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康熙理虧,但他是胤礽的老子,所以即使理虧了,也捏著兒子的臉頰往外扯:“有你這么和阿瑪說話的?該罰!” 胤礽含糊不清道:“汗阿瑪,先把事情解決,您再慢慢罰兒子。兒子就在這,不急?!?/br> “哼?!笨滴趵浜吡艘宦?,大咧咧坐在椅子上,示意胤礽也坐,“朕知道,朕等著他們服軟,就給他們臺階下?!?/br> 胤礽松了一口氣。不管康熙是原本就打算這樣做,還是被他說服之后才這樣做,至少八旗現在不會反了。 胤礽給康熙捏捏肩膀:“汗阿瑪,旗主遲早會完蛋,咱們就等一等,大哥那邊已經傳來消息,很快我們就能騰出手來?!?/br> 胤礽給康熙捏肩膀的手停頓了一會兒,道:“前提是汗阿瑪只是想廢除旗主的權力,而不是廢八旗?!?/br> 之前康熙已經廢了包衣八旗,讓各大小旗主的供奉少了許多。 不過包衣八旗若不為官,本身就依附王府或者皇家,也沒有多少油水可榨。為了包衣的事反叛不劃算,大小旗主們沒有反對康熙。 若康熙要廢漢軍旗的話也一樣。漢軍旗旗主多是漢人,他們本身就有大莊園,也一直做好了會被滿清朝廷給削減牛錄的心理準備。 即使漢軍旗中有滿人旗主,但那被摻沙子進去的滿人,無法帶動漢軍旗謀反。 雖然短時間內,包衣軍隊和漢軍旗軍隊的戰斗力會下降,但他們現在有足夠多的青年將領,應該能很快將軍隊狀態調整過來。 胤礽唯一擔心的是,康熙不管不顧去動滿八旗。 但康熙最想動的就是滿八旗。 “朕真的想廢滿八旗啊?!笨滴鯂@氣,“當年太祖起兵,便是因為族人們快活不下去了。如今大清入關,滿八旗不廢,壓在旗人身上的嚴重攤派和供奉,他們不還是活不下去?” 胤礽老老實實道:“確實。旗人若當不了官,不但要供奉大小旗主,要在有戰爭時上場殺敵,還要被大小旗主們強迫服勞役?!?/br> 大小旗主們,嗯,包括之后被封成小旗主的皇子,家里想修個什么做個什么,都是直接讓旗民免費自帶干糧來干。 所以旗民才又稱旗奴。 后世總會有“咱們旗人當年如何如何”的不和諧聲音出現,仔細一聽,那些人祖上要么是當官的,要么是紅帶子黃帶子(即宗室)。他們是旗人,也是壓迫旗人的人。 這就像懷念舊社會的,問一問成分,祖上都是士紳階層一樣。 哦,不對,還有部分腦子有問題的傻逼。 普通旗人被壓迫,從大清之處就反抗不斷。如果這旗人碰巧又遇上了自家旗主被收拾,生活就更加凄慘。 “反清復明正藍旗”這個“笑話”,就是康熙初年,正藍旗底層旗人和軍官反抗清政府的事跡。 之后大清遭遇的多次民眾反抗起義中,底層旗民和軍官也沖鋒在前。 階級斗爭就是階級斗爭,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無論哪個民族都活不下去。 “普通旗民也好,普通的其他民族底層老百姓也要,都會面對苛捐重稅,區別只是給誰?!必返i雙手合握給康熙敲背,“不過旗民被束縛在八旗中,其他老百姓還能逃,他們逃不掉,會更慘一些?!?/br> 老百姓過不下去,可以給善良的大戶當佃戶,可以逃進深山中,可以去海外搏一搏。 旗人過不下去,連“旗民城”都不能出,一輩子都是旗主的奴隸。 旗奴旗奴,后金靠著剝削旗奴發家。大清建立之后,旗奴好過了沒多少年,又打回到了更凄慘的境地。 因為剝削他們的不只是旗主,他們還要承擔國家的征召,還要因為沒文化被漢人豪強騙錢騙命。 為什么旗人們都向往上三旗?除了隱形地位之外,上三旗的旗民過得最好。 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他們只需要供奉皇帝、為皇帝做事。其他旗,除了皇帝這個“共同的旗主”之外,還要再被大小旗主剝削。 從切身利益上來說,下五旗的人不可能不羨慕上三旗。 正藍旗從上三旗被打落下五旗后,被逼得“反清復明”,就能理解了。 等等,現在正藍旗汗阿瑪給誰了? 胤礽眉頭一皺,感到了不對勁。 