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60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胤礽心虛:這事我也做過。 小胤祺癟嘴:“我學說話晚,直到現在,汗阿瑪還說,還說我呆呆傻傻?!?/br> 其他阿哥:五哥確實有點呆呆傻傻。 小胤祚:“汗阿瑪說我病秧子?!?/br> 小胤佑:“汗阿瑪說我小瘸子?!?/br> 小胤禩:“汗阿瑪說我字太丑?!?/br> 胤礽扶額。這些不都是真話嗎?其實不算欺負。 但小九小十被說服了。 他們傻乎乎道:“所以、所以輪到我們了?” 其他哥哥們齊齊點頭,異口同聲:“我們都長大了?,F在輪到你們了?!?/br> 小胤禟和小胤俄繼續抱著瑟瑟發抖:“不要啊,哥哥護著我!” 胤礽嘆氣:“我盡力?!?/br> 我真的,盡力。 第145章 康熙是一個綱常獨斷的帝王。 繼位之后,他除鰲拜、平三藩、復臺灣,穩固了統治; 取消剃頭令,表彰前明忠臣,緩和了民族矛盾;派太子出使歐羅巴、滅廣南國、收回舊港、控制馬六甲海峽,擴大了大清在世界的影響力; 建立北京大學,廣收世界先進人才籌辦大清科學院,奠定了大清科技發展基礎…… 就算現在康熙現在駕崩,不說千古一帝,至少也是個能在歷史中排名前十的英明皇帝。 今年康熙才三十三歲,繼位不到二十六年,正值春秋鼎盛,就已經獲得了比尋常帝王一輩子還要高的功績。 他本身就是一個銳意進取且有些頭鐵的人,即使現在內憂外患不斷,大體上他還是正躊躇滿志之時,所以處事手段也就更加激進和獨斷了。 康熙知道胤礽的憂慮。 八旗和包衣的問題很大,必須解決,但因為問題太大了,早兩年和晚兩年解決沒區別。 如今浙江謀逆,北方噶爾丹和羅斯國虎視眈眈,先平定這些眼前的憂患,待外部穩定之后再處理八旗和包衣,才最為穩妥。 治大國如烹小鮮,帝王每一個激進的舉動,給老百姓都可能帶來極大的災難。 比如現在若是包衣出現混亂,羅斯國可能會再度犯邊,噶爾丹會趁虛而入,那些南方士族們也可能蠢蠢欲動。 雖然以現在康熙對朝堂的威懾度,以新軍和海軍的威力,最終混亂一定會平定,大清的國力可能也不會耗費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但胤礽向來著眼的不是大清的國力,而是百姓。 臺灣之事,遷海令比屠城更傷民,幾乎讓富庶的福建廣東變成一片死地; 三藩之亂,三藩屠一次搶一次,八旗兵又來屠一次搶一次,百姓流連失所,痛苦堪比大清入關。 大清入關之后,已經在自己的國土上興起兩次大兵災?,F在剛剛開始休養生息,百姓剛剛有了生活的希望,一場戰爭,就會毀掉所有。 胤礽很討厭小四家的小四。他不是鄙視小四家的小四的能耐,而是那位“十全皇帝”的“十全武功”背后是多少百姓的森森白骨。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但康熙不這么認為。 他是純粹的封建帝王思維,著眼的是整個大清的統治。只要能穩固大清的統治,增強大清的國力,鞏固他身為皇帝的權力,一些代價是可以犧牲的。 切開傷口,挖去死rou,會流許多血。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代價。 既然他已經看到了弊端,鏟除弊端的代價是他能忍受的,他就要立刻做,不拖沓。 內憂外患算什么?羅斯國已經沒有力氣再針對大清,噶爾丹跳梁小丑不足為懼,謀逆民變什么的不是年年都有嗎?這些根本就不是問題。 有錢有糧能鎮壓住包衣的混亂,這事就可以做了。 至于百姓,他有錢,可以減免賦稅,讓他們之后再休養生息。 于是,思想最為激進的穿越者胤礽行為反而保守;思想較為保守的本土皇帝康熙卻是個激進派。 兩人雖然在生活上和好,在朝堂中仍舊針鋒相對,看得大臣們有點懵。 康熙要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廢除滿漢不通婚。 無論什么民族什么出身都是大清人。自秦一統之后再無六國。既然已經成為大清的子民,就不該有認為隔閡。 順治都曾迎娶漢人妃子,現在滿漢之間也有聯姻前先入漢軍旗甚至包衣,都只是一紙空談,早該廢除。 第二件事,便是廢除包衣制度。 包衣成為大清試驗新民族的試驗田,他們是滿人,但不入旗,一眾待遇如民。 