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393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可以說,若不是有先生手把手的教,學子們要學會認字都很難。 所以在童生考試,許多人字都認不全。 雍正登基后,也試圖推廣官話,曾下旨不會說官話就不準科舉,沒幾年就失敗,就是因為這個切字法要“同音”,實在是太困難。 當然,用某島國的偏旁部首注音也不是不行,但滿洲勛貴想要的滿語,肯定是與漢字長得完全不一樣,否則騙不到他們。 漢語拼音正好符合滿洲勛貴的心理預期。 胤礽摩拳擦掌,要完成四弟弟完不成的事。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點也被康熙否決了。 康熙并不是不知道滿語的弊端,也不是不知道“字同音”的重要性,但他第一不希望滿語失去表義的功能,第二…… 康熙居然不希望識字變得太容易。 看到胤礽的愕然,康熙摸著兒子的腦袋道:“我知道你有一顆惠澤天下的仁心,但保成啊,你若是敢把拼音拿出來,讓全天下的老百姓只要拿著拼音表就能讀書習字,你大概就活不過明天了,我們大清也大概會立刻滅亡了?!?/br> “這是挖全天下文人的根啊?!?/br> 胤礽沉默。 他聲音沙啞道:“和科舉制度一樣嗎?但科舉制度不也推行了嗎?” 康熙道:“沒有魏晉南北朝的幾百年亂世削弱士族豪強,隋唐敢做這些事嗎?即使這樣,他們也經歷了很多很多代人。你想畢其功于一役,怎么可能?朕先做一點,你再做一點,你的兒子再做一點,徐徐圖之?!?/br> “朕知道你想看到怎樣的國家,但在朕在世的時候不可能實現,在你在世的時候大概率也不可能實現。甚至朕的孫子、重孫都實現不了。但我們一步一步鋪墊,說不定到了大清滅亡的時候,就厚積薄發,將你想要的世界實現了?!?/br> 大概是聽多了胤礽滿嘴的“大清滅亡后”如何如何,康熙也不再避諱談論大清滅亡的事。 華夏歷史中有那么多強悍的朝代,哪怕是漢差點滅亡后又復國,最后也成了歷史長河中的過眼煙云。 大清不可能例外。 康熙知道胤礽看得很遠,他也不由看得遠了一些。所以他希望胤礽穩一點,再穩一點,在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先穩住了國力、不讓海外有可趁之機之后,再小心翼翼對國內改革。 如果沒有海外,胤礽激進一點就激進一點,只要穩住國內就能贏。 可現在不是啊。海外群狼環伺,大清稍稍弱一些,就會引來狼群捕食。 有時候,康熙自己都會從夢中驚醒,擔心睜開眼睛之后,周圍已經被那些長相和大清人迥異的海外人占據。 哪怕是五胡亂華,哪怕是宋元、宋金之爭,哪怕是大清鐵蹄入關,對于華夏而言,后許多苦痛災難,但遠遠不到文明滅絕的程度。而是這些“蠻夷”當了一段時間蠻夷之后,就被文明同化,成為華夏文明新的血rou。 可海外那些人不是。 他們的文明起源就和華夏不一樣。 大清可以滅亡,可以被其他朝代取締,那些朝代可以是漢人、蒙人、或者其他華夏大地上的民族。 但若大清亡在海外文明手中,愛新覺羅家就一輩子被釘在了恥辱柱上,無論之前創造了多少輝煌都會被一筆勾銷。 康熙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很害怕看到這一幕。 他也逐漸理解胤礽的想法。 到了大清末代的時候,寧愿愛新覺羅家親手砸掉龍椅,也絕不可以讓海外有可趁之機。 愛新覺羅家最終肯定會有一個亡國之君,但絕對不能有一個滅亡華夏文明的君王。 這罪,愛新覺羅不能背、也背不起。 這也讓康熙下定了決心。 但這決心,他暫時不想告訴胤礽。 他只是笑呵呵地打趣將要大婚的兒子,讓小阿哥們胡鬧,讓惱羞成怒的胤礽氣得跳腳。 在太子成婚前,康熙和胤礽再次促膝長談,將以前的矛盾達成了統一。 胤礽再次描述了自己的愿景,康熙告訴了胤礽一些政策為何不能現在施行。 胤礽在當了近一年的實權皇帝之后,也逐漸明白了康熙的苦心。 康熙除了時代的局限性和階級的局限性,也有立足于實際出發的原因。 還是那句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必須匹配,步子大了會扯著蛋。 穿越者王莽就有很多話要說。 