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93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此刻胤祚已經暈完,趕緊勒住胤禛的脖子:“再來!” 再次摔了屁股墩的胤祐和胤禩齜牙咧嘴繼續沖上來。 …… 康熙從樹后探頭:“他們在干什么,打架?” 胤礽站在康熙身后寵溺笑:“是在一起玩?!?/br> 康熙回頭:“這還能叫玩?” 胤礽道:“汗阿瑪,再等等,他們馬上就打完了。是不是玩,看接下來他們的態度就知道了?!?/br> “好?!笨滴趵^續躲在樹干后面探頭。 其他內侍眼觀鼻鼻觀心,對皇上這個偷看的愛好已經習以為常。 三個弟弟體力有限。 他們又和胤禛比了幾回之后,一個個癱在地上伸著舌頭大喘氣。 剛還冷酷無比把道歉變成揍弟弟的胤禛,看著吐舌頭的弟弟們,眼神莫名溫柔。 哎,弟弟們現在好像小狗狗,真可愛。 “沒想到四哥這么厲害?!必返v在地上翻了個身,抬起還在抽搐的手臂,“我都不知道?!?/br> 胤禩也使勁點頭:“我還以為只有大哥打架厲害?!?/br> 胤禛道:“論武功,最厲害的或許是太子哥哥?!?/br> 胤祚一邊大喘氣一邊使勁搖頭:“我不信,太子哥哥文質彬彬,怎么會厲害?就算太子哥哥比我們強一些,哪里比得過大哥?大哥可是上過戰場的人!” 胤禛道:“大哥有滅國之功,太子哥哥就沒有嗎?你們相信以太子哥哥的性格,在大哥打仗的時候,他就在一旁看著?” 胤禛把弟弟們扶起來,吩咐下人給弟弟們擦臉換衣服:“太子哥哥的力氣可能沒有大哥厲害,但大哥曾經說,如果生死搏斗,拉開距離,他一定輸;如果近身纏斗,他和太子哥哥的勝負是三七分,他三太子哥哥七?!?/br> 胤禩小聲道:“我不信!大哥嘴里說出來的話不算數,在大哥嘴中,太子哥哥就和諸葛武侯一樣能掐會算!” 兩個弟弟也使勁點頭。 大哥就是太子哥哥吹!根本不信! 胤禛嘆氣:“你們啊,不能因為太子哥哥太厲害就不信太子哥哥厲害。大哥所說的太子哥哥和諸葛武侯一樣也是真的。你們若能參與政務之后,問問當初和太子哥哥一同出使的大臣就明白了了?!?/br> 三個弟弟傻眼:“真的?可是……” 可是太子哥哥從未在他們面前展現出自己的厲害啊。 他們對太子哥哥的印象就只有會做很多有趣的游戲,為人非常和藹很會照顧他們的生活,是最溫柔的好哥哥。 胤禛道:“你們不知道太子哥哥的厲害,只是因為太子哥哥不喜歡顯擺而已。再說了,他要顯擺也是在外國人面前顯擺,和你們顯擺有什么意思?水平相近的人才會互相競爭。罷了,你們的歲數也快能和汗阿瑪一同北巡了。待你們看太子哥哥狩獵一次就知道了?!?/br> 胤禛雖還未和胤礽一同狩獵過,但他的弓箭和火銃都是太子手把手教的。 他準頭最好? 他準頭再好也是個人啊。哪像太子哥哥,指哪打哪,簡直是神仙。 胤禛開啟吹噓自家太子哥哥模式的時候,康熙結束了探頭探腦。 康熙笑著瞥了胤礽一眼:“你所說的讓朕等著,就是等著聽四阿哥夸你?” 胤礽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這個我倒沒料到?!?/br> 康熙笑道:“你也該多在弟弟們面前露幾手,免得他們不相信你的厲害?!?/br> 胤礽苦笑:“汗阿瑪,別逗兒子了。兒子多大的人了,還要在弟弟面前炫耀羽毛?” 康熙道:“炫耀一下也沒關系??辞宄銈冎g的差距,他們也才知道如何追趕?!?/br> 胤礽道:“等他們再長大一些,兒子和大哥會教他們武藝和功課,他們就明白了?!?/br> 康熙臉色一沉:“你教可以,別讓保清教!” 胤礽失笑:“汗阿瑪,只是教授武藝而已?!?/br> 康熙冷哼一聲。 半晌,他臉色轉暖,嘆氣道:“平時見到了煩,許久不見又想得慌。保清啊保清,他在草原還好嗎?” 胤礽道:“這個汗阿瑪就別擔心了,大哥絕對很快活?!?/br> 康熙道:“樂不思京?” 胤礽指著自己,嘻嘻笑道:“大哥肯定很思念我。思不思念汗阿瑪,兒子就不知道啰?!?/br> 康熙一甩袖子:“哼!走,回乾清宮?!?/br> 胤礽問道:“不去看看小四、小六、小七、小八?” 康熙道:“看什么看?不是已經和好了嗎?回去干活?!?/br> 康熙心里又高興,又有點酸溜溜。 他只在書本中看到過,關系好的兄弟們會經常吵架打架,吵完打完之后勾肩搭背,關系會比之前還親密。 他有兩個關系還不錯的兄弟,但兩個兄弟都不可能和他吵架打架勾肩搭背。 康熙很羨慕自己的兒子們。 他們有自己這么英明神武慈祥開明的父親,有母親陪伴在身邊,還有保成這么無所不能溺愛弟弟的好哥哥。 