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380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胤礽:“……汗阿瑪,我們去切磋一下?” 臣·太子!今日要忤逆! 康熙開開心心拉著兒子去切磋,給兒子定下無數不平等條件,然后連贏數場,揚長而去。 胤礽蹲在地上懷疑人生。 我的汗阿瑪不可能這么無恥。 他居然讓一群侍衛和他一起圍毆我?。?!我的待遇等同鰲拜嗎?。?!我是不是該自豪?。?! 小胤祥擔憂道:“太子哥哥,你沒事吧?” 小胤禵癟嘴道:“我總算知道哥哥們為什么這么討厭?!?/br> 哥哥們都是汗阿瑪親生的! 胤礽有氣無力地微笑:“沒事,我沒事,我已經習慣了?!?/br> 他好想大哥啊。要是有大哥在,他們一起對付汗阿瑪,基本能戰平。 他弟弟們雖多,但沒有一個是汗阿瑪對手,不敢和汗阿瑪對著干,只有他孤軍奮戰。 還好,雖然沒有哥哥能保護他,但有弟弟們貼貼蹭蹭治愈他,也算不錯。 …… 胤禔看著信皺眉:“汗阿瑪那無恥的家伙,仗著你們這群弟弟不敢忤逆他,保成獨木難支,就逮著保成使勁欺負。你們這群弟弟,怎么一點用都沒有?忤逆汗阿瑪怎么了?汗阿瑪還能圈了你們?不就挨頓打?” “你們這群弟弟”中的胤祉、胤禛、胤祺不敢說話。 像大哥你這樣,張口閉口就是“汗阿瑪無恥之徒”的阿哥才罕見好嗎?別說阿哥,放眼整個京城,也只有鄂倫岱能和您相提并論。 哦,鄂倫岱還是比大哥您強一些,至少您不敢咒汗阿瑪去死。 “罷了,本就沒指望你們?!必范A道,“你們在政務上能多幫襯保成,爺就謝天謝地了。出海之后都給爺把威風抖起來!特別是你!胤祺!別拿你在京中那副溫和老實好欺負的模樣!現在大清強盛,你們有資格囂張,就不準有任何軟弱!哪怕只是純禮儀的謙遜,都會被那群未開化的野人得寸進尺!“ 被許多人腹誹為滿清蠻子中的大蠻子的胤禔,實在是太了解那群西方人的腦回路。 你對它好,它以為你好欺負;你若是對它格外好,它一邊享受著好處,一邊在背后嘲笑你怕它,可以隨便踐踏。 他們就是一群披著人皮的野獸,腦海里根本不懂“禮義廉恥”個子,完全不能理解華夏“禮尚往來”的傳統。 所以大清在海外每每拿出的一份好意,就必須有實質的回報,必須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聽胤禔說得這么嚴重,最先舉著雙手跳著腳贊同的居然不是在朝中本就較為囂張肆意的胤祉和胤禛,而是老實人胤祺。 胤祺憤怒道:“對!那群人根本就不是正常人!” 看胤祺這么憤怒,胤祉和胤禛對視一眼,對海外諸國的人警惕心翻倍。 胤祺管的是理藩院。能把老實人胤祺氣得變成噴火的怪獸,那群海外人真厲害。 三人努力調整心態,思考要怎么囂張。 可當他們跟著胤禔來到西方時,見胤禔親切地和前來迎接的歐洲國王、執政等碰拳、擁抱,摟著肩膀親密無比,仿佛分別多日的摯友重逢,都傻眼。 胤祉:“大哥說好的對西方人都得警惕呢?” 胤禛:“大哥說不能對外國人好,要囂張,要不談感情談利益。勾肩搭背稱兄道弟打獵喝酒,這難道在西方的習俗中,是和對方關系不好的意思?” 胤祺:“我想太子哥哥了?!?/br> 大哥!你教我們,能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你讓我們怎么學! 三個弟弟迷茫極了。 胤禔白了三個弟弟一眼。 好好看著,好好學著。我和他們稱兄道弟,但背后都是為了大清和保成的利益啊。 而且你們眼瞎嗎?沒看出我在逢場作戲? 三個“視力不好”的弟弟真的看不出。因為大哥是發自內心地和那些國王執政開心歡笑,并得到了對方很多贈送的禮物??! 甚至大哥要回禮,人家還不肯收,只要大哥寫些墨寶花些亂七八糟的畫就成。 大哥的說法,西方人不懂禮儀,你對它好,它一邊受著,一邊在背后說它壞話。 大哥的做法,西方人送禮,大哥接受,大哥不回禮,大哥還在背后說他們壞話。 誰是披著人皮的無禮野獸????。?! …… “呃……弟弟們好像有點混亂?!必返i嘆氣,“大哥他……大哥他悠著點啊。他那天賦,弟弟們哪里學得來?” 胤禔天賦太強了,莫名其妙就能和許多國王、未來國王成為至交好友。 他在西方有完美皇太子的稱謂,但只論私交,他和西方那些國王、未來國王的感情絕對沒有胤禔深。 胤禔可是能三言兩語就左右別人執政方針的“國王摯友”啊。 所有人都認為大清的直親王沒心機,性爽直,是個與政治和禮儀毫不相關的豪爽人。 