他愕然道:“汗阿瑪,您是不是下旨把正藍旗給兒子了?” 康熙道:“是啊,怎么了?” 胤礽扶額:“兒子怕正藍旗又要反了?!?/br> 康熙:“……???為什么?” 胤礽道:“不是反咱們而是……唉,汗阿瑪,您說正藍旗知道其他旗主反對您的兒子們領一旗,會不會直接勤王???” 康熙一開始沒回過神,胤礽提醒他上三旗和下五旗的不同時,康熙一拍椅子把手,居然樂了:“這么說,下五旗都想當上三旗,那么咱們直接合并八旗,只接受朕的管理,不是附和民心的事嗎!” 胤礽趕緊攔住興奮異常的康熙:“汗阿瑪,八旗普通士兵是恨不得只供奉咱們一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我的意思,沒有中間的大小旗主再剝削他們一次。但您領軍打仗還得靠那群勛貴呢!就算是大學里培養的勛貴子弟,在大是大非上,他們的屁股也是坐在自家利益這一邊的!” 不是人人都能革自己家的命! 康熙嘆氣:“民心在朕,如果準噶爾不開戰,朕有足夠的的時間解除他們對八旗的控制。待八旗到了朕的手中,要廢除八旗制度不就容易了嗎!” 胤礽苦笑:“也不容易。汗阿瑪,您廢了八旗,誰來供養宗室和勛貴?您總不能讓他們隨意支取國庫銀子吧?如果您說讓他們老老實實吃著俸祿過活,估計汗阿瑪您在史書中的名聲,恐怕能和洪武帝媲美了?!?/br> 他那四弟為什么被史書黑,被乾隆拉踩,連孝順的面子情都不給? 因為雍正前面追討國庫虧空得罪了八旗勛貴,后面在河南暫行的官紳一體納糧得罪了漢族官宦,滿朝文武都恨他入骨。 乾隆繼位之后,他是一個擁有合格帝王心術的皇帝,知道成為傳統偉大皇帝的根基在官紳。無論是廢掉雍正所有整頓吏治和官紳一體納糧的政策,還是廢開海建廣州十三行把海商運營權交由沿海豪強,或者是叫停漢化重新恢復滿族習俗,都是他獲得民心的舉措。 士心即民心,乾隆很清楚。所以他很看不起雍正這個根本不會當皇帝的人,連康熙執政前期的漢化以及引進西學的舉措他也舉雙手反對。 這才是一個能被交口稱贊的盛世皇帝。 康熙因中后期的寬容和怠政,也在史書上被吹成了仁君。 若他現在按照頭鐵的性子繼續施展“暴政”,他擔心“清世宗”的名字就要落在康熙頭上了。 說不準,康熙不但是“清世宗”,還會叫“清武帝”。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康熙也不是沒想過這一點,他還真想讓那群人老老實實領俸祿過活。 雖然沒有八旗供奉,他們不是有賜予的田地莊子嗎?怎么就活不了?當他不知道那群勛貴各個都有千萬傾的良田嗎? 至于宗室,他都打算把皇子們封疆海外了,要內地的供奉干什么? 康熙認為一點問題都沒有。 從理論上來說,康熙所想的的確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關鍵是你這是要從對方手里摳東西出來,這已經無關理論,而是人心了。 胤礽只能加重了手中的力道,希望能給康熙松筋活血的同時,也能讓康熙腦子里的熱血回流,別腦子一熱,真的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 胤礽認為,當一個好皇帝最重要的不是看著開疆擴土之功,而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想著每一個政策會給百姓帶來什么樣的苦難。 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是他們不想打仗嗎? 就漢景帝當太子的時候,能因為輸棋就把堂兄腦子砸開花,導致藩王為兒子報仇叛亂的暴躁性子,你說他不想打仗? 只是不能罷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在百姓生計還很艱難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胤礽做的那些事,都在腦子中考慮過無數遍,確認不會對老百姓造成額外負擔,才敢實施。 