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301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胤礽:可惜現在沒地方告狀了。 兩人相視黯然。 兩兒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康熙也想到了同樣的事。 如果太皇太后還在,兩個兒子已經頂著額頭上的腫包,相約跑去找太皇太后告狀去了吧? 可現在,那個護得住他們的人已經不在了。 “回去吧?!笨滴跬蝗皇チ讼蚝槲浠实垤乓呐d趣。 胤礽和胤禔跟在康熙左右,扶住了身體有點踉蹌的康熙。 三阿哥和四阿哥則不明白為什么汗阿瑪和兩個哥哥明明剛剛還在開玩笑,現在突然似乎難過起來。 他們雖然不明白,但不妨礙他們緊緊拉著哥哥們的衣角,試圖安慰哥哥們。 康熙離開明孝陵時,對曹寅道:“好好修繕明孝陵?!?/br> 曹寅領旨。 康熙嘆了一口氣。 歷史中那些光芒奪目的帝王,最終都會躺進陵墓中。即使后人們再沒用,再敗家子,他們也無法從陵墓里跳出來暴揍不肖子弟,收拾舊山河。 他將來也會如此。 他比這些帝王好的是,他有一個完美的太子,不用太擔心身后事。 “保成,修《明史》的事你多看看?!?/br> “知道了,汗阿瑪?!?/br> …… 離開南京之后,康熙繼續南巡。 他最遠到達了浙江杭州。 浙江被胤礽清洗了一遍之后,現在顯得欣欣向榮,萬物勃發,民眾們的表情都像是帶著光。 康熙到了浙江之后,微服私訪了一番。 然后他若有所思。 “保成,如果我們在其他地方也這樣干一次?” “汗阿瑪,等準噶爾平定再說吧,否則我們沒有那么多軍隊平叛?!?/br> “唉……” 康熙一邊觀著海潮,一邊道:“要做的事那么多,真想快刀斬亂麻,把所有事一口氣全部做好?!?/br> 胤礽道:“汗阿瑪三思啊?!?/br> 康熙失聲大笑,拍著胤礽的肩膀,道:“你性子周全是好事,但為君者還是得做一些不要瞻前顧后的事,否則會貽誤戰機?!?/br> 胤礽板著臉道:“兒子已經很努力地做較為激進的事了?!?/br> 康熙也板著臉:“遠遠不夠!” 胤禔忍不住了:“汗阿瑪,你確定是弟弟遠遠不夠,還是你做得過了?” 康熙一揮手,一群侍衛把胤禔架了起來,丟下了剛退潮的平靜的海面。 “保清,下去吧你,閉嘴!” 胤祉和胤禛緊張地抱著大叫:“啊啊啊啊啊大哥落海里了,大哥要被海怪吃掉啦!” 胤禔游回來,一邊甩頭上的水,一邊問道:“什么海怪?哪來的海怪?” 胤祉和胤禛道:“太子哥哥說的!太子哥哥說,他和你出使海外的時候,斬殺過大海怪!” 胤禔沉默了一會兒,道:“沒錯,海里有大海怪。但那是在深海,岸邊沒有,所以你們到了深海要千萬小心?!?/br> 康熙突然感到有點受傷。 如果騙三阿哥、四阿哥有海怪的是自己,胤禔已經“不會吧不會吧汗阿瑪你這么大的人了還欺騙恐嚇小孩子你真的好嗎”。 換成胤礽,自家這大兒子突然變得非常會說話了。 弟弟是用來寵的,父親就不需要嗎? 康熙又想把胤禔丟回海里,還好被胤礽死死抱著胳膊攔住。 現在是三月,雖然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但海水還是蠻冷的。即使大哥水性很好,也要預防感冒??! 這個時代可沒有治療感冒的特效藥! 康熙最后祭奠了大禹陵,為這位遠古時代的首領親制祭文,立了功德碑,正式承認大禹為華夏、為大清的祖先。 于是在戲文和話本中傳了許久的“炎黃一體”神話,經康熙的口正式確認。 康熙發表了一篇文章,昭告天下,確立大清繼承炎黃的正統性。 從此大清只是炎黃的大清,統率的是炎黃黎民,不再區分民族。 雖然八旗還在,但康熙正式宣布,廢除“滿漢不通婚”“各民族不通婚”的規定。 從此之后,大家皆稱大清人,再無民族隔閡。 當然,這只是一個口頭承諾。 八旗制度未廢,這實質上的民族等級差距就不會被抹掉。