你讓弟弟們怎么學?大哥你能不能教他們一點他們能學的東西! 胤礽嘆氣:“汗阿瑪啊,我還是認為,我應該現在出海,去幫助弟弟們排憂解難?!?/br> 康熙揉了揉胤礽的頭發,語重心長道:“弟弟自有弟弟福。何況直親王一直是個非??孔V穩重的人,你怎么能不相信你大哥?” 胤礽無語。 首先,沒有弟弟自有弟弟福這個俗語,只有兒孫自有兒孫福。 其次,大哥靠譜穩重?我倒是認為大哥的確靠譜穩重,但汗阿瑪您說這話,您自己信嗎? 但康熙不松口,胤礽也無可奈何。 他只能嘆著氣,將海外弟弟們的求救書信做成新的習題,給其他弟弟們布置功課。 你們將來也會出海增長見識,現在多看看哥哥們的困惑,以后出海的時候就會輕松許多。 在朝中忙得天昏地暗,還要應付皇子師傅布置得超多功課,甚至還要參加大學考試的弟弟們:“……” 太子哥哥,您知不知道有一個成語,叫做“揠苗助長”? 你的弟弟們就算再厲害,也不能這么壓榨??! 胤礽嘆氣:“你們自己完不成功課,不知道去敲大臣的門嗎?來,這是哥哥給你們從汗阿瑪那里求來圣旨。你們拿著這些圣旨,就可以敲開任何一家大臣的門,讓大臣們陪你們一起做功課。汗阿瑪和哥哥我都有智囊團,你們也應該有了。光桿阿哥怎么行?還有大學里的學生們,你們也能把哥哥我給你們布置的功課,布置給他們啊?!?/br> 阿哥們拿著圣旨,面面相覷。 這是什么意思?奉旨結黨? 好吧,既然是汗阿瑪和太子哥哥的期盼。 一群阿哥們只好拿著圣旨,分開去敲大臣們的門。 “開門開門!xx大人,幫爺做一下功課!” 大臣們開門,茫然無比。 皇上!太子!你們又想出什么折騰咱們的方式了! 大臣們欲哭無淚。 他們要工作,要補課,要考試,還要幫皇子們做功課。 皇上!太子!人被壓榨就會死! “保成啊,最近大臣們安靜許多,抱怨的折子都沒了?!?/br> “是啊汗阿瑪,大臣們終于明白了汗阿瑪的苦心?!?/br> 父子二人擊掌,欣慰極了。 第226章 大清大臣們終于明白康熙和胤礽的苦心(并沒有),一同攜手奮進,共建繁盛大清的時候,西方日子非常難過了。 羅斯國和奧斯曼帝國打得難分難解;英國和法國因各自扶植傀儡爭奪西班牙王位而再次掀起英法戰爭,將整個歐洲大陸都卷入其中。 陸戰永遠都是絞rou機和吞金獸。 英法兩個強國在戰場上廝殺,兩國國力瘋狂消耗。 此時英國執政已經是威廉三世。 詹姆斯二世在忘年交摯友大清直親王的勸說下,帶領支持他的天主教徒們放棄英格蘭王位,前往新大陸開辟“新英格蘭”。 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公主與女婿荷蘭執政威廉三世被英國國教迎到英格蘭,雙王執政。 這次偉大的、兵不血刃的政權更替,被后世稱為“光榮革命”。 英國人終于擺脫了邪惡的天主教徒國王,迎來了新的開明的、只信仰新教的國王,議會權力更是大漲,基本確立君主立憲制的新政體。 英國的天主教徒也有了一位英明的領導帶著他們開辟新的領地,不再擔心被英國國教迫害。 英國人將支持瑪麗女王和威廉三世的大清太子視作友人;新英國人將詹姆斯二世的摯友直親王視作替圣人引路的東方大賢。 總之英國的國力(在他們自己看來)沒有任何消耗的前提下,達到了雙方都很滿意的結局,英國擺脫了混亂的政。治局。勢,實力大漲。 威廉三世又在英國大量引進荷蘭的投資,并將荷蘭先進的經濟運行模式引入英國。英國軍備煥然一新,經濟面貌截然不同。 在這樣的前提下,威廉三世膽敢與太陽王路易十四開戰,就理所當然了。 本應該是這樣。 但誰想到,一場巨大的寒災席卷歐洲大陸,戰爭消耗和獲得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歐洲平民們仿佛一夜之間生活難以為繼。 可這已經蔓延整個歐洲大陸的戰爭卻不是想停就能停下來的。 于是,威廉三世和路易十四在各自國內的聲望直線下降,風評直轉而下。 法國人不再稱呼路易十四為太陽王,英國人試圖阻攔威廉三世的命令,連荷蘭都罵威廉三世吸荷蘭人的血去支持英國。 荷蘭人原本是因為有利可圖才投資英國。當有得賺的時候就稱呼為威廉三世為最英明最偉大的國王?,F在賠了的時候,威廉三世就成了荷蘭的賣國賊了。 胤礽在大清遠遠得到這個消息,笑著嘆氣。 歷史就是一個圈?,F代社會許多情況都能在歷史中找到影子。比如現在的荷蘭人,像不像后世的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