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215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小可憐是滿級天師、入贅太子有點窮、在狗血豪門當幫傭是什么體驗、外科醫生穿成民國小可憐、省吃儉用當頂流、飲冰、七零年代男配的美好生活、丞相今天嘔血了嗎、男主他斯德哥爾摩了、我道侶是APP拼來的
“安南山脈眾多,陸地行軍困難,且他們在陸上修建有高墻,從陸地攻破很難。但他們海岸線極長,重要城市都在港口,大清堅船大炮,攻破城池很容易?;ㄙM五日,實在是后黎和柬埔寨太無用,兒子又不允許大哥登陸所致?!?/br> “大哥說,第五日若他們不能合圍,便會親自率清軍登陸。謝天謝地,他們還沒有廢物到這地步。否則大哥不聽兒子的命令登上陸地作戰,刀槍無眼,受傷了怎么辦?” 康熙無奈地笑著搖搖頭:“朕這個大兒子啊……唉,連太子都管不住他,還有誰能管住他?” 反正朕管不住,惠妃也管不住。 “海岸線極長?!笨滴跤謬@了口氣。 他起身轉向身后,抬頭看著背后的世界地圖。 大清的海岸線也很長,且大部分海岸線上都是平原,無險可守。若對方有足夠的船只,跨越大洋而來,大清的國門幾乎處于全敞開狀態。 閉關鎖國,只是不允許別人船只上岸??扇魧Ψ街苯訌妱莸拇蛏祥T,大清真的能閉關鎖國嗎? “大清鎮守邊疆,都是屯兵邊境?!笨滴跚昧饲檬澜绲貓D,“守這海洋邊境,也必須屯兵邊境。不,應該屯兵更遠的地方,不能讓戰火燒到本土?!?/br> 康熙拿起玉如意,細細描摹大清的海岸線。 大清現在東邊繁華城市,離海岸線都很近。若戰火直接在海岸線燃起,這些城市肯定會受損。 一個強大的國家,就應該御敵于國門之外。 走出去! 打出去! 康熙的玉如意輕輕敲了敲南洋。 “交趾布政使司?!?/br> “舊港宣慰司!” …… “這里曾經是前明的舊港宣慰司?!必返i強硬著拉著還想去安南搞風搞雨的胤禔離開。 大清留了一艘汽船,讓陳廷敬等大臣協助北京來使處理安南和柬埔寨事宜后趕上大部隊,其余船只拔錨啟航,在蘇門答臘島的巨港停泊。 胤礽試圖用前明永樂帝時期的風光,轉移胤禔想去打仗的注意力。 胤禔穿了一個寬大的袍子遮蔽陽光。他抱著手臂道:“真他娘的熱。前明的國土這么遠?又是永樂帝的孫子廢棄的?” 胤礽已經不再阻止胤禔說臟話。因為他發現阻止無用。 耳朵自動濾過胤禔的臟話后,胤礽道:“是永樂帝的孫子。他也是為了國計民生?!?/br> 胤礽見胤禔感興趣,趕緊給胤禔介紹鄭和下西洋的事。 其實鄭和下西洋,并非如后世所想的那樣,只是當冤大頭到處送東西。 鄭和下西洋,其實是永樂帝對外擴張政策的一環。它為大明皇家內庫賺取了大量錢財。 鄭和在南洋馬六甲、新加坡、舊港等地建立軍事基地,實質上控制了馬六甲海峽,不斷通過馬六甲海峽對外貿易。 為了保障大明官方做生意,永樂帝進行了非常嚴苛的禁海令,以防民間和官方搶奪生意。 在這個時期,大明在南洋、甚至在整個世界都擁有海洋霸權。 可惜永樂帝不懂經濟。他為了讓大明官方做生意不準民間做生意,賺的錢抵不過稅收損失的錢。 后來永樂帝的孫子宣德帝聽內閣閣老所言,廢棄交趾、馬六甲、舊港、新加坡等明軍在南洋的勢力,不與民爭利。 胤禔翻白眼:“他傻嗎?他放開海禁,官方和民間一起做生意不就行了?又能賺錢,還能有稅收。因噎廢食?” 胤礽道:“他心是好的,只是大明閣老不懂經濟學,而且他們特別鄙視經商。后來他們把鄭和下西洋的資料都燒了??上切毚O計圖啊。不過咱們大清已經有了更好的船了?!?/br> 胤禔再次翻白眼:“大臣不懂經濟學,他自己不會學嗎?孫子就是孫子。永樂帝也不懂經濟,他至少知道控制海峽和港口收保護費。聽說前明中后期國庫現銀沒有超過一千萬兩的時候?” 胤礽嘆氣:“是啊。好了,不說這些喪氣話了。前明逃民的代表來了,咱們一起去接待?!?/br> 胤禔道:“你去,我不去,不耐煩和這些人聊。我帶兵四處逛逛?!?/br> 這里現在是荷蘭的地盤,但荷蘭被大清打敗了,所以胤禔認為,這里已經屬于大清。所以胤禔決定去接收屬于大清的地盤。 胤礽道:“大哥,多帶些人,小心些,不要和他們沖突,如果他們說了什么不好聽的話,你……” “啰嗦?!必范A用胳膊肘撞了胤礽一下,“哥是那么魯莽的人嗎?放心,哥就去看看,什么都不做?!?/br> 胤礽給納蘭性德和曹寅使了個眼色讓他們跟上,然后拉住了鄂倫岱的衣角:“你不準去!” 鄂倫岱疑惑:“為啥?” 胤礽沒好氣道:“你跟著大哥,頭鐵魯莽加倍嗎?得了,跟著孤去見前明逃民代表?!?/br> 鄂倫岱哭喪著臉:“臣也不愛聽那些人瞎叨叨?!?