滿漢恢復通婚之后,后續有無數麻煩等著康熙。 這無數麻煩,胤礽至少要處理一半。 但此刻胤礽沒有制止康熙,只是以大清皇太子、以康熙的臣子的身份,非常崇敬地對康熙叩首,稱頌康熙的功德。 康熙在大禹陵前發誓,就算實現這誓言會經歷無數艱難險阻,胤礽又怎會阻止? 胤礽真的非常敬佩和崇拜這個時代的康熙,比崇拜另一個時空的康熙更甚。 他是穿越者,所以他所作的所有事都是理所當然。 可康熙只是一個封建帝王,他身處這個時代,被時代局限、被階級所局限,但他的膽魄,比胤礽這個穿越者更甚。 胤礽懷疑,如果沒有他這位頭鐵魯莽的汗阿瑪,他可能現在只是對大清小規模修修補補,大清的改變絕對不會這么大、這么迅速。 他最初拉著康熙走。但當他出使海外回國之后,居然是康熙拖著他跌跌撞撞往前跑了。 咳,不能這么說,說的好像自家汗阿瑪是一只二……一匹烈馬似的。 “該回去了?!笨滴醯?,“回去之前,去孔廟看看吧。希望那里的風波已經平定了?!?/br> 胤礽道:“肯定已經平定了。百姓的接受能力是很強大的。文人們的應變和接受能力也非常強大?!?/br> 康熙點頭:“希望如此?!?/br> 但胤礽沒想到,他回京的途中,遇到的最大的震撼不是孔廟,而是顧炎武。 顧炎武的妻子今年去世了。 顧炎武在胤礽和康熙路過昆山的時候,派人送信,自和胤礽書信“決裂”后,再次與胤礽見面。 “你們派民間學者出訪海外,下個月出發,是嗎?”身穿素服的顧炎武平靜道,“我要上船?!?/br> 此時顧炎武已經七十六歲。雖然他身體仍舊很健康,但也已經是一個快到杖朝之年的老人。 胤礽十分擔憂:“老師!出海非常勞累,水土不服非常危險!” 顧炎武道:“你的書信上說,‘老師,我知道不能用陰謀治國,我知道有些事是錯的,但是我必須去做?!?/br> “你的改變是在出使海外之后。所以我想看看,為什么有些事你明知是錯的,也必須去做?!?/br> 胤礽沉默許久,哽咽艱難同意。 “老師……請多保重?!?/br> 第171章 胤礽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有多厲害。 作為一個擁有現代三觀和先知視角的人,他做到這些事理所當然。 就像是背了九九表后會做加減乘除,只是小學學力而已。 比起他這個已經跳出時代桎梏的人,在這個時代中擁有先知視角的人,才最為偉大和可貴。而推動世界的人,一定是這樣的“原住民”。 身為滿清的封建帝王,卻能看到在泥土里打滾的普通黎民,希望民族融合,希望大清能走上世界霸主舞臺的康熙; 身為士林階層,完成帝師夢想,卻仍舊向往一個“無帝王時代”的唐甄; 睜眼看世界,放棄國內優渥生活和在朝中的地位,悍然踏上古時“一人滅一國”外交官道路的陳廷敬; 反對衍圣公,反對神化歷代大儒,想要復“強儒盛世”的孔家族人; 還有帶著海軍滿世界跑的常泰,以女子之身帶領大清科學院的李彤…… 以及已經七十六歲,卻因為求知欲,而要踏上環游世界巨船,置生死于不顧的顧炎武顧先生。 顧炎武曾是理學大家。 因為山河凋零,他砸碎自己的三觀,開始尋找新的儒學道路; 顧炎武曾經積極反清。 見到黎民慘狀后,他心知戰亂民苦,雖自己要為前明“守孝”,但精心培養外甥,希望外甥能為扭轉暴清而盡一份力; 顧炎武尊行王道,希望君主為道德圣君,堂堂正正。 但胤礽和唐甄給他看到了華夏之外的世界,告訴他有些事迫在眉睫,沒有時間堂堂正正時,他也愿焚盡殘軀,親眼去看,親身去體會,親自得出結論。 這是顧炎武第幾次主動砸碎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三觀? 破而后立說著容易,有多少人能做到。 胤礽只知道,他肯定很難做到。 親自幫顧炎武打點之后,胤礽在南京停留了一段時間,想送顧炎武上船。 康熙得知此事后嘆了口氣,同意胤礽留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