胤礽像個小孩子一樣,趴在康熙膝蓋上道:“兒子知道了。兒子會更加小心謹慎,只要不能預見結果,就一動不如一靜。一切以保存大清國力,維持大清內部穩定為準?!?/br> 康熙笑著摸了摸胤礽的頭發:“這就對了?!?/br> 胤禔打斷了這對父子和樂融融:“但是汗阿瑪啊,你怎么就動得厲害,一點都沒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樣子?你做菜快把鍋都拍碎了?!?/br> 康熙無奈:“不同的情況,要有不同的處置方式。朕若不激進一些,別說國力強盛,恐怕連踏足海外的機會,國內的滿族勛貴和漢族豪強都不會給我們。明白嗎?” 胤禔老實道:“好麻煩,我還是不明白好了?!?/br> 康熙:“……” 他捂著胸口。 還好他有保成這個完美太子。如果他當時沒想立嫡,而是立長,怕不是大清下一代就亡國了。 胤礽笑著站起來,替康熙扶胸口:“大哥雖然不愛思考這些,但大哥做事什么時候錯過?大哥就算不思考也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這不是更說明大哥厲害嗎?” 胤禔挺胸:“對!” 康熙:“對個屁!給朕滾!你們倆都滾!” 胤禔笑著和胤礽勾肩搭背走了,留下康熙老父親繼續撫胸口。 “你不管管你外甥!”康熙抱怨。 回京后暫時擔任康熙侍衛的常泰無奈地從陰影中走出來:“這不是皇上您縱容著大阿哥嗎?大阿哥仗著皇上您的溺愛有恃無恐,旁的人怎么管?” 康熙冷哼了兩聲,轉移話題:“朕交給你的事,你做好了?” 常泰道:“做好了。但皇上,您這樣是不是有些過了?” 康熙擺手:“閉嘴,你從回大清一路上就嘮叨到現在,還沒嘮叨夠?” 常泰嘆氣:“皇上,太子去年才被您嚇了一跳,今年還被您嚇,您是不是……” 康熙呲牙:“這不叫嚇,叫驚喜。好了,你閉嘴。若此事被泄露,就算你是我小舅子,朕把你關進大牢?!?/br> 常泰只能跪地保證自己絕對不會泄露。 他在心里道,對不起了保成,對不起了jiejie,我實在是……我怎么攤上這么個姐夫?! ……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終于到了太子大婚那一日。 這是大清歷史上第一位太子大婚,所有細節都經過大臣們互毆拿出,然后由太子、太子妃決定,最后匯總到皇帝那里。 康熙大手一揮,直接蓋印。 就這樣,準了! 大臣們的臉色都很難看?;噬夏筒荒芏嗫纯磫??您哪怕挑挑刺呢?這么重要的事,您卻表現得這么輕松,我們心里很不平衡。 大臣們心里再不平衡,也不能對康熙瞎逼逼。 于是太子大婚,就這么開始了。 是日,宮殿中門大開,太子妃如皇后一般待遇,從正門拱橋一路進宮。 什么十里紅妝二十里紅妝已經完全不能表明太子妃的尊榮,開宮殿正中的大門就能證明一切。 更讓老百姓們驚奇的是,太子妃的嫁妝,展現的居然不是金銀珠寶、貴重家具,而是一排一排老百姓們不認識的科學儀器和先進武器、道具、醫藥等。 太子妃入宮的時候,顧太監親自為太子妃唱嫁妝。 他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洪亮,一點都不像是個老年人。 蒸汽機。 新式火銃火炮。 救命藥。 新式鐘表。 顯微鏡。 印刷機。 改革后的紙墨…… 許多許多東西,老百姓們聽過的、沒聽過的,被一臺一臺抬進了宮中。 老百姓們先嘖嘖稱奇,然后越聽越震撼,最后居然跪在地上,高呼神仙娘娘,神仙妃子,神仙太子妃。 天啦,這太子妃究竟是什么人??!她怎么能做出這么多奇妙的東西?這還是人嗎? 我們的太子,究竟娶了怎樣的奇女子? 這從古至今,估計都很少有如此奇女子吧? 百姓們高呼太子妃千歲、幾千歲……總之除了萬歲之外,他們都一陣亂喊。 富察家的人不斷冒冷汗,生怕惹皇上不高興。 康熙卻笑呵呵,左顧右盼炫耀:“朕的兒媳婦如何?是不是太子天生一對?” 大臣們都點頭,是是是,對對對。 他們可不是敷衍,確實是如此想。 這一場太子大婚如此奇異,百姓們津津樂道許久。 他們以為這次太子大婚就只這么奇異,沒想到還能有更奇異的事。 在太子和太子妃向皇上叩首的時候,皇帝宣布禪位。 第233章 完結 胤礽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