包衣八旗軍隊重編,按照前朝設置成中央和地方軍,拱衛京師。 之前小選變成全民族小選,滿漢皆可以小選,只以品行選拔伺候人選。 朝堂嘩然,很快分成兩派。 全部漢臣和小部分包衣同意包衣出奴籍為民,以后不蓄奴,全部改為簽訂用工契約。 全部滿臣和大部分包衣反對貿然取消包衣制度,有的人說違背祖訓,有的人說這是削弱滿人執政的根基。 朝堂中吵吵鬧鬧正常,不正常的是,小小年紀就已經參政的皇太子胤礽,這次居然不站在康熙這一邊,正式上了反對的折子。 朝臣們嚇壞了。 老謀深算的朝臣們懷疑,這父子二人是不是玩什么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要搞什么陰謀詭計清理朝堂? 只有少數和胤礽一同出使過的大臣,看出了胤礽是在認真反對。 他們很快得知了胤礽所上折子的內容。 胤礽不反對撤包衣,但反對現在撤包衣。因為撤包衣是一件很繁瑣的事。 包衣八旗軍隊重組,重組的編制是什么?各個軍官怎么安排?由誰領隊? 包衣八旗內有許多官職,這些官員和小吏們要怎么安排? 現在王公貴族,特別是宗室,都領導著幾支包衣,那些包衣不僅是他們的家丁,更重要的是要供奉這些主人家,是這些主人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比如留在京中、不肯遣散到地方的鄭家人上次又請求多撥給他們一些包衣牛錄,他們養不起一大家子人,生活過得極其拮據。 當皇子分府之后,康熙也會分給他們一些包衣家族,相當于分給他們莊園田產。 如果廢除包衣,勛貴和宗室的包衣供奉制度要怎么更改? 就算是小選,以前只是包衣家族送人,小選非常簡單。如果要變成全國任何民族都能送人參加小選,這制度也需要完善。 一項大政策不是拍拍腦袋就能馬上做決定,需要謀定后動,做足準備,否則一定會引起混亂。 胤礽建議,康熙先和朝臣們商量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替代目前包衣制度的政策,然后慢慢改革。 康熙拒絕。 康熙認為,先把包衣出為民,再慢慢改革現有制度。制度可以先不變,去掉“包衣”的名稱,只是一道旨意的問題。 當皇帝一意孤行,就算所有大臣反對都沒用。 就像是當年撤三藩一樣。 何況,現在朝中還有一半的人支持康熙。 于是,康熙出了正月就下旨,所有包衣出為民,為不入旗的滿人。 這個重磅消息,滿漢不通婚被廢除的事都沒人關注了。 不過康熙也接受了胤礽徐徐圖之的建議,只廢包衣,暫時不廢除包衣八旗制度,也不動包衣官職,以給包衣八旗制度改頭換面的時間。 康熙下旨,讓滿漢群臣全部都忙起來,趕緊給他制定一個完善的包衣八旗替換制度。 滿漢群臣:“?” 皇上您就只負責添亂是嗎?您就不能聽聽太子的建議嗎? 咱們知道你廢除包衣的心意已定,我們阻止不了,但至少您能不能晚幾年? 索額圖順著胸口,感到了熟悉的心梗。 他們的皇上就是這樣的皇帝,腦袋一拍就是一出事,絲毫不顧及做成這些事需要多少精力和財力。 康熙:我只負責發號施令,執行命令不是你們大臣的事嗎? 索額圖和明珠召開了某阿哥黨會議,會議上群情激奮。 “這哪是廢包衣!他就是想對八旗動手!” “我們八旗本就是人上人,他該不會把我們變成和南蠻子一樣吧?” “我們這么辛辛苦苦抬了旗,怎么能撤八旗?” 明珠懶洋洋道:“滿漢蒙八旗不是還沒廢嗎?你們急什么。先解決眼前的事。誰能讓皇上收回旨意?” 索額圖冷哼:“你納蘭明珠都做不到,還有誰能做到?” 明珠瞇著眼:“你索額圖做得到?” 眼見某太子黨的兩位領導人又要吵起來,某阿哥黨三號人物佟國維趕緊打圓場:“皇上做的事,連太子都無法阻止,更別說其他人了,兩位大人消消氣?!?/br> 索額圖和明珠同時陰惻惻看了佟國維一眼,冷哼一聲,消了氣。 他們倆的臉上都帶著厭惡和鄙夷,讓佟國維感慨,索額圖和明珠真是恨透了對方。 兩個恨透了對方的人居然能為反對太子走到一起,可見太子有多不得人心。 佟國維想起朝堂上越來越成熟的太子的姿儀,忍不住磨了磨牙齒。 佟皇貴妃現在已經完全不聽他的話,他只能找阿哥投靠,把佟家的女兒孫女送給投靠的阿哥,才能讓佟家更進一步。 他想佟家是皇上母族,皇上肯定會給其他阿哥選擇佟家的福晉或者側福晉,以抬高母族的身份。所以他不急,只需要先在這里潛伏,看看哪個阿哥最受大臣愛戴,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