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老漢說罷,便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去。 司馬光抬頭看天,星月懸在空中;再往巷子看去,依稀有燈火點著,伸手五指幾乎不可見。遠處傳來幾聲犬吠聲,夾著巷里巷外的煙火氣,時候不早了。 司馬光想走進去,可來回幾番試探,還是停在原地。 他沒動,靠著墻等著那位人出來。 鋪前,張儒秀扶著腰,扭著僵硬的脖頸,給小廝交代著明日的事宜。 “今日營業時間長,人也多,多虧有你cao心著,辛苦了?!睆埲逍憬o小廝遞過去一小貫銅錢,笑盈盈地說道。 小廝惶恐,拗不過張儒秀,還是畢恭畢敬地接了過來。 “娘子,馬車已經來了,按您的吩咐停著?!毙P說道。 張儒秀點頭,又吩咐了句:“好了,你快走罷。我再待會兒。 她在鋪里待了這么久,是仗著司馬光衙里事多,沒空管她。這么一想,底氣自然就升了上來。 小廝走后,張儒秀點著燈,數著今日的錢。 入冬以來,蘇州的物價也漲了上來。一些員外衙內,聽了前線戰亂的消息,病急亂投醫,借著閆娘子造的勢,都奔到張儒秀這鋪里來。 員外花高價買了心安,張儒秀卻只是說著中肯的話。她不避諱戰爭,也不避諱傷亡慘重的事實,只是叫這些百姓相信官家,相信前線的官員大將,戰爭之事,牽涉到兩個國家。不過大宋如此強大,自然會擺平這件事。 說這些話時,張儒秀心中滿是不忍。大宋外強中干,重文輕武的局面延續至今,誰都無法憑一己之力去扭轉局勢,衰敗趨勢必不可免。 只是大多數百姓不知這事實,他們一貫以為宋是藩主國,自然要遠遠強于別國。他們不愿承認這些明顯的糟粕,或者說根本沒這個憂患意識。 不過眼下,安撫人心儼然要比旁的事更為重要。 蘇州的民心民意必須盡快穩住,切不能同從前華州那處一般。張儒秀借著自己的影響力,想將那些風聲掩于市井之中,這樣衙府也好辦事。 目前來看,大多數百姓情緒都還穩定著,只是難免有幾位傳播負面情緒,官員照顧不來的縣鄉里,早起了一波又一波風聞。 張儒秀數著銅錢,心不在焉?;剡^神來才發覺,她的心早不知飛到哪處了,數錢數著數著便數岔了。 張儒秀嘆口氣,索性將銅錢都放到罐子里,吹了燈,抱起罐子便往外走。 關了鋪,把那塊牌匾放在鋪前。張儒秀注意到牌上的墨有些掉色,似是被人蓄意摩挲過一番。不過眼下她也沒多想,趕緊走了出去。 巷子里有別處人家點燈,燈火葳蕤,巷里不黑,只是暗蒙蒙的,仿佛踩在夢里一般。 平日里,馬車都停在街旁,離巷子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那時天還亮著,她走過去也方便今日她叫馬車停在求樂巷口,仗著天黑,不再避諱。 輕手輕腳出了巷,張儒秀想著趕緊回院,自然沒看到一旁站在陰暗處的人,也沒看到車夫頗為震驚的臉。 張儒秀坐上馬車,將小罐子好好抱著。掀開車簾,叫車夫趕緊走。 車夫身子僵直,額間冒汗,手里的韁繩都被手汗弄濕了幾分。 車前的馬也像有什么不好的感應一般,還未等車夫動作,便向前走了幾步。 車停在了司馬光所在的那片陰暗之處,張儒秀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弄了個踉蹌,身子往前撲著,仍不忘護著身前的小罐子。 車夫趕緊拉著馬,張儒秀不多言,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畢竟院里人人皆知,他們這一家,真正的主子是夫人,而不是大官人。 就在車夫準備啟程時,張儒秀掀開了車一側的車簾,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情況。 是一片陰暗地,看不大清。 然而就在張儒秀松口氣準備放下簾子時,聽到一聲呢喃。 “歲歲?!?/br> 那道聲音她無比熟悉,只是如今在這里聽見,恍若聽見了什么惡人的囈語一般,叫她冷不丁打了個寒顫。 張儒秀眼前一黑,腦里也像是炸了煙花一般,亂哄哄的。 明明身上裹成了粽子,心卻像是被丟進冰水池子冷凍了一般。 作者有話說: 第75章 情話 出聲的那人站在陰暗地, 巷里的光照不到他站著的這片暗處,他的臉也叫人看不清,如同要吃人啃骨頭的鬼魅一般。 貿然蹦出來的聲音, 叫張儒秀身子一抖。她坐在車上, 緊緊摟著胸前的小罐子,一面想著對策。 司馬光站在這里,想必是早就知道她的身份了罷。 張儒秀驀地又想到先前司馬光話里的試探, 只覺著原來她早露出了破綻, 只恨她隔了許久,才發覺出這其中的異常之處來。 張儒秀清了清嗓子, 不過仍未摘去臉上系著的面紗, 強裝著鎮定:“是你啊……快上來罷?!?/br> 她這話一出口,便看見司馬光便不慢不緊地從那暗處里出來,只是他面上毫無波瀾,好似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一般。 他走的步子極輕,撩起衣袍下擺上了車。 他這一上來, 張儒秀便好似見了瘟神一般地往一旁躲, 這般緊張時候, 她還不忘那一罐子銅錢,緊緊護著, 不敢看他。 司馬光把她的小動作看在眼里,不過卻只是開口關心著她的身子:“呆這么久, 不冷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