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贅太子有點窮 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談婚論嫁[ABO]、民調局異聞錄之最終篇章
孟嵐緩步走向待客的西暖閣,頭上的幾只步搖相互碰撞在一起,發出清脆響聲。 待六部尚書見到皇后娘娘時,首先也是被娘娘一頭的寶石珠翠晃了眼睛。 他們都見過娘娘,娘娘上次在宮宴上的打扮雖然富貴,但也注意了分寸,不像今日這般恣意張揚。 皇后娘娘戴著的哪里是寶石珠翠,這分明是白花花的銀子??! 幾個尚書暗暗吞了吞口水,心中暗暗想著,自家夫人所有的首飾加起來,估摸著都比不上皇后娘娘今日戴出來的這些。 兵部尚書尤甚,他瞧著皇后娘娘發髻上的鴿血紅,眼睛都要羨慕紅了,鴿血紅鑲嵌在兵刃上,可斬金斷銀,若是能得一柄這樣的寶刀,他恨不得去凈房都佩戴著。 許是兵部尚書盯著自家娘子發髻的眼神太過火熱,欒昇不由得皺起眉頭,輕咳了兩聲。 刑部尚書迅速踩了兵部尚書一腳,兵部尚書才回過神來,依依不舍地將自己渴望的眼神從皇后娘娘發髻的寶石上挪開,同其他幾位尚書一同給皇后娘娘見禮。 欒昇裝模作樣的思索了片刻,也不拐彎抹角,直接便上前柔聲道:“娘子,我今日帶著六部尚書來見你,實在是有事相商?!?/br> 六部尚書驚異地瞄了皇上一眼,隨即迅速將頭轉向一邊,假裝沒留意到他的稱呼和自稱。他們知道皇上疼愛皇后,可也不曾知曉,私下里皇上居然稱皇后娘娘為娘子,也不自稱朕,皇后娘娘的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孟嵐矜重地受了禮,隨后轉向欒昇,疑惑道:“皇上今日帶各位尚書來此,究竟是何事?” 這事可不怎么好讓皇上開口,聽皇上又輕輕咳了兩聲后,戶部尚書極有眼色的上前,恭敬道:“臣等來見皇后娘娘,乃是無奈之舉?!?/br> 他直接斷了其他尚書們想要給皇后娘娘戴高帽子的想法,什么為了江山為了社稷的說辭,明明白白地告訴娘娘,外庫缺銀子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缺。 欒昇聞言,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遍戶部尚書,眼中流露出滿意的神色來。 不愧是他親手提起來的人,一言一行都不著痕跡地站在了自己這邊。 戶部尚書說完之后,其它尚書只得也將各自部中困難如實的講述了一番。 待六部尚書都慘兮兮地講完后,欒昇才長嘆一口氣,眼巴巴地盯著孟嵐,故作沉痛:“娘子,若不是如今外庫實在沒有銀子,我也不會帶著尚書們來找你?!?/br> 尚書們聽見這話,紛紛點頭,也殷切地望著皇后娘娘,希望她能說出自己期盼的話。 欒昇那樣盯著她也就罷了,被這幾張上了年紀的滄桑面容盯著,孟嵐實在有些支撐不住,但她想起小女兒的笑容,還是肅著臉,正色道:“這些銀子數目實在太大,本宮也一時半會兒湊不出來。而且本宮要照顧女兒,教她女訓女誡,實在沒有空閑?!?/br> 公主不是才一兩歲嗎?這么早學什么女訓女誡?怕是連話都聽不明白吧。尚書們正要張口,忽然意識到,這是皇后娘娘在影射他們不同意公主立儲的事。 殿中一時沉默半晌,戶部尚書又行禮道:“我朝百姓若都能效仿帝后,重視自家女兒,登記在冊的戶籍人口也不至于越來越少。臣認為,公主立儲不單沒有不妥,反而還能以上率下,是社稷之福啊?!?/br> 這便是表明自己的立場了。 聞言,欒昇也在一旁幫腔道:“娘子,戶部確實困難,又要掌管外庫錢銀,要不然還是……” 孟嵐故作深沉地思索片刻,嘆道:“好吧,外庫所缺的銀兩本宮現下還是可以填補上的,望大人記住今日所言便好?!闭f完,孟嵐便吩咐人同戶部尚書一起去內庫,將銀兩從內庫劃撥到外庫。 戶部尚書大喜過望,再次向皇上和皇后娘娘行了禮,有些得意地望了其他同僚們一眼,和皇后娘娘安排的人一同走了。 兵部尚書是朝中勛貴,但是他的實權并不如幾位皇上親封大將軍大,手中有行令之權卻無領兵之權,故而見戶部尚書都松了口,他也不再拿捏著,也表態會支持公主即位,不過在兵部需要的銀兩之外,他還提了一個請求,希望娘娘能賞賜他一枚鴿血紅,他保證全朝武將再無二話。 孟嵐笑道:“這有何難?!贝蟠蠓椒降貜陌l髻上取了一枚下來,讓桂圓呈給兵部尚書。 銀兩是用在公事上的,而這賞賜卻是實打實給自己的。兵部尚書比戶部尚書還要高興,也很快退下了。 孟嵐見其他幾位神色糾結萬分,朝身邊的欒昇嘆氣道:“戶部兵部所需的銀兩實在太多,經了他們,內庫估計也剩的不多了?!?/br> 其他幾位尚書一聽,這還得了,急忙也表示了自己會支持公主立儲,隨后互相推搡著,被孟嵐安排的人引下去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啊?!睓钑N感嘆一句,突然起身抱起孟嵐,把她驚得輕呼一聲。 欒昇神色晦暗,壓抑著聲音道:“難為娘娘今日散了那么多財,若是不彌補娘娘一番,朕良心難安啊?!?/br> 他一邊說著,一邊疾步將羞臊的孟嵐抱至了紫宸殿內,又去進行這幾日最讓他愉悅的事了。 六部為率,首輔做表,公主立儲之事在朝中很快便無人反對。 泰始三年春,皇上立公主為皇太女,并下詔在各縣鄉設立公學、女學,入學者無需束脩,所需銀兩俱由內庫供給,女子可同男子一般,憑科舉入仕。同時設匠人制,各地匠人可憑技藝供職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