯文與飄逸、顯得有些太過沉重,“你們若有什么安排……盡快辦?!?/br> 最終他們還是安全把李銳和秀知送出了城,同行的還有若干他們的同志,臨別時李銳對徐冰硯深深鞠了一躬,倒是難得顯得嚴肅鄭重。 “這一走恐怕前路艱辛,也不知道往后還能不能再與你們見面,”他的嘴角掛著一絲苦笑,可眼底最深處卻還蘊著一縷小小的火苗,“但路總要靠人去走、說不準哪天便走成了,依我看只要還活著一切便都有希望,無論多大的事業都可以做成?!?/br> 他倒比徐冰硯樂觀得多,躊躇滿志的樣子令人看了難免歆羨,后者亦有些感慨,心想倘若真有那樣一條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路,他便是死了也要親眼看一看,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邊角也好。 但這話他沒有講出口,克制的男人永遠沉默寡言,不會讓自己的希冀變成他人心中的負累,因此在最后握手告別時只贈予友人簡短的八個字—— 徑情直遂。 寄此良途。 而在接踵而至的那一年當中,整個國家又發生了若干驚天動地的變化。 北伐軍的勢力從珠江流域一路擴展至長江流域,到1927年6月,武漢政府的北伐軍便與北方國民軍于中原會師,于是黃河流域也為革命力量所控;1928年張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陽,中途于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大帥之子張學良接手其位,同年宣布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將“北京”更名為“北平”,至此國家總算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1) ——上海的天自然也要跟著變的。 徐冰硯果然在戰爭結束之后被強召到了南京,而他對“黨國”的信仰和忠誠顯然無法使南京總統府里的人滿意,他們試圖將他扣在首都、不再放他回到上海,形勢最危急時卻是金勉金先生出面為他作了保。 他原是上海三寶來拍賣行的東家,當初還曾與白二少爺一同搞過革命、后來又一同流亡到日本,那年他們被當局和徐振追殺,還是徐冰硯出面救的人,不料多年以后便輪到他償還這番恩情了——他對南京方面保證,說徐將軍的舅兄曾是中華革命黨的一員、更曾為了黨國的光榮大業捐軀犧牲,而徐將軍過去又多次幫助過革命黨人的行動,必然會是一位忠于黨國忠于人民的人才,絕不會做出對革命不利的事。 南京方面斟酌了許久,最終還是放他走了,金先生親自把人送到了車站,彼時亦是嘆息不止。 “將軍對黨國可是還有什么疑慮?”他問,“我和清遠都甘愿為它效生效死,或許……也沒有那么糟吧?!?/br> 這話解釋起來該有多麻煩?他已經很累了,更無意與他人拆解自己的心,于是只淡淡地回答:“先生哪里話,黨國的一切自然都是好的?!?/br> 金勉聽話聽音,也明白自己無法與眼前這個深沉肅穆的將軍交心,于是最終只是默默把他送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車,臨別前又忍不住多嘴一句:“無論如何將軍也要想想后路……一個為國家cao勞半生的人,最后總不能被圈死在自己人手上?!?/br> ——圈死? 的確。 徐冰硯前腳剛剛抵達上海,后腳南京的調令便到了,說是要換一位新的司令到上海駐防,而給他的位置則一降再降——甚至是他親手帶出來的部隊也被拆得七零八落編入了他人轄下,還說要請他將官邸也騰出來、讓給即將到任的新長官。 他從來不是貪戀權位的人、更對窮奢極欲的生活不感興趣,只是那座官邸是他的妻子親手布置的,他的兩個孩子也都在那里長大,如今要搬出去……教他怎么忍心? “怕什么?” 他的太太倒很開明,聽了這些消息連眉頭都不皺一皺,眼中的落寞也藏得很好,起碼旁人是一點都看不出的。 “搬就搬,當誰有多稀罕?”她冷哼一聲,高高地昂著頭,像只傲慢矜貴的美麗貓咪,“這破房子我本來也沒有多中意,要我說離白公館差得遠呢,我們一同回去住就是了?!?/br> 那年霽洲才三歲、說話尚不太利落,可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把他從小睡慣的房間搬空了,還是難免要著急地扯著父母的手問:“父親、母親……” 他十歲的jiejie同樣不明白發生了什么,只好把小臉兒埋在母親懷里躲避著未知的紛擾,她母親輕輕拍著她的背,聲音輕柔極了、還帶著盈盈的笑意,說:“前幾天不還說想念外祖母和表哥表姐么?我們一起回去住段日子,讓你們兩個小猴子痛痛快快玩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