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那時她已有些明白,她嫁的這個夫君,不會再容她有第二次的任性。 前塵往事,如今再遇,她已然心如止水,不再介懷。 只他的事,莫要攪擾她的生活便好。 黑暗里,她輕聲道:“郎君以為,方才那女子,是為誰而來?” …… 第二日一早,眾人用過朝食后,便啟程上路。 阿綺已然見過劉夫人,雖未如前世一般打心底里敬愛討好,卻也如待尋常長輩一般,中規中矩將堂姊替她備下的衣物奉上。 劉夫人未見過許多世面,被這如畫中人一般的兒媳如此禮遇,自然喜不自勝,直至坐入車中,仍滿面笑意。 巧娟在旁,將劉夫人的模樣看在眼里,心中格外不是滋味。 昨夜她翻來覆去想了整夜,生怕老夫人見了新夫人的樣貌風度,從此滿意非常,將她這個收留的孤女拋在腦后。 她更怕,若做不成老夫人的兒媳,便當真要淪為府中婢子,低人一等,從此再難擁有富貴安逸。 須知她跟著老夫人的這些年,雖不富裕,卻從來是被當作女兒一般貼心疼愛的。 劉夫人起先仍兀自欣喜,然時間久了,見巧娟長久不語,這才察覺她的不對。 因約莫猜到了她心事,劉夫人不由暗嘆一聲,拉著她道:“好孩子,我知你心中不快,昨日亦思量了許久。今日咱們也見過那位貴女了,實在非我嫌貧愛富,只是我兒這樁婚事,卻是多年前定下,又有當今太后與皇帝允了的,不得擅自作主。我自然也憐惜你,可你還愿認咱們先前的婚儀,便只能委屈你做妾室了。你可愿意?” 巧娟臉上一紅,垂首片刻,咬牙道:“母親,我愿意的,這些年留在母親身邊,實在已習慣了,再未想過還要嫁給別人,只要能教我留在母親身邊侍奉,做妾室亦是無礙的。只怕郎君與夫人嫌棄……” 說著,她欲言又止。 劉夫人道:“既如此,你莫擔心,昨日翰之說了,這一路恐有艱險不測,咱們莫擾他,待到了壽春安頓下,我便將你的事說與我兒與崔氏,往后我待你二個,都會如兒媳一般看待,絕不虧待你?!?/br> …… 自山桑行出不過數日,便已近芍陂,再有一兩日,便可至壽春。 這幾日,郗翰之有些魂不守舍。 他心中始終記掛著那日夜里阿綺的話,遂著意觀察著母親與那叫巧娟的婢子,這才發現,二人間的確不像尋常主仆,卻更像親近的家人。 他心有疑惑,私下詢問母親,母親便道是二人相依為命,已親如母女。 他總覺還不對,卻已無暇再問,只因派出之人,已傳來消息,就在這兩日,袁義丘便要動手了。 ☆、襲擊 春秋時,楚國名相孫叔敖于淮南一帶興修水利,引淠水入白芍亭東成湖,稱芍陂。 《淮南子》云:“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br> 自東漢后,芍陂幾經修繕疏通,可灌沃土萬頃,所產之糧,可供養兩淮軍民。 然自古沿水多盜。 芍陂一帶亦常年多盜匪出沒,漸養成剽悍民風。尤其近年來,北方多動亂,晉室疆域幾經變遷,壽春已地處與鮮卑燕國交界之處,南北往來流竄者,數不勝數。 那袁義丘為人好勇,易受蠱惑,此番只稍經人挑撥,便欲鋌而走險,趁著郗翰之此番赴任,身側隨行者只千人時,于途中截殺之。 只是他到底還有所顧忌,不敢明目張膽地襲擊朝中重臣,便學了他那位鎮荊州,掌著袁家勢力的族兄袁朔當年之行徑,欲假流民匪寇之身份除之。 半月前,袁義丘假稱新任刺史郗翰之欲修繕疏通芍陂,借其名于淮南一帶大肆征發民間勞力。 時值暮春初夏,逢農忙割麥之際,普通農戶之家,也正需勞力。而近年來南北多征戰,家家戶戶間,也多只一二青壯勞力。 此時征調,自然引民憤不斷。 袁義丘便趁此機會,攜了三千人,扮作流竄于芍陂一帶,對郗翰之有所不滿的流寇盜賊與青壯勞民,候于安豐城郊,欲趁其自安豐往壽春之時,截殺之。 幸郗翰之早兩日便得了消息。 隨行之千人雖皆是他親衛,個個戰力非凡,以一當十,即便直面袁義丘,亦可勝之,然因有女眷同行,他須得更謹慎些,遂未至安豐,便已先一步命劉澍恩往所臨之廬江郡中悄悄調二千人。 這日天微亮,郗翰之便已起身,草草用過朝食后,便出屋去與近侍們再度交代迎敵之事。 因恐母親等知曉后,太過擔憂,他并未將此事細說,只道這日路上恐有些許波折,并無大礙。 阿綺卻是早對將遇上的袁義丘來襲之事心知肚明,因記得前世只有驚無險,未有半個時辰,那些伏于半道的惡人們便潰不成軍,四下逃散,袁義丘更是為流箭所傷,當場墜馬身亡,她遂不大憂慮。 然不知何故,她自離開建康那日得了風寒,至今已逾半月,始終時好時壞,未能痊愈,這日清早起身后,便面色蒼白,渾身乏力,時不時嚏咳兩聲。 劉夫人因巧娟之事,正覺兩邊對不住,一瞧兒媳病弱,不由心生憐惜,沖兒子道:“翰之,今日阿綺看來格外不適,咱們不如在驛站中再歇一歇。風寒看來事小,可久病不愈,到底不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