這么好的事,他怎么遇不到? 還好他比這些人強的是,他有保成這個好兒子。 康熙相信,這群家伙肯定以后不可能有保成這么好的兒子。 “對了,胤禛念得那篇文章不錯。讓胤禛交一份給朕?!?/br> “???” “等他出宮建府了,朕再賜回給他媳婦?!?/br> “哈哈哈,汗阿瑪您別欺負他了?!?/br> 父子倆一路笑著走到乾清宮。 一到乾清宮,看到滿桌子的奏折,康熙的臉色就不太好了。 他瞪著滿桌子的奏折,想一把火把奏折全燒了。 胤礽嘆氣。 最近康熙心情越來越不好,好幾次差點從龍椅上跳起來,要和面前的大臣斗毆。 胤礽無奈,只好站在龍椅旁邊,隨時準備著按住他的暴躁皇帝老爹。 如后世影視劇中的形象不一樣,無論是第一世的康熙,還是這一世胤礽的汗阿瑪,都是一個性子極其暴躁頭鐵的人。 到了康熙末年,他被太多不如意的事磋磨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政模樣,骨子里的暴躁和頭鐵還是沒變。 比如康熙曾經因為徐元夢頂撞他,差點把徐元夢打死;復立太子的時候,因大臣馬齊不同意,擁立八阿哥胤禩,五十六歲的康熙從龍椅上沖下來,親手和馬齊互毆。 不過康熙有個優點,就是當時就算熱血上頭,事后冷靜下來會反省。之后徐元夢和馬齊都被啟用,康熙表示既往不咎。 當然,如果不小心被康熙當場打死了,那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說起來,四弟雍正性子和汗阿瑪差不多。只是第一世的四弟武力值太差,康熙是直接和大臣互毆,四弟是寫書互噴。他和康熙都是要整治誰,便光明正大的擼袖子上手,不玩那些虛的。 乾隆就喜歡玩陰的,擅長陰陽怪氣軟刀子折磨人。所以后世研究者認為,論帝王心術,乾隆為大清第一。 康熙和雍正?不過一個是蠻子,一個是噴子。 這個平行世界的康熙過得非常順,所以更加容易暴躁和頭鐵。 胤礽雖然阻止了康熙直接在大朝會的時候揍人,但康熙私下召集人開小會的時候,他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康熙踹那群人的屁股,在一旁裝木頭架子。 我只要假裝沒看到,我的汗阿瑪就沒有和大臣打架斗毆。 眼見著康熙又想找幾個大臣揍,胤礽好不容易用看弟弟和好的借口,把康熙拐出門散心,讓康熙心情好了一些。 這一回來,康熙又要徘徊在破防邊緣了。 “朕不過是要完成太皇太后遺愿!這群畜生為何非得與朕為難!” 康熙把折子扔在了地上,胤礽嘆了口氣,把折子撿起來。 別說康熙,連胤礽都沒想到,此事居然會這么麻煩。 太皇太后崩逝時有遺言,清太宗皇太極已經駕崩多年,她不欲開皇太極陵墓打擾皇太極的安寧,想挨著兒子孫兒下葬。 這可能不合乎禮儀,但大清入關之后,禮儀都是從康熙這一朝定的,本應阻力不是很大。 其實太皇太后不和皇太極合葬,除了不愿打擾皇太極、更親近兒子孫子之外,還有為康熙著相原因。 大清入關之前,滿族人是火葬?;侍珮O和他后宮嬪妃皆為火葬,陵墓內只有骨灰盒。 但大清入關之后,喪葬遵循前朝帝王禮儀,改為了土葬。比如康熙之前死的兩任皇后皆為土葬。 那么太皇太后該火葬還是土葬? 接受了漢家習俗、對太皇太后感情極深的康熙,是絕不能容忍太皇太后火葬,燒得只剩下一把灰。 而如果太皇太后不火葬,那么皇太極的陵墓里,除了太皇太后一副棺材,其他都是骨灰盒子。這不知道的,還以為太皇太后才是皇帝呢。 太皇太后不想讓康熙為難,便主動開口要隨著康熙下葬,這樣大家一伙兒都土葬,不用吵架了。 第一世中,胤礽并不知曉太皇太后下葬時文武百官和康熙的博弈。 他只記得,康熙因思念太皇太后修建了暫安奉殿,不肯讓太皇太后下葬,每年都去探望。 太皇太后是在康熙駕崩后,由雍正在暫安奉殿原地起陵墓安葬,名為昭西陵。 開了這個先例之后,大清之后許多太后都不與皇帝合葬了。 這一世,胤礽才明白,太皇太后下葬的背后,居然涉及了例如滿漢移俗、宗室與皇帝爭奪話語權等問題。 討論太皇太后下葬禮儀只是一個借口,他們要用這個借口逼迫皇帝讓步,停止康熙全面漢化、削減宗室權力的政策。 只要康熙這次松口,接下來他們就能故技重施,讓康熙再次松口。 兩方都不妥協,才導致康熙在駕崩之前,都沒能讓太皇太后入土為安。 可上一世的康熙或許還能后退一步,將此事“暫且擱置”,等后人來解決——太皇太后多年不下葬,到了下一任皇帝繼位,大臣們只能同意太皇太后就地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