/br> “孤管你愛不愛?!必返i道,“走,這是命令?!?/br> 鄂倫岱哭嚎:“太子殿下,臣是您表叔,也是您的親戚,您不能這樣對臣!” 胤礽道:“孤的表叔太多,不稀罕。再不走,孤就讓你回北京?!?/br> 鄂倫岱立刻正色道:“走,趕緊走!” 其他侍衛都露出嫉妒的神色。 表叔了不起??!表叔就可以和太子打鬧嗎? 嗚嗚嗚,太子的表叔就是了不起。 噶禮看著鄂倫岱的表情特別不好看。 嫉妒! “噶禮,你也一起去?!必返i在腦海里想了一圈能用的人,還真沒想到,只能把噶禮帶上。 能處理這些俗務的人,都被胤礽留在了安南和柬埔寨?,F在跟著他的,只有年輕的勛貴子弟和一些學問很厲害的人。 噶禮立刻揚起燦爛笑容:“臣遵命!” 然后他得意的瞥了一眼鄂倫岱。 鄂倫岱:“?” 雖然不知道噶禮為什么對自己有敵意,但這敵意,我鄂倫岱記下了!你等著瞧! 胤礽看著這兩人莫名眼神交鋒,頭開始疼了。 他此刻多么希望常泰舅舅在這里。只要常泰舅舅在,鄂倫岱和噶禮都很老實,連大哥都會沉穩許多。 胤礽按了按眉角。 在南洋的前明逃民代表忐忑不安地等待大清皇太子駕臨。 當他們得知大清將要將勢力擴展到南洋時,他們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窮途末路。 這種絕望,在大清皇太子出現時,突然消失了。 大清的皇太子他他他居然有頭發! 第122章 (17w營養液加更) 現在南洋大部分前明逃民都是因躲避剃發令下南洋。 前明逃民揉了揉眼睛,視線黏在了胤礽的頭頂,連跪地磕頭都忘記了。 胤礽揉了揉自己的短發:“嗯?我頭發上有什么嗎?” 前明逃民這才回過神,參差不齊跪地磕頭。 “好了好了,起身吧。孤說的是官話,你們能聽懂嗎?”胤礽問道。 來者用古怪的口音道:“能。草民讀過書?!?/br> 胤礽笑道:“那就好。請起吧。你們既然還能說官話,那么就還自認是華夏的人,對吧?” 來者立刻道:“草民當然是華夏的人!” 他視線又往胤礽頭上瞟。 雖然是短發,雖然沒有戴發冠,那也是有頭發??! 大清剃頭令,只能留后腦勺一小戳頭發,發辮若不能穿過銅錢,便要砍腦袋。 這個發型,絕對不合大清的規矩! 胤礽摸了摸自己的頭發:“你們看這個?哦,清朝已經坐穩了江山,沒必要再打壓前明抵抗勢力,便把剃發令廢除了?!?/br> 前明逃民愕然:“廢、廢除了?” 胤礽點頭:“現在大清與大漢、大唐時一樣,沒有漢蠻之分,只有大清人?!?/br> 胤礽笑了笑,道:“在漢朝的時候,只要臣服大漢皇帝,皆是漢人,所以不算有漢蠻之分,對吧?” 前明逃民神色更加愕然。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 胤礽道:“大清兼容并包,你想剃頭也好,你想留發也好,隨你的意。只是如果入朝為官,或者進入軍營,頭發和衣著需要符合規矩。我們大清也要有些和前朝不同的地方。歷朝歷代都會和前朝有所區分。你們若不習慣,不為官便是了?!?/br> 胤礽見這群人還在發呆,繼續道:“孤并不指望三言兩語就能讓你們回歸大清。你們在這里已經有了基業,回去也不現實。孤召你們來,只是告訴你們大清要如前明永樂帝時期一樣,將南洋納入水師管理。這些地方是咱們華夏人的地方,你們需要組織起來,幫大清管理這里?!?/br> 胤礽沒有給這群人反應的時間,直接派人將計劃書交給他們。 “大清派人來管理這里不太現實。這里還是得交由你們管理更好?!必返i道,“前明海軍撤退之后,你們在南洋受了不少委屈?,F在前明雖然沒了,但華夏有大清,大清是你們的靠山。放開手做?!?/br> 來訪使者中一位女性走出來,跪地道:“草民施琴娘拜見太子殿下?!?/br> 胤礽眉毛上挑一下:“施進卿后人?還是施二姐后人?” 施琴娘磕頭道:“都是?!?/br> 永樂帝曾冊封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施進卿為反抗當地佛教政權,信奉了伊si蘭教。 不過施進卿卻將繼承人定為次女施二姐。女人當政,這可就一點都不伊si蘭教了。 胤礽問話的意思是,施琴娘是施進卿其余子的后人,還是施二姐的后人。 若是施進卿其余子的后人,那就和倭國有關系。前明支持施二姐,施進卿的兒子就去找倭國幫忙,之后一直和倭國有往來。 “施二姐在明英宗時期丟掉了祖業,你有信心維持住這份祖業?”胤礽問道,“雖說那是明朝經歷土木堡之變,無力支援舊港,但施進卿當海盜時,可也沒有華夏王朝支持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