比如他哪怕在杭州殺得豪強們人頭滾滾,老百姓的生計不會因為他殺豪強而降低,反倒是因為分得了田地而生活更好。 比如推廣報紙,他只在京城推廣,這樣他才能保證報紙的成本不被攤牌在百姓身上; 再比如訓練新軍,前期是康熙內庫出錢,后期是常泰這個海商頭子在偷偷送錢。 可以說,康熙現在這么囂張頭鐵,根本不擔心國庫問題,就是常泰和胤礽出海慣出來的。 胤礽當初咬緊牙關早早出海,就是為了打通商路,賺取更多的銀錢和糧食,為之后改革做準備。 改革肯定會流血犧牲,改革也肯定會波及到無辜的百姓,一不小心就是生靈涂炭。 國家要有足夠的銀錢和糧食儲備,才能有足夠的機會試錯。 可胤礽萬萬沒想到,他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會被康熙肆意揮霍。 他和康熙執政理念的最大矛盾,就在于康熙只要保持大清大局穩定就好,胤礽關注點更細微,他希望最好盡可能的不傷害已經足夠悲慘的百姓。 其實當封建王朝的皇帝,康熙比胤礽更適合。胤礽這樣束手束腳,有時候反而會錯失機會。 而且胤礽只是太子,康熙才是這個大清的皇帝。所以當康熙下定決心,胤礽只盡到規勸的責任,便一心康熙的政策查缺補漏收拾爛攤子。 這就相當于康熙在街上縱馬飛奔,胤礽騎著小毛驢跟在后面給被撞翻的商販新人撒錢,平息矛盾。 這次康熙好像又只聽進去他一半建議,胤礽就只能祈禱,繼“反清復明正藍旗”之后,可別又來一個“忠君勤王正藍旗”。 他心臟脆弱,承受不住。 可人運氣背了,真是怕什么就來什么。 在康熙授意下,明珠和索額圖帶著某未定皇子黨眾成員勸康熙收回成命,胤礽又授意杰書去拜訪被罷免的旗主,讓他們乖乖認錯。 在康熙和一眾大小旗主的唱念做打下,正要上演執手相看淚眼的君臣和好一幕。 正藍旗的底層軍官與旗民們以為自己以后要成為太子的“旗奴”,美好未來近在眼前時,聽聞那些宗親勛貴一通反對,他們的好事要沒了,甚至可能將多鐸多爾袞的后代恢復爵位,他們要回到多鐸或者多爾袞的后代手中。 這還能忍? 能忍不是正藍旗! 于是在京郊的正藍旗旗營開始sao動不安,北京內城的正藍旗旗人也互相串聯,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康熙冷眼看著這一切,不但沒阻止,還讓胤祉新出的報紙上,討論了八旗普通旗民的事,讓大家評評理。 外城的非旗人老百姓總是很羨慕不需要納稅服役的旗人,他們卻不知道,普通旗人也是要納稅服役的,區別只是旗人供奉的是旗主老爺們而已。 外城的老百姓今日聽評書先生們一念報紙,各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好家伙,旗人這不就和佃戶似的?” “佃戶還好些,還能選一選租哪家地,遇到豐年時候,如果主家是個和善人,說不準還能供出個讀書人。這旗奴連主家都不能選?!?/br> “對啊,給地主老爺當佃戶還不用服徭役?!?/br> “呸,這個可不興說?!?/br> “哎呀,他們又要服兵役,還要給旗主老爺服徭役,甚至朝廷需要用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得去修堤壩修路,旗人們真慘。那當什么旗人,不如來當我們平頭老百姓?!?/br> “聽說上三旗的旗人就好很多,只需要供奉皇帝老爺就成,和咱們相差不離,只給皇帝老爺交稅?!?/br> “聽說正藍旗要歸太子管了?他們好日子快來了?!?/br> “鑲白旗歸直親王管也不錯。直親王有封地,估計不會要鑲白旗多少東西?!?/br> “哎喲,你們的消息都落后啰。我七姑兒子相好的舅舅說,正藍旗和鑲白旗要回歸順治爺時的罪王后裔啰。這不是好日子開始,是苦日子的開始,嘿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