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司馬光腦里自動把那句話補了出來。 恰好子時,屋外燃起煙花,噼啪作響。 院里的女使都跑了出來,賞著這片煙花。 不重要了…… 平生最大的逾矩,便是今晚,用盡半生力氣,輕輕摟住張儒秀的腰。 他也等到了那片煙花綻放。 作者有話說: 過年習俗參考《東京夢華錄》。 “元日里,貼春紅,誰家青絲笑寒風?!弊詣摰?,不要細品。 第58章 隨了份禮 正旦日, 司馬光起了大早。一旁的張儒秀睡得正熟。司馬光披上衣服,輕手輕腳地下了床。 外面的雪下了一整夜,院里到處都堆著雪。 昨晚雪落滿地, 映得屋外明亮。司馬光閉了眼, 覺著許久之后才進入一片混沌。早起之后尚還有些糊涂,不過站在屋外經冷風一吹,渾身都清醒了起來。 宅老見大官人起來, 便趕忙催著小膳房生火燒飯。昨晚守歲, 膳房里的下人也睡得晚,今早差點沒起來。想著大官人還得趕早開例會, 便慌忙起來。 司馬光見后院一陣慌亂, 怕這干活聲吵醒屋里正酣睡著的張儒秀,便叫下人趕緊噓了聲。 “不必生火了,今早我去衙里吃?!彼抉R光交代著,“莫要吵醒大娘子,叫她睡到自然醒。醒來若問, 就說我吃過了?!?/br> 說罷, 司馬光便淌過雪路, 朝官衙走去。 衙院里早有人掃著街上的雪,見司馬光走來, 便趕忙行了禮。 “林公?!彼抉R光見林知州特意站在衙階前等著他,一臉受寵若驚。 “君實啊, 這幫同僚里, 唯有你來得早啊?!绷种蒉壑汍?,笑意盈盈地待著趕路來的司馬光。 司馬光聞言朝屋里一掃, 果真如林知州所言, 除了二人, 剩下的都是些端茶倒水的小女使。 “君實,里面坐?!敝菖呐乃抉R光的肩,笑道。 沒有一位上司會不喜愛這般勤奮上進的下屬,林知州急著想轉回汴京,不曾想在最后一段時日里竟挖到了司馬光這般好苗子,自然待人極好。 后衙里的官陸陸續續地報了到,眾人便坐在屋里,圍著紅泥爐,商討這幾日衙府應上心的事。 初一到初三是百姓一直期待著的關撲日,懷揣著整年積攢著的期待,一些百姓難免興奮過頭,總惹出事來。 林知州說到此處,又舉了一個例子來講,下面隱有議論之聲。 這故事被舉了多次,也算是典型,每逢正旦,知州便要拿來說一次,以此引起諸位同僚的注意。 司馬光先前沒聽過這事,如今聽來,一時間只覺著新鮮。 華州前幾年在關撲時出了個惡劣事件,甚至鬧到了京都,叫一眾京官看了笑話。原來是一位手氣太背的小官人,與賣黃柑的小販關撲時,竟輸了一萬多銅板,反倒是一口黃柑都沒嘗到。 關撲之時,因著熱鬧,聚眾圍觀的人也多。小官人丟了面子,便大吵大鬧起來。這關撲本就是圖了樂趣而已,他這一鬧,便鬧到了衙府。大過年的知州也不愿處理這些小事,便想著安撫一番不了了之。 誰曾想這位小官人憑靠著關系,將事鬧到了京都。這事又莫名被推到了本就不管此事的韓琦身上。韓琦瞧著這位官人同呂夷簡有關系,便叫呂相去處理。 事情很快平息下去,不過也叫林知州被笑話一番。林知州為了警戒自己,每年都要拿出來提一遍。 “君實,關撲這三日,你交代下去,切不可再生出什么事?!绷种菡f道。 司馬光點點頭,林知州這話算是把這事的處理權都交到了他手中。他手里本就還攥著旁的事,這事便只能交由幾位同僚了。 關撲這幾日,雖不如十五上元節那般大規模地張燈結彩徹夜華燈不滅,卻也獨有一番風采。 華州東西南北四門之內,都架起了彩棚,緊緊相連。州東的馬行驛館,州西的茶館酒樓,州南的野郊獵野,州北的堡壘城垛,四方之景不同,然都點著長燈,紅綢黃緞,穿插飛貫,將州郡連成方圓。 方圓之下,是各式各樣的商鋪。 不論年前數日過得如何,是寒磣還是如意,初一百姓都自發換上了新衣,熏上香,一臉笑意地出門。帶著一袋銅錢,到各處走走看看。 關撲之日,官人娘子都上街來。此時那些妓館也架起一盞盞紅梔子燈,嬉笑地迎著來來往往的客。那些小姐行首挽起髻發,有一下沒一下地拋著玉珠子繡球,來回傳著玩。若是砸到哪位有意的官人,眉來眼去間,一樁你情我愿的情緣就此產生。 街上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偶有幾位安人的馬車迤邐駛去,留下一陣幽香。 這樣熱鬧的日子,再嚴謹的官也得融化幾分。且不論會不會與百姓一同沉淪下去,單就是這擠來擠去的人群,走過去也得多幾分耐心。 司馬光本是出去采集民風,順道去西華門外的幾處書院,看看建設的進程。誰曾想往常走的路太過擁擠行不通,車夫便繞道而走。這一繞,便繞到了那些妓館前。 那處幾家妓館挨著,即便安坐在馬車里,司馬光還是能聞到一股股艷俗的脂粉味。味兒是那種有些刺鼻的花香,叫他渾身不適。 司馬光衣袖掩鼻,不自覺地皺著眉頭,出聲對簾外的車夫道:“車夫,且走快些罷!”話里染上了催促與不滿。 --